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联酋发达吗

2.伊朗国家的石油供应俄罗斯应用什么交通运输

3.国外油页岩研究历史与现状

4.介绍一下尼日利亚

5.我需要:厄瓜多尔油气管道发展概况

阿联酋发达吗

东北炼油厂油价表图片_东北炼油厂油价表

问题一:阿联酋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1.首先, 发达国家主要从四个方面衡量:人均GDP高、工业技术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社会福。必需同时满足以上四点才能算是发达国家,四个标准缺一不可

2.其次,在亚洲真正算得上是发达国家的只有日本,

至于韩国是个伪亥发达国家,韩国的经济是靠闭关锁国发展出来的,是一种歧型发展的经济,当然他们的闭关锁国是指只许他们的产品卖出去,不许别国的产品卖进来,靠政策制造出的一种贸易出超,一旦全面开放,就100%完蛋

3.阿联酋是亚洲国家,当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只不过是靠卖石油使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高,离发达国家标准还差得远!

4.补充: 目前世界公认的真正的发达国家只有18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麦、挪威、芬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其中前七个是最发达的国家,被称为“西方七国”)。

问题二:阿联酋是发达国家吗? 阿联酋人口接近600万,正真暴富的是拥有阿联酋国籍的本地人,连150万都不到,剩下的都是世界各地的打工者,主要来自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 和菲律宾没有什么实体产业,靠石油,发达国家的定义很广泛,一楼说的对有钱但不发达。

问题三:卡塔尔 阿联酋为什么没被认定为发达国家? 是否是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只是指标之一,就如同一个人是否过着高品质的生活,钱只是指标之一一样。发达国家一般都还拥有比较开明的政治制度、国家治理(当然不是说发达国家就没有社会问题)、高水平的国民教育等等,而这些作为中东酋长国的卡塔尔、阿联酋就差了很多。所以,他们其实还不是发达国家。其实和收入相比,其实发达国家诸如开明的政治制度、国家治理、高水平的国民教育等等“软件”其实更难达到,这也就是为何100年来世界上只有日本、亚洲“四小龙”真正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的原因!

问题四:阿联酋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有四个标准,人均GDP高、工业技术发达、科学技术先进、社会福。

卡塔尔、阿联酋这些国家主要是靠卖石油获得高收入,所以虽然人均收入高,但整体工业技术和科技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所以不能算是发达国家。

问题五:阿联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与中国相比,哪国更发达 阿联酋更发达,人均GDP是中国的4倍,世界排名第七位

问题六:阿联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与中国相比,哪国更发达? 中国更发达 中国gdp现在全球排第二 *** 联合酋长国( *** 文: ,在国际场合常用UAE的缩写称呼之,是其英文译名United Arab Emirates的缩写,又译为 *** 联合大公国),是一个以产油国家著称的中东沙漠国家,位於西南亚的 *** 半岛东南部,以七个酋长部落组成,并与阿曼,沙特 *** 和卡塔尔接邻。阿布扎比是境内最大部族的领地也是首都。

官方语言 *** 语, 波斯语, 印地语, 英语, 乌尔都语

首都 阿布扎比

最大城市 迪拜

面积 82,880 km

人口

- 总人口(2000年)

- 人口密度 列第114位

2,407,460

29/km

总统 族长 扎耶德(Zayed bin Sultan Al Nahayan)

总理 族长 玛可通(Maktoum bin Rashid Al Maktoum)

独立 11年12月2日

货币 阿联酋迪拉姆

时区 UTC +4

国歌 Arabic Emirati Tahiat Alalam

国际域名 .AE

长途电话代码 1

波斯湾边上的部落在19世纪与英国签约,让英国管理防御和外交事务。11年,其中六个部落 ― 阿布扎比、阿吉曼、富吉拉、夏尔迦、迪拜和欧姆古温,合并成为阿联酋。12年,拉斯海玛加入阿联酋。

政治

阿联酋至尊委员会包括七个部落的酋长,每五年选举总统和副总统。至尊委员会并且选举内阁议会来管理国家。有40从各部落来的成员的联邦国家会议制法。阿联酋有一个联邦法庭系统,5个部落参加(杜拜和拉斯海玛除外)。所有酋长部落还有自己的世俗和 *** 教的法律,用於民事、刑事、和高等法院。

问题七:阿联酋是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不是,是瑞士。

简介:

瑞士

人均财富:439486美元

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旅游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伯尔尼是联邦 *** 所在地,而该国的两个着名全球性都市苏黎世和日内瓦分别被列为世界上生活品质最高城市的第一和第二名。

