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罗斯又有新动静,伊拉克也降价,石油价格战将如何发展?

2.为什么俄罗斯预测油价

3.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

最新俄罗斯油价预测_最新俄罗斯油价预测

不少开机动车的朋友会发现我国的油价一直处于一个持续上涨的状态,这主要是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现在很多人也开始调侃买得起车开不起车了。而且现在有专家表示,在2023年油价还是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仍位于100美元上方。现在如果俄乌冲突不能够得到一个好的解决,全球油价仍然会出现一个继续上涨的情况。

不过,全球油价持续上涨并不意味着中国油价也会继续上涨。中国对待油价具有一个宏观调控机制,当油价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政府就会出手通过相关的措施来调控油价,防止过高的油价来扰乱市场规律,来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由于现在的国际油价还没有达到国内油价所规定的最高标准,所以现在还是有上涨的空间,一旦达到这个标准就不会再出现上涨了。

油价上涨确实会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许多的不便,这会加大人们使用私家车出行的成本,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一情况也能够促进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新能源汽车是不以柴油为燃料的,而是以电力为能源,这种汽车在运行时不会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气体,所以油价上涨也具有一种促进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的作用。

所以这次油价上涨也是给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商提供了一次机遇,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可以做出更多的创新,完善自己的产品质量,收获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在汽车领域上占有更多的比例。当然小编还是希望俄乌冲突能够尽快解决,能够尽快缓解高油价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在疫情之下,很多人的生活压力已经非常大了,油价上涨简直是雪上加霜,希望能够早日恢复到人们所能够接受的油价水平。

俄罗斯又有新动静,伊拉克也降价,石油价格战将如何发展?

历经近半年拉锯,欧盟成员国就对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达成协议,12月5日,俄油“限价令”正式生效。G7和澳大利亚随即也表示跟进。

根据这一限价机制,如果俄罗斯向第三方国家出售原油的价格高于上限水平,那么欧盟和七国集团的企业将被禁止为俄原油运输提供保险、金融等服务。欧盟还计划每两个月审查一次该限价机制运作情况,以应对市场变化,确保价格上限比俄罗斯石油产品平均市场价格至少低5%。

为何是60美元/桶?

价格上限是西方对俄制裁锁链的最新一环,也是核心举措。然而,围绕限价标准应设在何种水平,欧盟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

G7最早提议将价格上限定为每桶65至70美元,这在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看来“太过慷慨”,他们提出应限价每桶30美元甚至更低。但这一主张遭到希腊、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等国的反对,这些国家拥有庞大海运业务,他们要求将价格上限设在每桶70美元。

最后阶段磋商超过24小时,经过艰难谈判,12月2日,欧盟终于就对俄海运石油出口限价达成一致,包括“钉子户”波兰在内的27个成员国同意将价格上限定为每桶60美元。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表示,虽然爱方希望更低的上限,但60美元已是目前能取得的最好结果。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晨指出,60美元/桶的价格低于外界此前预估的65至70美元/桶,显然,这是欧盟在经过一番博弈和妥协后,不得不采取的折中方案,而在弥合内部分歧的同时,欧盟也希望在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和不减少俄罗斯对全球市场的出货量之间取得微妙平衡。

对俄罗斯杀伤力几何?

那么,这样一个充满妥协的限价之举究竟能否达到美欧预期?舆论对此普遍持质疑态度。

比利时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能源政策专家西莫内·塔利亚彼得拉表示,60美元/桶很接近俄罗斯乌拉尔原油最近的市场价格,不会对俄财政产生太大影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指出,“限价令”看似很精明,但俄方完全可以使用不受限价令影响的非西方油轮和保险公司。

在赵晨看来,欧盟出台限价举措,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对俄罗斯的能源打击范围,使其无法获得更多的原油出口收益并用于俄乌冲突中,同时,欧盟也是为确保石油进口价格的波动形势得到稳定,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实际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赵晨指出,从价格因素来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俄石油生产的成本盈亏平衡价约为每桶30至40美元。眼下,俄罗斯运往一些欧洲地区的乌拉尔原油交易价已跌至每桶60美元以下,远低于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每桶85美元的价格。因此,尽管西方设置了价格上限,俄罗斯仍有盈利空间,至少在短期内影响十分有限。

赵晨还注意到,相较于此前,欧盟的态度已经出现软化迹象。根据此前禁令,自12月5日起,欧盟将停止进口俄海运原油,欧盟将全面禁止向俄油轮提供服务。但是,最新达成的价格上限放宽了限制,允许欧盟公司为遵守价格上限的俄油轮提供服务。此外,欧盟还给予价格上限45天过渡期,并表示只有“故意”运输超过价格上限的俄原油,才会受到禁运90天的处罚。

“对俄油限价的制裁举措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反而为俄石油禁运打开了‘后门’”,赵晨说道。

俄罗斯的反制“工具箱”里有什么?

