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庆油田采油基地大致都在哪?

2.中石油和中石化不相往来嘛?谁更有钱

3.国内外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与展望

长庆油田采油基地大致都在哪?

吉林油田的油价是多少钱_吉林 油田

克拉玛依油田:每年在戈壁滩上待大半年,税前收入4-5万,但需要扣掉的“三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每年都在5000以上;塔里木油田(总部库尔勒):待在库尔勒市区年收入10万左右,去沙漠腹地作业15万左右;玉门油田(总部甘肃玉门市):税前年收入4-5万;长庆油田:税前年收入2 -3万(总部西安,但本科生大都在黄土坡作业);胜利油田:税前年收入3-4万(总部山东东营,盐碱地);大庆油田(总部黑龙江大庆市),税前年收入3万上下;吉林油田(总部吉林松原)年收入2-3万;辽河油田(辽宁盘锦,荒滩),年薪2-3万。其它处于开发后期的小油田,如江汉油田、南阳油田等,一年也就2万上下。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油田需要扣除的“三金”等数目大致差不多。

中海油有四大分公司,分别在上海、渤海、深圳、湛江,实行竞岗制度,工资档位分为ABCDEFGH,各档工资相差很大我只了解D档,硕士费不少劲能够聘上,年收入12万左右,另外本科生上平台大概5000-6000一个月。各位想必觉得油田职工待遇很不错吧,不过要是看看他们的工作环境就不会这么想了。我国的陆上油田基本分布在沙漠、黄土破、盐碱滩等荒无人烟的地方,油田的物价都比较高,和外界相比比较孤立。我见过油田的职工下班后的样子,大多借酒浇愁,或是到外面去找**。所以在油田两大产业最为发达,一是吃,二则为“玩”。在一个孤独的大环境下,一个个原本有追求的孤独的灵魂为摆脱孤独而在酒色中纵情堕落,其实很可悲!或者你会问中海油的职工呢?他们一年中要出海半年,在球场大小的石油平台上忍受煎熬,上了岸以后就想找人喝酒——这是我同学的亲身感受!而且中海油职工的离婚率是最高的,除非是挣只眼闭只眼!还有一个故事发生在长庆油田,一个本科生被安置在黄土坡上管理油井,那里就他一个人,一个电台。半年后领导突然想起了他,但是他已经疯了!看看国外石油公司给一个普通工程师开出的年薪:10-20万美元,我们的海外员工收入大致也是这个水平,不过单位是人民币!知道为什么国外油价疯涨的时候国内油价只小幅度上扬了吧?!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实在太低了!

华北油田在金地小区执意建设商品房,来打造华北油田所为的富人区。而华北油田普通职工所关心的经济适用房已经六年没有建设过,致使油田的二手房价(就是油田原有的七.八十年代盖的已出售给老职工的公房)已经高到普通职工所不能承受的地步(拿50平米的房子来说:四年前售价是四万元,现在已经高达18万元,80平米售价32万元)。说到这里不能不说说房价高的原因:

1. 华北油田自2000年以后就再也没有给普通职工盖过房子。所以2000年以后结婚的职工要买住房就是油田原有的八.九十年代盖的二手房,因为二手房源是有限的。再大部分不是与父母挤在一起住,就是在外面租房子住。

2. 华北油田现有住房大部分都是八.九十年代盖的,大部分的普通职工住的户型是50多平米左右。所以年轻人和父母住在一起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就在外面租房子住(在掏租金的同时还要掏着高额的水电暖费用)。

3. 华北油田的物业费还是暗补(华北油田每年从职工所在的二级单位按人头硬性扣除五.六千元作为物业管理费),这就标志着只要是在油田有的住房的水.电.暖方面就享受着油田的暗补贴,而没有住房的职工就享受不到这项补贴,而无房户却与有房户同样被华北油田扣着物业管理费。

4. 华北油田普通职工的年收入(毛收入)2万元左右,而华北油田所在的任丘市的消费水平又很高所以这点工资除去生活以后就很难剩下多少了,所以有些人就连租房都感觉到有压力,所以住房的必须要依靠单位来解决。

5. 虽然华北油田所在地任丘地方倒是开发了好多楼盘,但是都是私人开发商所做的,他们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信誉没有保障。一个是牵扯油田的住房补贴的问题,还有就是地方的水.电.暖没有保障,还有卫生问题,再一个就是小区的保安工作跟不上。

6. 现在再说说华北油田回迁户的问题,回迁户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华北油田是一个石油企业,他们在石油会战初期因地制宜的,根据油田工区作业的原因在油田的外围区域(多是乡下)建立了一些小的生活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丘市大基地城市化的进程,生活在小基地的职工越来越感觉到他们的生活比起大基地的生活越来越不方便。所以就要求回迁到任丘来的呼声越来越高,得不到支持于是就到管理局去闹,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所以华北石油管理局就准备给他们解决回迁大基地的工作。

7. 但是回迁工作牵扯面广,涉及到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历史的遗留问题其中是存在不可预知的难题的。那里有先给无房户盖房子来的容易,我觉得无房户更是迫切的需要房子,中国人自古以来是安居乐业啊!