问题八:阿联酋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 联合酋长国( *** 文: ,罗马化:Al-Imārāt al-'Arabīyah al-Muttaidah),一般简称阿联酋,俗称沙漠中的花朵,是一个以产油著称的中东沙漠国家,位于 *** 半岛东部,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734公里。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 *** 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面积83600平方公里。人口423万(2004年),外籍人占3/4,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 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 *** 教,多数属逊尼派;在迪拜,什叶派占多数。首都阿布扎比。 阿联酋第一大城市,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和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迪拜酋长国首府。位于 *** 国家间世界各地进行贸易的交叉点,与海湾石油富国相邻,与南亚次大陆隔 *** 海相望,离欧洲距离不远,与东非和南部非洲的交通便利。 10公里长、名为胡尔的海湾穿过市中心,将市区一分为二,交通方便,经济繁荣,进出口贸易十分发达,有中东的香港之称。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商人瞩目的良港。近30年,凭着大量的石油美元收入,迪拜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一座拥有20余万人的著名现代化美丽城市。 市区西半部上有汽车天桥联系,下有水底车道相通,海湾上造型美观、富有 *** 色彩的单桅帆船穿梭于两岸运送搭客。市区为纪念阿联酋第一口油井建成出油、建于60年代的石油纪念碑上托着的一把火炬,十分引人注目。距纪念碑不远,是迪拜钟楼和喷水池,钟楼4根支柱呈放射状,建筑造型新颖。市内没有河流,但拥有颇具规模的自来水厂。 城市绿化甚佳街道两旁棕榈成行,路中安全岛上鲜花茂盛,一派热带岛国景象。80年代建成的35层迪拜世界贸易中心,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建筑。在欧美人集中的地区,除有漂亮的超现代化建筑,还建有豪华的超级市场;名牌珠宝店、黄金店和钟表店鳞次栉比,各种首饰和商品应有尽有,高雅的服装争奇斗艳。 港口是迪拜的窗口;12年竣工投入使用的拉希德港,建有中东规模最大的千货码头,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御港口,年吞吐量达1000多万吨。这里装配了先进的航标灯和许多现代设备。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往返于东南亚和欧洲的货物经过该港中转,可节省近一半时间,降低40%的费用。80年代末就有100多家远洋公司的船只出入该港。15年7月建成的迪拜另一大港杰贝尔?阿里港,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港口。1980年,阿里山地区成为自由区后,该港拥有67个深水泊位,有许多现代化的集装箱集散场及仓库等。 市内还有22个 *** 贸易中心,1.2万个工商企业,数不胜数的宾馆、饭店。为适应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建起了多层停车场、地下隧道,市郊建有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目前,飞经迪拜的国际航线已达50多条,通往世界各地100多个城市,每年运送旅客达500多万人次;货运通过半自动化的处理系统年处理能力达2.5万吨。目前,这里还设有数以千计的外国贸易公司办事机构,贸易中心的展厅已远远不够租用。迪拜已被视为中东地区最理想的贸易城。 阿联酋港口城市,迪拜是海湾和中东地区最大的商埠,素有“商业之都”美誉。 迪拜国际机场鸟瞰 迪拜,英文写作Dubai,也有译作杜拜的,是中东阿联酋最富裕的一座城市,但对于我们这些好“色”之徒来说,则显得单调、乏味许多,除了黑的就是白的。走在迪拜街头,男人几乎都穿着白色的长袍,而女人则从头到脚都蒙在黑色的长袍里,只露出一双眼睛。我想,这里的女人走在街上决不用担心有人回头看你的,因为谁也不会知道黑衣服里面是美眉还是老太婆。我曾好奇地问导游为什么女人 *** 白色长袍呢?导游说,白色容易“走光”嘛。 在迪拜最知名的茱......>>

问题九:迪拜是哪个国家的,是个发达国家吗? 最奢侈的国家之一,是 *** 国家,有世界最高的建筑-迪拜塔。纯属发展中国家。

问题十:沙特 *** 是发达国家吗? 不是。

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又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发达国家大多具有较高的人均GDP,但是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意味着就有较先进的科技水平。

比如沙特,生产总值很高,是由于石油经济。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近年来,沙受益于国际油价攀升,石油出口收入丰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但是不可再生石油的开只是现代工业体系中的底层,沙特其国内的炼 *** 业以及对外出口运输90%由美、欧、日国家的石油寡头和远洋航运寡头所控制,沙特的工业仅限于向跨国石油公司提供油井而已,而且沙特的财富全部集中于少数王室之中,平民并没有得到与石油出产所相应的财富。沙特临近的阿联酋,却是一个发达国家,因为其国家和百姓同样富裕,而且阿联酋的基础设置发达、炼油工业强大,整个国家工业呈现出一种现代化的态势,这才是 *** 世界的发达国家。又比如瑙鲁,同样的开发磷肥,也是富得流油,但是工业基础极其薄弱。这样的国家,没有发达的科技,没有较高的生活水准,是不能算发达国家的。

以前人们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都是用人均GDP来界定,但单独用人均GDP显然存在很多缺点,首先是人均GDP很不稳定,受汇率、物价等影响而波动很大,其次人均GDP也只代表了经济水平,而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水平。对此,联合国的开发署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GDP衡量体系,以此来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就相对全面客观了。目前的具体标准是:人类发展指数不低于0.9即为发达国家。

联合国联合国开发署(UNDP)2010年11月4日发布的《2010年人文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的分组进行了重新的修正,修正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数量由2009年的38个,上升的2010年的44个,增加了6个,分别是:

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美国、英国

安道尔、巴林、巴巴多斯、文莱、塞浦路斯、爱沙尼亚、中国香港、以色列、列支敦士登、马耳他、摩纳哥、卡塔尔、圣马力诺、新加坡、斯洛文尼亚、阿联酋

伊朗国家的石油供应俄罗斯应用什么交通运输

伊朗石油工业编辑

一个世纪以来,石油不仅为伊朗带来了财富和荣辱,也深刻影响了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纵观伊朗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在 石油国有化运动之后的几十年间,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的生产和出口规模与伊朗的政局变化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中东产油区政治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以及国际油价的快速攀升,石油经济在促进伊朗国民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愈加彰显,同时一系列的政治因素又在影响着伊朗石油工业的发展。

伊朗的油气田集中在南部的胡泽斯坦地区。伊朗约有20个油田在生产石油,其中阿瓦士、马伦、加奇萨兰、阿加贾里、比比哈基麦和帕里斯6个油田的产量之和占伊朗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有18个油田的储量超过了1.37亿t,其中3个油田与邻国共有。

伊朗2002年产油17250万t,比2001年下降7.2%。2002年产天然气442亿立方米,比2001年减少12%。2000年消费为1.15亿t油当量,其中天然气日消费量为1.85亿立方米,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较大。伊朗是一个石油出口大国,2000--2001财政年度出口石油收入236亿美元。

据USGS(2000)的评价,伊朗待发现的油气,石油陆上为396.54亿bbl,海上134.61亿bbl;天然气陆上176.198万亿ft3,海上138.37万亿ft3;天然气液陆上77.68亿bbl,海上61.87亿bbl。

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截止2003年1月1日,伊朗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为122.88亿t;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为23万亿立方米。2001年伊朗有1120口在产油井,石油产量为1.56亿t。

