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额敏县4路公交车

2.谁能介绍下潍坊炮八师的历史!多多益善…

3.***满族将领

额敏县4路公交车

第九师168团在哪里_第九师168团油库油价

额敏县4路公交车:

吾宗布拉克牧场场部——二支河牧场老场部——派出所——规划招呼站——二支河牧场新场部——星光三队——惠丰牧场——冷库——县油库——第九师油库——鑫悦酒店——宏鑫公司——交警大队(换乘1路、5路)——县客运站(换乘1路、5路)——中心商场——农村信用联社(换乘2路、3路)——县医院(换乘3路、5路)——县人事局(换乘6路)——县三小(换乘6路)——红花小区——塔额大酒店(换乘3路)——第九师加油站(换乘3路)——鑫锦华凌市场(换乘2路)。全长12公里。

谁能介绍下潍坊炮八师的历史!多多益善…

潍坊炮八师的历史:

1950年2月28日,在湖南省湘潭成立炮兵第8师,以第42军155师师部(前身是1948年1月在黑龙江克山县成立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9师),12兵团炮兵45团,13兵团炮兵46团,15兵团炮兵48团组成。师长王珩,政委李振邦,全师9311人,马2822匹,胶轮大车266辆,日式10榴11门,

90式野炮9门,38式野炮59门,改38式野炮7门,41式骑炮1门,75式改榴炮18门,共计105门,枪3049支。各团4门制9各连的编制。

1950年3月,炮兵第8师开赴黑龙江密山县进行农业生产。

1950年7月26日,炮兵第8师率第45、46团与炮5师第44团(该团1950年7月26日在吉林转隶炮8师,1951年1月20日离开炮8师)分别从密山、鸡西出发,31日先后到达通化(炮45团到达辑安),炮48团和警卫营留密山继续执行生产任务。入朝前补充翻译197人。

1950年10月19日夜,由吉林省辑安入朝,炮兵第8师率炮兵45、44团日入朝,23日夜炮46团入朝配属38军,从此脱离炮8师建制。全师8514人,火炮112门。

该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两年零七个月,先后配属13个军,共参加战斗2541次,消耗炮弹16万余发,直接毙敌1万余名,毁伤敌炮169门,坦克286辆,汽车189台,击落击伤敌机431架。1950年10月,第一次战役中支援42军124师阻击战,激战6天,遭敌空袭,损失火炮2门,人员伤亡27人。

1950年11月,第二次战役中炮46团配合40军118师在新兴洞进攻战,作战2天。

1950年12月,第三次战役炮44、46、45团分别配属42、38、39军进攻战。

1951年4—6月,第五次战役分别配属63、64、65军进攻战。

1951年10月4—13日,配合64、65军在马良山、大德山和高旺山防御作战。

1951年11月4—23日,配属64军马良山和高旺山反击作战。

1952年6月15日,参加临津江以西较大规模炮战,摧毁敌炮20门。

1952年9月19—10月31日,分别配属38、40、65军参加秋季战术反击战。

1953年5月—7月,支援133、7师进攻战。在第三次战役后炮兵第8师先期入朝的炮兵46、45、44团于1951年1月20日分别转隶38、39、42军参加第四次战役,师部于1951年1月24日由铁原回国,2月中旬到达牡丹江市,3月27日从牡丹江炮兵第一训练基地接受了改装的炮兵31、43、47团,

炮兵48团也接受了改装任务,至此炮兵第8师成为了摩托化炮兵师。

1951年4月,炮兵第8师前指率炮兵第31、43团先后入朝,4月2日,炮31团从长甸河口入朝,炮43团于4月26日从长甸河口入朝,共计干部954人,战士3546人,122榴炮72门,汽车368台,高机18挺,参加第五次战役(5月14日,炮31团1营配属190师作战时遭空袭,伤亡27人,损坏火炮8门,

下旬炮43团配属给188师在开赴前线中空袭损坏汽车37台,火炮4门,伤亡75人)和夏季秋季防御战。1951年11、12月,炮兵47(1951年10月1日1营及4连参加北京国庆阅兵)、48团(1951年5月由密山移驻辽源市改装苏122榴炮36门,6月返回宁安县整训)先后入朝。

