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有多大

2.河北省内中石油柴油卡谁有

3.粮价集体下挫:玉米走跌、小麦加速回落,化肥却疯涨600元,咋了

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有多大

河北工业柴油价格表_河北炼油厂柴油价格

开封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已经名不虚传!在开封东区采访过程中,说起开封辉煌的工业史,老人说起当年“俺厂”这话题都很兴奋,他们会掰着手指说起开封产品的诸多河南省第一:河南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根火腿肠、第一辆自行车和第一台缝纫机等,这些都是开封生产的。

开封工业得益于国家在“一五”、“二五”时期的投资,机械厂、化肥厂、仪表厂、火电厂、制药厂等大型企业是“一五”时期投资的,空分厂、阀门厂、拖电厂、无线电厂、玻璃厂、毛纺厂等企业是“二五”时期投资的,国家的持续支持奠定了开封雄厚的工业基础,使开封由一个消费城市一跃成为河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

不可否认,开封工业为共和国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面对民营经济的竞争,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开封工业放慢了发展步伐,有些企业甚至销声匿迹了。这种状况让人扼腕叹息。

“您知道开封拖拉机电机电器厂吗?”5月15日,记者来到汴京路东段蔚蓝加州小区,市民李女士带着儿子在小区散步,面对提问,李女士一脸迷惑。当记者告诉她这个小区就建在原开封拖拉机电机电器厂厂址时,她恍然大悟。原开封拖拉机电机电器厂曾经是原机械工业部大型企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拖拉机、内燃机电机电器制造专业化企业。河南省汽车拖拉机电器质量检测监督中心也曾设在该厂,主要产品多次荣获部、省优产品,并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授予“首批汽车零部件推荐商品”称号。

原开封柴油机厂拥有国内先进的柴油机生产技术。1970年至1985年,该厂生产的开封牌X195型12马力柴油机超过10万台、K1100型15马力柴油机超过1万多台,远销山东、河北、内蒙古、青海等地。如今,企业的痕迹再也看不到了,多栋商品房拔地而起。

新曹路的宏达·东方花园小区、劳动路的东方风情小区曾经分别是原开封无线电一厂、原开封光学仪器厂厂区。新曹路开封轴承有限公司门外公司的牌子还挂着,同样在大门外悬挂的“绿色达标单位”牌子似乎在诉说着该厂曾经的兴旺,

如今铁门紧闭,一块写有“拆迁重地 闲人免进”的牌子挂在门外。在原开封博达电机厂建筑工地,工人正在忙碌地建设高层、小高层……

这仅仅是我市东区重工业区的几个“镜头”,在我市其他区域也有曾经的工业企业消失得无影无踪,如原玻璃总厂、原火柴厂等。人们为住上新房而高兴,老人看着他们年轻时经营的企业即将消失而扼腕叹息。

老厂区变成住宅小区,老工业的痕迹渐渐被抹去。虽然感情上难以接受,但是现实不得不做这样的选择。

房地产开发商为何看中这些老企业?国家保护耕地,红线不可逾越,在土地供应日趋紧张的今天,旧的工业厂址往往面积庞大、地块整齐,除了解决职工安置外,又不涉及太多房屋征收事宜,能够保证开发收益,是做房地产开发非常理想的用地。采访中,一位房地产企业老总谈了他的看法。

保护和开发是一个矛盾体。目前,在我市市民对住宅的需求仍然是刚性的。老厂区空置多年,也产生不了多少经济效益,有的企业职工吃饭和安置都出现难题。城市发展又急需解决住房问题,把大面积厂房拆了建住宅,除了赚钱,更能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利用

“工业旅游”是一个旅游新品

年头不长,不是历史文物,都难以立法保护,但是又具有文物的属性,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要不要保护工业遗产、工业遗迹?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时间是不可逆转的,今天发生的事情注定在明天会成为历史。与年代久远的历史文物相比,工业遗迹保护有价值吗?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无论城市落后与先进,将来一定会经历工业化阶段。工业遗迹是工业化进程中留下的痕迹,对其进行保护同样可以给后人留下一个完整的历史轨迹。

开封是老工业基地城市,我市近年工业崛起的步伐加快,新兴工业蓬勃发展。但是,一些老工业企业退出市场后,随着企业实体的消失,其历史就仅能存在于志书上了。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将来子孙后代即使进行修旧的开发,其价值也难以和保留下来的同日而语,也不会如原来的好。存在于书本上是一回事,存在于现实中岂不更有意义?“老工业基地”的痕迹不能完全抹去!