2001年伊朗有9座炼厂,原油年加工能力7420万t。伊朗输油管线非常发达,查哈巴哈尔自由区濒临阿曼湾,具有重要的交通和运输地位[1] 。

2对外合作编辑

伊朗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一直是与对外合作密不可分的。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对加速发现大油田起了重要作用。伊朗对国际投资者开放,尤其在工业和石油部门在法律、税收和义务方面给予放宽和优惠。19年6月,伊朗和阿曼签订了合作开发布克/亨扬E天然气凝析油田的有关合同;19年8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与Bow Valley 能源公司签订了海上巴拉尔油田的开发合同;19年9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与由道达尔公司、俄罗斯Gazprom公司和马来西亚Petronas公司组成的国际财团签订了南巴尔斯天然气和凝析油田的开发合同。1998年7月2日,伊朗在伦敦布了第二轮勘探、开发和下游招标,其内容包括:① 勘探17个区块,目标是探明油气约27.4×108t油当量,其中陆上区块12个,进行总计52.1万多千米的二维地震勘探和5700多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勘探,钻探井25口;海上勘探区块5个,进行总计8900多千米的二维地震勘探和450多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勘探,钻探井11口;②开发23个油气田,开发包括新发现油气田投产和在产的油气田提高油气收率,预计投资约50亿美元;在陆上油田开发中,有3个为注气开,9个为提高石油收率,这12个油田的石油可储量总计为25.3×108t;海上的开发油田有8个,石油可储量总计为4×108t,目标产量为3750×104t/a,估计投资约30亿美元,增加石油 产量约(1825~2170)×104t/a;开发的气田有3个,天然气可储量总计为16349×108立方米,目标产量为335.7×108立方米/a;③下游招标的内容包括4项工程,扩建阿巴炼油厂[2] 。

1998年3月伊朗就宣布:有意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开发里海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但由于沿里海各国对于如何分配里海的油气意见不一,开发里海还有一定难度。

在1998年3月16日于迪拜召开的第六届中东油气年会上,伊朗官方指出,将在两个月后向外国公司提供100多个项目进行招标,其中包括第一次向外国公司开放的陆上油气田和探区。上游的招标用回购合同的形式,开发一个油田将以石油偿还。

1999年上半年,伊朗就南Pars气田第4~8开发阶段举行了招标,其中第4、5期开发工程包括10个井位钻井和2个海上平台的施工建设。另外,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还与加拿大Bow Valley公司和英国Premier石油公司就专门开发波斯湾Lan岛西南部的Bal油田签订了一份2亿美元的回购合同。

1999年7~8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又宣布向国内外石油公司招标承建7个石油勘探项目:Moghan区块1、Moghan区块2、Zareh-Kashan区块、Bander Abbas区块、Makran区块、西Kish区块和东Kish区块。

1999年2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PC)在德黑兰开研讨会,决定引进外国资金,改造国内现有石化加工厂,建设新的石化加工厂,希望把阿萨卢耶港(Bander Asaluyeh)建设成石油、天然气和石化作业中心,为此大力寻求国际合作。

在上游活动中已经颁布在1998~1999年间外国投资的许可证达到了54亿美元,伊朗已成功地在开发南巴尔斯、锡里、巴拉尔和Soroush气田,实验了回购政。对Doroud、Khouf和Salman气田应用相似的。在下游活动中,伊朗进行了天然气国际,包括天然气销售和在运输系统如管线、液化和液化天然气运输上的投资。

3地质特征编辑

大陆特征

伊朗位于古特提斯及其两侧的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两大陆的古生界和三叠系都为稳定的克拉通沉积,晚三叠世古特提斯海闭合,发生较强的构造运动。其西南侧的扎格罗斯海槽连续沉积了直至第三世纪的海相灰岩和页岩,上新世--更新世发生褶皱。向西南为持续发育的、构造变动较弱的阿拉伯(波斯湾)盆地。扎格罗斯冲断层东北侧,自寒武系至三叠系为浅海、泻湖和陆相沉积,各层系之间均为整合关系。三叠纪末的构造运动使其上的沉积以陆相为主,其后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使中、古生界地层发生轻质及岩浆侵入和喷发,局部地区有地堑型沉积。扎格罗斯冲断层带两侧的沉积相、厚度、变质程度和岩浆活动具有明显差别。

伊朗全境大致可以分为9个大地构造单元:阿拉伯盆地、扎格罗斯前陆褶皱带、扎格罗斯褶皱带、中央盆地群、鲁特地块、厄尔布尔士造山带、里海南缘前陆盆地、科佩特山前坳陷和马克兰带。

沉积岩面积达67.7万平方公里,沉积岩总体积508×104km3,扎格罗斯山前褶皱带厚度达11000以上,为形成伊朗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奠定了物质基础。伊朗最重要的储层是渐新统--中新统的阿斯玛里(Asmari)灰岩,在胡泽斯坦地区厚320~488m,纯产层厚10~280m。阿斯玛里灰岩的原生孔隙很小,很少超过5%,原始渗透率只有几个毫达西,由于强烈褶皱、断裂形成的裂缝大大改善了阿斯玛里灰岩的储集性,使孔隙度可以达到25%,渗透率超过100×10负3μ m2。也正是由于裂隙,使得井与井之间阿斯玛里灰岩的产量变化很大。发育在阿斯玛里灰岩之上的Gachsaran组蒸发岩是优质的盖层。由于扎格罗斯盆地强烈的断裂使得油源比较复杂,主要的烃源岩来自白垩系,另外阿斯玛里灰岩本身也生油。储层除阿斯玛里灰岩外,还有白垩系阿尔必阶--坎佩尼阶斑基斯坦(Bangestan)群灰岩、侏罗系--下白垩统卡米(Khami)组灰岩、白云岩和二叠系达拉(Dalan)组碳酸盐岩。

盆地特征

伊朗西南部主要为扎格罗斯盆地。这是伊朗主要的油气田富集区。中部伊朗地区夹于扎格罗斯山和厄尔布尔士山(阿尔博兹山)及鲁特地块这间,地表大部分地区为沙漠覆盖,发育有一系列盆地,如中央盆地群等,是除西南部以外伊朗最大的含油气远景区。伊朗北部地区为里海南缘前陆盆地。

伊朗西南部含油气区,为波斯湾盆地的一部分,由扎格罗斯山前褶皱带和阿拉伯地台东缘(相当于鲁卜哈利盆地)的伊朗部分组成,是伊朗主要产油气区。主要产油层为第三系---渐新统阿斯马里石灰岩、白运云岩,其次为白垩系的班尼斯坦石灰岩,以及二、三叠纪孔隙性白云岩和石灰岩产气层。阿斯玛里石灰岩储层上覆为下法尔斯以、组大套石膏、盐岩盖层,厚达1000m,具有良好的封闭条件。侏罗系及二叠系石灰岩油气藏亦具蒸发岩盖层。中、新生代有良好的生油层,富含沥青的暗色泥岩类厚达3000~4000m。

