1.石油过剩为什么不减产?

2.负37美元最后原油给谁了

3.近十年国际石油价格

4.过去近期欧佩克的情况

石油价到37美元是多少_石油价到37美元

谈到美元即将到来的加息周期,对于商品投资者而言,呈现一边倒的看空走势,而过去的三十年中,美元经历了四次加息周期,东方汇能通过对这四次加息的背景还原,告诉你加息周期中原油走势的最真实一面,疯狂始于预期,止于明朗,是对加息周期前后两个阶段,原油走势最好的概括。

第一轮美国加息周期:1988.3-1989.5:

加息背景:通胀抬头;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1987年股市崩盘导致美联储紧急采取政策,降息救市。由于救市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利率在1989最终升至9.75%。此轮紧缩使经济增长放缓,随后的油价上涨和1990年8月份开始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相关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使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第一轮加息当月原油触底15美元,在随后的一个月中原油价格从15美元/桶快速上行到18美元/桶,而在整个加息周期中价格于1989年4月20日触及最高25美元/桶,上涨幅度30%

第二轮美元加息周期:1994.2-1995.2:

加息背景:通胀恐慌;基准利率从3.25%上调至6%,1990-1991年经济衰退之后,尽管经济增速回升,失业率依然高企。通胀下降令美联储继续削减利率直到3%。到1994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债券市场担心通胀卷土重来。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5%升至8%,美联储将利率从3%提高至6%,使通胀得到控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更加平坦的美国债券收益率曲线鼓励投资者寻求更高的海外回报,因此大笔资金流入亚洲新兴市场,这种情况直到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才戛然而止。

第二轮加息当月原油触底13.8美元,在随后的一个月中原油价格从13.9美元/桶快速上行到20.98美元/桶,而在整个加息周期中价格最高触及26.98美元/桶,上涨幅度超过90%

第三轮美元加息周期:1999.6-2000.5:

加息背景:互联网泡沫;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1999年GDP强劲增长,失业率降至4%。将利率下调75个基点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当时的互联网热潮令IT投资增长,经济出现过热倾向,美联储再次启动紧缩政策,将利率从4.75%经过6次上调至6.5%。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之后,经济再次陷入衰退,911事件的余波更令态势雪上加霜,美联储停止了加息的进程,并于次年年初开始了连续大幅降息的进程。

第三轮加息当月原油触底16.32美元,在随后15月中原油价格从16.32美元/桶快速上行到37美元/桶,上涨幅度120%

第四轮美元加息周期:2004.6-2006.7:

加息背景:房市泡沫;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股市泡沫后美联储利率的大幅下降刺激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2003年下半年经济强劲复苏,需求快速上升拉动通胀和核心通胀抬头,2004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连续17次将利率提高25个基点,2006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25%。在美联储连续加息之后,另外一个泡沫--美国房地产泡沫被刺破,成为本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联储再次开始削减利率。

第四轮加息当月原油触底35.3美元,在随后24月中原油价格持续连续上行,从35.3美元/桶快速上行到78美元/桶,上涨幅度118%。

过去三十年美元四次加息周期中原油累计上扬358%,当下近三十年中第五轮美元加息周期将至,当下中期交易机会介入点已经凸显,而东方汇能研究部已经带领高端客户开始布局三十年中的第五次大幅获利机会,机会是等来的,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把握机会则是更要能力。

石油过剩为什么不减产?

问题1:阿拉伯国家是如何用石油武器来威胁英美等大国的?

伊拉克要拿石油作武器

巴以冲突已经不能仅仅用中东危机来概括了,全世界都在摒住呼吸关注以色列的下一步行动,原因之一就是石油———这根联系着中东和世界的神经。4月1日,当耶路撒冷再度发生自杀性爆炸、以色列总理沙龙宣布进入“战争”的时候,积蓄多日的紧张情绪终于爆发,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价格上涨57美分收于26.88美元/桶,并达到2001年9月19日以来的最高点。

