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股6月休市时间

2.早看遗憾少开春装修要避开七重陷阱

3.开春装修留个心眼专家支招避开7重陷阱

4.楼市正在回暖?老房子究竟是该卖掉还是该留着?

美股6月休市时间

回暖金价格陷阱分析报告_回暖金价格陷阱分析报告

1.美股将于6月20日(周一)休市,6月19日是美国联邦假日。由于那天是星期天,假期将推迟到本周一。2021年6月17日,签署法令,将每年的6月19日定为全国法定假日,以纪念美国奴隶制的终结。这个节日的名字叫“Juneteenth”,取自六月和十九日(19日)的组合。中国官员称这个节日为“六月节”。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1983年“马丁·路德·金日”以来,美国首个全国性法定假日。 ——现在美丽的国家有那么多节日。开个玩笑:美股跌了,我们只能通过熟悉的套路及时获得情绪上的安慰,比如放假。 2.野村控股:未来几个月亚洲食品价格将再次升温。新加坡、韩国和菲律宾的价格涨幅最大] 野村证券认为,亚洲火热的食品价格将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升温,新加坡、韩国和菲律宾预计价格涨幅最大。野村证券(Nomura)周一在一份报告中表示,5月份亚洲(不包括日本)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9%,高于12月份的2.7%。考虑到全球食品价格的变化与其对亚洲的影响之间存在约6个月的时滞,预计今年下半年亚洲的食品通胀将加速。 ——通货膨胀必然是全球性的,上游资源传导到我们的衣食住行,这是必然的。在国家推广费政策的情况下,适当安排餐饮、白酒、医药是不错的选择。 3.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升至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 ——拳头硬到有话语权,还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4.融捷股份:与深圳比亚迪供应链管理签订碳酸锂供应合作协议。 ——比亚迪全球争夺锂资源是战略大旗。 5.a股反弹没赶上美股,斌又被“炮轰”,部分产品进入陷阱模式通道问他为什么要买美股 自6月以来,三大a股指数“飘红”,许多私募产品的净值也在上涨。不过,知名私募基金经理单斌旗下的东方港湾方圆系列旗下多只产品净值出现下滑迹象,多只产品单周净值跌幅超过3%。这是什么原因呢? -宾:我是人,不是神 最近的市场,上演了一系列:强者恒强。 美国加息,欧美国家损失惨重。我们越打越勇敢。我简直不敢相信。就好比1月到4月无脑下跌,5月下旬到6月基本无脑上涨。创业板再度上涨近2个点,当代安培科技大涨,CXO持续反弹,功不可没。 新能源赛道表现十分亮眼,孕育着巨大的反弹力量。不愧是机构和游资的最爱。传统基建中的建材也表现不错,如东方雨虹、尹蓓建材长阳线等。家电正在强势爆发,已经有了接近一的情绪。如果复读后能稳定下来就是个好机会。 另一方面,现在的公司不搞新能源,就像20年前,他们是大公司,不搞房地产,就像跟上时代一样。 成交量毫无悬念。 市场的力量可能会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但是,市场的疯狂之处在于,不跟风的随机猜测和转折点的任性猜测,可能会让你逃避一段时间。但致命的是,可能会导致交易的节奏被完全破坏,这才是不那么美妙的地方。最科学的就是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行业去操作,不惧大起大落! 短线操作:大国崛起+相对空档期+主流与非主流的跷跷板。 1.因为宏观调控,煤炭遭遇了暴跌,虽然跌了20%+,但是还没有反转,不一定是机会。 2.国际油价高位盘整,与石油开采相关的股票 3.有色叠加抗通胀、新基建上游原材料等多重概念。 4.赛道:新基建(新经济增长极)、风光(HJT和制造业)、锂电(上游P F SI概念)+半芯+新能源汽车(UHV整车配件)-电气设备+化工 5.CXO短期反弹趋势逐渐向好,风光越来越好(防守型) 6.种业+化肥因为俄乌战争,有长期的冲量机会,P概念回调是好机会。 7.新冠肺炎新物种的变异再次冲击了美国和新冠肺炎的药物、生物制药和医疗保健的多事之秋。 8.台海局势对军事板块的刺激可以继续跟进。 9.随着疫情的控制,大消费复苏:旅游酒店、家电下乡、食品饮料、白酒、医药。 10.鸡肉和猪肉价格反弹。 策略:重点跟进,轨道上主攻,二次消耗,小幅回调,尽量加仓,回调过度止损,趋势放量! 家电行业研究 工信部等五部门出台意见鼓励家电下乡。 (1)2022年6月17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轻工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引导绿色产品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行动。 (2)与2008-2012年那一轮家电下乡不同,这一轮家电下乡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层面主导的,更注重推动绿色、智能的家电产业链。 (3)在房地产回暖的大背景下,家电下乡有助于需求的进一步回暖,绿色化、智能化取向也有助于家电均价的提升。 (4)从目前政策执行情况来看,广东、深圳、山东、北京等地补贴力度较大。 展望2022Q2,家电板块利润上升+估值偏低,较好的配置时间临近。 (1)利润回升: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家电需求端逐步企稳;成本方面,预计叠加基数上升,22年上游成本边际压力降低,利润改善。 (2)低估值:核心家电股整体PE估值与大盘相比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建议重点关注三条主线: (1)受益基本面复苏的传统龙头,关注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老板电器; (2)小家电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和汇率出货等外部因素,关注苏泊尔、新宝股份、小雄电器; (3)高景气度的新兴家电,包括科沃斯、吉米科技。