中阿拉伯油气区的伊朗部分,包括Dibdibah坳陷、Qatar隆起和西波斯湾坳陷。油气产层约50个左右,其时代从志留纪到中新世,早二叠世Faraghan组储集层均为浅海陆棚鲕粒灰岩和白云质灰岩;早、中侏罗世Sergelu组储集层为闭塞海深水陆棚沉积的薄层状沥青质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卢里斯坦盆地;早白垩世Khakaib组储集层为浅海陆棚介壳灰岩及泥灰岩;晚白垩世Sarra组、Nam组为浅海灰岩储含有层;古新世至始新世Jahrum组储集层亦为浅海灰岩,始新中--新世Asmai组储集层为开阔海陆棚环境沉积的生物碎屑灰岩。盆地中的局部性和区域性盖层有页岩、致密灰岩和蒸发盐岩。盆地中的所有油气藏均以背斜圈闭为主。迄今已在中阿拉伯盆地的伊朗部分已发现了11个油气田,亿吨级以上的大油气田5个。

国外油页岩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油页岩勘查

世界上大多数油页岩区地质勘探程度不够,研究程度很低,也没有统一估算量的标准,不同国家对油页岩量估算所用的工业指标不同,因此不同学者估算的量难以对比,故也很难对全球油页岩量进行正确估算。目前只有美国、澳洲、瑞典、爱沙尼亚、约旦、法国、德国、巴西和俄罗斯等国的部分油页岩矿床做了详细勘探和评价工作,其他许多矿床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探明。

油页岩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分布,但分布并不均匀,主要分布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扎伊尔、巴西、爱沙尼亚、澳大利亚等国家(表2-4),其中,美国、俄罗斯和巴西三个国家的油页岩量就占了整个世界页岩油的86%。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最新统计,根据目前全球33个国家油页岩统计,若将它折算成页岩油,可以达到4110亿t,超过了常规石油量(2710亿t)。但从世界石油的评价现状来看,这只是一个很保守的数据,探明的油页岩储量还只占整个量的一小部分。

(一)美国

2002~2003年美国对油页岩的评价进行了专项基金研究,其油页岩量占世界的69%,量约33400亿t,折算成页岩油3035.66亿t。美国的油页岩主要形成于古近纪和新近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美国主要有两个油页岩矿床:位于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犹他州的始新世绿河矿床和美国东部的泥盆纪密西西比纪黑色页岩矿。此外,美国东部分布有宾夕法尼亚纪煤矿床伴生的油页岩矿床,内华达州、蒙大纳州、阿拉斯加州、堪萨斯州等地方也陆续发现了一些油页岩矿床。但目前人们研究的重点仍是绿河油页岩矿床和晚泥盆纪—早密西西比纪的黑色页岩。

美国绿河油页岩矿是世界上最大的油页岩矿,沉积时代为早始新世—中始新世。主要沉积在皮申斯、尤英塔、绿河、瓦沙基4个盆地内,前两个盆地分别位于科罗拉多州和犹他州,后两个则位于怀俄明州。绿河油页岩矿为湖相沉积,其分布面积大约有65000km2,但最厚和最富的油页岩集中在南部盆地的中央,页岩最深可达1200m。油页岩层一般较厚,含油量平均约11.44%,局部高达38.12%。除绿河油页岩矿外,分布在美国东部的晚泥盆纪—早密西西比纪之间的黑色油页岩的储量也相当丰富,仅次于绿河油页岩矿。美国东部的油页岩为内陆海沉积环境,内陆海覆盖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美国的中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泥盆纪—密西西比纪油页岩分布范围为650000km2,从纽约州至得克萨斯州,它们的埋深可达到3000m以上,含油量为9.53%。页岩油地质储量估计高达1500亿t,其中5%的油页岩可以通过露天矿开(Doncan和Swanson,1968)。

表2-4 世界主要国家油页岩换算成页岩油的储量表

(二)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油页岩沉积跨越时代很广,从寒武纪—第三纪都有分布。根据澳大利亚国家能源咨询委员会的资料(Smith等,1959;Lishmund,11;Cane,16),澳大利亚油页岩总储量为580亿t,折算为页岩油45.31亿t。推断的次经济价值的页岩油地质储量为4500亿t。澳大利亚油页岩主要分布在东部,东部三分之一的领土(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南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以及塔斯马尼亚州)油页岩都较发育,其中昆士兰州油页岩最有经济开发价值。昆士兰州第三纪油页岩主要包括湖相朗德勒(Rundle)、tuart和康多尔(Condor)油页岩,以及JuliaCreek海相油页岩。JuliaCreek海相油页岩分布很广,而且埋藏很浅,但是品位较低,平均只有 3. 53% (Ozimic andSaxby,1983)。昆士兰东部主要产出二叠纪油页岩,分布在罗克汉普顿附近的朗德勒(Bundle),在沿海地区有油页岩 4 亿 t,其中 2 /3 的含油量都大于 3. 81% 。

(三)巴西

巴西页岩油量约 117. 34 亿 t。油页岩主要形成于二叠纪和早古近纪。早古近纪油页岩位于圣保罗东北沿帕拉伊巴河的特列门贝—陶巴特盆地。帕拉伊巴河流域主要有两个油页岩矿区,面积约 86km2,页岩油总量约 3 亿 t。油页岩为湖相成因,含页岩油3 亿 t,其中50%位于25m 厚的覆盖层下面,可用露天方法开。二叠纪伊拉蒂组油页岩品级高,是巴西经济效益最好的油页岩矿。

(四)加拿大

加拿大油页岩主要形成于奥陶纪—白垩纪,油页岩类型分为湖相和海相。现已发现 19 个沉积矿床 (Macauley,1981; Dies and Nassichuk,1988)。其中,最有开价值的是位于 Fundy 盆地的 Moncton 次级盆地,介于 St. Johns 和 Moncton 之间的新不伦瑞克南部的石炭纪 Albert 组的湖相层状油页岩,厚度介于 15 ~360m。下石炭统湖相油页岩主要发育于 Grinnell 半岛的德文郡岛—加拿大北极圈群岛的一个岛屿,油页岩厚度最厚可达 100m。目前,加拿大油页岩的探明储量还比较少。发育在加拿大西北部上白垩统的油页岩,主要为安德森平原及 Mackenzie 三角洲沉积。现已部分开,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此外,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的油页岩也较丰富,约旦、土耳其等国家也有一定的油页岩储量。

