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价都上涨,为什么粮价不变动?凭什么国家就一直控制粮价?

2.1980-1999年我国历史上几次典型的通货膨胀都是那些、分析成因及种类是什么

3.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谁因谁果?

4.中国通货膨胀

5.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物价都上涨,为什么粮价不变动?凭什么国家就一直控制粮价?

粮价和油价通货膨胀率_粮价和油价通货膨胀

与全球类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产品价格受禽流感冲击和自身供求关系的影响,一直保持低位运行。尽管如此,整体商品价格指数仍保持上涨格局,美国商品研究局期货价格指数不断刷新历史高点,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已经出现征兆,未来农产品价格走势将受到全球加息潮的严重影响,农产品价格潜伏暴涨的因素。 首先是通胀内因不可消除。美元贬值仍将持续,商品价格整体重估。本轮通胀始于美元的持续贬值,而美元贬值的内在动因是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及赤字。双赤字是困扰美元最重要的基本面因素,在双赤字问题没有得到改善的背景下,美元的贬值仍将持续。由于美元仍然是世界中心货币,美元在国际结算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所以美元的长期贬值将会引起商品价格的整体上涨,正如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所造成的影响全球商品价格巨幅波动,大量的“石油美元”和国际游资将更加加剧商品价格的波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但受到类商品“瓶颈”的制约。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尤其是所谓的“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世界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四个国家的经济腾飞对全球经济影响将远远大于以往任何一次全球经济起飞期。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将受到类商品 “瓶颈”的制约,尤其是原油等不可再生,这将引起类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和成本的不断上升。 目前,中国面临着很大的通胀压力,而且其源头在国外。首先,中国面临着输入型通胀压力。2003年,我国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35%、36%和46%,镍和天然橡胶更是高达55%以上。输入型通胀已经成为国内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研究表明,国际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将通过三个途径影响国内物价:一是直接推动国内物价上涨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二是因进口价格提高而产生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三是带动工资、利率、租金等上涨,从而引发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在可预见的未来,国际油价将继续维持较高价位,加上国内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尚不健全,将加剧国内石油价格的波动,因此油价总体上升的可能性很大。此外,美元贬值使我国进口商品成本大幅度上升,进一步增加了国内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其次,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客观上影响了商品价格上涨。目前人民币仍是以美元为基准的货币,随着美元储备越多,发的人民币就越多。出口商赚取的美元、投资性美元以及投机性“热钱”涌入市场,这些因素都通过中国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得以体现。大量国际资本的涌入迫使央行大量买入美元,抛出人民币,由此产生的大量货币不但抑制了人民币币值,也让经济体系中充斥了大量流动资金。根据央行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1季度经济数据,1季度人民币增加 1.26万亿元,同比增加5193亿元,占到全年2.5万亿元信贷目标的一半。同时,货币流动性增加了93.5%。这无疑也将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货币供应长期偏多的典型表现就是物价上涨。 那么,如何来判定中国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一般来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指数是判断是否通货膨胀的依据。从过去20多年的五轮经济增长周期来看,5%的CPI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数字。CPI在5%以内比较正常,是绿灯区;CPI在5%到9%之间,属于温和通胀,是黄灯区;9%以上属于严重的通胀,是。而中国的CPI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通货膨胀。据了解,CPI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没有房地产。而这几年居民支出最大的就是房价,这也是不合理的。中国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应高于公布的水平,原因是煤、电、油、运等“瓶颈”部门的价格受国家管制或干预,而非市场决定。目前煤、电、油、运“瓶颈”的压力并未得到缓解,CPI数据显然低估了真正的通货膨胀压力。综合来看,中国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通胀压力,只是目前仍处于干预和控制之中,但只要通胀的源头没解决,这种压力将越来越大。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对类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是无能为力的。 综上所述,预计农产品价格涨势难抑。从历史和经济理论上来看,粮价上涨往往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领头羊,一般来说,粮价上涨意味着新一轮通胀的前兆。我国历次发生的通货膨胀,都与农产品价格的走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1994年中国高通货膨胀启动因素中,首当其冲就是农产品价格。1994年农产品上升对零售物价变动的影响达70%;1995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33%,在零售物价提高中占12.7个百分点。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基础商品价格上涨所形成的成本冲击型通货膨胀是当年通胀的主要特征。 从现在的农产品价格来看,若计算美元升值和通货膨胀率,目前的农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价,相对于能源和工业品价格来说,农产品价格被严重低估。尽管大宗农产品库存水平很高,但由于能源类价格的持续上涨,其成本增加的压力正逐步向经济体系的各个层面传导,农产品的种植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和种植收益的不断减少将抑制生产,而全球环境受到工业文明发展的破坏;气候条件也将变得更加恶劣;同时,油价的高企促使替代燃料的发展,所有可用作替代能源的农作物的需求大幅增加,相关农产品的供需格局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最终将导致农产品的剧烈上涨,进而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当农产品和能源价格轮番上涨时,通货膨胀将会更加难以控制。因此,从农产品当前的供求格局上虽然很难找到价格大幅上涨的理由,但从宏观基本面来看,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必然的趋势。