8. 据华北管理局住房改办公室工作人员证实,现在先解决回迁户的问题给他们盖经济适用房其间已经遭遇到难题与阻力,无房户三年内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三年呀!无房户已经等了六年再加上三年,也就是2009年以后无房户才是在油田领导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解决不解决还不一定呢!!

9. 再就是地方政府中的少数人,为了私利而形成的对油田的什么事情都要‘榨油水’的习惯,在对待像这种大兴土木的工程.又有求于他们的时候。就更是狮子大开口了!

10. 现在油田的年轻职工为了住房很是郁闷,现在全国流行的“房奴”对油田得年轻职工来说很贴切,并且现在油田的房产还有上涨的趋势,所以搞得华北油田的无房户很是郁闷,更多的是无奈。

十年呀,人生有几个十年啊!所以华北油田的无房户很苦恼.很无奈.也很无助。

我毕业在美国一家石油服务公司作了两年。一年前辞职了,石油圈子不是很适合自己。

工作的第二年薪水6000,出差补助每天200,现场辛苦补助每天236(第一年才100元,自己成长的还是很快的)。 一年365天在外300天以上,经常在海上作业。一年税后收入80,000~150,000吧。

和地方油田比起来绝对算高薪,但在石油外资公司里是少的。我们经常说自己在美国大公司嘛,薪水比别人少点是可以理解的(自嘲)

请陆地油田的人别嫉妒。现在说一下工作的真实情况,你们再评价。我们是搞压裂和防沙作业的。因为经常卖设备到陆地油田,要去调试。对陆地油田作业队比较了解。我们一直作业队6~7人。地方油田作业队60~70人。这意味着我们1个人被当作10人使。而且我们的作业是在海上,陆地油田不开放啊。最长一次作业近48小时,期间休息2~3小时--我们才是王进喜啊。外资油公司的作业人员28/28倒班,是在家休息28天啊,我们服务公司28天海上作业,28天陆地保养设备。

像我要身兼数职: electric technician, commissioning engineer, equipment operator, HLD supervisor and hammer(抡大锤,呵呵), 我在现场一天公司向甲方收费400 USD~~1000 USD

您说,这种工作您要是去做要多少薪水合适。反正我是不会再去做了。

另,现在我完全脱离了石油行业。收入不别以前少,而且舒服多了。

时间过得真快,来胜利油田××采油厂××队工作一年了,回首过去的一年时光,真是感慨颇多啊!!

去年的7月,踌躇满志的从石油大学毕业,想到读书16年就要挣钱了,就要工作了,就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心里那个兴奋啊!到胜利油田报到后,一路分到底,采油队,够基层的,接我们的领导说就要从基层队干起!!

所以就从采油队的活干起

中石油和中石化不相往来嘛?谁更有钱

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之比较

中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中石油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70年代以前,我国有石油部(上游),化工部(中游),有地方政府(下游)等,化工部管化工业务,石油部管石油勘探和开发,地方政府就是管销售渠道,现在这些部门全部整合,并分拆成三家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1、中国石油在油气开采领域具有优势(资源性企业)

中石油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最大的控股子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炼制、储运、销售等主营业务。在油气开采方面有大庆油田,辽河油田,新疆油田,长庆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青海油田,吉林油田,西南油气田,吐哈油田,冀东油田,玉门油田,浙江油田,塔里木油田十四个资源子公司。中石油拥有的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中国石油每年的原油及天然气产量明显高于中国石化和中海油。油气勘探与开采业务也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2006年,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业务占公司收入中的比重只有38.75%,却贡献了几乎全部利润。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截至 2006年底,其原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116.2亿桶和15,140.6亿立方米,分别占到中国国内三大油气公司总量的71.8%和85.5%。勘探与生产业务为该公司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也令其成为全亚洲最近三年盈利能力最出众的企业。

2、中国石化的一体化优势明显(化工型企业)

虽然中国石化在油气储量和开采量方面低于中国石油,但作为国内最大的石化企业,公司在石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石化是我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拥有26家炼油厂、22家区域性油品销售公司以及1家润滑油生产企业。目前,公司的零售网络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占据优势地位,并迅速向东部和南部地区扩张。