因此,从世界石油来看,很多国家的油页岩并未做过详细的普查,探明的油页岩储量还只占整个量的一小部分。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开展全球油页岩量的评估已迫在眉睫。油页岩巨大的储量将对全球的能源战略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所统计的油页岩量分布看,低含油率的油页岩占了绝大多数。目前,油页岩的综合开发技术普遍较低,根本不能对低含油率的油页岩进行开发,如果不断研制开发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及设备,将极大得提高油页岩的综合开发能力,对全球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国外油页岩开发利用

(一)油页岩开发利用技术

油页岩用途广泛,油页岩开发利用涉及的关键技术比较多,主要体现在油页岩的开技术、油页岩燃烧发电工艺、页岩油提取技术、油页岩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利用技术以及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等技术。

1. 油页岩开技术

油页岩开方法有矿法和地下干馏法二类。目前世界上用的多为矿法,地下干馏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尚存在具体技术难题。矿法又分为露天开和矿井开两种方法,世界上适合露天开的油页岩比例很小。开出来的油页岩在地面干馏釜中干馏,油收率很高,但在矿、运输、矿石粉碎、废页岩处理、恢复植被、控制污染和水等的方面投资大,经营费用高。实际上,许多油页岩都是通过地下开回收的。但各种地下开法的油回收率低于地面干馏法。运用较成功的是由西方油页岩有限公司 Ralph M. Parsons 公司共同研制的垂向型就地干馏,并由西方公司在科罗拉多州实现了工业和商业规模的生产。目前,荷兰壳牌公司正在研究油页岩地下裂解技术,使油页岩直接在地下液化、气化。这不但提高了油页岩开发利用效率,而且减少了开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但壳牌公司提供的 ICP 技术也有自身的条件,必须满足油页岩有效厚度与含油率两者乘积满足 274,含油率最低应≥3. 04%。依据目前我国油页岩的分布特征,很难有满足 ICP 技术开发的地区。并且,此技术也有自身的一些弊端。例如,在美国,针对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西部高原上建立的 ICP 实验基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报告证实了科罗拉多州丰富的油页岩储量,但表示 “初期商业运作有可能要等到 10 多年以后”,并且 “有很大的技术、经济以及环保方面的不确定性”。美国丹佛荒野协会的史蒂夫·史密斯认为,壳牌石油公司开行为是一种 “错误的愿望、夸张的需要和无法实现的承诺”。有数据表明,每生产一桶石油,需要消耗三桶水。史密斯表示,新技术有可能消耗大量的地下水,从而影响数十万居民的生活用水。壳牌石油公司前项目经理罗伯特·卢克斯认为,水将是限制油页岩开发的重要因素。20 世纪 80 年代他所负责的项目以失败告终,已退休 28 年的他目前是一名顾问,并撰写了一本关于油页岩的书。虽然他对于油页岩开的前景表示乐观,但他认为目前该行业面临的形势紧迫,可靠的科学信息也不够充分,而且现有的技术不够经济,如果不适当放缓开发的步伐,势必重蹈当年的覆辙。

2. 油页岩循环流化床技术

油页岩的第二大使用潜力是燃烧发热发电。世界上工业应用的有三种燃烧工艺,粉末页岩悬浮燃烧 (爱沙尼亚)、颗粒页岩流化燃烧 (德国)及颗粒页岩循环流化燃烧 (以色列及中国)。循环流化床技术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型洁净煤燃烧技术。它显示了其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灵活等明显优点,特别是在燃用低质煤种和煤质多变的场合,和相同容量的链条炉、煤粉炉相比,不仅热效率可有相当大的提高,在燃料制备方面,不需要煤粉炉所要求的庞大而复杂的制粉系统。这种特点比较适合于油页岩的燃烧。德国鲁奇公司和芬兰奥斯龙公司是研究开发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较早的公司。进入 90 年代,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鲁奇炉型 (最大容量锅炉为 700t/h 级亚临界压力循环流化床锅炉,1996 年投入商业运行)、奥斯龙炉型、福斯特—惠勒炉型 (最大容量锅炉为 783t/h 级亚临界压力循环流化床锅炉,19 年投入商业运行)、巴特利炉型 (最大容量为日本三井 300t/h 多固体循环流化床锅炉)、德国巴高克炉型 (最大容量为 350t/h 高压电站锅炉)和美国巴威的内循环炉型 (最大容量为 210t/h 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等几个各具特色的主要炉型。与此同时,传统燃烧技术的锅炉设计制造公司纷纷投入大量的资金及人力进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研究开发,其中的代表包括法国通用电气阿尔斯通 Stein 公司用 Lurgi CFB 技术、美国ABB - CE 公司用 LuriCFB 技术、德国 LLB 公司用的 Luri 和 Circofluid CFB 技术、美国 Foster wheeler 公司用的 F - W 和 Pyroflow CFB 技术。

3. 油页岩干馏技术

油页岩的最大使用潜力是干馏制取页岩油。油页岩干馏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有爱沙尼亚、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和俄罗斯等国。迄今世界上较成熟且经长期生产的有:爱沙尼亚的 Kivioli 块页岩干馏炉和 Galoter 颗粒页岩干馏炉; 巴西的 Petrosix 块页岩干馏炉; 中国抚顺式块页岩干馏炉; 澳大利亚的 Taciuk 颗粒页岩干馏炉。

爱沙尼亚的 Galoter 颗粒页岩干馏炉处理量大,油收率高,产高热值气,可处理颗粒页岩,适合有条件的大中型油页岩炼油厂; 巴西的 Petrosix 块页岩干馏炉处理量很大,油收率高,产高热值气,处理块页岩,投资高,适合大中型油页岩炼油厂; 澳大利亚的 Taciuk 颗粒页岩干馏炉处理量很大,油收率高,产高热值气,处理颗粒页岩,油页岩经加氢改质,质量好,投资高,适合于大中型油页岩炼油厂。中国抚顺式块页岩干馏炉处理量较小,目前,桦甸用的是巴西的干馏炉型。

