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网购

2.时隔五年印度再度负增长 跌幅为近二十年最大

3.纪录片《2040》带给我们的遐想 新能源汽车真的就是为环保而来?

4.分析货币危机的形成原因

5.为什么经济危机导致了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下降?

6.意大利公投影响分析 全球金融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7.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09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为什么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8.疫情爆发只是开始,一场更严重的危机即将来临,已形成世界问题了吗?

9.石油七姐妹的体系瓦解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网购

多米诺效应的积极案例_油价多米诺效应文章

对于网络宅男腐女来说,网络促销无疑是比商场大促更加催动人心的大事件。可能很多人对网络购物的红火既感到理所应当又觉得扑朔迷离。面对商家玲珑八面的说辞,到底哪些说法是真相,哪些是谎言。这边就拿淘宝大促销为例,在疯购之余轻松地学几个经济管理学上的关键词。懂了这些,你差不多也能成为业内初级专家了,起码奸商忽悠你的成本更高了,也就是说——你更安全了。

尾单之不可信——边际成本

很多商家都说自家衣服是外贸尾单,那么尾单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事实上,一般代工厂在加工国外客商单子时会留出余量,已防中间有残次品。例如订单为100件衬衫,那么代工厂会加工110件左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多出来的10件衬衫边际成本很低,因为无需新开生产线只需加料即可,所以价格极为便宜。

反过来说,如果同款衣服在市场上卖的多,那肯定不是尾单。因为尽管有多余产品,但这些产品一般会由客商进行封存,不让在市场流通。得以流通的,多数是厂商新开生产线仿制的,考虑到边际成本,他必然大批量生产才能抵消潜在的风险。

所以,精贵的原单还是烂大街的冒牌货,还是很考验你的眼光的。

淘宝为什么便宜?——囚徒困境+纳什均衡

在解释为什么淘宝上有些商品那么便宜,甚至比成本价还低时。无需店面租金、缩短供应链等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落实到个体之间,其实起作用的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说2个罪犯被抓起来,如供认对方,那自己可无罪释放,而一起拒不认罪,也会释放。可惜囚徒之间无法交流,基于利己原则,双方的最优选择都是先招供。网购也是如此,不少商家在充分竞争下,必须通过压低自己的成本率先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商品。为了赢得优势,另一商家也必须跟进,才能赢得消费者。而得利的总是消费者,也就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现实版。

但这样的竞争并不会无限进行下去,因为突破底线后买卖双方利益无法保障。也就是说最终会出现一个均衡的价格,这也被称为纳什均衡。

发货为什么慢?——堵车效应

很多人觉得自己在网上下单后,商家就必须立刻发货。但事实上往往需要好几天才能收到,尤其是在大型促销的时候。

不妨想象下在路口等绿灯的汽车,当绿灯亮起车子挨个启动,这时你就会发现其实车阵不是一整块的,而是正在拉长,最前方的车子已经开出20米时,最后那辆车还没点火呢。以此类推,从拍下到快递上门,中间有N多的环节,而各个环节又像红灯前启动的车子一样,需要一点缓冲时间,各自相加起来就很可观。

所以,如果要尽快买到商品,其实可以考虑下非促销日的网购。对的,当红绿灯不存在的时候,车子会开的更快。

可以把无用的网银剃掉 ——木桶原理+剃刀原理

继续以上的话题,不少消费者经常支付不成功或者对快递变成慢递而对网购抱怨连连,其实这怪不得网购本身,但你必须知道这是为什么,了解下木桶原理吧。

木桶原理是说一个木桶里水的多少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高度。例如淘宝光棍节大促的时候,瞬间的用户量太大,导致不少大银行的网银系统瘫痪了,从而影响到诸多用户无法购买。这时,短板就是网银。但短板本身不会一直都是短板,按照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其类”的法则,为减少跳转网银等不必要的环节(支付宝还是要保留的,安全第一),可用支付宝卡通或者支付宝余额等长板来替代。

事实上,在网购中物流是更大的短板,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淘宝一促销,快递就爆仓”。不过,快递业本身也遵从木桶原理,每当柴油供应这个短板出现时,势必连累快递变慢递。所以,尽量选择自己附近地区的网店购物不失为解决物流短板的有效方式。

低碳与你有关——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

蝴蝶效应说的是大洋对面一只蝴蝶轻拍翅膀,便能导致这头的一场台风。看起来有够神奇,但现实总是最好的例子。

当柴油涨价导致快递加不到油,而柴油涨价又起源于国际油价的高涨,油价高企的原因则可能是中东产油国战火,后者也许因为是2个国家争夺水资源,而这个原因又在于一次意外的旱灾,旱灾则可能由于全人类的活动导致温室效应而生。

回头看看,自己不能及时收到快递的责任自己也有份,两者的联系千里一脉。这既是多米诺骨牌效应的鲜明代表又充满了不可思议。别怀疑,世间万物是具有普遍联系性的。

因此,低碳生活利人利己不是一句口号,诸如淘宝购物、用支付宝等交水电煤费等电子化生活方式都有助于减少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且边际效应最高。莫要“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般留下诸多遗憾。

时隔五年印度再度负增长 跌幅为近二十年最大

在连续增长5年后,2019年印度乘用车市场急转直下,出现继2013年后的再次下跌。

据印度汽车网站Autopunditz批发数据(不含豪华品牌),2019年印度乘用车总销量为2,936,214辆,同比下跌12.4%,其中11月同比微跌0.5%至234,805辆。