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4月1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呼吁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用石油做武器,并利用一切经济手段对付以色列和美国,支持巴勒斯坦的兄弟。第二天,伊拉克宣布,准备停止向美国出口原油。不仅如此,伊拉克还向阿拉伯联盟递交了一份决议草案,敦促阿拉伯国家行动起来,如果美国依旧偏袒以色列,那就切断美国的石油供给线。伊拉克还建议,仅仅向巴勒斯坦提供道义上的支持远远不够,应该给他们送去武器、资金。

伊朗外长哈拉齐的一番表态更加重了国际原油市场的忧虑。正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伊斯兰会议组织大会的哈拉齐说,伊朗考虑以石油为武器,迫使美国向以色列施压,让其立即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出。很显然,伊朗政府认为伊拉克的“石油牌”是个不错的建议。

1973年伊拉克提交给阿拉伯联盟的决议草案不禁让人想起了29年前沙特阿拉伯的宣言。同样是因为以色列,同样是为了迫使美国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同样以石油做武器。

石油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液”,维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汽车、飞机、船舶,小到塑料、清洁剂,石油的作用无处不在。难以想象,如果没有石油,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正因如此,全世界都对1973年的石油危机心有余悸,那一次,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石油的威力———不用枪炮、不用流血,却可以制造常规武器无法达到的效果。

1973年,中东局势异常紧张。当年4月,占中东总产油量35%的沙特首次公开声称:如果美国不改变对以色列的偏袒政策,阿拉伯国家就会减产石油。伊拉克、科威特、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卡塔尔、叙利亚等国纷纷加入沙特的行列。10月,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1月底,阿拉伯国家召开首脑会议,肯定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所采取的一系列减产、禁运措施。

短短3个月内,原油价格由3.1美元/桶飙升至12.6美元/桶,致使汽油价格猛然上涨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

沙特态度谨慎

但并不是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积极响应伊拉克的号召,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29年前第一个拿石油当武器的沙特。这一次,这位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以及OPEC最有影响的成员态度相当低调,沙特外交大臣表示,石油禁运不在沙特的考虑范围之内。

沙特如此低调原因有多方面。首先,1973年的石油禁运虽然最后迫使美国和西方社会向阿拉伯世界低头,但胜利的代价是昂贵的。沙特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石油出口,减产使它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国际收支逆差迅速扩大,国民经济接近崩溃,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石油输出国意识到,石油武器其实是一柄双刃剑,用不好就会伤到自己。因此,一些阿拉伯国家曾经承诺,不会以“石油作为政治筹码”。经过30年的苦心经营,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树立了较高的声望,为了证明自己是可靠的原油供应者,它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诺言。

其次,如果沙特同意支持伊拉克的计划,无异于否认沙特王储不久前提出的中东和平新计划。这个和平计划呼吁阿拉伯国家恢复同以色列关系的正常化,以换取以色列撤出巴勒斯坦领土,同意巴勒斯坦建国。

除了沙特,科威特、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认为伊拉克的计划是“不可取的”。科威特官员反问道:“如果我们没有了收入,如何继续支持巴勒斯坦兄弟?”

美国能撑多久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里克在听说伊拉克提议用石油当武器后,不屑一顾地称,其他阿拉伯国家是不会接受的。他甚至还嘲笑这是伊拉克的小把戏,它在试图转移视线,让大家忘了武器核查的问题。然而,分析家担心,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中东危机,石油危机也就不远了。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巴以之间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数。假设巴勒斯坦***阿拉法特被伤害、驱逐,甚至了,沙特、科威特等国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稳当”?

中东的石油储量占全球探明储量的2/3左右,出口量也占到了全球市场的26%。虽然俄罗斯等国近年来的石油出口有所增长,布什政府也积极呼吁加大本国的石油开采、减少对国外进口石油的依赖,但目前中东仍是美国石油供应的生命线。仅伊拉克一国的石油就占美国进口量的10%。

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为5.6亿桶,较1985年减少50%以上,只能替代53天的石油进口。美国汽油工业研究基金会分析员拉里·古德斯汀担心地说:“美国已经失去了优势位置,我们的进口保护能力下降得太厉害了。”