1980-1999年我国历史上几次典型的通货膨胀都是那些、分析成因及种类是什么

13

《商场现代化》2011年4月(中旬刊)总第644期

2008年的宏观经济如一场好莱坞大片,有太多的戏剧性变

化,上半年,压通胀,防过热,力保经济“又快又好”话音未落;

下半年,防紧缩,保增长,4万亿财政刺激雷厉风行。进人

2009年以来,在全球经济仍在衰退泥潭挣扎的时候,中国经济率

先复苏,但在局面

转好的同时,一些有远虑的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担心扩张的货币

政策已埋下了通胀的(周其仁,2009)。2010年,汽油柴油涨

价,糖涨价,食用油涨价,一连串的涨价。2011年1月份我国CPI

上涨比率达到4.9%,2月份保持居高不下,反映通货膨胀已经影响

着居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抑制通货膨胀也是目前宏观调控的重

头戏。

一、我国此次通货膨胀的特点

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出现过的几次通胀相比,这次通货膨

胀有以下特点:

其一,全面性。这次通货膨胀不仅仅是粮食和石油大幅度涨

价,而是以这两种基础产品为中心的大多数商品同时全面涨价。事

实表明,其中既有实体产品的涨价,又有虚拟产品的涨价。目前我

国面临粮价、油价、房价、股价、汇价五大价格问题,且纵横交

错、异常复杂。

其二,食品价格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而且食品价格涨

幅与其他各类商品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2010年10月份

食品类价格涨幅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高出5.7个百分点,而在食

品类价格中,蔬菜价格的涨幅又远远高于其他食品价格的涨幅,

10月份鲜菜价格的同比上涨率达到31%,鲜果价格的上涨率达到

17.7%。

其三,本次通货膨胀是在资产价格飞涨之后发生的。从2008

年到现在,中国的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高速上涨,其中从2009年

年初到年末,北京的房价几乎翻了一番,而的房价调控措施收

效甚微。玉石、文物、古董、字画等可以储藏的商品价格也大幅上

升。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1.全球化视角下的通胀变动机制: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是最

近3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特征。尤其是随着以中国为代表

的“金砖四国”和新兴市场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行列,世界经济格

局和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伴随着这些变化,全球化对各

国商品价格、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也在不断地动态演进。全球化通

过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和工资抑制效应、增大全球总供给和形成主要

经济体低通胀目标偏好等渠道,压低了全球通胀水平,使得世界经

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这正是过去30年所发生的

情况。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分化,全球化对

通胀的作用方向逐步逆转。下面,我们将构建一个基于全球化视角

的逻辑框架。

世界经济逐步呈现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过度消费增长模式与以

中国为代表的过度投资增长模式间的“二元”格局。在这种经济格

局下,美国、居民和企业借助现代金融制度安排,无节制地放

大消费需求,而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则

以廉价的和劳动力为代价不断加快投资速度以谋求经济的快速

增长,两者相互强化,通胀压力随着正产出缺口的持续而开始日趋

加大。此外,又由于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

涨,因此,全球主要经济体均进入同步的通货膨胀上涨周期。作为

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且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的我

国,通胀更是具有鲜明的全球化特征。

2. 当前物价上涨的基本动力来自于流动性过剩:按照货币学派

的观点,物价上涨是货币现象,是由于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关于引

起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从外部影响因素看,外汇流入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源。近年来,