10月下旬,炮47团2营入朝配属50军148师登岛作战,至此全师全部入朝,在此期间炮兵403、201团,高炮54营归炮兵8师指挥。

1953年10月,炮兵31、43团回国归东北军区炮兵10师建制,高炮54营归高炮64师建制,并准备回国,炮46团由炮1师转归炮8师建制。

1954年12月3日,炮兵22师第207、208团转归炮兵8师建制,全师7208人,38式122榴弹炮 75门,37式152加榴炮34门,132火箭炮50门。

1957年2月,炮兵第8师回国,调至山东潍坊市,并与炮兵12师换防。炮兵208团回国后进驻河北元氏转归炮14师建制,原炮12师第11团拨归炮8师建制。师部与炮11、46、48、207团驻地潍坊市以西黑山营房,炮47团驻地莱阳县北官庄营房。全师6179人,火炮151门。

1961年1月6日至1979年,炮48团担任军区战备值班部队,10年执行全训,

1964年1月1日,炮11团担任军区战备值班部队。自1969年8月起全师担任了近10年的统帅部战略预备队。1961、1962年,炮47、11团先后在益都执行修建二炮805营营房任务。

1969年8月6日,炮11团换装66式122加农炮36门,72辆汽车;炮47团换装66式152加榴炮36门,74辆汽车。

1970年2月,炮207团换装国产63式130火箭炮36门,每连改为6门制。1979年2月,全师选调934名干部战士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1979年8月29日,炮46团由122榴弹炮换装为130加农炮,1985年11月18日,炮11团由130加农炮换装为152加榴炮。

1982年11月22日,炮兵第8师划归26军领导,同时军区直属独立炮兵405、406团划归炮8师代管。

1985年9月25日,炮兵8师由26军转隶济南军区直接领导,炮兵47团移交26军步兵第76师,撤消炮兵47团,11月18日,炮兵405、406团合并为反坦克405团由炮8师代管,撤消炮兵406团。

1985年1月至1986年6月,炮46团配属炮12师随第67集团军开赴云南老山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全团参战干部215人,战士1057人,车辆165台,火炮36门,作战中参加大的战斗7次,对790个目标射击2837次,耗弹45102发,支援步兵粉碎团营规模进攻4次,连规模进攻35次,

摧毁火炮107门,高机13挺,重机枪13挺,工事171个,车辆20台,油库2个,所19个,指挥观察所6个,毙敌518人,伤敌170人,全团伤亡45人,其中伤36人,亡9人 。

1990年元月下旬至3月中旬,全师出动3450人,车辆240台,火炮20门参加**《大决战》拍摄。

1992年10月,反坦克405团划归炮兵8师建制,全师10月6日划归第26集团军建制,11月中旬26集团军炮兵旅缩编为炮兵47团为130加农炮团,划归炮兵第8师建制。

扩展资料

《炮八师我们永远的家》(炮八师战士关于炮八师的回忆作品):

战友们,我们为之奉献青春,令我们梦牵魂绕的炮兵第八师虽已改编成旅,但老部队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将永远深深的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炮兵第八师,其前身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九师。该师于1948年1月成立于黑龙江省克山县。当年12月,编入东北野战军第四十二军,改称步兵第一五五师。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而后南下剿匪。

1950年2月28日,在湖南湘潭,以一五五师师部、炮四十五团、炮四十六团、炮四十八团组成炮兵第八师。建师后,于1950年3月,北上松江省(今黑龙江省)密山县执行以农业为主的生产任务。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炮八师奉命率炮四十五、四十六、四十四团,于1950年10月19日首批入朝作战。在近3年时间内,先后配属13个军,作战2541次,毙敌1万余名,毁伤敌炮169门、坦克286辆、汽车189台,击落击伤敌机431架,配合步兵歼敌32000余名。