其实,这样的负增长早在预料之中。毕竟,2019年内印度乘用车市场仅在10月微增长1.1%。在下跌的月份中,4月至9月的跌幅皆超过两位数,其中7月和8月更是分别达30.3%和30.8%,如此大幅度的下跌,使得这两个月的销量均跌破20万辆,远远低于2018年同期的28万辆。这意味着,仅7月和8月就造成了超过16万辆的差距。

因此,尽管最后两个月的跌幅均收窄至1%以内,但2019年全年仍比2018年少41.4万辆,这让2019年成为近20年来印度乘用车跌幅最大的年份,跌幅远超此前2001年和2013年的个位数。

虽说,2019年印度乘用车市场才出现大幅下跌,但实际上2018年下半年其销量就开始走跌。从近两年的走势来看,2018年下半年只有10月和12月维持正增长,然而适时各界更多是沉浸在印度乘用车市场再创新高的喜悦中,并没有重视潜藏的危机。

印度国内经济政治困难重重

早在2017年7月,印度开始实施的商品和服务税(GST)税率时,汽车行业就开始受到波及。由于GST要求经销商必须先付税,严重影响其营运资金,使得不断有经销商关门,从而导致不少汽车制造商都出现减产、裁员,甚至关闭工厂等现象。

2018年9月,印度金融巨头——印度基础设施租赁和金融服务有限公司IL&FS的130亿美元债务部分违约,引起印度股市剧震,金融股暴跌,这也让经历长达10年牛市的印度股市出现下跌,对印度的经济走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虽然,事后印度政府已将该公司公有化,但市场流动性已开始明显收紧。IL&FS危机后流动性收紧,导致购车贷款利率持续上升,加之卢比贬值使得油价不断上涨,这些因素都对消费者的购车行为产生着不少制约。

而2019年又是印度的大选年,在为期一多月的大选期间,印度国内爆发了多起骚乱和袭击事件,导致政治局面极不稳定。不仅如此,马拉松式的大选还耗费了巨大的财力。据新德里媒体研究中心(CMS)估计,在2019年选举中印度各政党、候选人和机构的总支出近86亿美元——再次刷新印度选举的支出记录,约是2014年大选花费的两倍。

在大选消耗巨资的同时,印度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2019财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印度经济增长6.8%,这是印度经济增速时隔5年再次跌破7%。其中,受世界经济减速和国内农业、制造业表现不佳的影响,2019年一季度的增幅已收窄至5.8%,低于2018年第四季度的6.6%。

不过,2019年一季度的表现还不是最惨的,二季度增幅仅为5%,三季度的增幅更是收窄至4.5%,成为2013财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尽管,2019年印度银行已连续五次降息,9月政府也出台了减少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利好政策,但一些调查显示印度国内的企业信心仍处于多年低点。因此,ICRA首席经济学家阿迪蒂·纳亚尔(Aditi?Nayar)表示,2019年度的经济增速可能会低于6.5%。

汽车行业噩耗频?

更雪上加霜的是,汽车行业不仅要面对GST、资金流动性收紧、大选和经济放缓等种种不利的因素,行业内部也出现更多阻碍。

2019年3月,印度政府宣布的一项为期3年、价值15亿美元的旨在提振电动汽车行业、鼓励本土电动车生产补贴计划。虽然,该补贴提供的金额是此前的十倍以上,但由于该补贴要求车辆约50%的零部件必须来自印度本土企业的苛刻条件,短期内这根本无法实现。因而,这非但没有给汽车行业带来益处,反而造成印度电动车行业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2017年,印度曾宣称,到2030年要全面禁止燃油车销售,只卖电动车。但在2018年初,政府就宣布放弃了这一计划。有业内人士称,政府不应该这么早就宣布放弃,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实现的难度确实非常大。

2019年8月1日,联邦间接税务机构-消费税委员会一项刺激电动车销量的政策也正式生效,将电动汽车的消费税率从12%降至5%。不过,从2019年财年前7个月(即2019年4月至10月)仅共售出1,071辆电动车来看,该举措收效甚微,毕竟这只占7个月乘用车总销量的0.067%。

因此,正如前文所说,对2019年的印度乘用车市场来说,更多的不是机遇,而是危机和挑战。

同样是2019年8月,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决定在当地削减临时工数量,并停止招聘新的员工以应对车市的走跌。不久后,塔塔汽车已在印度启动了调整轮班和临时工裁撤的计划,不仅四家工厂关闭了整整一周,多个工厂均有累计停工超过十天的记录。本田也已停止在印度西北一家工厂的新车生产,而且从7月底开始,该公司在印度的另一家工厂也在修整中暂停了生产线的运作。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总干事Vishnu?Mathur表示,就是在这两个月里约有15,000名汽车制造商的员工失业,其中大多数是临时工。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也有超过100万的人面临失业的风险。此外,还有将近300家经销商因销量下滑被迫关门。印度汽车市场就像身陷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接连不断地传来坏消息。

更让人忧心的是,2019年的大幅走跌并不是意味2020年就能拨开云雾见月明。今年4月1日印度就将开始实施Bharat?6阶段排放法规(BS6),因此2019年年底车企和经销商就已加大力度促销BS4排放标准的产品,这才让11月和12月的跌幅收窄。尽管如此,部分经销商还是有不少BS4库存车,以至于印度汽车经销商夕会FADA不得不向印度最高法院提出延长其销售期限的请求,然而最高法院已经拒绝这一请求。

同时,排放标准的提高也意味着车企的制造成本会所有增加,最终这些成本都会转嫁给消费者。1月1日,马鲁蒂·铃木、现代、日产和起亚等多家车企的各车型价格都已作出不同程度的上调。原本,汽车的销量就已受到贷款、油价、宏观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车价的上涨,未来消费者的购车行为只会变得越来越慎重。