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尤其在2000年以后增长进一步加快。

2009年4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额就已突破了2万亿美元,2010年已

经达到2.9万亿美元的新高值。因此,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货币供

应量上升,进而引起物价上涨发生通货膨胀。

从内部影响因素看,我国近十年来货币发行量及增速,无论

是与国内同期GDP纵比还是与外国情况横比,都显示货币发行过

快,导致流动性过剩。十多年来,我国货币量和实体经济规模间的

距离在拉大,且这一状况自2009年开始加剧。从M2/GDP的比率也

可以看出,进入2000年后,该比率长期在150%-200%之间波动,

2010年更是接近200%,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这说明我国

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取的措施伴随着巨量的货币扩张,且具后续

望纳,谢谢

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谁因谁果?

通货膨胀的表现就是物价普遍性上涨。

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太多。

流通中的货币增长太多,而商品总量仍然与以前一样,所以每单位商品对应的货币(即价格)会增加。

所以通货膨胀是因,物价上涨是果。因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是由物价决定而是由货币政策等决定,所以物价上涨不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世界大部分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实行都是信用货币制度,货币与贵金属的价值完全脱离。国家发行货币没有黄金做准备,完全是自觉衡量商品总量后自主发行。由于这种制度不如金本位(黄金作为货币流通)稳定,滥发纸币,所以经济危机经常发生。

中国通货膨胀

现在的通货膨胀是全球性的。中国最为WTO的一员自然不能避免。现在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全球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而这里的因素很复杂,刚刚经历过08年的金融危机,消费者的信心指数总体正处于震荡上升的阶段。因此原材料价格微涨是合理的。但是其中热钱游资的炒作例如在低价位恶意囤积石油导致石油供不应求。而石油的价格一旦飙升,差价会由中国每一个行业来分摊。例如,运费的上涨等等。于是成本就会抬升,这就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央行加息其实只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中的一种——需求性通货膨胀。换句话来说是由于国内或者全球经济全面复苏从而真正达到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防止经济过热从而取的措施。其作用在于抑制借贷数量(由于利息上升,理论上来说较少人会继续或者重新。)和吸引存款金额(加息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刺激更多人参与存款,特别是中国的老年人。)从而减少国内金融市场的货币流通。但是,现在的通胀不是需求性,而是价格上涨因素。而像石油,铁矿石,食品之类的商品价格上涨是不会大量降低需求量。举个例子,93号汽油即便是涨到10元每升,人们还是会开车。大米价格即便是20元每公斤,人们总归还会买。也就是说,由于价格因素引发的通货膨胀是无法利用加息来解决的。这种解决手法无疑是不治本的。

当然,我国的国情是国内房地产热钱依旧火热。央行加息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热钱带来一定降温作用,理论上从另一方面减缓了通货膨胀。但是我们都知道,仅凭加息是不可能解决十三亿人的通胀问题。在每一个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通胀都会是每个国家首脑的难题。也就是这关键的几年里就可以基本定格了未来经济周期的起落。只要通胀能温顺,控制在3~4%之间,那么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通胀率过高,特别在中国。是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心理等等的问题。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现在提出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的涨价,会给人一种误导

我们说结构性涨价或者结构性通货膨胀,这种提法我认为是一种模糊的提法。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什么经不起推敲?

第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非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这种提法,你说是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什么是非结构性通货膨胀呢?目前还没有这种提法。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通货膨胀,就是说所有的商品都是同时涨,同样幅度地涨,现实生活中没有这种现象。反而涨价,总是有的商品先涨,有的商品后涨,比如这一轮物价上涨,就是从食品类的商品开始的,然后波及到其它商品,我们国家目前房价没有记入CPI,美国是记入CPI的,如果把房价也记入CPI,应该说从2006年开始就涨了。