早看遗憾少开春装修要避开七重陷阱

天气回暖,家装行业也逐步进入旺季。各大家装公司不约而同地发出了限量样板房“征集令”,让不少准备新居装修的市民挑花了眼。听着设计师娓娓道来的或优雅古典、或时尚现代的构想方案,谁不怦然心动。但是其中也隐藏着不少陷阱,下面就让小编给您支几招,让您避开这些装修陷阱。

典型陷阱一:制作假营业执照和资质,骗取定金

金先生通过网络接洽上一个家装游击队,几次交流后,感觉还不错的金先生交了5000元定金,可此后,该公司却“人间蒸发”了。而该公司的营业执照、资质和负责人身份证等经核实也都是假的。

小编支招:业主选择家装公司时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施工资质、营业执照、售后服务能力,其次,看其管理是否完善,施工队伍是否稳定等多方面去了解。

典型陷阱二:草签装修合同,诸多承诺无法兑现

新婚在即,黎先生与一家装修公司草签下装修合同,并口头约定:除基本硬装外,公司保证设计师一周到工地3次、免费搬运装修材料等等。但在施工中,黎先生发现,约定皆没兑现。由于合同没有限制,黎先生只能吃哑巴亏。

小编支招:签订正规合同文本,把浙江省地方标准“家庭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规范”写入合同。合同中尽量细化装修的具体要求,明确装修工期。

典型陷阱三:以“设计不收费”为诱饵迫使消费者签单

宋氏夫妇想找个优秀的设计师,却发现不少公司的设计都“不收费",但当初步商谈后,夫妇俩想出个详细设计图时,设计师要求追加设计费。但称,开工后,此费用可折抵工程款,诱使宋氏夫妇与该公司签约。

小编支招:业主在设计阶段要坚持自己的设计要求,另外一定要亲自到建材城转转,对材料有个基本认识。

典型陷阱四:报低预算单,通过施工增项变相加价

张氏夫妇买了新房,经过反复对比,两人选择了一家报价相对便宜的品牌家装公司。可一开工,夫妇俩却发现,工程实际用料远高于预算单,电线超了一倍,油漆多了一成,而这些用料都需额外埋单,让夫妇俩大呼上当。

小编支招:仔细查看装修项目是否已全部纳入预算,签订合同时图纸跟预算要一致,必要时可在合同的预算清单中约定:“设计方案微调的情况下,允许实际用料与预算有5%的偏差,超过该范围拒绝付款。”

典型陷阱五:与材料商勾结,抬高材料价格拿回扣

小罗准备装修,签单公司的设计师告诉他,公司可以代购材料,不仅质量好,还可拿到批发价。可之后,小罗却发现,设计师推荐的有些材料竟比商场还要贵。

小编支招:有些设计师为拿回扣,以“方便客户而代购材料”的幌子,与经销商串通一气抬高价格。所以在听了设计师推荐后,不要盲目亲信,最好仔细地将其推荐的材料型号、价格等记录下来,到市场上考察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典型陷阱六:隐蔽工程偷工减料,房主多付冤枉钱