雷诺成全年唯一增长车企

和整体车市一样,2019年全年各大车企的境况也是惨不忍睹。除进入印度市场不足一年的起亚和MG外,在另外的12家主要车企中,只有雷诺实现增长,有8家的跌幅为两位数,哪怕是跌幅较小的现代、马恒达和斯柯达也都超过5%。

自从2019年8月推出Triber以来,其就成为雷诺最强有力的产品,在短短4个月就售出了24,142辆,一举成为品牌旗下仅次于Kwid的畅销车型。正在Triber的带动下,雷诺才能在去年最后4个月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并且10月至12月的增幅皆超过60%,最终全年销量一枝独秀——增长7.9%。

2019年雷诺售出的近9万辆车中,有50%的销量来自柴油车,但为了应对印度市场排放标准的变化,雷诺印度公司运营总裁Venkatram?Mamillapalle表示,公司已决定今后将只专注于汽油车。因此,雷诺不会再对Lodgy进行任何改款和升级,只会逐步淘汰该车型,而这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后起之秀Triber已经完全能够取而代之。

在下跌的11家车企中,马恒达的跌幅最小。具体到各车型来看,2019年马恒达畅销车型Bolero、Scorpio、XUV?500、TUV?300、KUV?100的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KUV?100的跌幅最大为83.1%,从1.8万辆降至3,107辆,同一细分市场的TUV?300也下跌44.1%至13,592辆。

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因为2019年内上市的同门XUV?300抢占了4万余辆的市场,一方面则是来势汹汹的现代Veune吃掉了7万辆的份额。虽说,XUV?300弥补了TUV?300和KUV?100丢失的市场,但马恒达的较小跌幅主要还是依靠Marazzo和Alturas?G4这两款新车。

现代的情况和马恒达基本相同,畅销的多款车型大幅走跌,2018年底再次进入印度的Santro也不过刚刚补足Eon的此前份额,要不是Veune力挽狂澜,其全年销量可能无法超过50万辆。

也许正是Veune让现代尝到了甜头,现代汽车印度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SS?Kim表示,今后现代将基于当前的SUV车型提供不同尺寸的车型,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SUV需求。

菲亚特已退出印度

在跌幅较大的8家车企中,跌幅超过40%的只有日产汽车和FCA这对难兄难弟。目前,这两者的处境的确有点相似。

一边是FCA旗下的菲亚特品牌基本已经退出印度市场,近几个月都只剩Jeep?Compass单兵作战,另一边则是为了与前掌门人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划清界限,日产可能会削弱Datsun品牌。

早在2017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时任菲亚特克莱斯勒CEO的?Sergio?Marchionne在接受采访时曾称,在印度菲亚特曾有很多机会,现在轮到Jeep了。2017年9月,Jeep?Compass进入印度后,FCA的确再没有为该市场引进全新车型。

正如Marchionne所说的那样,前几年菲亚特曾凭着极少的车型就获得了过万的销量,但在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其年销量却跌至万辆以内。虽说,Compass加入后,FCA的整体销量再次超过万辆,但菲亚特品牌却在直线下滑。

2019年上半年菲亚特的销量还能维持在两位数,但进入下半年却直接减少为个位数,7月和8月仅售出2辆和4辆,此后再无销量,因此全年其销量只有313辆。这基本宣告菲亚特品牌退出印度。

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一是因为2019年10月印度开始实施新的新车安全评估碰撞测试标准the?new?Bharat?New?Vehicle?Safety?Assessment?Program(BNVSAP),二则是BS6排放标准将在2020年4月生效。

根据ACI报告菲亚特的各车型均无法满足最低安全要求,如果要继续留在印度市场,就必须用全新的车型和发动机来代替陈旧的产品阵营,这将花费至少6亿美元,而且短期内几乎没有任何投资回报。因而,在更严苛的标准来临之际,面对投资或者死亡的两难困境,菲亚特选择了离开。

如此来看,日产汽车走过的轨迹真的和FCA十分相似。2014年,为了抢占印度市场的份额,日产汽车复兴了其廉价品牌Datsun。Datsun的GO、GO+和Redi-GO相继入印度后,的确为集团赢得了不少市场,但与此同时日产品牌却与和菲亚特一样大幅减少。

2018年,日产品牌和Datsun品牌均开始走跌,2019年两者的跌幅更是基本都接近50%。2019年,日产品牌旗下的4款车中,只有2018年12月上市的Kick曾在2019年1月破千,另3款车月销量则基本稳定在百辆以内。也正是由于2019年Kick售出了4,776辆,日产品牌全年才能维持6,900辆,否则其销量将不能超过3,000辆。

根据日产汽车公布的2019-2020财年第一季(2019年4月至6月)的财报,其营业利润等业绩指标已跌入11年来的最低点。因此,为了缩减成本提高整体利润,日产可能会考虑削减除中国外的全球所有工厂产能。尽管,日产称目前还有关闭整个工厂或完全撤出任何国家的计划,然而目前日产品牌在印度市场中已是岌岌可危,还需使出浑身解数。

由于印度最高法院已明确拒绝了延后BS?6的实施日期,在4月1日前印度市场中的各大车企不得不加大折扣力度以达到清理库存的目的,因此或许2020年一季度印度车市能势如破竹,但随后可能就将迎来比2019年更为惨淡的销量。

文/康琴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纪录片《2040》带给我们的遐想 新能源汽车真的就是为环保而来?

