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间布局及发展阶段

2.加强国土管理 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3.参加中俄哈蒙四国大阿尔泰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

4.金属矿选矿奥秘

空间布局及发展阶段

阿勒泰锌基合金价格_锌合金价格网价

一、总体布局

将阿勒泰地区建设成为矿业特区的构想是基于对该地区优势和地域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了使矿业特区持续快速发展,得到合理配置,将矿业特区划分为5 个矿业园区,根据各矿业园区拥有的矿产和现有的深加工企业,对各矿业园区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地区矿业园区将要建成阿勒泰地区核心矿业园区,集中进行有色、稀有金属、特色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 富蕴将建成为黑色、稀有金属深加工基地; 哈巴河将建设成为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 富福和吉木乃将分别建设为油气等能源加工基地及能源、煤电、煤化工基地,5 个矿业园区又分为 5 个工业园区,矿业园区主要为工业园区提供精深加工的矿产品,而工业园区则是集中精深加工的场所。现在阿勒泰地区的矿业深加工处于建设阶段,地区矿业园区为现在重点规划建设的园区,吉木乃和富福矿业园区处于初步规划阶段,因此,首先重点建设地区、富蕴、哈巴河矿业园区,再带动吉木乃和富福矿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同时,注重各园区协调发展 ( 附图 3) 。

二、矿业发展重点

( 一) 黑色金属

主要是延长铁的产业链,实现矿业的深加工。合理规避西北、新疆钢铁企业现有的深加工品种,结合国家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满足新疆、西北及周边国家需求为导向,近期可重点发展直接还原铁、球磨铸铁管、特种钢等产品,中远期可在进一步扩大上述产品生产规模的同时,逐步向下游与相关产业发展,可重点发展氧化铁红、镍铁、硅钢片等高附加值产品。根据供需分析可知 2010 年特区铁矿石的需求量要达到 720 万 t,2015 年和2020 年将分别达到 750 万 t。

( 二) 有色金属

以形成 “—选—集中冶炼及综合回收—深加工”的有色金属产业链为导向,重点发展铜、锌、铅冶炼和镍深加工项目。近期以铜冶炼为主,中远期可依据供给保障程度和市场情况,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完善提高综合回收工艺和技术水平,适时实施高冰镍深加工和铅、锌冶炼,并逐步向合金、型材等深加工方向发展。通过供需分析可以预测,有色金属铜、铅、锌和镍矿 2010 年精矿产量将达到 59 万 t,2015 年将达到 63 万 t,2020 年将达到 73 万 t。

( 三) 稀有金属

稀有金属是特区最具优势和最具前景的矿产,特别是铍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在铍利用上,应以做大规模为目标,充分利用已有先进技术,积极引进新的投资主体,促进地区稀有金属开发上规模、上档次。预计在 2010 ~ 2015 年铍青铜建设规模将达到 1 700t/a,能够满足深加工的需要。

三、发展阶段

按照矿业特区矿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链延伸以及矿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矿业特区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按照矿业特区矿业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发展状况及矿产的保障程度等将矿业特区的发展进程大体划分为以下 3 个阶段 ( 图 6-1) 。

图 6-1 阿勒泰矿业特区发展阶段示意图

第一阶段: 2010 年到 2015 年———启动实施期

在矿业特区内确定建设重点和突破口,科学编制 5 大矿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矿业园区建设。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则,合理安排矿业深加工企业,在各园区形成产业的集聚效益,使矿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规模。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使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从而形成大体框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优先加强与蒙古的矿业合作,开拓哈萨克斯坦市场,实现的优势互补。提高矿产的保障程度。2015 年园区产值将达到 955 亿元,特区矿业产值达到 960 亿元,预计矿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 93% 。

第二阶段: 2015 年到 2020 年———稳定增长期

巩固和完善各项建设成果,各个矿业园区投入正常使用,内部结构优化,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各园区之间相互协作,初步建成一个以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和其他矿产的综合矿业特区,矿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发展与俄罗斯的矿业合作,鼓励企业实施 “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国外的开发利用,提高矿产的保障程度。2020 年园区产值将达到1125 亿元,特区矿业产值将达到1150 亿元,预计矿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 95%。

第三阶段: 2020 年到 2030 年———发展成熟期

进行更深层次的建设,巩固和完善矿业特区建设的成果,提高矿业产值在本地区和全国矿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发挥矿业特区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各个国家形成交流合作平台,使得矿产满足地区经济的发展。2030 年矿业产值将达到 1 300 亿元,预计矿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 %。

加强国土管理 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005年6月10日)

一、土地现状以及优化配置、合理利用

新疆有着丰富的土地,土地总面积为166.4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到2003年末,耕地面积总数为411.6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3.24亩。耕地利用要在确保粮食高产量、高质量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要支持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的发展。土地和草场的改良利用要支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土地的开发利用要支持把自治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农牧产品加工工业基地等重大经济建设战略规划布局。

新疆后备耕地总量为1486.67万公顷,2030年以前有水源保障可开发的为331.91万公顷,居全国首位,是国家最重要的后备耕地省区。根据《新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到2010年开发1500万亩耕地,到2020年达到3000万亩耕地。力争把新疆建成全国粮食基地。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一种景观,其兴旺与衰败,增长与消减,直接关系到人民活动基地和生存空间的保证程度。新疆干旱区生态系统可划分为山地、水系、人工绿洲、自然绿洲、荒漠5个子系统。各种生态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中山地是基础,水系是主导,人工绿洲是中心,自然绿洲是屏障。在人工绿洲当中,耕地是核心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因此,必须坚持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调查、评价和监测,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防止耕地质量退化,确保粮食安全;加强林地保护和森林建设,确保国土生态安全;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工业区集中,保障经济建设必需的土地;积极开展土地管理和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加强土地管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土地使用权市场建设,完善地价管理制度,引导集约高效土地;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保障农户承包经营权;改革征地制度;深入开展土地科技的研究与应用,扩大土地遥感监测,逐步完善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土地法制建设,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健全土地执法体制,加大土地执法力度。

二、矿产现状以及优化配置、合理利用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当今世界上仅有的几个矿产潜力巨大的地区之一。截至2003年底,新疆已发现矿种13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7%。探明储量的矿种79种,列入矿产储量表的矿产地905处,探明储量中居全国首位和第2位的各有9种,居前5位的有24种,居前10位的有43种。