(二)油页岩综合利用

油页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开发利用已经渗透到提炼页岩油、发电、取暖、制造水泥、生产化学药品、合成建筑材料以及研制土壤增肥剂等各个领域。目前,全球油页岩主要用于发电和供暖。据统计,2000 年全球开的油页岩中有 69% 用于发电和供暖,25%用于提炼高收益的页岩油及相关产品,6% 用于生产水泥、化工以及其他用途(图 2 -1)。

图 2 -1 2000 年世界油页岩利用百分率 (据 Dr. K. Brendow,2003)

世界油页岩工业约始于 1830 年,页岩油作为照明用而发展起来。目前,世界上油页岩工业主要分布在爱沙尼亚、巴西、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爱沙尼亚的油页岩主要用于发电和提炼页岩油,2002 年油页岩开量达到3 000 多万 t,用油页岩生产出来的电力除了可以满足本国的需要,还可以向邻国出口; 巴西从 1935年就开始生产页岩油用于运输燃料,并在油页岩中可提取硫和放射性铀; 美国主要是利用露天开和蒸馏方法提取页岩油,2000年美国和爱沙尼亚签署了两国在油页岩开发利用技术及工艺方面进行了合作的协议;德国的油页岩主要用于水泥和建筑材料,每年利用50万t油页岩作为燃料,其灰分用于生产水泥;澳大利亚除了发电和提取页岩油外,还提取镍化学添加剂;俄罗斯、匈牙利、乌克兰、奥地利、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等国将大量油页岩加工成肥料,或加工成土壤稳定剂,用于酸性土壤的中性化。另外,以色列、约旦、泰国和加拿大等也非常重视油页岩的开发和利用。但是,还有一些国家,如加拿大、瑞士、约旦、摩洛哥、南非等国在油价市场的竞争下被迫停止了油页岩工业生产。

三、实例分析———爱沙尼亚

(一)油页岩现状

爱沙尼亚油页岩主要为库克油页岩,从爱沙尼亚北部向东至俄罗斯圣彼得堡,油页岩分布面积约50000km2,页岩油探明储量24.94亿t。爱沙尼亚有21个油页岩矿,主要分布在库克油页岩矿区,一个是爱沙尼亚矿区,另一个是较新的Tapa油页岩矿区。

(二)油页岩开发历史

爱沙尼亚是目前世界上利用油页岩比较多的国家之一。爱沙尼亚81%的油页岩都用来发电供应全国92%的电力,16%用于石油化工,剩余的部分用于水泥制造以及其他一些产品的加工利用(图2-2)。

爱沙尼亚油页岩工业开始于1916年,在J?rve和Pervade两个城镇进行露天开。每年共开56万t油页岩。后来因独立战争的爆发而被迫停产。

1918~1945年,爱沙尼亚油页岩工业持续稳定发展。1918年独立战争后,油页岩开量为1.7万t,并且建设了第一个国有油页岩工厂。同时,私有油页岩工厂也不断出现,有本国人投资的,也有德国、英国、瑞典、丹麦等国外私人投资。随着人们对油页岩的兴趣不断增加,到1933年20项油页岩开发优惠政策出台,鼓励油页岩勘探开发。总勘探开发面积达1250km2。

到1940年,爱沙尼亚共计开油页岩1100万t,平均年产量达170万t。刚开始油页岩开是顺着露天油页岩地层开,后来油页岩的露天开上覆地层厚度为8m,继而开始油页岩地下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沙尼亚在1945~1946年对14个小型露天矿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并在一些矿田中实施钻井开。1947~1965年,逐步在东部开发了50个油页岩矿。1950年,油页岩产量为350万t,到1955年,油页岩产量达到700万t。油页岩主要用于Tallinn、Kohtla-J?rve和Ahtme的发电厂,Kohtla-J?rve和Kivi?li的化工厂,以及Kunda水泥厂。1946年和1960年先后两次进行了油页岩储量评价,分别为10亿t和33亿t(图2-2)。

图2-2 爱沙尼亚油页岩产产量变化图(据V.Kattai,U.Lokk,1998)

1965年,爱沙尼亚建立了新的发电所(波罗的海热发电所),年输出电1400MW,而后又建立了爱沙尼亚热发电所,年输出电2000MW,因此对油页岩的需求巨增。为了满足对油页岩的不断需求,Viru(1965年);Estonia,三个露天矿(13年),Sirgala(1963年),Narva(10年),Oktoobri(现今改名为Aidu)(14年)等油页岩矿先后建立。油页岩产量从1960年的920万t上升到10年的1750万t。16~1987年,爱沙尼亚开始在西部和西北部进行油页岩开。1981年,由于列宁格勒地区建立了Sosnov?iBor核电站,相应的对油页岩发电的需求减少。1985年开量为2570万t,1990年开量为2120万t,1995年开量为1210万t,其中一半以上都为露天开(图2-2)。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电的需求量有所增大,决定启动“重建油页岩地区”,加大对油页岩的利用。在2006年,爱沙尼亚发电厂和炼油厂将分别需要994万t和644万t的油页岩;其他方面的用途可能持平,稳定在74万t左右。因此,爱沙尼亚的油页岩产量将从1230万t增加到1700万t。到2020年,规划新建一座400万t规模的油页岩工厂。倘若爱沙尼亚发电能用沸腾炉技术,这些项目将能够实施。届时,油页岩产量将达到 2 100 万 t 以上。

介绍一下尼日利亚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两边为绿色,中间为白色。绿色象征农业,白色象征和平与统一。

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黑色盾面上绘有白色的“Y”型图案,黑色象征尼日利亚肥沃的土地,“Y”型图案象征流经该国的最大的河流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盾徽上端为舒展双翼的雄鹰,两侧各有一匹白色骏马,鹰和马象征尊严和力量。盾徽和白马立在鲜花点缀的草地上,下面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团结与信心,和平与进步”。

自然地理: 面积92万多平方公里。尼位于西非东南部,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西同贝宁接壤,北与尼日尔交界,东北隔乍得湖与乍得相望,东和东南与喀麦隆毗连。海岸线长8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沿海为宽约80公里的带状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大部地区海拔200-500米;中部为尼日尔—贝努埃河谷地;北部豪萨兰高地超过全国面积面积1/4,平均海拔900米;东部边境为山地,西北和东北分别为索科托盆地和乍得湖湖西盆地。河流众多,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为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在境内长140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气温为26~27℃。