2019年澳大利亚拍摄的一部环保题材的纪录片《2040》在柏林**节上映,我近日也刚刚看完全片,整部影片从父女的视角去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中穿插了女儿在2019年和2040年的生活现状对比。同时,导演让一些儿童在镜头前述说各自理想中的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不过会感觉到明显的引导成分在其中,尤其是片尾那句“我希望人们落实环保3R原则”不像是出自儿童之口),但是整部纪录片所倡导的环保理念还是值得人们去深究,必须肯定它在正能量传递中的作用。

本片提出的一系列环保问题也激发出我的很多共鸣,在劳伦斯·史密斯的著作《2050人类大迁徙》中也深入讲述了地球碳排放日趋严重,其中大部分的热量被大海吸收(在《2040》纪录片中也做了详尽的描述“大海吸收了90%的热量和过量的二氧化碳”),这让海洋温度持续增高,相比150年前海水酸度增加了30%。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南北极冰帽开始消融,冻土变得松散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海洋中能够有效吸收碳排放的珊瑚礁和藻类因为海水酸度提高而死亡,造成多米诺效应大量的鱼类死亡和部分海洋生物的灭绝。

人类在加大工业化进程的脚步中,形成大量的碳排放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才有了1997年的《京都协定书》。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和海平面不断上升,各地风暴、海啸、旱涝等情况也有逐年加剧的趋势。这里自然也绕不开汽车排放这个话题,世界著名的美国汽车行业杂志Wardsauto公布,截至2011年8月16日,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各种汽车,包括轿车、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等的总保有量已突破10亿辆。在美国汽车占了碳排放总量的20%,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走高,我们的蓝色星球确实在不断地经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纪录片里面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未来加大推广智能化纯电车,城市出行实现共享化,这和我们今天在做的事情基本还是一致的,未来的蓝图虽然美好但是这背后呢?理想总是显得丰满诱人,而现实往往又让理想碎了一地。

在二次石油危机出现之前,中东的几大产油国各自叫卖,有了相互间的竞争就会压低售价来争取更大的市场,消费者最乐见其成,因此当时油价非常低廉。你看看那会美国生产的汽车动不动就是8缸、10缸,甚至还有配备12缸发动机的跑车,那会真是油价便宜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你开心就好!但是,好景不长,美国为以色列撑腰造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机,那些阿拉伯的“骆驼”们开始向欧美国家禁运石油,暂停出口导致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没有石油这种工业“血液”的支撑,工厂停工、工人失业、消费不振,经济陷入萧条,好吧!这让西方国家纷纷掉进坑里。

好不容易刚刚爬出坑,没隔几年又爆发了伊朗和伊拉克的“两伊”战争,第二次石油危机再次接憧而至,好在世界产油国不只中东一家,也让一些非产油国熬过了危机。但是接二连三的“鞭笞”开始让一些国家长了记性,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相似的尴尬局面,除了在国际油价走低的时候囤积石油,发展新能源产业同样至关重要,这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才有了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这些新事物。一切的产生都是源于危机,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国与国之间博弈的产物,现实给出的答案是不是很“残酷”。环境保护、降低碳排放、解决能源短缺,这些只是表面的浅层描述,其实很多现象产生其背后的原因无非还是“利益”二字。

所以,在《2040》纪录片中所展现的10后新能源车来取代全部的燃油汽车,我们要告别内燃机、告别石油,出门依靠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纯电车接送目的地,这些我们暂时听听就好哈。纪录片塑造的未来场景比较乌托邦,毕竟现实世界中的很多利益集团还是把持着绝对话语权,片中也提到石油时代的既得利益巨头们每年投入10亿资金对碳排放造成的危害进行“辟谣”。我也曾在一些杂志和网站上看到过,有专家表示地球经历过多次的气候巨变,但最终都能通过大自然的调节机制恢复正常,温室效应之后还可能出现冰河期。我也只能“哈哈”了,这就好比病人已经出现重疾症状,却对其不闻不问、不及时医治只说靠自身的免疫力,病人还能康复一样的无稽之谈。所以,要真的取缔燃油车,全面过渡到新能源汽车,从石油时代回到电力时代现实中会面临层层阻力,除非全球石油储备真的到了消耗殆尽的地步。

我们知道中国并非产油国,而国内的基建、工厂、汽车让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很大。中国每年总共从44个国家进口原油,俄罗斯、安哥拉、伊拉克和伊朗的进口占比也不小。就石油储备而言,中国的石油储备也能在石油进口中断的情况下支撑33天左右。至于33天左右的石油储备供应,离国际能源署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规定的90天石油储备“安全线”,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要知道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18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70%。

想要脱离石油造成的能源约束,除了使用天然气取代煤炭之外,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要同步推进,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也是相当关键的一环。去年3月,海南省政府就正式印发《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其中提出“2030年起,海南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去年,我去了一趟雄安新城参观,发现新城区内必须是纯电车才能进入或者就搭乘新能源大巴,燃油车必须停放在城区外的停车场。国家已经在很多新建城区或者是一些大型园区内逐步推广新能源试点,当新能源车慢慢普及之后,以后很有可能在部分城市只能使用智能化纯电车,中国的未来可以说是离《2040》中所构建的发展蓝图最近的。

未来也许燃油车会像磁带、唱片、CD光盘一样告别历史舞台,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明确了这点,只是具体的时间节点我们真的不得而知。也许快则10年、可能20年,甚至燃油车还将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这并不关乎环保问题(可能绝大部分人还没有环保意识,毕竟照顾好工作与生活才是每天的日常),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资源的储备量,还有随着用车成本的不断上升,道路交通负担太重造成拥堵频繁,也会加快汽车产业的整体转型和汽车共享化的到来,真的到了这一天也许《2040》中所塑造的场景才能真实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分析货币危机的形成原因