新疆石油、天然气量分别为209亿吨和10.85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陆地石油、天然气预测量的22%和26%,是我国陆上石油、天然气潜力最大的地区。全疆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90亿吨,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9830亿立方米,分别居全国首位和第2位。

新疆煤炭丰富。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远景预测,新疆埋深2000米以浅煤炭量为1.8万亿吨,占全国预测总量的40.5%,位居全国第一。全疆探明煤炭储量量983.25亿吨。

新疆金属矿产丰富。预测全疆铁矿量77.8亿吨。全疆累计探明铁矿储量7.73亿吨,其中约1/4为富矿。预测全疆有色金属量,铜6191万吨,镍1757万吨,铅锌5202万吨。全疆累计探明铜储量236.12万吨、镍储量102.08万吨,铅储量71.58万吨,锌储量134.30万吨。全疆发现和评价岩金矿(化)点和矿床540余处,累计探明储量200余吨。新疆是我国稀有金属最重要的产区。在阿勒泰地区已发现铍、锂、铌、钽、铷、铯、锆、锶等8种,发现矿产地200余处,稀有金属矿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

新疆非金属矿产丰富。罗布泊钾盐矿床是我国继青海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之后发现的最大的含钾卤水矿床。已控制含钾卤水中氯化钾给水度量2.45亿吨。新疆蛭石矿位居全国第一,其储量为1038万吨。膨润土探明储量39亿吨。现已发现的阿尔金山石棉成矿带,是我国最大的石棉成矿带,控制量7473万吨。新疆石灰岩矿丰富,分布十分广泛,全疆有180余处矿产地,预测总量2054亿吨。饰面石材矿,分为大理石和花岗石两类。大理石矿,已发现矿产地70余处,预测量5.58亿立方米;花岗石矿,已发现矿产地126处,预测量18.84亿立方米。

据测算已探明的固体矿产潜在总值约62706亿元,保有储量潜在总值约54579亿元,居全国第6位。

矿产勘查开发的重点是:要保证“西气东输”可30年以上的天然气气源区储量。届时年生产原油达3500万吨,生产天然气280亿立方米。要建成乌鲁木齐市到郑州市的成品油管道。建成鄯善县至兰州市的原油管道,年输油能力达1000万吨。建成中国至哈萨克斯坦原油输油管,首期输油能力达1000万吨,终期达2000万吨。建设哈密、昌吉等富煤地区大型坑口电站及大型煤炭液化企业。建设铜、镍矿的开矿山及铜材深加工企业。建设铍矿开及氧化铍加工和铍铜合金加工企业。建设罗布泊钾盐开、钾肥生产基地。进行大型铁矿山的建设及八钢特种钢材的加工。壮大膨润土、蛭石、饰面石材等开矿山及加工企业。矿产供应运输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依托兰新铁路和输油管线、南疆铁路和西气东输管线,形成“T”字形格局的快捷经济的运输通道。

矿产是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化时期,消耗最多的是矿产,经济快速发展需要依靠大量消耗矿产来支撑。新疆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铀矿等能源矿产,铁、铜、金等金属矿产,钾盐、建材等非金属矿产是新疆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因此,必须坚持矿产的可持续利用,要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矿产规划,加强对矿产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矿产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进一步加强矿产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提高矿产保证程度;保护性开战略性矿产,合理和控制开特种和优势矿产。健全矿产有偿使用制度,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促进矿产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利用效率。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保护。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和市场,建立大型矿产基地。与新疆毗邻的中亚国家矿产丰富,与我国互补性很强,开发中亚各国矿产,建设一条我国与中亚各国的陆上走廊,势在必行。新疆借助亚欧大陆桥,将成为中亚与我国的陆上走廊当中,集西进东联纽带、深加工基地、中转集散地为一体的最活跃的发达地区,从而带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

三、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国土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发展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发展对国土的要求,新疆还有一些突出矛盾需要解决:一是全区戈壁荒滩面积大,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不多;二是全区人均占有耕地看似较多,但由于地处干旱环境,沙漠化、盐渍化危害严重,农业耕作条件比较脆弱;三是矿产勘查研究程度较低,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可供开发的后备矿产不足;四是国土利用中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执法难、查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五是国土系统作风建设、人员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优势,更要看到不足,既要立足现实,更要着眼长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国土事业加快发展。

(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国土开发利用保护的关系

国土工作,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坚持一手抓保护,一手抓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新疆的优势,努力把国土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正确处理好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实现耕地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努力使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实现“双保”、“双赢”。二是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把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优质服务。充分发挥土地的集约利用效率,确保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确保农业结构调整用地;确保城镇化建设用地;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化建设用地;确保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用地;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外来投资项目用地。三是要处理好依法行政的原则性与运用政策当中的灵活性的关系。既要按法律法规政策办事,又要实事求是地从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强调加强管理就搞得很死,强调放宽放活又搞得很乱。特别要防范出现农民失地又失业现象。要坚决制止随意圈占农牧民的土地。坚持落实对征地农民的法定补偿安置,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要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提高补偿标准,落实安置责任和相关社会保障,保障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长远生计。

(2)加快土地向土地资本转变,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和资产管理并重,做到该放开放活的要坚决放开放活,该收的土地收益一定要收到各级财政上来,要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做到“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对经营性用地,要彻底改变过去“批地”的做法,实现土地市场化配置,努力提高级差收益,将经营性土地的收入用于城市建设。对城市建设和企业发展用地,要鼓励引导多利用荒地搞开发建设,节约使用耕地。能利用荒地的,就不要占用耕地,建设项目确需占用耕地的,要按照用地和指标控制用地面积,防止征地规模过大,盲目扩大用地范围,防止因用地不合理导致国有土地资产流失。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经营城市资产为支点,以经营土地为核心,精心培育经营城市的市场主体,走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之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实现城市发展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3)加强矿产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矿产是新疆的优势,是新疆重要的经济支柱,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优势转换战略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力度,今后5~10年内,多渠道吸纳地勘资金,保证国家和新疆平均每年的勘查投入不低于2亿元,并积极推进地质勘查成果社会化共享,以激活勘查投资市场,为矿业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支撑。在矿业发展中,要发挥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还应该让多种所有制企业参与进来。无论国有还是民营的,无论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只要有勘探开发能力,都一视同仁,鼓励支持他们到新疆来投资矿产勘查开发。