1957年2月,炮八师奉命回国,长期在济南军区炮兵领导指挥下,执行战备、训练、施工、营建、生产,以及抢险救灾等任务。期间,炮四十六团于1985年1月至1986年6月,配属炮十二师,随六十七军赴中越边境老山地域,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取得重大战果。

1982年12月,炮八师归二十六军领导。1985年9月,炮八师成为军区直属队。1992年10月,炮八师归二十六集团军建制。2003年11月30日,炮八师改为二十六集团军炮兵旅。

炮兵第八师半个多世纪的征程,经历了在全国中孕育诞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成长壮大、在“左”的干扰中曲折前进、在“十年”中艰难跋涉、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拓前进等五个阶段,先后隶属于炮八师和由指挥、

代管的计有炮兵第十一、三十一、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团;火箭炮二0一、二0七、二0八;反坦克四0三、四0五、四0六,共十四个团。

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炮八师先后涌现出英模人物66名,荣誉单位57个。炮八师这个母体,孕育出近30名将军,培养出近40名军以上干部。部队先后获得全国节煤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军“快反”训练改革先进单位、全军三年装备整顿先进单位、全军装备管理先进单位、

全军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军决算审计先进单位、全军节油先进单位、全军卫生营院建设先进单位、全军除害灭病先进单位、全军无鼠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领导称赞炮八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当中一支英雄的部队,是战功卓著的部队”。

并称之为“战争之神”、“威震敌胆”、“雄风常在”!我们为曾经是炮八师的一名战士而感到光荣和骄傲!

***满族将领

陈翰章(1913—1940),满族,吉林敦化人。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抗联将领。

陈翰章自幼性情刚毅,聪明好学,曾被誉为敦化的“小才子”。1927年夏,他进入敖东中学,开始接受反帝爱国思想。很快就成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一,并主编校刊《敖中》,撰写和发表宣传爱国思想的文章。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陈翰章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2年9月,他投笔从戎,参加了东北救国军,任前方司令部秘书。同年,光荣加入中国***,并成为救国军中秘密党组织的基层负责人之一。1934年,陈翰章被党组织派往关内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活动。

1935年,陈翰章回到东北,脱离抗日救国军,加入到抗日联军的队伍之中。以后历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二师参谋长兼师党委书记,第二军第五师师长、党委书记、中共南满省委委员、抗联第三方面军指挥等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部转战于镜泊湖等吉黑两省交界地区,同敌人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940年秋,敌人调重兵围剿陈翰章部。在雪野寒冬,给养匮乏的严重形势下,他毅然决定亲自率领60余人的小分队留守镜泊湖地区牵制敌人,掩护三方面军主力突围转移。同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小分队被敌人包围。在生死关头,陈翰章拒绝了敌人的劝降,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积极掩护其他同志奋力突围,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

镜泊湖水清亮亮,

一棵青松立湖旁。

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

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

这首至今仍流传在东北地区的民歌,表达了人民对抗日英雄陈翰章的深切怀念。

李兆麟(1910—1946),原名李超兰,化名李烈生、孙正宗,满族。东北抗日联军著名***之一。

1910年11月2日,李兆麟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小荣官屯一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7岁上小学,14岁高小毕业后又在私塾学习2年,成绩优秀。16岁时因父亲去世而辍学务农。这时,他接触了张一吼(张国威)、翟乐全等进步青年和新思想书刊,学到了不少革命知识,为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李兆麟来到北平,开始了抗日救国的革命生涯。9月27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在北平成立,他参加了抗日救国会。返回东北后,组织领导抗日义勇军。11月,到达辽西,在抗日义勇军第四路军耿继周部工作,李兆麟任该司令部文书处处长,参加了攻打新民城和黑山县唐家堡子、历家窝堡等地的战斗。