货币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一种,是指对货币的冲击导致该货币大幅度贬值或国际储备大幅下降的情况,它既包括对某种货币的成功冲击(即导致该货币的大幅贬值),也包括对某种货币的未成功冲击(即只导致该国国际储备大幅下降而未导致该货币大幅贬值)。对于每个国家而言,货币危机的程度可以用外汇市场压力指标来衡量,该指标是汇率(按直接标价法计算)月变动率与国际储备月变动率相反数的加权平均数。当该指标超过其平均值的幅度达均方差的三倍时,就将其视为货币危机。

根据以往所发生的货币危机,经济学界出现了几种解释危机的理论:

1、对应于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产生了财政赤字导致货币危机的理论。其理论机理为:财政赤字的增加将促使通货膨胀上升,进而造成出口品成本上升、贸易条件恶化、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当国家外汇储备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当局不能钉住汇率,同时,公众也能看到即将到来的崩溃,实际货币余额需求降低,对中央银行外汇储备进行投机冲击,从而引发外汇储备的突然耗竭。

2、1992年的英镑危机,产生了国内外经济周期不一致导致的货币危机理论。该理论认为,国家间经济增长周期的不一致所导致的一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内在冲突,是货币危机的最根本原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一国采取钉住汇率制时,中央银行必须通过利率政策来保持币值的稳定,但如果本国与所钉住货币国家的经济周期不一致时,就会导致汇率与利率水平的矛盾,而当投机者注意到政府难以维持钉住汇率时,就会对该国货币发动攻势。

3、国外游资的冲击导致货币危机理论,可以解释90年代中期墨西哥的货币金融危机。该理论认为,在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但国内经济运行不健全的国家,往往会吸引大量的短期外国资本,这些外国资本主要是些专事货币与证券市场投机的游资。真正从事产业活动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非常稀少。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不言自明的。

4、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导致货币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不当或体制僵化使宏观经济的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进而导致汇市和股市暴跌引发的。根源在于东南亚各国僵化的汇率机制和脆弱的银行体系。

二、避免货币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货币危机固然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但货币危机并不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其中,制定适当的汇率政策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意义重大。

1、治理内部经济环境,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根本上讲,对外来投机资本冲击的制动权在于实施正确的财政、货币及汇率政策,健全国内经济本身,提高国内经济的抵抗力。

货币政策要坚定,以防止货币进一步过分贬值。货币无休止地下滑,不仅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的恶果,还会对借有外国贷款的国内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的收支平衡造成巨大压力。另外,还要着重解决金融部门存在的弱点,在许多情况下,虚弱但又可能生存的金融机构必须进行重建和再资本化,而那些无偿还能力的需要关闭或被强者所兼并。

在外币政策方面,要实行汇率目标区管理,增大汇率的弹性,以减少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在浮动汇率成为各国货币制度主流的大环境下,与一种货币保持紧密联系的汇率制度面临一系列问题:本币的强弱直接取决于被钉住国的经济表现;在两国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利率作为本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明显削弱;钉住汇率制要求本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将汇率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甚至出现与本国国内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因此,严格的钉住汇率往往是以牺牲国内经济稳定来谋求汇率稳定的,在决定汇率水平的最基本因素 国内经济状况不佳时,汇率会有贬值的趋势,若不及时下调汇率,势必让投机者有机可乘,从而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2、资本帐户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开放不能操之过急。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对市场所在国的经济和整个世界的经济,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一方面,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转效率,促进了资本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信贷投资的发展;另一方面,削弱了主权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摩擦,便利了投机资本的流动,加剧了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因而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东南亚国家的实践证明:资本帐户过早开放,会使国内经济极易遭受国际流动资本的冲击。

为什么经济危机导致了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下降?

先给你解释一下什么是次贷危机!一看就明了

过去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

当地人很少一次现金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美国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子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贷款者。

大约从10年前开始,那个时候贷款公司漫天的广告就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街头,抑或在你的信箱里塞满诱人的传单:

『你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买房吧!』

『积蓄不够吗?贷款吧!』

『没有收入吗?找阿囧贷款公司吧!』

『首次付款也付不起?我们提供零首付!』

『担心利息太高?头两年我们提供3%的优惠利率!』

『每个月还是付不起?没关系,头24个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贷款的本金可以两年后再付!想想看,两年后你肯定已经找到工作或者被提升为经理了,到时候还怕付不起!』

『担心两年后还是还不起?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不仅白住两年,还可能赚一笔呢!再说了,又不用你出钱,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难道我敢贷,你还不敢借?』

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你替他们担心两年后的债务?向来相当乐观的美国市民会告诉你,演**的都能当上州长,两年后说不定我还能竞选总统呢。)

阿囧贷款公司短短几个月就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可是钱都贷出去了,能不能收回来呢?公司的董事长--阿囧先生,那也是熟读美国经济史的人物,不可能不知道房地产市场也是有风险的,所以这笔收益看来不能独吞,要找个合伙人分担风险才行。

于是阿囧找到美国财经界的领头大哥--投资银行。这些家伙可都是名字响当当的大哥(美林、高盛、摩根),他们每天做什么呢?就是吃饱了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找来诺贝尔经济学家,找来哈佛教授,找来财务工程人员,用上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一番金融炼丹(copula 差不多是此时炼出)之后,弄出几份分析报告,从而评价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买进,某某国家的股市已经有泡沫了,这一群在风险评估市场呼风唤雨的大哥,你说他们看到这里面有没有风险?