如果阿拉伯国家一致行动实施石油禁运,美国能坚持多久?即使后退一步,不会发生石油禁运,因为毕竟美国不可能为了以色列伤害到自己的利益,但万一中东发生了其他不可控制的意外,导致石油产量骤减,刚刚摆脱新世纪第一次经济衰退的美国又该如何应付?到那时,也许又该有人批评经济一体化了,因为美国经济倒霉,全球经济也会跟着遭殃。

问题2:中东各国石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经济: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沙特以“石油王国”著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石油工业是沙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收入约占出口总额的90%。截止2001年,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约362亿吨(2642亿桶),占世界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天然气储量为6.0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按目前石油产量估算,沙石油仍可开采80年左右。此外,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是世界第四大黄金市场。水力资源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全国的海水淡化总量占世界海水淡化量的21%左右。蓄水池共有184个,拥有6.4亿立方米蓄水能力。石油和石化工业为沙特的经济命脉。年产原油4~5亿吨,石油收入约400~500亿美元。沙特特别重视农业。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耕种面积360万公顷。在中东地区各国中,沙特的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在发展中国家里堪称高水平。沙特以石油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石油部门在沙特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30%以上。沙特出口以石油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90%,石化及某些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进口主要是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和化工产品。沙特是高福利国家。实行免费医疗。货币名称:沙特里亚尔。

经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据阿联酋通讯社2000年7月1日报道,截止1999年底,阿联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978亿桶,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9.4%,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储量为5.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国民经济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石油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85%以上。货币名称:迪尔汗 (dirham)。

经济:经济以石油为主,所产石油95%供出口,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原油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政府重视发展多样化经济,以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

问题3:几次石油价格抬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石油价格涨 全球股市跌

继9月15日下跌160点后,美国股市像吃了泻药一样,一路下跌。9月18日,道·琼斯指数跌118点,报10808点;纳斯达克指数跌108点,报3726点,跌穿3800点的心理关口。虽然纽约股市全面下挫,但能源股仍是一枝独秀,艾克森石油上涨1.65美元,以89.65美元作收,再创近1年来新高价。

市场人士指出,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及纳斯达克指数大跌。受美股拖累,全球股市几乎尽墨,其中韩国、印尼、香港股市受到的打击尤其大。

欧洲股市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0.41%,巴黎CAC指数下跌0.64%。伦敦股市幸免于难,金融时报指数收市上升0.22%。

9月18日的亚洲股票市场充满悲观情绪。市场关注的焦点仍在油价上涨、华尔街股市下跌以及区内政局不明朗这些负面消息。

韩国股市综合指数跌50.64点,跌幅达8.6%。经纪说,福特公司出人意料地放弃收购大宇车厂,使投资者的信心受到影响。

印尼股市自上星期发生导致15人丧生的炸弹爆炸案后,投资者因惧怕恐怖袭击活动,争相抛出手上股票,大市全日下跌31.58点,跌幅达7%,跌至17个月来的低位。泰国股市受到泰铢疲弱和区内股市普遍下跌的影响,9月18日也下跌了2.5%。

在日本,投资者沽出高科技相关股票。日京平均指数下跌152.12点,跌幅为0.94%。

菲律宾股市微跌0.7%,主要是受到比索下跌的影响;新西兰股市周一下跌1%,成交淡静;澳大利亚股市下跌52.5点。

台湾加权指数跌143.15点,跌幅为2.03%。经纪说,投资者担心当局的新经济政策,更加却步。

香港股市恒生指数18日狂泻689点,以15560点收市,跌幅逾4%,为亚太区内18日股市第三大跌幅。创业板指数收市报414点,再跌21点,创下历史新低位。

(2)高油价可能放慢美国经济增长速度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9月10日作出日增原油产量80万桶的决定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继续攀升,18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一度超过每桶37美元,再创10年来新高。美国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虽然高油价不会引发美国经济衰退,但可能导致明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慢。