按照“企业自筹为主,专项补助费为辅”的原则,大力实施矿产保护项目,优化矿产的开发利用,清除乱滥挖、破坏性开发矿产的现象,提高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使矿产开发利用基本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合理化。

(二)深化国土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努力建立健康有序的国土市场秩序和管理秩序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管理工作。一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今后国土工作中制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思路、出台政策措施、落实目标任务的重要指导思想。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把整治、规范、管理与服务协调统一起来,把经济效益、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统一起来。二是用科学发展观认识矿产问题。国土要保障发展,同时要保护,不仅要加强矿产勘查,增加矿产储量量,而且要加强开管理,合理布局,提高利用率。三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土地管理工作,尤其在保护耕地问题上,要确定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命线的高度认识。四是加强国土国情、国策和法律教育。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落实最严格的管理制度。

(2)深化国土使用制度改革,合理利用国土。一是要进一步推动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各地土地固定交易场所和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步伐。实现土地使用权入场交易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积极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服务,做好企业改制涉及土地资产处置工作;积极探索和推行多种有偿使用方式,进一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和土地出让金收缴管理;二是要积极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对全疆现有普通建筑石料和煤矿矿权全面推行有偿使用,要积极开展金属矿产、优势矿产等其他矿产矿权有偿使用试点,积极探索建立矿产储备制度。为进一步深化矿权有偿使用和市场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要足额征收矿产补偿费,重视和规范矿业权出让金收缴管理,加强出让金使用管理和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土地管理费的征收和上缴,切实维护国家的利益;四是要大力支持和规范中介组织,完善中介服务规则,推行市场信息发布与公开查阅制度,加快中介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步伐,使其成为国土市场化建设中的重要平台。

(3)继续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要认真做好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对治理整顿中发现的问题,要坚决予以查处。要认真清理违规设立的各类开发区问题,该撤销的要坚决撤销,该核减面积的要坚决核减,该缩小范围的要坚决缩小,该扣回用地指标的要坚决扣回。要通过治理整顿,使严重扰乱土地市场秩序的非法占地、未批先用、越权批地、非法转让土地等行为得到查处,违规设立的各类园区得到清理,各项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土地工作中的错误做法得到纠正。要按照总理关于对土地违法案件“不能敷衍了事,不能批评了事,不能罚款了事,不能手续了事”和“既要查事、又要查人”的要求,对典型土地违法案件依法查处,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要按照院联合督查组的要求,在认识上再提高,领导上再加强,措施上再加大,要求上再严格,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的更大成效。

(4)做好整顿和规范矿产勘查开发秩序工作。矿产勘查开发秩序是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2004年以来,矿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在今后矿产品的需求依然很强劲的情况下,必须保持一定的整治力度。要防止明令禁止的污染环境、浪费的小煤矿、小水泥、小金矿死灰复燃。力争在2005年底之前关闭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对限区内乱滥挖、破坏浪费、破坏环境,破坏自然景观,危害铁路、公路、桥梁和河道安全的矿企业,要限期停产整顿;对未取得矿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的矿企业,一律予以关闭;对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不按开发利用方案进行矿活动、破坏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山,责令限期整改;到期未通过检查验收的矿山企业要予以关闭。在抓好矿业市场秩序的同时,要继续整治矿业秩序,禁止无证矿、越权发证、无地质资料取证、非法转让矿权等行为,为矿产勘查开发提供规范的外部环境。

(向中央党校中青班调研组介绍新疆国土工作情况时的讲话摘要)

参加中俄哈蒙四国大阿尔泰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

张照志 刘永团

一、会议概况

(一)会议背景

2010年9月12日~22日,国家305项目办公室组织的中国地学领域研究新疆及“大阿尔泰地区”的地质矿产的专家赴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乌斯季市,参加由哈中俄蒙四国共同召开的“大阿尔泰成矿省”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代表团参会代表共24人,分别由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国家305项目办公室”、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新疆阿勒泰地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博(硕)士研究生生组成。虽然是第一次参加中亚地学领域的国际会议,多数中国专家认为本次会议比预想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友好的学术交的同时,初步了解了哈萨克斯坦地质科研机构和工作条件,中国专家、教授与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同行之间建立了广泛的密切联系,为国家305项目研究团队开展多层次中亚国际合作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议取得了满意成功。

(二)阿勒泰地区参会情况

2010年3月,应国家305项目办邀请,张照志、张涛、刘永团、王雯婧4人向哈萨克斯坦东哈州会议组委会提交了3篇英文论文摘要。4月,组委会邀请论文提交者参加会议。4月26日,张照志专门向地委副专员、行署常务副专员刘颂东,地委委员刘斌提交了《关于参加哈萨克斯坦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请示》,27日批复同意参加。

9月13日~17日,阿勒泰地委副秘书长、研究员张照志同志带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3位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附件一)。参会费用由“新疆阿勒泰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可利用性研究”项目中列支。

阿勒泰地委副秘书长、研究员张照志提交了名为《新疆阿勒泰矿业特区研究》的论文、摘要及多媒体,并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名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提交了2篇论文,摘要及展板等会议材料(附件二)。此次会议为阿勒泰地区利用周边国家矿产提供了宝贵的矿业基础信息资料。向周边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等宣传了阿勒泰地区矿业经济发展情况,也为完成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等相关研究项目奠定了基础。

二、取得成果

本次哈中俄蒙国际“大阿尔泰地质学术会议”是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的中亚地区地学领域学术会议,也是新疆305项目研究团队第一次组团展示中国学者研究中亚的研究成果,通过学术会议了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国研究中亚的地学动态和研究成果,搭建中亚地学研究国际合作的平台。本次研讨会收集到丰富信息和资料,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认识,为阿勒泰地区利用周边国家矿产,以及地区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参加此次国际学术会议取得预期效果。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亚洲中心大阿尔泰地区独特的稀有金属、金、多金属多样性与联系。会议地点在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的阿尔泰科技园。共设置了4个主题学术报告:①矿床及成矿规律;②区域地质及地球动力学;③方法、技术、成矿预测及找矿实例;④矿产、生态、经济和管理。此次会议以地学主题研讨为主,矿产经济、生态环境等为辅。中俄哈蒙4国专家学者发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主题发言及讨论。

阿勒泰地区代表团提交的3篇论文属于第4个主题报告内容(附件1,2,3),涉及矿业经济及组织机制学术研讨的范畴。论文收录于会议公开出版的“大阿尔泰-中亚独特的稀有金属-金-多金属成矿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取得了如下成果:

1.对阿勒泰地区矿业经济,“走出去”利用周边国家等地区关注的问题在会议上进行了研讨,达到了宣传阿勒泰地质、矿业经济发展现状、利用周边国家等方面的目的。张照志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新疆阿勒泰矿业特区研究》(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Mining Special Area of Altay Prefecture in Xinjiang, China)的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对阿勒泰地区矿业经济发展颇感兴趣。原定为15分钟的发言,延长至半小时。从研究员的学术研讨视角,而非行政管理人员的角度,主要对阿勒泰地区、区位区情、生态环境等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了阿勒泰矿业特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特区建设的矿产基础等6大基本要素。在空间布局上提出有步骤地建设4大矿业园区的规划。最后阐述了特区建设有关组织领导等8方面的保障措施。哈方等国专家学者对阿勒泰地区矿业投资环境及政策进行了讨论与研讨。

张涛博士研究生等做了《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与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勘查合作机制研究》(Study on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for Altay Prefecture with Its Adjacent Regions in Neighbouring Countries)主题发言。刘永团硕士研究生等展出了《新疆阿勒泰利用毗邻哈萨克斯坦地区矿产的可行性研究》(Study on Feasibility of Utilization for Mineral Resources in Adjacent Regions of Kazakhstan by Altay of Xinjiang)展板。

2.了解大阿尔泰区域地质、成矿规律、地矿经济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及方向,对阿勒泰地区成矿规律、找矿、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地质专家学术报告可以归纳为10个方面:①矿区阿尔泰黄铁矿-金-多金属成矿省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作用、矿床分布规律和找矿前景;②大阿尔泰地区构造建造、深部构造、变质变形、变质相石炭系-泥盆系地层对比、划分;③矿种上除了有金、铜、铅锌、铜镍、稀有金属外,关注稀土、稀散元素矿床等,还有黑色页岩(板岩)的综合利用,而且注意了在黄铁矿-金-多金属成矿带注意铁矿带的找矿;④大阿尔泰地区地震与深部构造、岩浆作用、构造动力学、年代学、同位素、稀土地球化学;⑤遥感、地球物理方法、地球化学探矿、综合找矿方法、预测参数、找矿标志、找矿前景,成矿预测等;⑥选矿技术方面有金砷矿石生物氧化技术、放射性方法选金的硫化物矿石;⑦综合利用和矿床的经济技术评价;⑧注意到矿过程中生态监测和减少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⑨注意到矿选矿中造成的跨镜污染问题和对策;⑩矿业企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上述研究对阿勒泰地区从事相关研究的企业、科研院所、地质队等所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也对国土管理等机构编制相关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如第③个主题研讨关注稀土、稀散元素矿床等,哈俄两国的研究成果对阿勒泰地区稀有金属找矿具有参考作用。还有,综合利用和矿床的经济技术评价同样对阿勒泰地区开展相关研究也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等。

3.收集了一些的资料,了解了中俄哈蒙四国有关地质、成矿规律等方面的情况。收集了大会论文集、多媒体等大量资料。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系统收集了第30~33届国际地质大会哈萨克斯坦代表团论文集。主要有:

(1)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北京),出版《哈萨克斯坦地质矿产》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矿产,成矿规律及特征,煤炭盆地、石油、铀等能源前景,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床,稀有金属矿床,地下水,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

(2)2000年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巴西),出版《哈萨克斯坦地质与矿产成因》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地质与经济,区域地质、地球动力学、成矿学,矿床地质和有机可燃矿产,水文地质学和地质生态学,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等。

(3)2004年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意大利),出版《哈萨克斯坦地球科学》、《里海及咸海地区地质》论文集。前者收录了50篇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地质服务和矿产,地质、地球动力学,矿床成因、矿床、模式、方法、技术、水文、地球安全与保护等。后者收录了来自阿塞拜疆、伊朗、俄罗斯、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地学论文,主要包括地质、地球动力学、矿物学、水文、现代地质作用、生态和地震监测等内容。

(4)2008年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挪威),出版《哈萨克斯坦地球科学》和《中亚成矿域》论文集。前者主要内容包括8个部分:区域地质、地球动力学、矿物成因、地震、特殊成矿作用、矿床、油气矿产成因、矿物原料基地、勘探技术与数学方法、地下水、生态、地质遗产等;服务和矿产,地质,地球动力学,矿床成因、矿床、模式、方法、技术、水文、地球安全与保护等。后者收录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地学研究论文,包括5个部分:中亚成矿的主要问题、多金属与铜、金及稀有金属、铀及其他矿种来论述中亚成矿域的主要特征。

另外,此次会议也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为今后参加类似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积累了经验。

三、认识建议

(一)几点认识

1.哈方通关环境有待改善。中方代表团在吉木乃口岸通关时,哈方海关、边检等管理人员对中方人员有意刁难。9月13日中方代表团乘汽车处从吉木乃口岸出境,哈方海关不允许过关,找汽车手续不全的问题等。经过了近9个小时滞留,最后到晚上7:30才放行。从斋桑县出发连夜驱车600多公里,14日凌晨5:00才到乌斯季宾馆。

2.双方语言交流不畅。国际学术主题发言需要英文,但哈方及俄方专家主要以俄语演讲,对中方带来诸多不便。蒙古由于会议经费困难,参会专家相对较少。论文集中的情况也是如此,其中大多数论文摘要为俄文,造成中方人员交流困难。加之哈方翻译人员几乎为非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且非常年轻。语言障碍对此次学术交流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影响了学术交流的有效性。

3.会议组委会高度重视研讨会。会议组委会高度重视此次学术研讨会,凸显哈方对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重视。哈方派出能源矿产部副部长兼地质矿产委员会、地质科学院院长、教育科学部科学委员会参与组织会议并参加会议,会议规格高。东哈州州长、乌斯季都参加会议,东哈州立科技大学、东哈州地质与生态研究所、哈萨克斯坦地质矿产科学院和东哈州勘探公司抽调多名专家参与会议组织,东哈州和乌斯季卡缅诺尔戈尔斯克市参与协调。会议安排在东哈州乌斯季阿尔泰科技园召开,8天前哈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同一间会议室举行会议。学术气氛和设施满足学术会议需要。往返会场与代表团住地乌斯季宾馆之间,以及代表团集体活动的交通一直都安排大巴接送,并有警车开道,方便了参会代表的开会和生活。