开玩笑,风险是用脚都看得到!可是有利润啊,那还犹豫什么,接手吧!于是经济学家、财务工程人员,大学教授以数据模型、随机模拟评估之后,重新包装一下,就弄出了新产品--CDO(注: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说穿了就是债券,通过发行和销售这个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

光这样卖,风险太高还是没人买啊,假设原来的债券风险等级是 6,属于中等偏高。于是投资银行把它分成高级和普通CDO两个部分(trench),发生债务危机时,高级CDO享有优先赔付的权利。这样两部分的风险等级分别变成了 4 和 8,总风险不变,但是前者就属于中低风险债券了,凭投资银行三寸不烂"金"舌,在高级饭店不断办研讨会,送精美制作的powerpoints 和 excel spreadsheets,当然卖了个满堂彩!可是剩下的风险等级 8 的高风险债券怎么办呢?避险基金又是什么人,于是投资银行找到了避险基金,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买空卖多、呼风唤雨的角色,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这点风险简直小意思!

于是凭借着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2006年以前,日本央行贷款利率仅为1.5%;普通 CDO 利率可能达到12%,所以光靠利差避险基金就赚得满满满了。

这样一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2001年末,美国的房地产一路飙升,短短几年就翻了一倍多,天呀,这样一来就如同阿囧贷款公司开头的广告一样,根本不会出现还不起房屋贷款的事情,就算没钱还,把房子一卖还可以赚一笔钱。

结果是从贷款买房的人,到阿囧贷款公司,到各大投资银行,到各个一般银行,到避险基金人人都赚钱,但是投资银行却不太高兴了!当初是觉得普通 CDO 风险太高,才丢给避险基金的,没想到这帮家伙比自己赚的还多,净值拼命地涨,早知道自己留着玩了,于是投资银行也开始买入避险基金,打算分一杯羹了。这就好像阿宅家里有放久了的饭菜,正巧看见隔壁邻居那只讨厌的小花狗,本来打算毒它一顿,没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没事,反而还越长越壮了,阿宅这下可傻眼了,难道发霉了的饭菜营养更好?于是自己也开始吃了!

这下又把避险基金乐坏了,他们是什么人,手里有1块钱,就能想办法借10块钱来玩的土匪啊,现在拿着抢手的CDO当然要大干一票!于是他们又把手里的 CDO 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 10 倍的贷款操作其他金融商品,然后继续追着投资银行买普通 CDO 。

科科,当初可是签了协议,这些普通 CDO 可都是归我们的!!

投资银行实在心理不爽啊,除了继续闷声买避险基金和卖普通 CDO 给避险基金之

外,他们又想出了一个新产品,就叫CDS(注: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交换)好了,华尔街就是这些天才产品的温床:一般投资人不是都觉得原来的 CDO 风险高吗,那我弄个保险好了,每年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险费,白白送给保险公司,但是将来出了风险,大家一起承担。

以AIG为代表的保险公司想,不错啊,眼下 CDO 这么赚钱,1分钱都不用出就分利润,这不是每年白送钱给我们吗!避险基金想,也还可以啦,已经赚了几年了,以后风险越来越大,光是分一部分利润出去,就有保险公司承担一半风险!于是再次皆大欢喜,Win Win Situation!CDS也跟着红了!

但是故事到这还没结束:

因为"聪明"的华尔街人又想出了基于 CDS 的创新产品!找更多的一般投资大众一起承担,我们假设 CDS 已经为我们带来了 50 亿元的收益,现在我新发行一个基金,这个基金是专门投资买入 CDS 的,显然这个建立在之前一系列产品之上的基金的风险是很高的,但是我把之前已经赚的 50 亿元投入作为保证金,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这50亿元垫付,只有这50亿元亏完了,你投资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而在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赎回的,首次募集规模 500 亿元。天哪,还有比这个还爽的基金吗?

1元面额买入的基金,亏到 10% 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每分钱都是自己的!

Rating Agencies 看到这个天才的规画,简直是毫不犹豫:给出 AAA 评级!

结果这个基金可卖疯了,各种退休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虽然首次募集规模是原定的 500 亿元,可是后续发行了多少亿,简直已经无法估算了,但是保证金 50 亿元却没有变。

如果现有规模 5000 亿元,那保证金就只能保证在基金净值不亏到本金的 1% 时才不会亏钱,也就是说亏本的机率越来越高。

当时间走到了 2006 年年底,风光了整整 5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因为房价下跌,优惠贷款利率的时限到了之后,先是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然后阿囧贷款公司倒闭,避险基金大幅亏损,继而连累AIG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花旗、摩根相继发布巨额亏损报告,同时投资避险基金的各大投资银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最终,美国Subprime Crisis 爆发接近成为 Prime Crisis。

Credit Crunch 开启的地狱大门,还不知道如何关上……

看完了上面的再说说中国,中国主要的外汇储备是美元已经有1.9万亿,这次的金融危机美国增加了不少现金流,多印出来不少钱,所以短期内有通胀,美元贬值就在情理之中了,当然受损失的还是中国,谁叫你储备美元了

看完国外再看国内,国内的楼市泡沫也很大,人民都在单款买房子。国家是放宽金融政策,说白了就是降息刺激钱的流通,反正放银行里也没利息,就是楼主说的(1.银行利息收入减少),再者国家也说了增加资金流,说白了也是多印钱。短期的增加货币量,钱印多了就不值钱了就是楼主说的(2.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降息可以有点作用,这就好比在烂疮上擦粉,短期看似盖住了,其实烂疮烂得更深,至于挑战和机遇没有看到,发改委又说粮价要和国际“接轨”了,好比石油,国际原油价格到150美圆了发改委就“接轨”了,现在跌到60美圆以就看不到接轨了。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了发改委就“接轨”了,为什么只看所谓的汇率不考虑国内货币实际购买力和工资水平? 所以,物价上涨,人们购买力不行,工厂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就只好倒闭,现在有千万农民工失业潮就不奇怪了!