第二,就是我们现在公布的CPI,这是国家统计局,根据不同种类的消费品,家庭平均得出了一个总量化的信息指标。就是说,CPI本身已经是经过了结构性的处理了,比如八类商品中,食品是多少,服装占多少,家用电器占多少,交通占多少,在各种CPI中间,它占多大的权重,这里面是有的涨得快,有的涨得慢,甚至有下跌,但是经过结构性的处理以后,整个CPI是涨了,还是跌了,如果有的涨,有的跌,正好相抵,CPI不动,如果涨的和降的相抵以后,涨了,甚至涨了这么高,这还不是通货膨胀吗?这是我个人的观点。现在提出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的涨价,会给人一种误导。认为现在我们整个的经济还没有过热,我们还没有通货膨胀,只是结构性的问题。

比如食品价格涨了,我们把食品价格打压下去就行了。实际上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这种做法对于解决整个经济过热是于事无补的。所以,我的观点就是,在目前我们整个的消费品的价格全面上涨,而且涨的幅度这么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我们不要再用结构性涨价或者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这些词,这样的话,反而会误导人们,对于我们解决经济过热,没有起到什么帮助的作用。这是我对于当前我们的物价上涨局势的看法。

这一次通货膨胀它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由于货币投放过多

这一轮物价的全面上涨或者这一轮通货膨胀的导因是什么,我们觉得凡是产生通货膨胀的地方,它的最直接的原因,肯定是货币发行过多。我记得18世纪中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休谟提出了著名的论点,他说凡是货币发行量过多的地方,肯定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他被认为是货币运行论的鼻祖了。现在著名的货币学创始人弗里德曼也说过一句名言,“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始终而普遍地是由于货币数量的扩大,超过了生产的增大,而产生了一种货币现象。”

根据他们的这种分析,我觉得我们国家目前的通货膨胀的情况,就是由于货币的投放过多造成。我们这儿有几组数字,一个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7年我们国家的货币供给量增长很快,到2007年底,广义货币M2的余额是40.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7%,狭义货币就是M1,余额是15.3万亿元,增长21%,流通中的货币,就是M0,它的余额是3.03亿元,增长12.1%。通过这三组数字,M2、M1、M0的整个增长幅度比上一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加。同时,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各项,到2007年末,比年初增加36323亿元,也就是说,2007年金融机构的人民币比2006年多增加4482亿元。通过这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货币投放是过多过快,用我们的俗语来说,就是“流通性过剩”。对于这种货币投放过快、过多,或者是流动性过剩的现象,人民银行也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去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在2007年初时是9%,到了年末的时候达到14.5%。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开展正回购操作,是10785亿元,另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571亿元。一般来说,货币操作就是几个手段,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正回购操作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这三大措施,应当说力度是很大的。目的就是要把过剩的流动性回收。然而尽管如此,据统计,货币供应增长的势头仍然是难以遏制。

数据说明,今年1月、2月到3月,这三个月我们的货币增长,不管是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还是流通现金M0,它们的增长势头仍然没有减弱的迹象。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一次通货膨胀它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由于币投放过多,这是造成这一轮通货膨胀最直接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境外通货膨胀的输入。我们都知道,世界经济经过了这么些年的高增长以后,目前,全球各地都感到的供给很紧张,就是说,供给给各国都带来很大的压力。也就是说,需求的增长超过了供给的增长,过剩的生产能力也都被应用了,所以通货膨胀现在在世界各国都在抬头,比如俄罗斯,2007年,他们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1.9%,原来的是8%,现在突破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是4.1%,原来规定的是3%左右,它突破了1.6个百分点。欧元区也是这样,欧元区消费物价的上涨幅度是3.2%,原定的目标是2%,它突破了。

通过这几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现象现在世界上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们看到了这几个国家。俄罗斯比我们还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由于去年受到信贷危机的影响,现在在通货膨胀面前,它并没有取很得力的措施。相反,它现在连续几次降息,通货膨胀本来应该加息,可是它为了克服次贷危机,现在它把通货膨胀的治理目标撇到一边去了,现在美联储连续几次降息,从5.25%降到目前的2.25%。我们都知道,东亚、中亚的很多国家货币是和美元挂钩的。美联储现在取的不断降息,也就是说,用的是一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意味着它也扩大货币投放,这样势必和这些国家,就是说它的货币和美元挂钩的国家带来冲击,我们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世界通货膨胀对中国有影响,特别是美国,取连续降息,对中国货币政策造成影响

我们再仔细一点分析,世界通货膨胀对中国有影响,特别是美国,取连续降息,对中国货币政策造成影响。它通过一些什么渠道,我在这里和大家对这个事做一下分析。我觉得通过这么几个渠道。