美国总统克林顿日前表示,尽管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但美国经济“在中短期内”没有衰退的危险。他认为,美国在抗击这一次油价攀升的冲击方面比以前做得好。克林顿的这番乐观预测并非虚妄之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日发表的最新预测报告,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比去年的4.2%还高出1个百分点。美国全国企业经济学家协会日前发表的调查报告也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从5月份预测的4.9%调高到了5.2%。这与此前3次石油冲击后美国经济均很快陷入衰退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70年代中期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美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这是此次油价攀升对美国经济没有形成严重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5年中,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0%,但石油消费量仅增加了9%。信息技术等使用能源少的新经济部门的迅速崛起,也相对降低了对石油的需求。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的统计显示,用于石油的开支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81年的8.5%降至目前的约3%。石油开支比重大大下降,其变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就随之下降。由于以上因素,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美国公司很难通过提高价格来转嫁增加的能源成本,扣除能源和食品两项商品后,美国的“ 核心”通货膨胀率变化不大,这使美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增长。另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吸取以往的教训,在应付这一次油价冲击方面也采取了比较得当的措施。

但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油价仍居高不下,明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会明显放慢。美国标准-蒲耳氏公司最近预计,如果今年后几个月油价保持在每桶30美元左右,明年底降到25美元,那么,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3.6%,失业率将从今年的约4%上升到4.5%,通货膨胀率将为2%。但如果这一期间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3.2%,失业率上升到4.7%,通货膨胀率达到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由于美联储去年6月到今年5月连续6次提高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显露、以及原油价格上扬和美元实际汇率上升会影响出口,明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到3.2%,失业率从今年的4.1%上升到4.4%。

负37美元最后原油给谁了

所以说为什么石油过剩而不减产?

为如果石油减产的情况下就会给各行各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的话,石油价格就会飙升。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会说大量的开采石油就会使石油的价格下降。

有的单位企业就会减少经济压力。

这就是开发者们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和共同的。

所以说各自为营,所以说每个人都想多生产出来一些,这样利益就会更高一些。

近十年国际石油价格

被华尔街的金融大鳄统统拿去了。原油宝的交易,一般都会在交易截止日期前7—10天进行强制平仓,这种其他银行都采取的制度,有效防止了交易截止日期的非理性价格波动。但只有中国银行没有采取这种防范措施。 还有,中国银行在22:00结束交易之后,再也没有交易,应该按照当时的价格11.7美元/桶进行报价结算;就算是22时之后还有交易,依然有一条保护性措施,那就是合约中所谓“跌至20%保证金时强平”,但中国银行的客户们,实际上跌至史无前例的—300%以上,依然没有被强平,每人都亏欠银行大把资金。 结果就是,投资者在付出高达24%的交易佣金之后,还要为银行操作人员的无脑操作埋单。 最根本的是,中国银行其实并没有任何储存和操作石油的实际操作,他们只是把石油作为一种“纸石油”、“金融衍生品”,只是用在账面上进行炒作,而不是真的能以—37美元的价格来接下这些美元。

1.最终,他们还是要付出惨重代价,把这些美元加倍送给真正有实力接盘的石油商。这个低价,很多人只看了期货交割与否的部分,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期货的价格基础之上,背后是大量的期权和金融衍生品,这些期权和金融衍生品的数量是一个未知数。现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大量的是金融对冲交易,造成了金融衍生品损失,美国不监管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提供公开的数据和账户信息,其中谁有了损失是外界看不到的。同时也没有全部显示实物交割的详细情况,其中的利益输送,是外界也难以看到的。那就是作为地球上消费规模最大的商品之王“石油”,在周一凌晨居然跌到了负40美元,最后以负的37美元收盘。 纽约油价20日早盘低开,盘中持续走低,尾盘加速下跌,收盘时罕见跌入负值,跌幅超300%。

2.当日尾盘,即将于21日到期的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罕见跌为负值。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也大幅下跌18.37%,收于每桶20.43美元。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5.90美元,收于每桶-37.63美元,跌幅为305.97%。但是,目前6月交易价格仍处于20美元以上。 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交易价格目前也仍以超过25美元的价格交易。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51美元,收于每桶25.57美元,跌幅为8.94%。

过去近期欧佩克的情况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9月11日,世界经历的恐怖袭击,油价暴跌。 2002年市场油价很快回稳定到每桶25美元。 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2006年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原油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2007年从年初每桶58.32美元迅速增长到年末的每桶98.6美元,上涨了69.1%,期间9月12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80美元/桶,随后,继续加速上场,到10月18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90美元/桶,并在年底直逼100美元/桶!2008年后油价更是一路狂飙,7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上涨到每桶147.50美元的历史高点。随后,由于美国爆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市场对原油的消费出现了大幅萎缩,国际油价也随即快速滑落,到2008年11月份,国际油价已经跌落到最低每桶37美元。