2006年,中国石化的原油日加工量达到294.65万桶,较中国石油215万桶/日的加工量高37%。在加油站的布局方面,中国石化所拥有的加油站数量明显高于中国石油,截至2006年底,中国石化拥有的加油站数量达到28801座,而中国石油拥有的加油站数量为18207座。

2006年,中国石化勘探与生产业务占公司收入中的比重为7.26%,贡献了52.86%的利润,除了炼油业务亏损外,化工、营销与分销业务对公司收入和利润均有一定贡献。

中国石油的收入构成中,勘探与生产业务占收入中的比重达到38.75%,几乎贡献了全部利润,其他业务对公司利润贡献较小。

中国石油国内的油田炼油,中石化用进口原油来炼,成本差太多。中石化是产值第一,但利润不及中石油的1/2,中石化使用进口油,受原油价影响大!

3、中石油与中石化业务利润率比较

业务利润率比较

公司名称/项目————中国石油————中国石化

总营业收入——————3927亿元——5668亿元

原油及天然气业务比重——57%————11%

炼油及化工等业务比重——43%————73%

勘探与生产业务毛利率——59.51%——49.08%

炼油业务毛利率—————10.66%——4.48%

化工业务毛利率—————18.31%——12.01%

注:以上均以2007年中报数据为依据

中石油利润:1062亿元毛利率26.97%

中石化利润:524亿元毛利率9.36%

由于中石油的原油大部分用于内部原油加工,在中国国内成品油未能跟随原油价格同步的情况下,少部分的原油及成品油出口收益无法完全体现国际原油价格的飞涨,加上国家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的摊薄作用,原油业务的高利润率只能向下游成品油或化工业务延伸以得到实现。在成品油中,占据大头的柴油、汽油和航油的价格受国家管制,无法实现原油高收益,只有燃料油、润滑油、沥青和石化等产品的实现价格跟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密切相关,因此,中石油对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受益的程度受到了国内管制成品油价格和石油特别收益金的抑制。尽管原油业务的利润率受到了非市场因素的限制,但综合中石油上下游业务的整体利润率水平看,中石油在各项业务上的毛利率仍高于同类的中石化,同时由于油价的不断上涨,中国国内正处于大力发展天然气等其它替代能源的阶段,中石油最为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及产量(国内产量的75%)令其占据了最有利的战略位置,配合占了国内份额85%的天然气运输管道,在上调天然气价已经成为趋势的未来,中石油的天然气业务利润率料也将得到不断的提高(2006年毛利率为27.55%)。

中石油上游开采业务占优势,中石化的炼油业务占优势,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只股票从行业上有少量重叠,石油主开采,是资源股的代表;石化是石油化工,更应归属化工板块。中石油用国内的油田炼油,中石化用进口原油来炼,在炼油方面国内炼油业务毛利波动大。中石化是产值第一,但利润不及中石油的1/2,中石化使用进口油,受原油价影响大,今年如果成品油价不上调的话,中石化利润会下降,2006年国家给补了中石化100亿。如在国际原油价格回落的1、2月份,国内炼油行业的盈利状况大为改善,实现全行业盈利。但自3月以来,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国内炼油业务又出现了亏损状况。因此油价上涨,天然气上涨,中石油全年的业绩决不是半年报0.42元/股乘以2那么简单,其全年业绩一定会明显好于0.84元。这主要是基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分析,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平均不到63美元/桶,下半年的国际原油平均价格曾摸高到99美元附近,相对于上半年均价上涨了57%,虽然国际油价11月28日跌回90美元/桶的水平,以85美元来计算也上涨了35%,加上天然气提价也就是说中石油下半年的业绩至少(按上涨了35%来估算)应该在0.56元/股,全年至少应该在 0.98元/股以上。10月末成品油价格上调500元后,将提升中国石化2007年每股收益0.07元,中国石化2007EPS0.80元左右,中国石油全年业绩应该1元以上(根据原油产量和天然气可销售量分别为8.3亿桶和388.5亿立方米。油价上涨和天然气预算)

假如2007给中国石化20倍市盈率,中国石化2007年合理价位应该在16元左右,中国石油20倍的市盈率为20元左右。而12月3号中国石化收盘价为21元,市盈率为26.25倍,中国收盘价为30.44元,市盈率为30左右,考虑到中石油高分红(中国石油决定将2007年度中期净利润的45%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约0.205690元人民币)及中石油在上证指数中的杠杆效应,应该再有20%的溢价,因此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者目前的比价比较接近。从企业类型看也是资源型企业的市盈率也应该高一些,因为中国石油的毛利率比中国石化要高,因此保守做法对中国石化的操作低于20元可以考虑部分买进,低于 16元可以半仓持有,低于12.8元可以全仓买进。对于中国石油,低于30元可以考虑买进,低于24元则半仓持有,低于20元可全仓持有。