4.会议接待规格高,对中方代表团非常重视。一方面,这与国家305项目办公室前期所做的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关。另一方面,我国对大阿尔泰地区地学研究投入大,研究人才多,成果丰富有关。会议期间,组委会专门安排了欢迎晚宴,为与会代表表演了具有哈萨克民族特色的歌舞。为了表达对中发代表团的尊重,哈方还专门安排了中国的舞蹈,令中方代表团成员感动。

从各位参会代表体会哈萨克斯坦国家目前还没有完全脱离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物价相当于中国的4~5倍,普通人民并不是很富裕。但是会议组织者,动员多家国家级矿业企业赞助会议,包括哈萨克斯坦国家矿业公司合作股份公司“Tau-Ken Samruk”,Kazzinc矿业有限公司和Kazakhsta勘探公司等多9家公司,使得会议注册费降低到30美元,使得老专家和学生代表费用也大幅度地降低。

5.论文报告稍显欠缺。就学术论文等交流成果而言,中方代表团提交的论文数量较少,学术报告只有7个,研究内容专而不宽,综合性不强,多属于纯学术文章。尤其缺乏大成矿区带的找矿评价、找矿方法、成矿预测、矿、选矿技术等方面的文章。研究矿种局限于铜铁多金属等。但中国学者提交的论文用的测试数据新,年代学、同位素等研究较为深入且较新,反映出中国对基础地质研究投入大。而哈、俄地学专家的报告内容虽涵盖了传统的地质勘探、矿业所有工作内容,但是数据大多是2000年左右的数据,数据相对陈旧。

6.会议代表年龄结构有所差异。中方代表团专家学者各年龄段的都有,年龄结构较合理。而哈、俄、蒙3国科研人员的年龄偏大,特别是40岁以下的专家很少。这与这些国家对地学投入较少、科研人员待遇较差有关。据了解,很少地学科研人员因无法忍受地学研究的过低待遇而流失到待遇较高的领域或行业。

7.资料收集难度较大。在参会过程中,阿勒泰代表团想收集有关东哈州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最新资料及相关数据,难度很大。我们也到了该市两家大的图书馆,准备购买有关书籍,但均没有如愿。为此次活动留下了些许的遗憾。

(二)对策建议

1.建议阿勒泰地区地勘单位、矿业企业等机构参加类似的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大阿尔泰成矿带横跨阿勒泰地区,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巨大,大阿尔泰学术研讨研讨的内容多为基础性地学研究,同时涵盖了找矿方法、预测、经济技术评价、环境保护等内容,这些研讨主题为阿勒泰地区找矿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为提升阿勒泰地区地学研究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2.建议阿勒泰地区重视利用周边国家矿产的信息化建设。利用对周边国家的考察、研讨等活动,收集整理积累周边国家、政策、市场等方面的资料与信息。形成系统的、动态的利用周边国家矿产的基础资料和信息系统。为阿勒泰地区利用周边国家矿产提供基础支撑。

3.争取由阿勒泰地区组织召开“大阿尔泰”地学国家学术研讨会。届时,可集聚中俄哈蒙四国知名地学研究专家学者齐聚阿勒泰地区,对阿勒泰地区地质找矿、矿业经济等进行研讨。组织召开这样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于阿勒泰地区并非难事。但对宣传阿勒泰、促进阿勒泰地区地质找矿实现突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4.建议阿勒泰地区以此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平台,建立良好的招商引资渠道。把阿勒泰地区需要招商引资的项目通过展板的形式公布,便于周边国家有关投资者参考。重点是为大阿尔泰地区周边国家矿产勘查开发及地学科研工作的合作提供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四、致谢

在办理出国手续以及参会等过程中,得到了国家305项目办公室王宝林主任、王小文处长等领导的帮助。参加此次会议得到了阿勒泰地委副书记、常务副专员刘颂东,地委委员刘斌,地委委员、秘书长曾舒拉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阿勒泰地委副秘书长陈祺在与哈方的联系方面给予了中方代表团大力的帮助。阿勒泰地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富强对此次活动给予热情帮助。阿勒泰地委办林艳峰副主、李玉瑛科长、吴广平科长、赵江泽副科长、陈新远秘书等也给予代表团大力帮助。阿勒泰地区外办在办理出国手续方面给予了代表团的大力支持。中方代表团在经停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期间,县委、,吉木乃口岸,海关,边防等单位非常重视,为代表团提供了食宿、通关、协调等方面的便利。同时,也得到了阿勒泰地区第六批援疆干部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附件

附件1会议议程及人员名单(略)

附件2东哈萨克斯坦州及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简介

一、东哈萨克斯坦州

东哈萨克斯坦州(简称东哈州),是哈萨克斯坦的14个州之一,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面积28.33万平方公里,辖15区、10市。东哈州北与俄联邦的阿尔泰边疆区接壤,西北与哈萨克斯坦的巴甫洛达尔州相邻,西与卡拉干达州相邻,南与阿拉木图州相连,东和东南与中国交界,该州面积列哈萨克斯坦地委,人口则为第二。人口密度小于5.8人/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的巨大差异使得东哈州一些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平衡。2008年约163万人,其中哈萨克族和俄罗斯占90%以上。

东哈州的自然景观丰富,有荒漠、原始森林、永久冰川和高山。地貌大部分为高山丘陵,期间有盆地和河谷分布。水丰富,主要河流是额尔齐斯河、乌尔巴河等,还有许多高山河流及高山湖泊,但是西部和西南部地区河流较少,流入阿拉湖和巴尔喀什湖盆地的河流在夏季时常变浅和干涸,此外,哈萨克斯坦的大型湖泊也多位于东哈州,如阿拉湖(面积2650平方公里,水深45米)、萨琴克科尔湖(736平方公里)、马尔卡科尔湖(455平方公里,水深27米)及斋桑湖,后者继而沿着额尔齐斯河河床形成了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水库-布赫塔尔马水库,水面总面积达5500平方公里。此外,东哈州还有舒里宾和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两个大型水库,额尔齐斯河是世界大型河流之一,它发源于们股阿尔泰山脉的西部支脉,总长4300公里,其中1700公里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汇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鄂毕河,流经东哈州的几乎整个河段都能通航,东哈州的另一优势是有利的地理位置,许多过境铁路线和航空线通过这里,将中亚与西伯利亚地区连接起来,自古以来塞米巴拉金斯克市就是中国、俄罗斯和中亚之间的交通枢纽。

