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过电车,就开不惯油车了,是不是真的?

2.谁知道从沭阳到南京走高速的话,要过几个收费路口,加油费的话自驾车要多少钱才能到达?

3.精铟海工: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直道”打造海上陆地

开过电车,就开不惯油车了,是不是真的?

南通油价要跌了吗最新消息_南通油价要跌了吗

开过电车,就开不惯油车了,是不是真的?

开惯了电车就不习惯开油车的有没有啊?可能是电车的体验更好比如说只是市区上下班代步的朋友,开习惯电车,再开回油车,差距特别明显。

电车低速开起来更为平顺

首先,电车在市区开起来,平顺性真的比油车要好,油车不管是用AT、双离合、CVT ,它都要换挡吧?它都要变速吧?就是原理和实现方式不同了。

电动车这个变速箱好意思叫做“变速箱”?一个固定齿轮的叫“单挡”,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是没有变速箱的,就和自行车一个脚踏板在那边踩差不多道理。同样的道路条件,平顺性自然比油车要好。

电车低速开起来更安静

其次,同样上下班通勤开开的话,电车明显也更安静。陈凡在期刊《汽车实用技术》的论文,《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低速噪声对比研究》,里面做实验的。车速为0的时候,燃油车的声压级是50到55分贝,就是dB,电动车声压级在30到35分贝。车速在30km/h之内,燃油车的声压级都比电动车高。

声压级啥意思?就是声音的强弱。低速行驶,电车确实比油车安静。高德地图《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也有数据的。全国50个主要城市,高峰期平均车速低于30km/h的,36个,占比72%。平均车速最高的南通市,36.01km/h。

上下班大家都开不快的,电车安静的优势就比较大了。我之前也提到过的,车内更安静,开车的心情更好一些。

电车不限号,不担心油价

另外,开电车也不用担心限行,也不用担心油价上涨,这算是实打实的优势。如果是油车,可能就有一个工作日没办法开车,或者打车或者坐地铁上下班了。开电车的话,多多少少会觉得,“哎呀,‘贵族’,新能源优势的‘特权阶级’。”

要是听周围同事抱怨自己今天限行差点迟到,你一听,「哎哟」那感觉,你乐,我跟你说,比喝奶茶还开心。要是换回油车,自己突然从优势方换成劣势方了,这落差感。

也有可能是电车和油车操作有差别当然了,也有些朋友,并不是觉得电车体验比油车好,只是两个车子开起来操作习惯不一样。开惯一个,再换另一个之后,就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电车起步更有劲,开回油车得多踩点

比如说红绿灯起步,电车起步更有劲,轻轻踩一下电门 ,「轰」一下冲出去的,我们得小心,收着点,不要太猛。电车的驱动电机,就算转速比较低,始终输出最大扭矩的,一起步,就有可能是在全力冲刺的。

油车的发动机,输出特性不一样的,它要助跑一下,要酝酿一下,然后才能输出最大扭矩的。拿大众朗逸1.5T举例子,最大扭矩转速1750到4000转之间,刚起步的时候,转速1000转,不到,1000转多一点,这个时候加速没有那么猛。

油门踏板就要踩下去,踩得多一点,转速上来的时候再慢慢收,才明显提速。电车开习惯了,换回油车,踩那么轻,都以为车子没动。

电车有动能回收,开回油车要重新习惯刹车

除了起步的区别,刹车也有区别的。大多数的电车都有动能回收这个玩意儿,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我们踩刹车的时机。长安大学魏进的硕士论文,《电动汽车机械摩擦和电气再生制动平顺性仿真研究》里面做仿真实验。同样车速下,没有动能回收,只依靠刹车,车子最大减速度为1.81m/s?,刹车距离是20.66m。开了动能回收之后,同样踩刹车,车子最大减速度达到了2.22m/s?,刹车距离是16.33m。

说简单点,就是动能回收工作的时候,本身就会让车子减速,我们再踩刹车,相当于2个减速的力叠加在一起的。就好比我们跑步,如果不发力了,由于惯性,我们不是还会往前面「嘡嘡嘡嘡」的来几步的?对不对?

但如果我们后面拖了一个很大的轮胎在那边跑,有可能不用冲那么远,搞了不好就是一下子就停下来了。如果已经习惯电车的松掉加速踏板就有可能回收电能,它自己已经开始减速的模式的话。

换回油车,油门一松,“还在往前趟,还在往前趟,哇,要撞上去了”,重新习惯下刹车的力度和时机,是会有必要的。电车跟油车确实有一些差别。所以总得来说,电车和油车在驾驶操作和驾驶体验上确实有差别。这种差别会导致我们在开惯一种车之后,换到另一种车的时候,会有不习惯,也算是正常。

谁知道从沭阳到南京走高速的话,要过几个收费路口,加油费的话自驾车要多少钱才能到达?