美报载文谈欧佩克在石油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演变

新华社信息北京10月18日电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10月16日刊登题为《欧佩克又要出手了》的文章,摘编如下:

每次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举行例行会议,总会有大批记者和石油分析师蜂拥而至。然而一年多以来,这些会议却显得格外地清静。原因在于,这个由11个国家组成的石油组织已经无事可做。

油价一步步攀升到高位水平,欧佩克成员国也基本上倾其所能加大产量。因此,有关是要减产以提高油价、还是增产以满足更多需求的争论已经失去意义。

一些观察人士甚至认为欧佩克对石油市场已经起不到作用。但从近期的发展情况来看,他们恐怕是错了。

随着欧佩克成功地将油价保持在高位水平,它自己也逐渐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位置淡出。不过近几周来,伴随着油价从7月份的历史高点回落,欧佩克提振油价的努力让它又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在很多欧佩克成员国生产成本不足2美元/桶的原油,今年一度卖到了75美元。目前油价报每桶59美元左右。

欧佩克内部正在就谁应该承担减产重任争得不可开交,该组织计划每天减产100万桶,接近产量的4%。而归根结底的问题是,这个石油垄断组织又开始在市场上兴风作浪了。

如今,欧佩克既不是上世纪70年代的魔鬼、让油价一飞冲天并振动了整个世界,也不是八、九十年代的纸老虎、任凭油价萎靡不振也无能为力。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在唤醒欧佩克、将欧佩克的注意力从政治和国家问题转向石油业务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纳伊米在去年接受采访时说,“我会告诉你发生了什么,欧佩克一直在转变,从一个争吵不休的组织变成了注重集团利益的团体,今天,欧佩克已经很专业。实际上我们几乎不存在问题。绝对不再有政治。”

但从最近有关如何分配减产指标的争论来看,欧佩克内部并没有像纳伊米说的那么和谐。不过,他所描述的总体情况还是符合事实的。

石油业部分人士认为,只要全世界对欧佩克石油需求在不断增长,从长远来看欧佩克一定会日益强大。此外,一些分析师还表示,混乱的石油市场需要有供给方面的调节。如果没有欧佩克在供给与需求间作调剂,油价的波动可能会更大。

这对消费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他们已经对给他们带来巨大负担却让欧佩克大发横财的高油价义愤填膺。不过事实上,从安哥拉到俄罗斯再到美国的所有产油国都受益不浅。跨国石油企业和原油冶炼厂也同样获利丰厚。

近些年油价走高的原因很多,比如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后导致该地区产量大幅下降、至今余波未了。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最近几十年石油需求突飞猛进,已经超过了供给增长的速度。这种供求方面的失衡让剩余产能所剩无几。目前主要的剩余产能存在于沙特,还有一部分位于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这绝非偶然,这充分证明了欧佩克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欧佩克成员国拥有全世界超过75%的石油储备,却只供应了全球8500桶日消费量的40%。

近30年来,欧佩克限制了对其石油储备的开发,致使很多国际石油公司被迫以更高的代价在其他地区开采石油——包括寒冷的阿拉斯加和风暴肆虐的北海。欧佩克内部口角不断、甚至兵戎相见,但无论如何他们通过配额制度竭力抑制了供给,达到了推高油价的目的。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今年提交给国会的一份报告显示,欧佩克是一个机能性组织,如果被私人企业掌控,那么它的活动就将是非法的。一些人曾经试图将欧佩克告上美国法庭,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因为欧佩克是一个由11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团体。

欧佩克比上世纪80年代时也更加聪明了。它在转移目光、推脱责任方面已经非常老练,现在的油价比3年前上涨了两倍,而欧佩克却将原因归咎于从需求突然猛增到石油市场投机活动猖獗等多种因素。