人口: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人口1.4亿(2006年)。全国有250多个民族,其中主要的大部族有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西南部的约鲁巴族和东部的伊博族。尼主要民族语言有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占50%,基督教占40%,其他占10%。

首都:阿布贾(Abuja)。人口约300万(2005年)。首都原是南方海港拉各斯(lagos),1991年12月迁入内地城市阿布贾。平均最高气温为34至37℃,平均最低气温为20℃。

国家政要:总统奥卢塞贡·奥巴桑乔(olusegun obasanjo) ,1999年2月当选总统,2003年4月蝉联。

简史:尼日利亚是非洲文明古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著名的诺克、伊费和贝宁文化使尼日利亚享有非洲“文化摇篮”的美誉。公元8世纪扎格哈瓦(Zaghawa)游牧部落在乍得湖周围建立了卡奈姆-博尔努(Kanem-Bornu)帝国。14至16世纪,桑海帝国盛极一时。1472年葡萄牙入侵。16世纪中叶英国入侵。19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1947年英国批准尼日利亚新宪法,成立联邦。1954年尼日利亚联邦取得内部自治权。1960年10月1日宣布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1963年10月1日成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独立后多次发生军事,长期由军人执政。1993年11月以阿巴查为首的军接管,组成临时领导委员会和联邦执行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1998年6月8日阿巴查猝死,9日国防参谋长阿布巴卡尔接任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确定1999年5月29日向民选交权。在1999年2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人民民主党候选人、前国家元首奥巴桑乔当选第四共和国总统,并于5月29日就职。尼日利亚总统宣布将从巴卡西半岛撤军

行政区划:实行联邦制。设联邦、州和地方。1996年10月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全国划分为1个联邦首都区、36个州以及774个地方。36个州是: 阿比亚州、阿夸·伊博姆州、阿达玛瓦州、阿南布拉州、包奇州、贝努埃州、博尔诺州、十字河流州、三角州、埃多州、埃努古州、伊莫州、吉加瓦州、卡杜纳州、卡诺州、卡齐纳州、凯比州、科吉州、夸拉州、拉各斯州、尼日尔州、奥贡州、翁多州、奥逊州、沃约州、高原州、河流州、索科托州、塔拉巴州、约比州、贡贝州、纳萨拉瓦州、赞法拉州、埃邦伊州、埃基提州、巴耶尔萨州。

政治:现行宪法于1999年5月5日公布,同年5月29日起正式实施。该宪法以尼19年宪法为基础修订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尼是不可分割的主权国家,实行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为最高行政长官,领导内阁治理国家;国民议会分参、众两院,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最高法院为最高司法机构;总统、国民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任期四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经济: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世界第十大石油生产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之一。尼日利亚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52亿桶,日产原油250万桶。尼日利亚独立初期是农业国,20世纪70年代石油工业崛起,并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石油工业的产值占到尼日利亚国内生产总值的20%至30%,尼外汇收入的95%和联邦财政收入的80%都来源于石油工业。近几年,尼石油年出口额均超过100亿美元。尼日利亚天然气、煤炭等也很丰富。尼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尼煤炭储量约27.5亿吨,是西非唯一的产煤国。

八十年代后,随着国际市场油价下跌,尼经济陷入困境。1992年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为低收入国家。1995年起对经济进行整顿,取得一定成效。1998年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下跌和国内炼油厂停产,经济增速减慢。1999年奥巴桑乔上台后,积极推行自由化和私有化改革,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严格限制举借新债,大力扶持农业,加强石油、天然气、矿业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外资、外援和债务减免。由于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上扬这一有利的外部因素,尼经济形势趋于好转。主要制造业为纺织、车辆装配、木材加工、水泥、饮料和食品加工,大多集中在拉各斯及其周围地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技术水平较低,多数工业制品仍依赖进口。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40%。全国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农业主要产区集中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目前仍以小农经济为主,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新闻出版:新闻和出版事业较发达。全国各种报刊杂志近百种,电台和电视台有几十个。联邦和各州设有主管宣传事务的新闻部。主要报纸有《笨拙报(英文)、《每日时报》(英文)、《卫报》(英文)、《新尼日利亚人报》(英文和豪萨文)、《民族和睦报》(英文)、《先锋报》(英文)。尼日利亚通讯社(简称NAN)是18年10月成立的官方通讯社,泛非通讯社西非地区总分社的工作亦由尼通讯社承担。尼日利亚联邦广播公司(简称FRCN)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尼日利亚联邦无线广播公司,18年6月改为现名。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简称NTA)成立于1962年,由联邦新闻与文化部领导,有工作人员5000多人。全国划为6个电视区。目前有45个电视台,其中13个为私人有线电视和卫星转播站。

外交: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和“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的多元化外交政策。积极维护非洲团结,促进地区合作,推动西非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参与联合国和非洲地区组织的维和行动,谋求发挥非洲大国作用。

与中国关系:11年2月10日,尼日利亚与中国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双方在经贸、油气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成果显著。2005年,中尼双边贸易额达28.3亿美元,同比增长29.6%。尼日利亚已成为中国在非洲的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2005年4月,奥巴桑乔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公报。2006年4月,对尼日利亚进行国事访问,在尼日利亚国民议会发表了题为《为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而共同努力》的重要演讲,两国并发表联合公报。中尼两国***互访大事记

我需要:厄瓜多尔油气管道发展概况

厄瓜多尔开发现状和相关政策

2.1 厄瓜多尔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厄瓜多尔拥有丰富的石油,其石油储量居全球第24位,是拉美第4大石油国。该国曾是欧佩克成员,1992年因石油增产问题而退出。据BP能源统计,2005年该国石油探明可储量为50.6亿桶,产量为54.1万桶/日,储产比为25.6年,仅次于委内瑞拉。另外,厄瓜多尔还拥有98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见表1)。厄瓜多尔是石油出口大国,目前该国国内石油消费量为14.8万桶/日,其余主要用于出口,石油出口收入占厄财政预算的35%左右。

厄瓜多尔的石油开业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在12年厄东部亚马逊雨林地区一系列油田获得发现之前,石油业一直发展缓慢。在20世纪80年代前,该产业基本上由国有的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一家经营,没有较大的私人资本的参与,所以在资金投入和技术更新方面都不够充分。进入90年代后,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推行,厄开始允许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以提供服务、技术支持和承租石油区块的方式进入石油产业,使厄石油生产在90年代初曾一度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由于国内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政经局势持续不稳定,使得其石油产业一直未得到充分发展。