高速直达的 油费+过路费差不多300元左右能搞定了

驾车路线:全程约275.1公里

起点:沭阳县

1.沭阳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390米,左转

2) 行驶160米,过叶庄约170米后,右转进入S326

3) 沿S326行驶1.0公里,过陈庄约140米后,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岛

4) 沿环岛行驶70米,过杨店,在第3个出口,右前方转弯

5) 行驶140米,过杨店村约160米后,朝上海方向,稍向右转

6) 行驶100米,右前方转弯

2.行驶230米,在入口,进入G2

3.沿G2行驶54.0公里,朝淮安/G25/南京/连云港方向,稍向右转

4.行驶950米,直行

5.行驶210米,朝南京/淮安/泗阳方向,稍向右转

6.行驶630米,在入口,进入G25

7.沿G25行驶35.5公里,过武墩大桥,朝南京/G2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25

8.沿G25行驶180米,朝南京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25

9.沿G25行驶144.6公里,朝南通/南京二桥/蚌埠/G40方向,稍向右转

10.行驶700米,朝南京二桥/南通/G40/G36方向,稍向右转

11.行驶0米,直行进入G36

12.沿G36行驶3.6公里,直行进入二桥高速公路

13.沿二桥高速公路行驶20.1公里,过东杨坊约70米后,在出口,进入东杨坊立交桥

14.沿东杨坊立交桥行驶410米,直行进入宁镇公路

15.南京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宁镇公路行驶2.4公里,朝新庄立交/火车站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宁镇公路

2) 沿宁镇公路行驶2.2公里,朝新庄立交/火车站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宁镇公路

3) 沿宁镇公路行驶1.7公里,右转进入新庄广场

4) 沿新庄广场行驶260米,过新庄立交桥,在第5个出口,稍向右转

5) 行驶30米,直行

6) 行驶260米,过右侧的南京国际展览中心G5号口约200米后,直行进入龙蟠路

7) 沿龙蟠路行驶2.3公里,稍向左转进入北京东路

8) 沿北京东路行驶1.0公里,过左侧的和平公园钟楼约100米后,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南京市鐧惧害鍦板浘

精铟海工: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直道”打造海上陆地

编者按

从11月17日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系列专题“高成长企业论——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瞪羚’样本”,连续推出十期。该系列报道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与南方 财经 全媒体集团联合策划执行。

该系列报道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成长企业,我们试图通过深入的一线访和实地调研,呈现活跃在大湾区战略新兴产业的“瞪羚”企业的群体故事,挖掘大湾区创业者们对各自所在产业的 探索 、发现和努力,也试图呈现他们的奋斗、选择和思考。

第5期报道,让我们聚焦海洋工程行业。“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大家已是耳熟能详,但经略海洋,首先得有海洋工程装备。这种动辄上千吨上万吨的庞然大物,目前几乎多是欧美玩家。目前国内参与者也多是央企,精铟这样的民营企业并不太多。巨头林立,精铟能蹚出一条自己的路吗?

在广东阳江近海,伴随自升式海上平台吊臂起吊,一个重达200多吨的叶轮缓缓上升至100多米高空,并完成与风电机舱的精准对接。

这座创下国内多个“最”的风电安装平台便是由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铟海工”)自主研发设计的“海龙兴业号”,尽管广东海域风大浪大,但它就像一块可移动的海上陆地,支撑着技术人员进行海上风电安装施工。

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企业以“专、精、特、新”为特点,主要从事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总装调试、销售、技术服务以及海上工程服务,合作企业多为中广核、中石油、中海油、中船集团等行业龙头。

精铟海工厂房。资料

“扎实、低调”是精铟海工给外界的印象,这也与公司创始人的技术背景密切相关,董事长李光远曾在广州文冲船厂从事了17年海洋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一直有着海洋情结的他,在38岁的时候选择放弃铁饭碗,辞职创业。

从2007年中海油的第一笔订单开始,精铟海工成功研发自升式钻井平台锁紧系统、升降系统、悬臂梁滑移系统、环梁提升装置升降系统等,多项自主研发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被业内誉为海洋工程行业中的“小巨人”。精铟还作为第一起草人,与中国船级社合作制定海工装备产品的国家标准,逐步填补我国海洋装备设计制造标准的空白。

随着“海龙兴业号”等订单的如期交付,近年来,精铟海工的营收也呈现指数增长。财报显示,2019年精铟海工营业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846.61%,净利润为3354万元。

“我们就是一帮‘技术宅’,希望通过研发创新,打破国外长时间的技术垄断。”在李光远看来,从事任何行业都没有捷径,精铟所取得成就并非通过弯道超车,而是十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直道”追赶。

每一家瞪羚企业在迎来高速成长之前,都曾忍受默默无闻。为了活下来,快速奔跑,纵身一跃,跨越死亡之谷。精铟海工也不例外。

从2014 年油价暴跌开始,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就开始陷入了低迷期。彼时的精铟海工经过前期资金研发投入,在海洋石油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上刚取得突破,然而石油开利润的降低却导致产品订单量骤减。

全球海工装备的成交数据也印证了市场的萧条。2019年,全球共计成交各类海工装备57艘/座,合计78.8亿美元,这已经是2016年以来全球海工装备成交额连续四年处于百亿美元以下。

事实证明,海上风电产业所蕴含的巨大潜能为包括精铟海工在内的海工装备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风电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突破2.1亿千瓦,稳居世界首位,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2.04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593万千瓦。