东哈州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20~-16℃,7月份平均气温20~23℃,但在东北部的山区最低气温可达-55℃。东哈州西部地区冬天常见暴风雪,夏天常起沙尘暴,全州的降水也极不平衡,年均降水量300~500毫米。

东哈州自然丰富,矿产、森林和旅游占有重要位置。矿产中有色金属储量大,多金属的共生矿多。东哈州是哈萨克斯坦少有的富集区,特别是矿产丰富,储备了全国51.5%的黄金矿、65.6%的钽、铌矿、47.9%的铜矿、47%的锌矿、27%的铅矿、37%的铁矿、27%的钼矿。有金属矿120个,非金属矿308个,年产有色金属70万吨。东哈州尤其是东北部的阿尔泰地区是重要的金属成矿区。森林面积349.9万平方公里,木材总蓄量为1.7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建立有马尔卡科尔湖自然保护区、西阿尔泰斯克保护区等。

矿业方面。从苏维埃第一个五年时期开始,东哈州就成为前苏联高度发达的工业区之一,矿冶金联合体仍是东哈州的经济基础,哈萨克斯坦出产的所有镁、和镁合金、锌、镉、钛、精炼银,%的黄金、86%的铅,40%的铜精矿及许多稀有和稀土金属都产自东哈州的有色冶金企业,该行业产值占全州产值的一半以上。铍及其制品加工在世界上也享受盛誉。

二、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

东哈州州府,1999年人口31万人。1720年作为乌斯季卡缅纳亚要塞而兴建,1868年起称市。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鲁德内阿尔泰山麓、乌尔巴河与额尔齐斯河的汇合处。机场可起降国际航班。距首都阿斯塔纳1038公里。该市是哈萨克斯坦有色冶金中心,有大型铅锌和其他稀有金属炼制厂。食品工业也比较发达。是哈萨克斯坦重要工业中心之一。这里有哈萨克斯坦大学、科技大学等高等学府。

在考察活动中发现,乌斯季卡缅诺尔戈尔斯克市没有宽阔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繁华的市场,但是城市建筑物整洁,花团锦簇,植被繁茂,喷泉雕塑应有尽有,宽阔的额尔齐斯河河水清澈,微微翻波浪,除了语言障碍,一切都显得清爽宜人,参会的中国代表都感觉,这是个宜居的中等城市。这是一个既有遵循传统怀旧,又有文化底蕴很深的城市。承载着中亚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的宜居城市。城市管理也很有特色。

附件3英文论文(3篇)(见论文著作篇)

附件4部分会议及活动照片(略)

金属矿选矿奥秘

(一)金属矿选矿的定义和作用

1. 选矿的定义

选矿最早英文解释为 Ore Dressing 或 concentration,意为矿砂富集。随后延伸为矿物处理,英文为 Mining process。选矿是利用矿物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不同的方法,将有用矿物同无用的矿物分离,把彼此共生的有用矿物尽可能地分离并富集成单独的精矿,排除对冶炼和其他加工过程有害的杂质,提高选矿产品质量,以便充分、合理、经济地利用矿产。

矿物是在地壳中由于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元素和自然化合物,如金、银、铜自然元素和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自然化合物。这些元素和化合物都具有各自的物理性质,如粒度、形状、颜色、光泽、密度、摩擦系数、磁性、电性、放射性、表面润泽性等。这些不同的性质为不同的选矿方法提供了依据。

2. 选矿的作用和地位

自然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但是,除少数富矿外,一般含量都较低,例如,很多铁矿石含铁只有 20% ~ 30%;铜矿石含铜小于 0.5%;铅锌矿石中铅锌的含量不到 5%;铍矿石氧化铍含量 0.05% ~ 0.1%;这样的矿石直接冶炼,极不经济。一般冶金对矿石的含量有一定的要求。如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最低不得低于 45%;铜矿石中铜的含量最低不得低于 12%;铅矿石含铅不得小于 40%;锌矿石含锌不得小于 40%;氧化铍含量不小于 8%。对于出的矿石在冶炼之前,必须经过选矿工艺,将主要金属矿物的含量富集几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才能满足冶炼工艺的要求。

通过选矿手段为冶炼提供“精料”,减少冶炼的物料量,大大提高冶炼的技术经济指标。在选矿过程中大量的废石被排除,减少了炉渣量,一方面减低了能耗和运输成本,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了炉渣中的金属损失,大大提高了冶炼的回收率。例如,某冶炼厂将铜精矿含量提高1%,每年可多生产粗铜 3135 吨。某钢铁公司将铁精矿含量提高 1%,高炉产量提高 3%,节约石灰石 4% ~ 5%,减少炉渣量 1.8% ~ 2%。目前,我国要求入炉炼铁磁铁矿含量在 65% 以上,如果铁精矿含量达到 68% 以上,可以用直接炼钢工艺,大大简化冶炼流程。

通过选矿工艺可以减少冶炼原料中有害元素的危害,变害为利,综合回收金属。自然界中的矿石往往含有多种有用成分,例如,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往往共生或伴生于同一矿床中;铁既有单一的铁矿石,也有铁-铜、铁-硫、钒钛铁等共生矿石。冶炼过程中对原料中某些共生或伴生元素,常视为有害杂质。例如,炼铜的原料中含铅、锌都是有害杂质。炼铁原料中含硫、磷和其他有色金属都是有害杂质。但将这些杂质提前通过选矿工艺使之分离分别富集后,分别冶炼,变害为利。

选矿也作为冶炼工艺中的一个中间过程,用以提高选矿、冶炼两个过程的总的经济效益。例如,我国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现有的生产流程是将铜-镍混合精矿用电炉熔炼、转炉吹炼,产出高冰镍,经过缓冷后,再破碎磨矿,用浮选法获得铜精矿和镍精矿,用磁选法得到合金。此后分别进入各自的冶炼系统提取金属铜、镍和贵金属。

选矿是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部门必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一环。选矿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扩大了工业原料基地,从而使那些以前因为含量太低或成分复杂而不能在工业上应用的矿床变为有用矿床。

近 20 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对矿产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矿产开量翻番,周期愈来愈短,易易选的单一富矿愈来愈少,嵌布粒度细、含量低的难选复合矿的开量愈来愈大,对矿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需要通过选矿方法来解决。