第一个渠道,就是由于贸易的大量顺差,造成了我们的外汇储备剧烈增加。我们是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们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是很快的,连续六年我们的增长速度都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和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之初相比,整个翻了两番,现在我们进出口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我们的顺差也是接连攀升,2007年,我们的贸易顺差达到了2622亿美元,由于我们连年贸易顺差,势必使得我们的外汇储备不断地增多。去年年底,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00亿美元,同比增长43%。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对于人民币汇率还是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也就是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外汇,要无条件地接转给中央银行,也就是说你每进来一亿美元,国家收购以后,就要投放7亿人民币出去。所以,我为什么说它的输入通货膨胀造成了我们的货币发行过多,这两者什么联系呢?这是其中一个渠道。由于外贸出口增长了,顺差不停地攀升,外汇储备就多了,中央银行收购外汇以后,就投放人民币。所以,这对我们的货币政策的执行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是一个渠道。

第二个渠道,现在国际热钱不断地涌入中国。国际热钱涌入中国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人民币和美元的利差赚钱,我们都知道美联储的联邦利率是2.25%,我们是多少?我们现在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5%,去年年底是14.5%,现在是15.5%,利差这么多。在这种情况下,热钱涌入中国就可以通过利差谋取利益。第二个它通过人民币升值谋取利益,因为现在人民币不断地升值,我们升值的空间很大,它通过把钱进来,换成人民币,人民币升值以后,换成美元,就可以谋取很多利益,双重牟利。从中美顺差牟利,从人民币升值牟利。所以我们这里有一个统计数字,比如说今年的1月份和2月份我们的外汇储备新增加的是1189亿美元,而这一期间,就是这两个月,我们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加在一起是426亿美元,我们新增的外汇储备从何而来?一个是外商投资;一个是贸易顺差,这两个加在一起是462亿美元,哪来的1189亿呢?多出来的是干什么的呢?我们说,多出来的虽然不能说全部是热钱,但是大部分都是热钱,是投进来的。这是第二个渠道。

还有一个渠道就是通过直接投资的渠道涌入中国。目前我们中国对外商取鼓励的政策,外商投资直接投资,我认为是没有限制的。投资进来以后,不一定去买固定资产,不一定扩大生产,它可能会把投资进来的公司转为它用,投资股票,投资房地产。这又是一个渠道。

另外,我们是从2002年开始实行QFII制度,什么叫QFII制度,就是合格的境外投资人制度,允许国外的投资者,投资我们的证券市场。对此,它对我们的证券市场、外汇市场产生了冲击。而且,它是合法的。因为我们现在开放了这个市场。所以这也是热钱涌入的一个主要的渠道。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我们和香港之间有合作协议,人民币和港币是自由兑换,很多的进入香港,现在在香港买我们的蓝筹股,买我们很多的基金,然后,通过香港再进来。

再一个“地下钱庄”。在香港和深圳两地,“地下钱庄”是很活跃的。这也是热钱涌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通过以上分析渠道,为什么我不厌其烦地列举了那些事实呢?就是说现在国际上的通货膨胀,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可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我们中国是不能独善其身的,境外的通货膨胀一定会影响到中国,具体怎么影响?我刚才分析了这些渠道,大家看看,通过这些渠道,是不是你想防想堵都难。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尽管取很多的货币政策,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为什么你取这些措施,货币存放还是过量?并不是我们想过多地投放币,而是现在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你想独善其身也很难。这些渠道,大家看出来了,防不胜防、堵不胜堵。这是第二个原因,就是境外通货膨胀的输入对我们有影响。