俞先生签订装修合同时,注明墙面油漆得用一品牌漆。但实际施工中,原本420元的底漆被调包成了120元一桶的面漆。这种漆作底漆,既不防碱,又不防潮。完工入住后,俞先生家的墙面很快就起泡、剥落。此外,橱柜、衣柜等木制品与墙体交接面也因没做防潮处理开始发黑。

小编支招:对于细节和隐蔽工程,业主在签订合同中要明确工艺处理要求,并现场监管。有条件的可聘请第三方监理,完工后请专业人士验收,莫让装修公司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典型陷阱七:看准买主心切,把优等品调包成次品

陈先生在选购地板时看中了某店的样品,商家承诺该产品为优等品。急着出差的陈先生匆忙交了钱,货运到家,也没开包检查。出差回来,陈先生发现不对劲,刚铺的地砖与起初他看的样品差别很大,不仅颜色深浅不同,还有明显磨损,显然是次品。陈先生费尽周折退了部分货品,但已经铺设的地板却无法更换。

小编支招:送货上门时,需及时开包验货,仔细检查送来的产品是否与选择的货品一致;让商家出具正规的发票,在发票上注明优等品、合格品字样,以便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

开春装修留个心眼专家支招避开7重陷阱

天气回暖,家装行业也逐步进入旺季。各大家装公司不约而同地发出了限量样板房“征集令”,让不少准备新居装修的杭州市民挑花了眼。听着设计师娓娓道来的或优雅古典、或时尚现代的构想方案,谁不怦然心动?

宏宇陶瓷

典型陷阱——制作假营业执照和资质,骗取定金

金先生通过网络接洽上一个家装游击队,几次交流后,感觉还不错的金先生交了5000元定金,可此后,该公司却“人间蒸发”了。而该公司的营业执照、资质和负责人身份证等经核实也都是假的。

专家支招:业主选择家装公司时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施工资质、营业执照、售后服务能力,其次,看其管理是否完善,施工队伍是否稳定等多方面去了解。

典型陷阱——草签装修合同,诸多承诺无法兑现

新婚在即,黎先生与一家装修公司草签下装修合同,并口头约定:除基本硬装外,公司保证设计师一周到工地3次、免费搬运装修材料等等。但在施工中,黎先生发现,约定皆没兑现。由于合同没有限制,黎先生只能吃哑巴亏。

专家支招:签订正规合同文本,把浙江省地方标准“家庭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规范”写入合同。合同中尽量细化装修的具体要求,明确装修工期。

典型陷阱——以“设计不收费”为诱饵迫使消费者签单

宋氏夫妇想找个优秀的设计师,却发现不少公司的设计都“不收费",但当初步商谈后,夫妇俩想出个详细设计图时,设计师要求追加设计费。但称,开工后,此费用可折抵工程款,诱使宋氏夫妇与该公司签约。

专家支招:业主在设计阶段要坚持自己的设计要求,另外一定要亲自到建材城转转,对材料有个基本认识。

典型陷阱——报低预算单,通过施工增项变相加价

张氏夫妇买了新房,经过反复对比,两人选择了一家报价相对便宜的品牌家装公司。可一开工,夫妇俩却发现,工程实际用料远高于预算单,电线超了一倍,油漆多了一成,而这些用料都需额外埋单,让夫妇俩大呼上当。

专家建议:仔细查看装修项目是否已全部纳入预算,签订合同时图纸跟预算要一致,必要时可在合同的预算清单中约定:“设计方案微调的情况下,允许实际用料与预算有5%的偏差,超过该范围拒绝付款。”

典型陷阱——与材料商勾结,抬高材料价格拿回扣

小罗准备装修,签单公司的设计师告诉他,公司可以代购材料,不仅质量好,还可拿到批发价。可之后,小罗却发现,设计师推荐的有些材料竟比商场还要贵。

专家支招:有些设计师为拿回扣,以“方便客户而代购材料”的幌子,与经销商串通一气抬高价格。所以在听了设计师推荐后,不要盲目亲信,最好仔细地将其推荐的材料型号、价格等记录下来,到市场上考察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典型陷阱——隐蔽工程偷工减料,房主多付冤枉钱

俞先生签订装修合同时,注明墙面油漆得用一品牌漆。但实际施工中,原本420元的底漆被调包成了120元一桶的面漆。这种漆作底漆,既不防碱,又不防潮。完工入住后,俞先生家的墙面很快就起泡、剥落。此外,橱柜、衣柜等木制品与墙体交接面也因没做防潮处理开始发黑。