其中,海上风力发电因其环保清洁、丰富、装机容量大、传输距离短等优势,被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目前,广东、福建、江苏等沿海大省正加快海上风电场建设。广东省更是提出了打造万亿级海上风电产业的战略部署。因此,市场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船)、大吨位起重工程平台(船)的需求逐渐增强。

海上完成风机安装并非易事,这要求风电安装平台必须以绝对平衡的姿态立于海面上,而在安装过程中,误差更是不能超过2毫米。基于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积累的技术与经验,2017年,由精铟海工设计制造的“精铟01”风电安装平台投入使用,近三年来已经分别在江苏的盐城大丰、南通海岸蒋家沙、三峡响水、福建莆田等多个海上风场施工作业,顺利完成100多台风机的安装。

如今,通过自身所控制的海上自升式风电平台来从事海上风场的风机安装和风场运维服务已经成为精铟海工重要的发展引擎和业务增长点。2019年,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的出售和租赁收入占到总收入超过87%。

“我们非常看好海上风电产业的前景,信心也越来越足。”在邓达纮看来,随着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风电安装平台的需求还远未达到。

作为一家成立仅10余年的民营企业,精铟海工为何能迅速成长为中国海工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又是如何在国内外的大型企业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研发是我们企业的核心优势,每个产品都要好用一点点。”邓达纮表示,“海洋工程行业大部分都是巨无霸企业,要想在其中活下来就要有点新东西。”

“精铟01”作为精铟海工的第一个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用的便是国内首创的可连续式升降系统。“海上风电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施工窗口受天气等外在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升降的速度越快,平台施工抓窗口期的能力就越强。”邓达纮介绍,以往业内常用的不可连续式升降系统上升速度约为十几米/小时;而可连续式升降系统的上升速度为30米/小时,相当于过往的2倍上下。

“好用一点点”的创新理念在精铟海工的产品中大都多有体现。为了适应广东海域浪涌大,海洋地质结构和海况复杂的问题,由精铟海工自主研发设计的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海龙兴业号”便首次用桁架式桩腿、齿轮齿条升降设计, 并配置国内最大的 1200 吨绕桩吊机,使其作业效率更高,作业范围更广,抗风和抗海流冲击能力更强。

一直以来,精铟海工员工中近半数从事研发与技术,每年在研发领域投入大量的经费。为了提高研发效率,精铟海工发挥民营企业灵活的体制和市场化操作优势,用专注产品的研发创新、调试、安装与服务,将生产加工外包的模式。通过整合,提升自身研发设计能力。

“就像制作乐高玩具,我们设计玩具的最终样子,检测其组装效果,但其中一块块的拼图会委托机械加工生产。”邓达纮解释道,这种模式能够成功离不开成熟的制造业配套能力,当初选址佛山便是看重佛山本土企业强大的金属加工制造能力。

科技 创新已经成为精铟海工血液里的一部分。目前,在海洋工程领域,精铟海工拥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6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

实际上,除了海洋工程装备业务,近年来精铟海工将业务拓展到了海上工程服务、海洋牧场装备、海上文娱设备以及新材料领域。积极 探索 “产品+服务”的海洋工程服务新商业模式,通过产业整合,从设备制造商延伸至服务提供商,以此拓展自身盈利模式。

“单纯提供设备很容易同质化,目前我们会针对客户痛点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兼具设备和服务,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客户粘性,在海洋经济市场 探索 更多的可能性。”邓达纮说。

“经略海洋,装备当先。”

精铟海工所属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也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从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整体来看,欧美仍处于第一梯队,垄断了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和关键设备制造; 韩国和新加坡在高端海工装备模块建造与总装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处于第二梯队;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设计开发能力、工程总包能力、高端配套以及产业体系建设上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明显差距。

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我国海工装备制造技术迅速发展。2017年11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 健康 发展行动(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专用化、系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强,产品结构迈向中高端,力争步入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制造先进国家行列。

作为海洋大省,近年来,广东加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2019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而这其中,以树立行业标杆、践行国家核心装备自主化研发为目标的精铟海工无疑是大湾区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创新发展的缩影。

不可置否,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充满机遇,但是同样也充满挑战。如何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是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振华是行业中我们敬仰的对象,在体量和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推进国产替代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目标上我们是一致的。” 邓达纮说道,精铟海工会充分发挥灵活创新的优势,实现自身价值。

然而如今,融资困难、人才流失仍是像精铟海工这类民企所面临的问题。“对于轻资产运营为主的公司,希望未来在融资过程中,能有更合适的价值评估体系,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少创业的后顾之忧。”邓达纮表示。

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安然建议,对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应搭建研发公共平台,来减轻民营企业投资成本,同时,或者国企主导的产业基金应对这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扶持和帮助。对企业而言,应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积极创造条件适应市场的规则与竞争。

相关阅读:

专访丨精铟海工董事长李光远:“十年赶不上那就二十年,老老实实做事总会有收获”

投资者说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潜力巨大,企业发展才能支撑国家战略

进入专题:

聚焦丨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瞪羚”样本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