成本价格的推动,是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对付的一种

第三个,成本价格的推动,是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对付的一种。我们都知道,过去这些年来,我们中国的经济一直持续高增长,在这种高增长的形势下,我们很多生产要素的价格,被有意或者无意扭曲了。就是说很多成本计算不足,或者没有计算。比如说,工资低,我们民工工资20年都没有什么增长。再比如工人的,劳动保险、社会保险都没有计算进去,被忽略了,造成了我们劳动成本计算不足。另外,我们的水是世界上最低的,我们的电价是世界上最低的,我们的油价现在倒挂,国际上110美元一桶,我们现在只有80几美元一桶是倒挂的,造成我们原材料能源的成本低估,另外我们的土地是由征收,由供给,地价偏低。我们的利率是管制的,我们的资金价格低,还有我们现在的污染严重。很多企业可以排污,它可以不征收排污费,实际上它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这部分治理环境的代价,也没有计算入生产成本。所以由于我刚才说的这些因素造成了我们现在很多的成本价格是低的,低于别的国家,当然这样使我们的出口产品很有竞争力。

但是,这种情况是不可持久的,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的价格受到扭曲,它的生产成本的价格没有真正在产品中体现出来。所以到达一定的时候就会引起反弹。劳动力过低,就会造成民工荒,人家不愿意给你干了,逼着你提高工资。原材料价格,长期靠国家补贴,那不行。现在原材料也在大幅度涨,国际上原材料,大家知道,石油现在是110多美元一桶,铁矿石的价格这几年连着两年每年都是大幅度两位数的上涨,今年4月份,刚刚宝钢和巴西贝托几个大的铁矿公司谈好价格,今年涨价65%。另外,我们还要谈到污染治理,你不能再以污染成本为代价,低价出口你的商品。所以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我们在很长时间,要面临着我们的生产成本价格上涨的压力。而这个生产成本的上涨,也会成为推动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以上我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们目前全面的物价上涨或者是通货膨胀的导因。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货币,货币投放过多,或者流动性过剩,取了很多措施回降低动性,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我们面对着世界很多国家的通货膨胀,中国不能独善其身。它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影响中国。

第三个,由于我们过去生产要素的价格低估和没有计算进去,造成了成本价格的扭曲,现在按照经济规律,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反弹,必然要表现出来。所以,在以后很长时间,我们要面临成本价格上涨的压力。

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通货膨胀——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既然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投放过多,那么,我们一定要把货币的供给闸门管住

针对通货膨胀,大家都在考虑,绝不能听之任之。我们要取得力的措施,进行治理。通货膨胀无论如何不是好事。因为它是会使货币贬值,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会冲击社会经济秩序。一句话,它会使我们的经济建设的成果毁掉。所以,对于通货膨胀,特别是那种比较任意的通货膨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听之任之,针对中国的情况,我们的通货膨胀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谈谈我的看法。因为我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的通货膨胀的导因。所以我认为治理通货膨胀,我们是不是也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货币供给的总闸门管住。既然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投放过多,那么,我们一定要把货币的供给闸门管住。所以我们现在提出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个方针是正确的。现在我认为,关键是适度。适度从紧,不是说“一刀切”。我们为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把该给的也不给了,该给的一些资金支持也不给了,这样会适得其反,只会使我们陷入经济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也听说了,有些地方为了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企业需要的得不到,有些项目还没有完成,就要提前还贷,所以企业马上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千万不能搞一刀切”,你一定要针对具体的行业、具体的产业、具体的产品,来实行这个政策。对于那些高能耗的、高污染的企业,对于那些劳动密集型的,经济效益比较低的企业,对于产品没有市场的企业,无疑应当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信贷上我们要管住、管紧,这样可能会有一些企业关停并转,这不是一个坏事,这会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但是对于那些有市场产品供给、有市场需求,特别是目前供给产品短缺类的商品,对于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对于那些有竞争力的产品,不但不能从紧,相反的在信贷上还要给予大力的支持。

这样,才能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为治理通货膨胀奠定坚实的事业基础。通货膨胀管住货币,目的是干什么?目的还是增加供给,供给增加了,整个经济结构改善了,才会消除通货膨胀奠定了基础,奠定了产业基础。

另外,有些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要灵活使用。一般来说,为了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了控制货币发行,会提高利率。但是在目前,中国和美国这个逆差倒挂,美国的利率高,我们的利率低,我们提高就是了,和它赶齐了,这样我们达到控制货币发行的目的了,可是现在美国的利率低,我们的利率高,本来由此逆差吸引了很多投机的国际热钱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再加息,不是更进一步地鼓励热钱进入中国吗?所以对加息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取慎重的态度。