专家支招:对于细节和隐蔽工程,业主在签订合同中要明确工艺处理要求,并现场监管。有条件的可聘请第三方监理,完工后请专业人士验收,莫让装修公司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典型陷阱——看准买主心切,把优等品调包成次品

陈先生在选购地板时看中了某店的样品,商家承诺该产品为优等品。急着出差的陈先生匆忙交了钱,货运到家,也没开包检查。出差回来,陈先生发现不对劲,刚铺的地砖与起初他看的样品差别很大,不仅颜色深浅不同,还有明显磨损,显然是次品。陈先生费尽周折退了部分货品,但已经铺设的地板却无法更换。

专家支招:送货上门时,需及时开包验货,仔细检查送来的产品是否与选择的货品一致;让商家出具正规的发票,在发票上注明优等品、合格品字样,以便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

楼市正在回暖?老房子究竟是该卖掉还是该留着?

过去的一年多,楼市多少有点惨淡,手握多套房的家庭都在琢磨一件事:是不是把老房子卖掉?

上个月,楼市传出了一些利好消息,很多人就开始幻想,房价新一轮的反弹是不是又要来了?

过去20年,我们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外循环。 所谓外循环,就是我们生产商品,然后出口到国外,赚取美元。

这些美元,在国内会分成两条路:

第一条是汇集到央行,变成外汇储备,然后购买美国国债,回流美国的金融市场。

这也间接导致了美国不管是国债还是股市的泡泡都吹得很大。

第二条路是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变成了新增发的人民币。

过去20年,我们的货币供应量一直很充足,楼市作为最大的货币蓄水池,受益最多,这也是房价不断上涨的主因。

可以看到,曾经的外循环,既憋大了美国的证券市场,也憋大了国内楼市。

但是,由于我们的经济发展的太快,最近几年,有些国家坐不住了,之前稳定运行的外循环慢慢变得不稳定了。

在外循环的时代,房地产有三个很积极的作用:

一是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提供了大量就业;二是当了货币蓄水池;三是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一起,把城市的基础设施搞起来了。

但是,随着房价一轮又一轮的上涨,高房价的负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变得很要命。

高房价的负作用大概有四个:

第一,也是最关键的,高房价压低了生育率 现在的生育数据有多难看就不用多说了。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想找个好工作就必须去大城市,但大城市的房价都很高,人是进了城,但因为买不起房,所以根扎不下来,大多数人都是一种漂着的状态。

再加上,高房价导致了高房租,大城市的收入虽然高,但交完房租,剩的钱也攒不下多少。

买不起房,还攒不下钱,结婚生子这些事就只能不停的向后推。

第二,高房价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公平。 根据野村证券的报告,中国70%-80%的贫富差距来自于房地产。

现实中,很多人几十年的工资都赶不上房价一年的上涨。谁买房早,谁碰上了拆迁,谁大胆的去炒房了,谁就更富有,这种财富分配方式不 健康 也不合理。

第三,高房价耽误了 科技 创新和国内消费。

科技 创新和国内消费就像未来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这两块十分十分的重要,如果打通了,那将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就不成问题,但如果打不通,那就很麻烦。

第四,高房价本身就是风险。 资产泡沫破裂之后,经济一般都会出问题。

因为中房和美股现在都有泡沫,所以很多人喜欢拿中房和美股做比较。疫情之后,美股的泡沫越吹越大,现在几乎成了美联储的心病,未来弄不好就是一地鸡毛。

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我们的楼市不能像美股那样,一涨再涨了。

当外循环变成了内外双循环,房价的持续上涨就失去了根基,高房价带来的这些负作用也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时代真的变了。

在最近的各种调控政策中,最重要的有两个:

一是针对房地产企业的三道红线;二是针对银行的贷款集中度考核。

三道红线让银行没法向房地产企业直接输血,而贷款集中度又限制了居民按揭贷款的规模。

以前房地产企业都是一手拿着银行的开发贷,一手拿着老百姓交的预售款,杠杆加的很高。

但现在,不但开发贷拿不到了,因为房子不好卖了,预售款也拿不到了,这直接导致很多房企流动性紧张。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和金融环环相扣,房企难受了,银行就会跟着难受。