欧盟已经出牌,俄罗斯的回应则是寸步不让,誓言将进行反制。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日重申,俄罗斯不会接受西方的油价上限,克里姆林宫正在评估当下的情况,会在快速分析后采取行动。

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4日也表示,俄针对“油价天花板”政策的态度一直没变,哪怕减产也不会接受对俄石油“限价令”。同时,他还指责西方的做法是野蛮干涉市场,违背了世贸组织制定的所有规则。

赵晨表示,俄罗斯的政治考虑优先于经济考量,因此必然会对“限价令”展示出强硬态度。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将为此作两手准备,一方面,要调整能源出口方向,从需求侧寻找更多的新的原油销售地。事实上,俄罗斯早有绸缪,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自5月以来,俄罗斯向西方国家输送的石油以每天220万桶的数量逐日递增,其中三分之二已转移至中国、印度和土耳其。截至今年10月,印度已经成为俄海运石油的最大买家。

与此同时,为了突破封锁,俄罗斯还在组建自己的独立系统,买方可由俄罗斯实体安排保险,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开制裁。

赵晨进一步指出,除了减产和减少向欧盟国家出口石油,俄罗斯的反制工具箱中还有液化天然气,石油、天然气双管齐下,无疑将加剧欧洲国家的能源危机。

西方将遭到何种反噬?

针对“限价令”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欧佩克+也表示了不满。路透社援引几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几个欧佩克+成员国认为这一反市场措施最终可能被西方用来对付任何生产商。

印尼财长穆里亚尼此前也提出过同样看法。她表示,沙特和欧佩克决定大幅减产石油,是为了阻止美国“将大宗商品价格用作地缘政治目标”,因为一旦开创这个先例,将加剧全球经济焦虑,且没人知道西方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欧佩克+还在“限价令”生效前一天举行会议,决定维持第33次部长级会议确定的减产目标,即在8月产量的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欧佩克+表示,这一减产决定“纯粹是基于市场考量”,是“正确且必要的做法,以让全球石油市场迈向稳定”。

赵晨注意到,相关会议一般是在工作日时间举行,但这次会议被安排在西方对俄石油实施“限价令”前的周末,且从线下面对面会议改为了线上会议,使得这场会议显得“非同寻常”,而此前曾主张增产的代表也就此形成共识,认为当下并不是加大石油产量的好时机。

“这一轮原油供给侧同需求侧之间的博弈,最终会给欧盟和G7国家带来反噬,相比天然气,石油市场全球化程度更高,若该市场重演欧洲天然气危机,波及范围会更广,不仅欧盟国家这个冬天的日子会很难熬,世界经济的复苏脚步也将受到拖累“,赵晨表示。

为什么俄罗斯预测油价

我觉得现在石油价格下跌的趋势将会逐渐平稳下来,短时间内不会再次下跌,俄罗斯上次透露了欧佩克会议在五月份或者六月份将再次召开,在这之前,油价应该都不会有太大的涨幅。

1、沙特和俄罗斯闹掰短时间内没有和好的可能。在上次沙特同俄罗斯谈判闹掰之后,我觉得短时间里沙特和俄罗斯都将继续头铁的碰撞下去,至少目前看来沙特和俄罗斯没有一个想要低头的,沙特增加石油产量降低石油价格,俄罗斯也马上进行对策,增加产量,虽然俄罗斯石油产量比不过沙特,但是战斗民族硬刚起来还是不怂的,不然在2018年世界杯上人家怎么200个追2000个人打。

2、沙特背后可能有美国的支持同俄罗斯进行对抗。我觉得沙特敢这样和俄罗斯正面对抗背后是有美国的影子的,不然沙特是不敢这么头铁的,并且熟悉苏联历史的人应该都觉得这个剧本很熟悉,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苏联面临解体威胁,就是美国联合沙特把石油价格直接压到了一桶十美金,给苏联的经济又添了一把火,所以我觉得这次沙特头铁硬刚俄罗斯背后还是有美国的。

现在全球都是经济危机,所以 我觉得现在石油价格基本十固定了,不会在大规模的降价了,不然美国也遭不住了,已经熔断四次了,在下一次欧佩克会议之后,这个问题应该就会彻底解决了,然后全球油价再缓慢回升,慢慢回到以前的价格。

综上,我觉得现在石油价格战已经是趋向平稳,短时间内不会再次大规模降价,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再次降价的可能,现在就是静观其变等下一次欧佩克成员国的谈判吧。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

你好,我刚看一份《求是》内参,说美国政府不愿油价上涨,目的是打击俄罗斯,页岩打出石油后大量资金投入,只有产出更多石油才能发行股票上市拿回投入,逼山梁山,和沙特等国对抗上了,所以15年油价还是维持低位,上涨可能性不大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油价一直在上涨。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爆发后,油价继续上涨,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1