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Petroecuador)是厄瓜多尔石油行业的中坚力量。在1992年厄放宽对外资和私人资本进入石油行业的限制之前,Petroecuador的产量一直占该国总产量的%以上。近年来,随着外资石油公司的进入,国家石油公司在国内石油生产中的份额有所降低。外资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的业务发展主要以提供勘探和钻井服务,承租区块等合作经营的方式为主。目前,在厄瓜多尔经营的外国石油公司主要有美国西方石油公司、伯林顿公司、莱普索YPF、意大利阿吉普、法国道达尔公司等。其中西方石油公司是厄瓜多尔最大的外国投资公司,其原油产量占厄瓜多尔石油总产量的14%。

2.2 厄瓜多尔油气生产及产品销售情况

厄瓜多尔大部分生产油田位于该国的东北角。该国最大的油田是Petroecuador公司的Shushufindi油田,2005年的石油产量达到5.16万桶/日。其他主要的油田包括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EdenYutui油田,安第斯公司的Dofine油田和Petroecuador公司的Sacha油田。厄瓜多尔主要生产两种完全不同品质的原油:Oriente原油和Napo原油。其中Napo原油是一种重质高硫原油,API度为19.2,含硫量为2%;而Oriente原油则是一种中间偏重原油,API度为28.8,含硫量为1%。未来厄瓜多尔原油产量的增长点将来自该国ITT区块的开发。该区块估计拥有探明石油储量9亿桶,潜在的可开石油储量高达13亿桶。

截至2005年底,厄瓜多尔国内在产油井共1044口,其中外国公司674口。Petroecuador原油产量约占到该国原油总产量的38%,其余均为外国石油公司。2001—2005年,厄瓜多尔的原油产量增长了31%,但Petroecuador公司在其中的比例却下降了18个百分点。

厄瓜多尔石油运输管道有两条,即SOTE管线和OCP管线。其中SOTE管线全长499千米,经修复和改善后的设计输送能力为60万桶/日;OCP管线长483千米,设计输油能力为45万桶/日的管线,该管线于2003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投用后使厄瓜多尔的石油管线输油能力增加一倍。OCP管线的服务对象是外资和民营石油公司,而SOTE管线主要服务于Petroecuador公司。

厄瓜多尔石油主要出口目的地是美国。据统计,厄瓜多尔石油出口量的50%以上流向美国,剩余的主要流向拉美和亚洲。2005年,厄瓜多尔出口至美国的原油达到26.99万桶/日,约占同期美国原油进口总量的2.7%。

厄瓜多尔生产的石油除大部分直接出口外,也有一部分用于生产燃料油等石油产品,但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有限,厄瓜多尔国内炼油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每年需大量进口石油产品。据Petroecuador测算,约78%的原油出口收入用于购买石油产品。到2008年,出口收入几乎不能抵消进口成本。据油气杂志统计,截至2006年底,厄瓜多尔炼油生产能力为17.6万桶/日,该国最大的炼厂是位于太平洋海岸的Esmeraldas炼厂,原油加工能力为11万桶/日。催化裂化和催化重整能力分别为1.8万桶/日和1.28万桶/日,加氢处理能力为24.5万桶/日。此外,厄瓜多尔还将部分原油运至委内瑞拉进行委托加工,然后再将成品油运回厄瓜多尔。目前,厄共有各种成品油输送管道1500千米,成品油贮存中心13个,总贮存能力约280万桶。同时,美国雪佛龙公司已将其在厄瓜多尔的65个加油站业务出售给哥伦比亚的Terpel公司,但继续经营当地的润滑油市场业务。

厄瓜多尔还拥有唯一的Amistad天然气田,该气田位于瓜亚尼亚湾,天然气产量为2.24亿立方米/年,诺贝尔能源公司是其主要作业者。Amistad天然气田项目主要用于陆上天然气火力发电厂。

2.3 厄瓜多尔能源政策

在新届总统上任前,厄瓜多尔石油工业的法律依据是18年颁布的《油气法》及之后的补充和修订。国家石油公司签订合同,需经能源矿产部部长批准才能生效。合作形式包括产量分成合同和合资经营。合同勘探期为6年,原油生产期20年,天然气生产期25年;产量分成比例依累计产量和油价确定。2004年3月,厄瓜多尔前总统古铁雷斯召集18家私营和国际石油公司开会,正式宣布取消厄国家石油公司在私人公司对亚马逊地区的4个区块石油开中对增产油占35%分成比例的条件,为私营石油企业和国际石油公司提供较大的投资空间,促进了厄瓜多尔能源领域的开放。

但随着近两年厄瓜多尔经济止步不前,委内瑞拉修改石油法及玻利维亚石油区块国有化,外国石油公司在油价高涨的背景下获取的利润日益增力口,令厄瓜多尔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社会各界纷纷向施加压力,要求收回自己的石油。2006年5月,批准并颁布了石油法修正案,规定外国公司必须将因石油价格上涨而超出原销售合同价格所获利润的50%上缴厄,对原本放开的石油投资领域加上限制。

新上任的科雷亚总统于2006年组建主权国家联盟,主张“主权至上”。在他作为经济和财政部长期间,力主厄终止与违规运作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合同,并且不顾国际金融机构反对,克服重重阻力,将原本用来偿债的石油储备基金纳入国家预算,用于增加社会开支。作为新兴左翼势力的代表,科雷亚鼓励公民广泛参与国家决策,实行政治改革,严打贪污腐败。在对外关系方面,科雷亚主张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反对外来干涉。他批评美国发放巨额农业补贴,反对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认为这将有损厄农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他还要求美军在租约到期后必须从厄曼塔空军基地撤出。在能源发展方面,科雷亚总统认为新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建立起能源发展的基础部分,要摆脱厄瓜多尔长期进口石油产品的局面,为此要积极寻求对国家而言更方便的选择。在强调实行能源国有化的基础上,他承诺将重返OPEC,重启与外国石油公司的谈判。针对目前厄瓜多尔国内炼油能力不足,需大量依靠进口石油产品的局面,新与委内瑞拉和智利签署炼油协议,兴建两座新炼厂,同时进一步改扩建现有的Esmeraldas炼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