6月份欧佩克召开会议时,一个载有各国石油部长的豪华奔驰车队在配有警笛、载有荷枪实弹的突击队员的SUV的护送下,来到了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豪华酒店。整个行程戒备森严。

这一次成为了欧佩克石油部长的愉快聚会。这些天来,石油出口为他们各自的国家带来了滚滚的收入,他们自己在国内也受到了盛情的款待。在电视画面上,人们毫不吝啬地将各种各样的溢美之词给了这些石油部长们。据行业咨询公司PFCEnergy的数据,石油价格飙升让欧佩克成员国大发了一笔,预计这些国家今年的石油出口收入将远远超过5000亿美元,有望达到1998年1070亿美元石油出口收入的5倍以上。

再没有人会痛恨地将欧佩克描述成魔鬼,因为欧佩克这一次并没有限制石油供应,而在近期油价上涨的背后还隐藏着其他因素。不过欧佩克成员国也排除了通过降价的方式迫使油价回落的可能。

纳伊米在加拉加斯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会把钱放在桌上让别人拿走。理由是:如果沙特等国家的原油定价低于市场价格,炼油厂商依然可以以市场价销售汽车和柴油等石油产品,从而拿走其中的差价。

尽管高涨的油价从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经济的增长,但到目前为止,全球经济还是很好地吸收了这样的价格冲击,继续保持住了增长的势头。

石油专家和行业智囊机构认为,随着全球其他地区的石油产出接近最高水平(最早可能会在2010年),欧佩克成员国可能会变得更加的强大。在其他地区石油产量达到最高水平后,全球增加的任何石油需求都不得不依靠欧佩克来满足。

目前的一大问题是:欧佩克是否会进行足够多的投资来扩大产能、满足长期需求增长预期。近些年来,经济蓬勃增长的中国、印度也加入了欧美的行列,成为石油消耗大国,全球石油需求因此一直在强劲增长。如今的石油行业只能是勉强满足世界对石油的渴求。

另外,中东、非洲以及其他产油区出现的种种危机也让市场对能源的安全供应忧心忡忡。意外事件、飓风已经破坏了生产和炼油设施。认为全球石油生产已经达到或者接近顶峰的观点已经被一些人所接受。

同时,石油收入的增加也让某些欧佩克成员国的胆子大了起来。伊朗就是个例子。政治和石油评论人士认为,正是由于石油收入的增加才增强了伊朗在铀浓缩问题上与美国及其盟国抗衡的底气,而委内瑞拉也通过支持德黑兰让美国难堪了一回。在6月份的欧佩克成员国会议上,某些石油部长对于会议主办国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会说些什么很是紧张。不过考虑到上述因素,这些石油部长的反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查韦斯果然没有让人失望。他指责富裕的西方国家和北美国家剥削了资源丰富的南美穷国。“欧佩克是一个反殖民、反帝国主义的组织,是一个为了推动拉美国家和亚非国家人民发展的解放组织,”查韦斯声如洪钟。查韦斯声称,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被迫屈服后,欧佩克几乎站在了死亡的边缘,直到2000年在加拉加斯召开欧佩克峰会后才出现了转机。

听众中的部分欧佩克官员被这种说法吓坏了。“他试图在15分钟里摧毁我们花费了数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东西,”一位石油部长私下表示。石油部长们为了维护新树立的让政治与石油相分离的信条,没有理会查韦斯提出的各种建议,包括:即便原油价格超过每桶70美元也要减产、开始用欧元而不是美元计价、甚至当油价跌破每桶50美元时就不出售石油等。

查韦斯喜欢把石油、政治和不平等混为一谈,就像上世纪70年代时的欧佩克石油部长们一样。当时欧佩克成员国国际石油公司攫取了大量资产和能力,将石油价格从1970年时的不到2美元/桶一路推高到70年代末的37美元/桶。

在后来被称为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期,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在1973年对美国和其他国家联合实施了石油出口禁运,以报复它们对以色列的支持。油价因此大幅攀升,在70年底末的伊朗革命后,油价更是进一步疯涨。

高油价也让它们自食恶果。石油消费国开始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包括使用其他燃料、节约能源和开发自己的能源资源等。石油市场在1985年一落千丈,后来在中等价位水平上萎靡不振地维持了10年的时间。并在上世纪90年代末再次出现大幅滑坡,原因是当时欧佩克没能从市场上收回足够多的石油。