 受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消息刺激,国际油价再度大涨。美油主力合约上涨4.5%,报124.77美元/桶;布油主力合约涨4.86%,报129.2美元/桶。

 来源:Wind

  中国油价将迎“六连涨”,或进入“9时代”

 受国际油价影响,中国原油期货也一路飙涨。截止3月8日午间收盘,原油助力达790.9,涨幅为11.03%。

 而按照现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国内的汽油、柴油价格不仅包括原油的购入成本,还包括国内运输费、炼厂加工成本、合理利润、流通费用,以及增值税、城建教育附加和消费税等。

 随着国内原油成本增加,在3月17日下一轮成品油价调整期间,汽油、柴油价格势必会再次上涨。

 3月3日92号、95号汽油平均涨幅为0.2元左右,按照原油价格上涨比例来计算,平均每升汽油价格涨幅约为0.8元,有望创下今年以来最大的国内油价涨幅。

 贵州、四川、云南、重庆、广西等汽油价格较高的地区的92号汽油售价,有可能直接飞奔进入9元时代。

 和油价相关的物流,化工等行业会不会进一步推高国内CPI指数,在不远的未来大概率发生。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2

 随着美欧等国可能会对俄罗斯实施能源制裁,油价持续走高。法国外贸银行对此发表了担忧,除了中国以外,亚洲的其它经济体都要为原油费用和能源成本的急剧上涨做好准备。

 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由于供应链中断,供应和运输放缓,货运成本急剧上升,油价一直在上涨。但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爆发后,油价继续上涨,周一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每桶约123美元。这给仍在试图从疫情中复苏、并试图控制不断上升的通胀的亚洲经济体带来了进一步的痛苦。

 对俄罗斯可能实施禁运的消息加剧了对石油供应紧缩的担忧,油价飙升/图源:彭博社

  印度泰国“最受伤”

 法国外贸银行称,家庭和企业可能会承担大部分影响,尤其是在印度和泰国等国家。尽管大多数亚洲经济体与俄罗斯的直接贸易有限,但高油价更广泛的影响将间接损害亚洲经济体。“市场都在关注石油,因为石油价格基本上已经失控了。真正重要的不是直接进出口,而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的活动。”

 对俄罗斯实施的金融制裁,尤其是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国际支付信息系统 Swift 之外的行动,已经迫使俄罗斯石油退出全球市场,因为贸易商不能或者不会从俄罗斯卖家那里购买石油了。

 图源:美联社

 2月份油价有所上涨,越南、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韩国、日本和印度的汽油价格均上涨了每升5至10美分。其中印度消费者尤其可能受到价格上涨的影响,因为印度政府的预算中几乎没有补贴。与此同时,泰国的补贴也不够,通胀的上升可能会限制该国的购买力。韩国和越南也面临着油价上涨的风险,因为它们是俄罗斯在亚洲能源市场的两个大客户。

  中国竟是“局外人”?

 在这场能源价格危机中,中国显得是个“局外人”。尽管中国一个能源进口大国,但中国的规模足够大,可以在长期内消化更高的价格。除此之外,中国还有一个受监管的电力行业,消费价格由国家控制。

 不过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亚洲实际上离这场危机还很远。无论我们多么消极,亚洲都还远不如欧洲或东欧那样痛苦。许多亚洲能源进口国一直在从疫情中复苏,并在应对能源价格上涨方面表现出了弹性。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由于能源价格敏感,亚洲自身能源供应的任何变化都将导致价格上涨,就像马来西亚Satu液化天然气公司最近意外中断天然气供应的情况一样。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3

 昨天国际油价上涨大涨超3%之后,今天继续上涨,可以说近期国际油价已经连续暴涨了,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超过127美元/桶,美国原油也超过123美元/桶,这让下周就要进行的新一轮油价调整恐怕会大涨。下面看看国际油价最新消息

 今日国际油价: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30美元,涨幅为3.60%,收于每桶123.70美元;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77美元,涨幅为3.87%,收于每桶127.98美元。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新一次油价调整将在3月17日24时进行,目前进行了第4个工作日统计,当前预计上调油价1240元/吨(0.94元/升-1.12元/升),。

 国际油价最新消息

 美国石油协会(API)数据称,上周美国原油库存上升,而汽油和馏分油库存下降。截至3月4日当周,原油库存增加了280万桶。汽油库存减少约200万桶,馏分油库存减少550万桶。

 当地时间3月8日,美欧均宣布加码对俄制裁。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了针对俄罗斯的能源禁令,将禁止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英国宣布,拟于今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相应石油产品,预计将逐步调整从美国和中东购买石油,目前,英国尚未宣布是否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美媒透露,白宫已经联系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政府,请他们协助“弥补俄罗斯石油产量的缺口”。但是,专家表示,国际油价的飙升已经让全球的石油公司都“竭尽了全力”,没有人还在“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