生活水平与朝鲜接轨,老百姓的福利待遇和医疗保障与非洲接轨,物价房价油价与欧美接轨。这就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挑战和机遇,楼主你明白了么

意大利公投影响分析 全球金融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一白银网12月5日讯意大利公投失败以及总理伦齐的辞职给欧盟以及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未来意大利很有可能出现脱欧公投,而欧元区也渐渐露出“尴尬”隐患,欧盟解体步伐或将加快,全球经经济或将受到影响。(延伸阅读:意大利公投告败拖累欧元约翰基退出竞选纽元走低--链接)意大利公投(文章末尾附:意大利总理辞职的意义)意大利公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意大利银行业也正逐渐深陷泥潭高达美国10倍的银行贷款坏账率、持续崩盘的股价、因欧盟政策限制无法由政府注入资金而只能束手就擒,意大利总理伦齐也准备“孤注一掷”救银行。受欧盟条约的限制和干预,意大利无法以正常的主权来采取有力的对策走出困境。为避免灾难性的去工业化,离开欧盟,或许是意大利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意大利公投对黄金的影响从英国脱欧时间可以看出此次,意大利如果真的脱欧,在短时间内引发欧元区全面崩溃,可能引发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冲击,对欧元造成沉重打击,进而威胁到欧盟。虽然英国脱欧,英镑受挫最为严重,实际上,欧元会因为脱欧时间汇率下降明显。此次意大利脱欧,欧元还未从英国脱欧当中恢复过来,欧元将进一步下滑。欧元可能将会面临沉重打击甚至奔溃,届时将会加剧市场恐慌,到时候避险情绪升温,黄金将会飙升。意大利公投对原油的影响而对于油价来说,从不久前英国退欧公投的例子中就可以明白,原油价格走势对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是很敏感的,英国6月退欧公投结果公布当天,国际形势一下变得紧张起来,投资者纷纷寻求保值的避险属性高的投资品种,相对来说,原油多头立即抽身,油价暴跌;油价走势或将重演6月噩梦。意大利脱欧对中国的影响如果脱欧,欧元汇率势必大跌,虽说对于去欧洲留学和旅游的人来说是利好。但短期内在外汇市场,脱欧后欧元的贬值,将会令美元升值,进而带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经济学家称,脱离欧盟可能使金融市场恐慌,导致中国内地资本外流,加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挑战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管理。有分析认为,脱欧对欧盟产生的经济影响可能会波及中国的出口,特别是一旦欧盟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将影响中欧双边贸易。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09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为什么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不好意思来晚了。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金融体制并未完全是市场经济,也就是没有完全开放。金融监管较严,所以对金融危机有一定的抗击力。其次是我国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层次所具有的特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格局,以及国内广阔的市场需求。再次是经济刺激计划的快速实施

疫情爆发只是开始,一场更严重的危机即将来临,已形成世界问题了吗?

对于这次的疫情很多人都严重低估了它的破坏性,美国白宫方面一开始都直接称这就像普通的流感一般,特朗普更是说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鼓励美国民众的一切活动,但最近不少人都开始醒悟过来,美国股市、全球经济都已经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危机并不是短暂的出现,疫情得不到控制的话,全球的衰退会持续进行,很多企业已经不堪重负,长期的停业更是让不少人纷纷下岗。

经济危机很快就会延伸到金融领域,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投资者存有侥幸心理,甚至还拿这次的新冠病毒与当年的SARS相提并论。但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病例,新冠肺炎比SARS疫情的传播范围更广、危害系数更高,当年的经济能够迅速恢复主要还是因为亚洲国家有着强大的后援支撑,这次疫情的主要爆发地在欧洲、美国等地,而且资产的破灭只在一瞬间,美国的市场本来就是经不起任何的打击,股市一紧张所有的资产都会下跌,不被看好的股市将不会有足够的投资者,而且美国在债务上更是堆积成山,一旦有了一个缺口后面就是?债来如山倒?。

这个月已经有了一个糟心的开始,英镑的缩水、伦敦富时100指数的下跌就是一个明显的不利,金融体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曾经迅猛增长的股市行情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这次的下跌已经波及到许多的行业,英国的不少中小型企业已经正式宣布破产,而且是跌到了谷底,仅仅一个月就把之前的战绩一扫而光,股市越是这样投资者越是会畏惧,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可怕之处,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点小的波动都会引起股市的动荡,何况这次的疫情已经持续三个月,市场已经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当前的压力。

这次疫情一时半会不会好转,各国即使可以通过一些措施使得经济暂时得到缓解,但这总归不是长久之策,尤其国外的疫情拐点尚没有到来,复工更是遥遥无期,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美国的油价已经跌到17年内的最低点,债务危机也会随之滚滚而来,欧洲的刺激计划并没有多大的效果,欧洲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而美国也会面临最大的考验,严重程度不亚于两次大战。

石油七姐妹的体系瓦解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对“七姐妹”构成了强烈冲击,以致“七姐妹”巨头体系瓦解。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形成及其活动

第一次冲击是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到1970年加拉加斯会议。欧佩克成员国第一次如此紧密地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同“七姐妹”为首的外国石油公司斗争,要求原油标价反映汇率变化,提高税率,增加利润分成。