(二)选矿方法

目前常用的选矿方法主要是重选、浮选、磁选和化学选矿,除此而外还有电选、手选、摩擦选矿、光电选矿、放射性选矿等。

重力选矿法(简称重选法),是根据矿物密度的不同及其在介质(水、空气、重介质等)中具有不同的沉降速度进行分选的方法,它是最古老的选矿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广泛地用来选别煤炭和含有铂、金、钨、锡和其他重矿物的矿石。此外,铁矿石、锰矿石、稀有金属矿、非金属矿石和部分有色金属矿石也用重选法进行选别。

磁选法,是根据矿物磁性的不同进行分选的方法。它主要用于选别铁、锰等黑色金属矿石和稀有金属矿石。

浮游选矿法(简称浮选法),是根据矿物表面的润泽性的不同选别矿物的方法。目前浮选法应用最广,特别是细粒浸染的矿石用浮选处理效果显著。对于复杂多金属矿石的选别,浮选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绝大多数矿石可用以浮选处理。

化学选矿法,基于矿物和矿物组分的化学性质的差异,利用化学方法改变矿物组成,然后用相应方法使目的组分富集的矿物加工工艺。目前对氧化矿石的处理效果非常明显,也是处理和综合利用某些贫、细、杂等难选矿物原料的有效方法之一。

电选法是根据矿物电性的不同来进行选别的方法。

手选法是根据矿物颜色和光泽的不同来进行选别的方法。

摩擦选矿是利用矿物摩擦系数的不同对矿物进行分选的方法。

光电选矿是利用矿物反射光的强度不同对矿物进行选别的方法。

放射性选矿是利用矿物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对矿物进行选别的方法。

(三)选矿过程

选矿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由一系列连续的作业组成,表示矿石连续加工的工艺过程为选矿流程(图 6-7-1)。

矿石的选矿处理过程是在选矿厂里完成的。不论选矿厂的规模大小(小型选矿厂日处理矿石几十吨,大型选矿厂日处理矿石量高达数万吨以上),但无论工艺和设备如何复杂,一般都包括以下三个最基本的过程。

选别前的准备作业:一般矿石从矿场出的矿石粒度都较大,必须经过破碎和筛分、磨矿和分级,使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有用矿物和无用矿物相互分开,达到单体分离,为分选作业做准备。

选别作业:这是选矿过程的关键作业(或称主要作业)。它根据矿物的不同性质,用不同的选矿方法,如浮选法、重选法、磁选法等。

产品处理作业:主要包括精矿脱水和尾矿处理。精矿脱水通常由浓缩、过滤、干燥三个阶段。尾矿处理通常包括尾矿的储存和尾水的处理。

有的选矿厂根据矿石性质和分选的需要,在选别作业前设有洗矿,预先抛废(即在较粗的粒度下预先排出部分废石)以及物理、化学与处理等作业,如赤铁矿的磁化焙烧等作业。

(四)选矿技术在新疆矿山的应用

新疆应用选矿技术可追溯到古代,新疆远在 300 年前,就在阿勒泰地区的各个沟内利用金的比重大的特点,从砂金矿中淘洗黄金,这就是重选的原始雏形。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新疆没有一处正规的选矿厂,全部都是用人工方式手选和手淘,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只能处理比重差异大的砂金矿和根据颜色手选出黑钨矿石。新中国成立后,新疆选矿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磁选技术应用于铁矿山,建成年处理量 80 万吨的磁选矿厂,为钢铁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品质的铁精粉。浮选应用于铅锌矿、铜矿、金矿山,先后建成康苏铅锌浮选厂、喀拉通克铜镍浮选厂、哈图金浮选厂,促进了新疆有色工业的发展。重选、浮选、磁选联合应用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稀有金属矿山,为我国的早期国防建设提供所需的锂、铍、钽、铌等稀有金属。以下是目前新疆有代表性的选矿厂。

1. 康苏铅锌矿浮选选矿

康苏选矿厂是新疆第一座机械化浮选厂,1952 年开始建设,设计生产规模为 250 吨 / 天,1954 年投产。该厂是由前苏联专家参与指导设计,前期主要处理喀什地区沙里塔什的方铅矿和闪锌矿,1961 年开始处理乌拉根氧化铅锌矿。康苏选厂最初投产时是用苏联专家设计的流程和药剂制度进行浮选,流程用氰化物与硫酸锌作闪锌矿的抑制剂,以苏打作 pH 值的调整剂,并添加了少量的硫化钠,先将铅矿优先选出后,再将锌矿物选出。该流程没有取得较好的经济指标,大部分锌矿被选入铅矿中。后经过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和苏联专家的共同努力,通过几次技术改造,在流程结构、技术参数和生产管理方面进行了革新和改进。将部分德国式的浮选机改成苏式米哈诺贝尔 5A 型充气量大的浮选机,使用水力旋流器代替螺旋分级机,加强了中矿再磨循环,增加了锌浮选时间,降低了锌浮选矿浆碱度,合理控制破碎粒度和钢球装入量,严格贯彻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监督等。使各项指标得到稳步提升。铅回收率由 71% 提高到 90%,锌回收率由 13% 提高到 41%。其选矿过程见浮选工艺流程图(图 6-7-2)。

2. 新疆八一钢铁厂磁铁矿浮磁选选矿

新疆八一钢铁选矿厂与 1989 年建成投产,设计处理能力 80 万吨 / 年,主要处理高硫磁铁矿。矿石由矿山出后,运输到选矿厂,经两段破碎一段磨矿后,矿浆进入浮-磁车间。选出的硫精矿销售给新疆境内的一些化工厂和化肥厂,铁精矿供球团和烧结使用。尾矿浓缩后,用水隔泵输送至尾矿库,晾干后,一部分尾矿成为八钢西域水泥厂铁质校正原料。新疆八一钢铁厂简易浮磁选流程图(图 6-7-3)。

3. 喀拉通克铜镍矿浮选选矿

喀拉通克铜镍矿是新疆目前最大的铜镍生产基地,矿山一期为冶工程,出的特富矿块直接进入鼓风炉熔炼成低冰镍,经过几年的生产特富矿逐渐减少。为充分利用矿产,在二期改造中增加了优先选铜-铜镍混合浮选流程,日处理原矿 900 吨。