为了拉兄弟一把,加速房地产企业的新房去化,银行的按揭贷款很自然的就会偏向新房。

二手房因此出现了限贷、停贷的问题,流动性逐渐被锁死。

对手握多套房的家庭来说,最郁闷的事有两件:

一是二手房不好卖了;二是房子不但卖不出去,而且拿在手里还要交税。

在二手房流动性越来越差的当下,房产税竟然开始试点了,这将大大提升房子的持有成本。

如果有人还想握紧房子,坐等未来流动性宽松,再抛售房产,那这个等待的成本,会因为房产税的出台而变得越来越高。

未来的房产税很可能会设一个免税面积,然后再根据各个家庭持有房产的套数和总面积设置累进税制,也就是说,谁手里的房子多,谁承担的税率就高。

如果房产税真的这么设置,那很显然,为降低税率,少缴税,有多套房的家庭,会加速变卖房产。就算把卖房的钱存银行,也总比交累进的高税率好。

甚至,聪明一点的家庭,会把分散持有的多套房产卖掉,然后换一套核心地段更贵的房子。

核心地段的房子有两个好处:一是因为稀缺,所以抗跌能力强;二是因为租房的需求旺盛,涨房租会比较容易。

房产税如果开征,那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好房子可能还会涨价,而偏远地段的房子,或者老破小则会因为各方的集中抛售,而价格下跌。

流动性降低,房产税试点,再加上房贷利率上涨,这三条加起来让房子,尤其是不太好的房子,吸引力越来越低。

根据央行19年的数据,有两套房子的城镇居民家庭占比31.0%,有两套以上的占比10.5%。

房子这东西,如果卖不出去,那它账面价值再高,也不过是纸面财富。

在房产税尚未落地,流动性又稍稍放宽的当前,尽快处理掉手上多余的房子,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很多家庭之所以留着老房子,最大的念想就是等拆迁。一旦拆迁来了,老破小就变成了新房子,价值倍增。

2015年,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同时消化掉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国内推了一波棚户区改造。

据平安证券的数据,2016年至2020年,棚改拉动的住宅销售占了全国住宅销售的10%。

大量拆迁户拿着拆迁款入市买房,楼市的库存消化掉了,房价也涨了一波。

但是从2019年开始,棚改开工总量大幅减少。2018年,棚改开工量还有626万套,到了2020年,就降到了209万套。

甚至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棚改的表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旧改。旧改和棚改的差别挺大,前者更像是旧楼翻新,而后者则是大拆大建。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推动房价上涨的棚改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

总的来说,以后想靠着老房子拆迁暴富,机会将越来越少。

可能很多人会说,不拆迁也没关系,老房子占着城区最核心的地段,周围的学校、商场什么的都是最好的,就算房子老了,但地皮会一直增值。

这个说法有一点道理,但前提必须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地段固定不动。

北京的中心一直是故宫,所以二环里的老房子会一直比五环外的新房子贵。

但是国内大多数的城市,尤其是二线及以下的城市,包括济南、郑州、合肥、青岛,他们的市中心,也就是核心地段是在不断移动的。

这些城市的老城区虽然有很多地标建筑、有挪不走的自然景观、 历史 遗迹,但是房价最高的地方却普遍都是刚刚建起来的新城区。

各种高楼林立、现代感十足的新区或者CBD,不管是在建筑标准上,还是在居住舒适度上都

比老城区高了一大截。

外来的富裕人群、以及老城区的有钱人慢慢的都往新城区迁移,土豪住进了郊区的别墅,中产搬到了新区的大平层。

相应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商业资源等等都会跟着有钱人的步伐,慢慢迁移到新城区。

新城区的配套越来越好,房价也越来越贵,整个城市的核心地段就从老城区挪到了新城区。

住过老房子的都知道,房子老了,就普遍会有墙皮脱落、墙壁渗水、设施老化、管道堵塞、甚至物业差等很多问题。

老房子的价格就是靠地皮撑着,如果市中心挪走了,还有多少人会接盘老房子?

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分化会越来越严重,一二线大城市和三四线小县城的房价分化、新房子和老房子的房价分化、核心地段和非核心地段的房价分化。

整体上,房价坚挺甚至上涨的地方,一定是人口流入、产业兴旺、高收入群体聚集的地方,

如果你手里的老房子不在大城市的核心地段,那越早出手,可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