20世纪50年代,中东连续发现特大油田,石油产量增长很快。此时,苏联由于开发“第二巴库”,也把大量原油投放西方市场,石油市场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意大利在发达国家中率先从苏联大量进口原油。50年代末,出现了市价低于标价的情况。1959年,英国石油公司率先单方面把标价压下来,“七姐妹”立即跟进。1960年,新泽西再一次压低标价,“七姐妹”又一次跟进。标价直接关系东道国的收入,“七姐妹”事先不同产油国商量,其我行我素的做法激怒了产油国。在民族主义思潮的支持下,五个主要产油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发起组成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此后,欧佩克成员国发展到13个。欧佩克的团结、斗争,迫使“七姐妹”卡特尔不得不把标价恢复到第二次压价前的水平。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前后,中东产油国共同斗争,迫使各国石油公司普遍接受委内瑞拉的“五五分成”原则。原先石油公司的利润,大体上产油国政府与公司是“三七开”,产油国得到30%,改为“五五分成”后,产油国可以拿到50%的利润。

1969年,利比亚发生革命。新上台的卡扎菲政府率先向国际公司发动攻势,要求提高标价,增加税率。它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迫使在利比亚的23家外国公司先后都接受了条件,即标价提高每桶50美分,税率提高5%,政府同公司的利润分成改为55∶45。

由于担心利比亚的做法会引起“多米诺效应”,“七姐妹”把在中东的23家外国公司组织成“联合阵线”,共同对抗欧佩克成员国,国际公司形成一个集团来同欧佩克谈判,各家公司不单独与产油国政府谈。如果哪家公司被产油国减产乃至停产,其他公司就向它提供原油。但是由于欧佩克加拉加斯会议推广了利比亚的经验,导致这一策略完全失败。海湾产油国首先迫使国际公司方面在德黑兰协议上签字,利比亚等地中海原油出口国又迫使公司方面接受的黎波里协议。最后原油标价提高了,税率提高了,“七姐妹”在各产油国的控制地位被动摇,它们控制石油价格的特权也被剥夺。 国有化浪潮

第二轮冲击波——国有化,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欧佩克国家采取了一步走(接管)和分步走(参股)两种方式。

1972年10月5日,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大臣亚马尼率领海湾国家石油部长同相关石油公司在纽约签订参股总协议。总协议规定,从1973年1月1日起,各产油国在相关石油公司中参股25%,稳定5年;1979-1982年,每年增加参股5%,1983年增加6%,达到51%(标志着产油国取得对公司的控制权),然后保持到租借权期满(约1990-2000年)。事实上,各国都加快了进度。科威特首先提前到1974年1月1日参股60%,1975年取得科威特石油公司100%的股权。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如法炮制。伊朗1973年让国际参股财团立即把经营管理权归还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完成了国有化。伊拉克于1972年接管了伊拉克石油公司的所有权,1973年取得巴士拉石油公司(伊拉克石油公司在南部的子公司)60%的股权。在此之前,阿尔及利亚首先发难,1968年12月初接管盖蒂石油公司51%的股权;利比亚1970年12月接收萨里尔油田中英国石油公司的一半股权,分别开始它们的国有化进程。委内瑞拉自1976年1月1日起,接收全部20多家外国石油公司的石油资产。这样,到1976年初,欧佩克成员国完成或基本完成了石油工业国有化。

国有化对“七姐妹”的打击十分沉重。第一,几十年来高额利润来源的基础——租借权合同全部作废,租借权这种殖民主义性质的控制权从此消灭。第二,“七姐妹”的上游资产大部损失。除了在美国、加拿大的不受影响外,凡在发展中国家的上游资产——巨大的油气储量、高产量的油田、管道、储油设施、自用炼油厂、码头,统统被东道国收走。第三,一批产油国的国家石油公司走上舞台,进入世界石油市场。它们拥有大量的油气储量、巨大的原油生产能力、少量炼油能力,占有本国油品市场(或成为本国市场的主体)。“七姐妹”在世界石油工业中“一统天下”的地位被打破,不再能肆无忌惮地掠夺产油国的石油、天然气。第四,“七姐妹”之间由于拥有租让权、股权而形成的血缘性的关系破灭了,它们不再是不可侵犯的“巨无霸”,它们之间的共生共荣关系转变为以竞争为主的关系。第五,“七姐妹”同产油国的关系,不再是带有宗主国色彩的特权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同产油国国家石油公司通过产量分成合同或服务合同进行平等、互利合作的关系。国际石油公司从产油国国家石油公司得到原油供应,向产油国提供资本、人才、技术帮助。

同1972年比较,1980年“七姐妹”拥有的原油可采储量从2844亿桶(398.6亿吨)减少到274亿桶(37.5亿吨),减少了90%;在资本主义世界可采储量中的比重从50%减少到5%;它们所掌握的原油供应量,从平均每日3035万桶(415.8万吨)减少到2043万桶(279.86万吨),减少了32.7%;它们掌握的原油产量,由平均每日2772万桶(379.7万吨)减少到824万桶(112.87万吨),减少70%。

不过,“七姐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由于油价大大提高,其营业额和利润大大增加了。1980年是“七姐妹”销售收入的高峰年。在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公司中,按销售额排序,它们占了前一、二、三、五、六、七、十位,依次为:埃克森、壳牌、美孚、德士古、英国石油公司、雪佛龙、海湾。埃克森的销售额独领风骚,突破1000亿美元;“小妹妹”海湾石油公司为2.83亿美元。按资产总额排序,依次是壳牌(685.19亿美元)、埃克森(565.7亿美元)、BP(423.78亿美元)、美孚(327.05亿美元)、德士古(2.3亿美元)、雪佛龙(221.62亿美元)、海湾(186.38亿美元)。按利润排序,名列第一、第二位的是埃克森(56.5亿美元)和壳牌(51.74亿美元),后面分别是BP(33.37亿美元)、美孚(32.72亿美元)、德士古(26.43亿美元)、雪佛龙(24.01亿美元)和海湾(19.15亿美元)。“七姐妹”中,美国占5家,欧洲占2家,美国资本的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