原矿直接从场经竖井提升到地面,通过窄轨输送到原矿仓,原矿仓的矿石经群式给矿机由带式输送机送至中间矿仓。经重型板式给矿机、带式输送机,送至自磨机进行一段磨矿,自磨机排矿给入与格子型球磨机闭路的高堰式双螺旋分级机,进行二段磨矿。分级机溢流经砂泵扬送至水力旋流器组,沉砂进入溢流型球磨机,进行三段磨矿。三段磨矿排矿与第一段分级机溢流合并,经砂泵扬送至水力旋流器组,旋流器溢流,自流至浮选厂房的搅拌槽内,加药后进入浮选作业。浮选用一次铜粗选、一次铜精选、一次铜镍混合浮选、一次铜镍扫选、三次铜镍精选后,产出铜精矿、铜镍混合精矿及尾矿,分别送至脱水厂房。铜精矿、铜镍混合精矿经过脱水后分别送入铜精矿库和冶炼厂原料库。浮选尾矿经高效浓密机脱水后,用泵杨送至矿场充填站,作为充填原料。喀拉通克铜镍矿简易选矿工艺流程图(图 6-7-4)。

4. 哈图金矿黄金混汞-浮选选矿

哈图矿区是新疆历史上有名的岩金产地,早在乾隆年间便开始开,主要用的是土法重选法,将出的矿石用石碾盘碾碎,通过淘洗的方式回收比重大的金粒。大量的细粒金无法回收,致使许多淘金者亏损严重。

1983 年通过实验研究,用“混汞—浮选—部分焙烧—氰化”原则流程,哈图金矿建成了新疆第一座现代化的黄金生产矿山,日处理原矿 100 吨。1986 年通过改进破碎工艺,新增 100吨 / 天的浮选系列,使产能达到 200 吨 / 天。哈图金矿混汞浮选工艺流程图(图 6-7-5)。

原矿由厂通过汽车运到原矿仓,原矿经颚式破碎机进行一段破碎。然后经皮带运输机运到圆锥破碎机,进行二段破碎,破碎产物由圆振筛筛分后,筛下矿物由皮带运输机运送至粉矿仓,筛上矿物返回圆锥破碎机再破。粉矿仓经给矿机和皮带运输机送至格子型球磨机磨矿,磨矿排矿自流通过镀银铜板(俗称汞板)进行混汞作业,通过汞板表面粘附的汞吸附单体解理的金形成汞齐,通过冶炼回收部分黄金。矿浆经过汞板后,用高堰式螺旋分级机,溢流进入浮选工序,返砂进入球磨机再磨。浮选工序用一次粗选、二次精选、一次扫选流程选的浮选精矿。浮选精矿脱水经过焙烧和进行冶炼后得到金锭。

5. 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重、磁、电、浮联合选矿

可可托海以稀有金属储量大,品种多而闻名中外,铍、锂、钽、铌、铷、铯、锆、铪等稀有元素在许多矿带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因而造成选矿上的复杂性和难度。经过众多科技人员 10 年的反复实验研究,从手工选矿到单一矿物选矿,发展到最后的重磁浮联合选矿流程,分选出锂精矿、铍精矿、钽铌精矿,突破了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促进了选矿技术的发展。

1953 年,为回收绿柱石和钽铌矿在 3 号矿脉小露天场东北角兴建了一座简易的 30 多米长的手选室,改善了手选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手选效率。另外,在 3 号矿脉尾矿堆附近兴建了一座 20 吨 / 天的钽铌重选厂,用对滚一段破碎、跳汰、摇床、溜槽进行重选,回收钽铌矿。1957 ~ 1958 年,将手选筛下的尾矿,用方螺旋溜槽进行富集,每年产出的氧化锂精矿接近万吨。

1963 年,经过科研院所近 8 年的选矿试验研究,国家计委批准兴建 750 吨 / 天的选矿厂(“87 - 66”机选厂),综合回收氧化锂精矿和钽铌精矿。选厂工艺流程简图(图 6-7-6)。根据可可托海矿伟晶岩体分带开的特点,选厂用三个系统分别对三种类型的矿石(铍矿石、锂矿石、钽铌矿石)进行选别。用联合选矿工艺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锂铍钽铌矿物。先利用重力-磁法-电磁法选矿,从原矿含量只有 0.01% ~ 0.02%(Ta、Nb)203 的原矿中选50% 以上的(Ta、Nb)203 钽铌精矿,然后再用碱法锂铍优先浮选,先优浮选锂再选铍。

可可托海选厂选矿工艺的不断改进,使我国花岗伟晶岩类型矿石钽铌、锂、铍选矿工艺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6. 选矿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选矿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视,选矿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促进了这些国家矿产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沿着可持续发展前进。在矿物破碎方面,美国开发了超细破碎机和高压对滚机,降低球磨机入料粒度,节约了能耗。同时在不断研究外加电场、激光、微波、超声、高频振荡、等离子处理矿石对粉碎和分选的影响。在矿物分选方面,已经或正在研究“多种力场”联合作用的分选设备,并不断将高技术引入选矿工程领域,诸如将超导技术引入磁选,将电化学及控制技术引入浮选等。在选矿工艺管理方面,将工艺控制过程自动化,并将“专家控制系统”与“最优适时控制”相结合,以达到根据矿石性质调整控制参数,使选矿生产工艺流程全过程保持最优状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选矿工程技术面临着、能源、环保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以下领域的技术创新将是今后选矿的发展方向:

一是研究开发高效预选设备、高效节能新型破磨与分选设备,以及固液分离新技术与装备,大幅降低矿石粉碎固液分离过程的能耗。

二是研究各种能场的预处理对矿物粉碎和分选行为的影响,开发利用各种能场的预处理新技术,以提高粉碎效率和分选精度。

三是开发高效分选设备、高效无毒的新药剂,重点研究复合力场分选新设备、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新药剂以及处理贫、细、杂难选矿石的综合分选新技术。

四是在矿石综合利用研究中,开发无废清洁生产工艺,加强尾矿中矿物的分离、提纯、超细、改性的研究,使其成为市场需要的产品,为矿物物料工业向矿物材料工业转化提供新技术。

五是大力将高新技术引进矿物工程领域,重点开展矿物生物工程技术、电化学调控和电化学控制浮选技术、过程自动寻优技术,以及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新技术研究。

六是加强基础理论与选矿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边缘科学研究,促进新一代矿物分选理论体系的形成,并派生出新兴的矿物分选和提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