第二次石油危机则帮助欧佩克摆脱了疲软的困境。经过一系列会议后,欧佩克终于重新获得了对石油产量的控制权。

从那以后,欧佩克就一直努力树立自己作为石油市场调节人的形象,它为自己确定的目标是减少价格的波动。

而欧佩克并非第一家石油联盟组织。上世纪20年代,主要的石油公司在苏格兰举行了为期两周的会议,制定出一份国际市场分享协议。不过这一协议未能最终实施。此后有一段时间,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执行了产量配额,稳定市场。

PFC Energy驻华盛顿的分析师罗杰·迪万说,的确,石油市场上总是需要一个管理者。他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组织通过调整供给来稳定市场,那么就会出现更多的价格危机。“如果石油库存增加了3%,价格就有可能下跌50%。欧佩克起到一个吸收冲击的作用。”

欧佩克宣布每日减产220万桶石油

www.shaoxing.com.cn 绍兴网 2008-12-18 09:45

北京时间周三晚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欧佩克)宣布将每日石油生产配额减少220万桶,为该组织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性减产措施。鉴于目前油价已经比历史最高的接近每桶150美元缩水了70%以上,欧佩克因此希望通过减产措施来提高油价。

欧佩克在声明中表示,这次宣布的减产措施,意味着使全球市场每日供应原油数量在9月份的基础上减少420万桶。此前欧佩克在9月份曾宣布将每日石油生产配额减少50万桶,在今年11月份又将这个数字削减了150万桶。

加上今天公布的减产220万桶的措施,自9月底以来欧佩克累计公布的减产数字已达420万桶。

欧佩克主席、阿尔及利亚石油部长沙基卜-克利勒(Chakib Khelil)表示,累计减产规模是“2.2%”。

欧佩克组织由13个成员国组成,目前该组织官方规定的每日石油生产配额为290.45万桶。

和讯消息 据《Financial Times》12月18日刊登署名为克卡罗拉·霍尤斯的文章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于周三再次宣布,为了尽力遏制油价不断下跌的势头,该组织继今年9月份表示将每天石油产量削减200万桶之后,终于在周三决定,将把石油日产量削减220万桶。尽管如此,油价并没有因此而上涨,却依旧呈现下跌趋势。

(和讯财经原创) 推荐阅读

和讯策划

改革开放三十年——行业书(Flash) 胡锦涛:让资本活力迸发

纪念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实录 中国不会无限期增持美国国债 金融股近8日受机构增持百亿元 克莱斯勒明起将关闭所有制造业务 改革开放30年 三十年三十事 [股案]之中经开 琼民源 王益 欧佩克尽力将市场的最大影响力输入至行动之中,并发布声明称,自9月份以来,其日产石油量已经在每天2904.5万桶的基础上减产了420万桶。

(和讯财经原创)

欧佩克表示,“全球经济低迷”已经对石油市场需求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同时也给石油价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和讯财经原创)

欧佩克在声明中称:“大会已经发现,进入市场的原油量仍然大大超出了实际需求,经合组织各国的原油储备大大超过其近五年的平均水平并将可能继续上升,这一点足以证明石油供过于求的事实。”

(和讯财经原创)

尽管欧佩克决定削减石油产量,但油价并未因此止跌上扬,相反却跌至四年来的最低水平。西德克萨斯中介原油价格(1月份交付)下跌至每桶40.2美元,下跌了3.5美元以下;2月份交付的石油价格也下跌了82美分,达到每桶45.99美元。在伦敦布伦特石油市场上,明年2月份交付的原油价格也下跌了5%至每桶46.60美元。

(和讯财经原创)

石油交易商已经对欧佩克能否将日产石油量削减200万桶的举措表示怀疑,甚至更加不相信其有能力截取进一步减产措施。欧佩克主席哈利勒表示,其认为每桶70至80美元才是较为公平的油价,这一价格大大低于今年7月份的史上最高的每桶147.27美元,但是却大大高于目前的水平。

(和讯财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