去年5月17日上午,《开封日报》“圆梦大中原”中原经济区18城市发展行采访组来到古都洛阳,参观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区,那里的苏联工业风格建筑及苏式建筑和中国一拖等国家“一五”重大工业建设项目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区以中国一拖主厂区、广场和广场前中轴线为核心,有大量前苏联在洛阳援建重点工程时建造的厂房和生活区,包括大量的苏式厂房、设备、总装线和苏式居民区,至今仍真实的、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洛阳也是老工业基地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老企业也在消失。

围绕工业记忆,洛阳市成功开发出了目前已经拥有10多个工业旅游景点的“东方红工业旅游”景区,还建设了全方位展示农耕文化及工业化的东方红农耕博物馆。

《洛阳日报》同仁自豪地说,涧西工业遗产街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工业遗产的特点,是中国工业化历史上极其重要的物质遗存和城市记忆,是新中国城市工业化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情感价值。“东方红工业旅游”景区也成为国家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涧西工业遗产街区也与2011年成功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东方红工业游”也成为洛阳工业旅游的龙头品牌,被媒体誉为洛阳旅游的新名片。

留下工业记忆,洛阳不但开发了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也升华了其文化价值,同时也为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来源。

3月13日,《开封日报》“副中心城市建设经验新闻调查全国行”采访组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我们参观了青岛啤酒博物馆。

青岛啤酒博物馆是中国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是“青岛啤酒工业游”的主要线路。该馆设立在青岛啤酒百年前的老厂房之内,以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浓缩了中国啤酒工业及青岛啤酒的发展史,集文化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备了旅游的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等特点。该博物馆共分百年历史和文化、啤酒生产流水线、多功能娱乐区3个参观游览区域。在该博物馆内,游客不但可以了解啤酒生产的全过程,还可以品尝啤酒原料大麦、喝到热的纯生啤酒,还能在“醉酒屋”体验“醉酒”的真实感觉。

体验工业遗产的时代记忆,感受现代工业的独特魅力。精明的青岛人把“工业游”办得富有魅力、别具一格。如今,“青岛啤酒工业游”年客流量超过60万人次,在旅游旺季,平均每月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每年创利润超过1000万元。

的确,我们必须用审慎的态度对待先辈人给我们这座城市留下的一草一木。宁波人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也异常重视,他们把旧城改造中的破砖烂瓦当成了宝贝,并且用在了宁波博物馆的建设中。3月19日,《开封日报》“副中心城市建设经验新闻调查全国行”采访组来到宁波,宁波博物馆特殊的建设理念吸引了我们。这座建筑与2008年的新建筑,除了设计新潮之外,外表却像一个老古董。宁波博物馆外墙由“瓦爿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混合构建而成。“瓦爿墙”使用了上百万块宁波城市拆迁中回收的历代旧砖瓦,墙壁上就是古老街巷就是近代建筑,使宁波博物馆外观就凝聚了城市历史,本身就成为历史展品。

陪同的宁波市文化部门同志说,文化是城市的根和脉,一块砖一片瓦都是宁波先人馈赠给我们的幸运礼物,是地域文化经过历史风雨洗礼后留下来的不熄薪火,是我们每个人的情感追忆、价值寻求和审美寄托。宁波博物馆的古朴风格,让后人从一块砖一片瓦中找回记忆,寻找生于斯、长于斯的令人梦牵魂绕的回家之路。

镜头

“窑洞房” 记载创业年代的艰辛

我们的老工业遗产并没有完全消失,还有不少东西仍然存在着。开化社区的“窑洞房”就很独特。

自宋门沿新宋路东走,走到益农中街南口北拐,就可以看到一排低矮的窑洞式建筑。这些都市里的 “窑洞”被那一带的居民称为“窑洞房”。

5月14日上午,记者探访“窑洞房”。

顺着狭窄的街道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窑洞房”,这里一间一间“窑洞房”靠半米厚的砖墙相连,从上到下都是红砖,房檐一律是拱形,门窗破旧,甚至有的房由于很久没有人住了,已经没有门窗了。爬上房顶,一眼望去,“窑洞房”如同滚动的波浪,蔚为壮观。如果没有夹杂其间的低矮起脊房,这里应该算是我市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了。

“算什么奇迹?阴暗潮湿,简直没法住人了。”72岁的孙克兰见记者对这些老房子感兴趣,和记者搭话,聊了起来,并把记者领进她家的“窑洞房”内,房顶最高处有2.5米左右,宽2米多,长3米左右,仅有的一扇窗户和门在一个方向,所以房间内空气不能对流。房顶和墙壁是沙灰粉刷的,用手摸一下就会掉土。墙壁是砖砌的,拱形房顶也是用砖砌的,整间房竟然没有用钢筋。由于没有房梁、檩条什么的,所以除了门窗外,整间房也没有用什么木料。