这一次物价的上涨,表面上看是物价的问题,但是从深层次来看,是经济结构失调的问题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控制要素成本价格。这里面,我觉得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这一次物价的上涨,我们通货膨胀,表面上看是物价的问题,但是从深层次来看,是经济结构失调的问题。粮价为什么涨?猪肉为什么涨?因为现在我们的粮食减产了,猪肉为什么涨价?农民不愿意为喂猪,为什么不愿意喂猪,喂猪的价格太低了,喂一头猪一年就几千块钱的收入,农民工出去打工一年就一万块钱,谁喂猪啊?江苏农民还流传这么一个笑话,说猪肉价这么低,谁喂猪谁就是猪。我认为价格反映的是一种信号,这种信号说明我们这方面的生产投入太少了,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增加有效供给,这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手段。

第二,农民工工资长期以来工资偏低,特别是医疗保障、社会保障都没有直接纳入成本,造成“民工荒”、“技工荒”,针对现在这个问题,我们想应该切实不断改善他们的待遇,保障他们应得到的。这些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是要看到,这个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只有把他们的工资待遇提高了,使他们有了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使得我们生产后续有力。

第三,在能源节约、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我们现在要推动环境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为什么要提出环境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就是说过去这方面我们都是没有介入的,往河里排污水,往空气中排废气,往外面倒垃圾,没有对他收取任何费用,所以产品可以保持低价竞争的优势,但是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就是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生存的环境被破坏了。现在提出一个口号就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反映了人们的愿望。在这方面我们把过去没有计入成本的这些,属于环保方面的价格,要计算进去。这样看起来,使得你的成本增加了一些,但是使得你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所以,大家要看到,我们说治理通货膨胀,防止价格上涨。可是另外周老师又说到了,要提高农民工的工资,使扭曲的价格恢复,猪肉价格、粮食价格该涨的涨,好像是矛盾的,实际上这两者是密切联系的,通货膨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实际上是供给失调,供需失调,供给不足了。供给不足,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现在的这种方式,价格管制,我觉得这不是好办法,只会回到以前经济的老路上去了。你用价格管制的方法,结果只会事与愿违,只会使产品的缺口更加加剧。农民说了,我喂猪的话,饲料价格涨了,其它的都涨了,为什么猪肉不涨,我不干,我不种了,我不养猪了。化肥涨了,涨了,农药涨了,为什么粮食不涨价?那我不种粮了,这样粮食供给不就更少了吗?压力不是更大了吗?所以价格不能这样管制。应该说涨价也是一种价格信号,传递的是一种信号,我们根据这个信号,我们尊重价格规律,我们要增大对这些领域的投入,增加这些产品的有效供给,使得供求缺口缩小、消除,这才是治根本的办法。你不能治标不治本,所以我们之所以提出通货膨胀,农民工工资该增加的增加,猪肉、粮食该涨价的涨价。

另外,我觉得还要取灵活的汇率政策,适当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应当看到,我们的币值还是低估了,特别是在目前美元贬值的情况下,我们的人民币币值一直是被严重低估了。过去我们觉得,人民币币值低估一些,有利于出口,现在出口增长过快,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包括刚才我们分析的这些问题。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使得我们的出口成本提高了,这样的话,有利于消除出口需求膨胀带来的压力,另外,我们可以减少进口成本。因为人民币升值了,进口的东西便宜了,这样减少进口石油、进口原材料带来的价格上涨的压力,

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的话,都使得我们的成本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能够适当消除。当然,人民币升值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今天要谈的。我们现在也是很明确的,要形成以市场为供求,为依据的,灵活的、有弹性的汇率管理制度。当然这里也有一个过程。人民币升值,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因为我们还是要考虑到出口企业能够承受的压力。我主张还是要逐步的,不能一步到位。当然,你逐步升值,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就会吸引热钱不断地涌入,这就需要在金融监管方面加大力度。

总之,我们以上就治理通货膨胀,我谈了一些看法,特别是第三个方面,就是如何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控制要素成本价格,这里肯定有些观点大家听起来觉得有些不太理解,一方面,你说要消除通货膨胀,另外一方面,怎么你又说粮价、肉价、农民工工资一个劲的涨,看起来是匪夷所思。实际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为通货膨胀消除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我觉得,这就是中国式的治理通货膨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