1932年初,李兆麟、冯基平、杨寿天等到达辽阳小堡,李兆麟接受组织上派他出面同群众武装和山林部队联络的重要任务,往来奔走于各抗日团体和部队之间,反复宣传团结起来共同战斗、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先后说服“长江”、“燕子”及苏景阳所属部队,相继争取、团结的各种武装队伍的首领不下几十人。同年3月,辽阳义勇军成立。苏景阳为司令,李兆麟被选为副司令,下设5个支队,共有3500多人。不久被救国会统编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十四路军。李兆麟率领二十四路军同日军和汉*展开激烈的搏斗,搅得敌人寝食不安。

1932年5月,李兆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党员。

1932年8月,李兆麟率领二十四路军的“燕子”、“平日”、“于志超”等支队,向日本侵略者发起总攻。义勇军官兵不畏艰险,与各路军密切配合,四面出击,袭击飞机场,烧毁敌机多架,破坏敌兵工厂的机器和仓库;捣毁沈阳的无线电台,烧掉日军的汽油库,缴获大批和义勇军急需的军用物资等。这次战斗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使日伪军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坚定决心。但同时也暴露了义勇军的实力和目标,由于敌人的破坏,李兆麟率部转向本溪一带活动。不久,部队瓦解。

1932年9月,李兆麟回沈阳做地下工作。1935年,到哈尔滨工作,担任抗联第六军政治部主任,他不畏艰难困苦,始终战斗在抗日第一线。1945年8月15日,经过人民的浴血奋战,全东北光复了。李兆麟被选为松江省副省长,担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务委员的职务,兼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

1946年3月9日,李兆麟惨遭国民党特务的暗害,年仅36岁。3月24日,哈尔滨十万市民举行隆重仪式,将李兆麟将军遗体安放在松花江畔的道里公园,并将其命名为兆麟公园。

1996年4月27日,在哈尔滨解放五十周年之际,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塑像奠基仪式在兆麟公园隆重举行。

关向应(1902~1946)

原名关致祥,曾用名李仕真、郑勤等。辽宁金县人。满族。1922年毕业于大连伏见台公学商科学校。1923年秋,创办《铁岭日报》,宣传革命思想。1924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到上海大学读书。年底赴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1月加入中国***。同年5月回国后,在上海沪东区共青团部委工作。9月,任共青团济南地委书记。11月调任共青团青岛地委书记。1926年6月调任上海沪西地委书记。同年10月调任共青团山东区委书记。1927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到上海负责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1928年在中国***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书记。1930年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和中央领导工作。1932年到湘鄂西,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中革湘鄂西分会主席、红三军政委。后任红二军团副政委、湘鄂川黔军区副政委等职。1935年参加领导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过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0师政委兼晋西北军区政委、晋绥军区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1941年秋因病回延安休养。1945年在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7月21日在延安病逝。

万 毅 (1907——1997)

字顷波,辽宁大连人(大连金州区原名金县),满族。1926年入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学习,1930年4月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第九期,获毕业考试第一名,由张学良亲自授勋。后在东北军中任连长、营长等职。1936年1月,任直罗镇战斗后重建的东北军一〇九师六二七团中校团长。1937年“二二”事件后遭五十七军军长缪澄流的怀疑、猜忌,被暂扣。东北军东调整编后任五十七军一一二师三三六旅六二七团中校团副,旋升上校团长,率部参加了江阴保卫战和南京保卫战,在南京保卫战中说不损失惨重,只身脱险。后调任一一二师三三四旅六六七团团长。1938 年夏参加了连云港保卫战,同年秘密加入中国***。1939年冬调任五十七军一一二师三三三旅旅长。他思想进步,积极抗日,于1940年9月22日协助师长常恩多领导了著名的“九二二”锄*运动,驱逐了与日本人勾结的五十七军军长缪澄流。1941 年2月17日,遭师内动分子的忌害,被关押,并上报国民党军事当局欲以“通共”罪名军法从事。因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暗中保护,拖延了“处决”时间。1942 年8月2日夜,万一成功越狱。几天后,他回到老部队一一一师,人刚刚起义的新一一一师代理师长,率部加入八路军的行列。1944年该师改编为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万毅任滨海军区(隶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在山东敌后坚持抗日。在战斗中多次亲临前线,面部负伤,导致终身两腮塌陷。1945 年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