“要说‘窑洞房’,可有些年头了。”今年80多岁的梁秀兰说,房子是上世纪50年代化肥厂初建时建的,那时国家投资建设开封化肥厂,由于物质紧缺,钢筋木料都用在厂房车间建设上了。建设者总得有地方住,大家利用开封黏土多的优势,只用砖和砂土、白灰建设了这些“窑洞房”。

在曲曲折折的“窑洞房”区转一圈,记者发现多数房子空置着。在交谈中,大家表达出对这些古董房子的浓厚感情。那时候,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年代,共和国成立不久,国家百废待兴,开展了大建设。工人思想单纯,谁也不会计较吃什么住哪里,大家不分昼夜地干,只想把企业尽快建设好。虽然生活苦点,大家喊着号子干活,唱着歌儿生活,回想起来内心充满甜蜜。

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开化有了生活区,工人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但是“窑洞房”仍有一些老住户。近些年,“窑洞房”被列为危房,房子开始渗水,下雨屋内也会进水,居民不得不在门口堆上土堆防水。年轻人嫌这里条件差,或买房或租房,“逃离”了“窑洞房”,

“窑洞房”区也显得更加破落。

在开化社区,工作人员说起“窑洞房”来,都唏嘘不已,为什么?居住条件太差了。“窑洞房”区户籍人口有140多户,房子属于单位公房。开化社区党支部书记高云拿出一沓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信,说居民在呼吁拆迁。

在互联网上网友对此也有议论,他们说,“窑洞房”已经陪伴几代开化人走过了50多个春夏秋冬,见证了共和国建国初期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见证了老一代建设者为国家工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和牺牲。“窑洞房”承载了许多珍贵的时代信息,蕴藏了一代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是老一代建设者留给后代的珍贵的历史遗产。开化的建设时期,正是国家加大对开封发展支持的时期,以开化为代表的众多企业形成了开封东区重工业区,“窑洞房”是我市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值得珍惜。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独特产物,记录着人类穴居的历史。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大多已经不住窑洞了,一些窑洞就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被称为中国黄土建筑之奇迹、人类居住史的“活化石”。“窑洞房”产生于建国初期的特殊时期,在我国一些老工业基地城市也曾经出现过,但是由于当地旧城改造力度大,“窑洞房”多随之消失了。开封这片集中相连的都市区“窑洞房”已经很少见了,有网友建议保留下来。

然而,居民的生活条件需要改善,这些记录着开封工业史甚至共和国工业史的房子又该如何处置?需要各个方面统筹考虑才好。

记者手记

工业遗产消失 会留下遗憾

我市要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大力开展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对近代工业遗迹、遗产的保护也亟待上升到一定层面。

文化遗产能够增强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同样也能凝聚和振奋一座城市的民心和精神。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开封积累了大量老工业遗存。这些老企业建筑、设备纪录着当年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场面,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这座城市新的历史内涵,应该是一笔宝贵财富。如果未经选择地予以拆除,就会在删除掉城市物化的历史记忆,终将会留下遗憾。

外地经验说明,认识老工业的文化价值,建设工业博物馆,合理予以开发,形成新的旅游项目,不但可以保证城市工业文化的延续,还可以丰富我市旅游产业项目。就工业产品来说,每一个“河南第一”背后都是一个故事,目前还有一些老企业产品存在于民间,如若现在搜集还来得及。我市还存在着为数不多的企业水塔、领袖塑像、铁路支线等,这些都富有文化内涵,并值得未来人品味。

然而,目前国内工业遗产的保护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老厂区都留下来是不可能的,哪些企业、建筑应该保护,没有判定标准。另外一个关键点是保护主体问题,企业经营尚可,可以由企业进行保护,但是对那些已经破产的企业,谁来出资保护?

工业文明是开封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市老工业基地所独有的,是别的新兴城市所缺少的。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保留老工业基地记忆,需要大家统一认识,敢于尝试。这项工作,政府可以做,企业可以做,也可以市场化运作。但是,要根据客观实际统筹考虑来做。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河北省内中石油柴油卡谁有

中国石化客户有。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中国石化与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为广大柴油客户量身打造了柴油专用联名卡。因此是中国石化客户有。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粮价集体下挫:玉米走跌、小麦加速回落,化肥却疯涨600元,咋了

又是一年春播季节,目前的粮价直接关系到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可是现在的粮食市场,水稻价稳中趋弱,横在那就是个不涨,大豆主产区价格停留在3元附近,也是上涨乏力。

虽然说小麦、玉米价格前期涨势不错,可是随着欧洲冲突两国谈判形势的好转,也出现了集体下跌的局面。

除了粮价不好,更让人闹心的就是3月份的化肥价格出现大涨,种地的成本又得增加。

到底啥情况?下面了解一下:

一、玉米价格连续回落

最近几天,各地玉米价格出现持续下调,市场氛围相对沉重。

4月3日市场又有多家企业下调收购价格,山东邹城熙来每斤玉米下跌0.5分,1.445元/斤;寿光金玉米跌0.5分,1.440元/斤;东平祥瑞跌1.0分,1.445元/斤;内蒙通辽梅花跌0.5分,1.380元/斤。

不过今天柠檬生化还不错,每斤涨1.0分,1.51元/斤。

整体来看,玉米市场除了前文提到的国际因素之外,近期天气转暖,基层剩余粮源出手的较多,也带来一定的卖压。

虽然短期内玉米市场震荡偏弱的走势仍会持续,但是中长期来看,玉米价格仍有上行的动能,全国均价整体进入1.50元时代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二、小麦市场越跌越猛,大面积降价

今年小麦行情成了粮食市场的“领头羊”,曾经在3月份一度辉煌地踏上1.70元的高位,然而最近几天,小麦价格却盛极而衰,越跌越猛,目前看1.60元的价格也很难守住。

4月3日,小麦市场仍以下跌为主,其中:山东发达集团平源,普麦跌5厘,1.60元/斤;河南思丰面粉普麦跌1.5分,1.60元/斤;延津克明普麦跌1.0分,1.58元/斤;安徽金沙河普麦跌1.0分,1.60元/斤;河北金沙河跌1.0分,1.60元/斤;大名五得利普麦跌1分,1.57元/斤;东明五得利跌1.5分,1.585元/斤。

目前看,小麦加工企业中,已有相当一部分跌破1.60元大关,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整体重新回到1.5元时代似乎没有悬念。

为什么这么说?下面阐述一下两个观点:

一是3月份小麦价格大涨,主要受国际粮价、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涨速过快,与玉米、水稻等价格差异拉得过大,有回落的动能。

二是目前是基层小麦供给“青黄不接”的时期,5、6月份之后,冬小麦陆续收获后,价格回落应是很难避免的。

三是由于目前小麦价格与水稻、玉米价格出现倒挂,在饲料这一块消费中,玉米和水稻将成为性价比较高的原料品种,小麦将淡出市场,对未来的小麦价格也构成一定的利空。

三、水稻价格稳中趋弱,就是涨不起来

今年的水稻市场确实让人爱恨交加,爱的是今年的水稻产量还不错,本以为能增加一些收入,恨的是价格上有些差强人意。

目前看,黑龙江地区的普通圆粒粳稻价格还是很低,在1.26-1.32元区间,超过1.30元很难。

而南方地区的早稻价也不理想,主流价在1.25-1.30元之间,中晚籼稻价格也多在1.35-1.42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都要有至少3-5分钱的价差。

水稻价格涨不起来,原因很多:

一是多年来的水田比较效益略高的历史,导致“水田改旱田”较多,导致水稻总产增加。

二是水稻的库存数量比较庞大,主要是经过多年的托市收购,积累了大量的库存粮,市场供给相对充足,通俗地说就是不缺水稻。

三是在用途上,由于居民饮食结构的日趋多样化,大米的消费有所下降;再加上在饲料领域、工业加工领域中性价比不高。

主要是这几种原因,导致水稻市场行情没有起色,不过据了解,2022年水稻市场可能会迎来变局,在播种面积预减、去库存力度加大、突出的低价优势等多个利好共振之下,下半年水稻价格很可能会成为继大豆、玉米、小麦三大作物接力上涨之后的上涨品种,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四、化肥价格疯涨不止,还要涨?

说完粮价,最后来说说化肥市场,在过去的3月份里,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均出现大幅上涨。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4月初,尿素主流价格2850-3120元之间,比2月份平均上涨100-200元左右;复合肥与2月份相比平均涨幅250-350元/吨,45%硫基复合肥主流价格2450-3750元/吨;45%氯基复合肥主流价3200-3500元/吨。

磷酸二铵平均涨幅与2月份相比,上涨200元/吨左右,主流价4050-4100元/吨左右。

钾肥中的氯化钾涨幅较大,比2月平均上涨400-600元,目前主流价4600-4900元/吨。

据内人士分析,化肥价格仍有上涨的趋势,主要是因为:一是化肥原材料涨价,并且涨幅较大。

二是目前正是春耕季节,正是化肥需求旺季。

三是物流费用上升,主要源于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价格上涨,化肥的运输费用上涨,也会增加一部分化肥价格。

各位朋友,最近一段时间,玉米、稻麦等粮价“加速回落”,化肥却疯涨600元,你怎么看?今年种地的收入会不会下降?欢迎发表看法,供广大农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