因此,如你的问题,中国石油的资产要大于中国石化

国内外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与展望

一、国外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现状

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向油层注入水、气,给油层补充能量的二次采油和用化学的物质来改善油、气、水及岩石相互之间的性能,开采出更多石油的三次采油,主要有注表面活性剂、注聚合物稠化水、注碱水驱、注CO2驱、注碱加聚合物驱、注惰性气体驱、注烃类混相驱、火烧油层、注蒸汽驱和微生物驱等。

据美国《油气杂志》(Oil&Gas)(2004年4月)资料,目前世界范围内已进行工业化推广或已进行矿场试验的提高采收率(EOR)技术包括蒸汽驱、火烧油层、二氧化碳驱、烃类气驱及聚合物等化学驱。世界范围通过EOR工程采出的油量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高峰期,在1998年初,来自提高采收率和重油项目的石油产量大约为2.3×106bbl/d,比1996年初的2.2×106bbl/d稍有增长,这个数量相当于世界石油产量的3.5%。进入21世纪,EOR工程的数量减少,即使目前高油价也并未刺激EOR工程数量的增加,主要原因:一是试验项目周期长,二是燃料、注入气等成本增加。尽管如此,EOR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也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勘探费用上涨和勘探难度加大的情况下。

图1-1为2003~2004年世界各国EOR产量,美国的EOR产量最高,达到6.6×105bbl/d,委内瑞拉、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与中国为第二梯队,其他国家通过EOR项目获得的产量较少。与别的国家相比,中国是利用化学驱(主要是聚合物驱)获得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注气缺乏相应的项目。各产油国的共同特征是热采技术应用广泛,且产量较高。

图1-1 各国EOR产量图(《油气杂志》2004.4)

诸多EOR技术中,蒸汽驱仍是最主要的方法,其次为二氧化碳混相驱,烃类气体混相或非混相驱与氮气驱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氮气驱、聚合物驱与燃烧对产量的贡献相对较少(图1-2)。在统计的世界范围内EOR产量中,热采(包括蒸汽驱和燃烧)产量为1.1×106bbl/d,占总数的64.6%,注气(轻烃、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产量为6.0×105bbl/d,占到了34.5%,聚合物驱产量为1.6×104bbl/d,只占总产量的0.9%。

图1-2 世界不同EOR方法产量图(《油气杂志》2004.4)

(一)美国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与潜力

美国在1976年、1984年曾两次由美国国家石油委员(NPC)组织几百名专家对美国各油田进行了潜力分析和预测,为美国能源部发展化石能源提供了科学依据。1993年又第三次进行了潜力评价,这次潜力分析共包括了2307个油藏,将有3510×108bbl地质储量原油依靠新的、有效的采油方法才能开采。在这3510×108bbl中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由水驱可以驱替,但在常规生产中由于旁通或不与水接触而不能采出的可流动油,约1130×108bbl;另一类是由于粘滞力和毛细管力而捕集在油藏孔隙中不能被水驱替的不可流动油,这部分约有2380×108bbl。可流动油可用改进的二次采油(ASR)方法开采,如钻加密井、调剖、聚合物驱、钻水平井等,主要是尽量扩大扫及效率。这些过程成本比较低,并可快速提高生产水平,仍是提高采收率的主流方法。开采不可流动油则要采用二氧化碳驱、化学驱、热力采油等三次采油方法(EOR),在扩大扫及效率的同时还要提高驱油效率。二氧化碳混相驱在一定的油价下会有一定的发展,而化学驱其中包括复合驱应用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其经济成本太高,必须在高油价下才能使用,另一方面其技术尚未成熟,风险比较大,还需在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尽量减少其风险。

(二)前苏联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情况

SPE1992年会议上发表的资料显示前苏联在热采、气驱和化学驱三大提高采收率方法中,化学驱所占比例最大,占EOR总量的77%,其次是热采,占17%,气驱只占6%。前苏联提高采收率以化学驱为主。前苏联提高采收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尽量采用化工厂的废液,并开发了许多简单易行的增产增注办法,如注粘土胶、纸浆废液和物理场方法采油等。

尽管化学驱的项目远远高于热采,但其累积产量却与热采差不多,说明化学驱的规模还比较小。前苏联和俄罗斯气驱所占比重很小,主要是前苏联缺乏天然二氧化碳气源。

(三)加拿大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情况

加拿大以重油开采为主,主要是热采和露天开采沥青砂。对于轻油主要采用注烃混相驱或非混相驱。根据2004年EOR工程统计资料,注烃混相驱或非混相驱项目数量最多,为29项,其次是蒸汽驱12项、火烧油层3项、二氧化碳混相驱2项,氮气驱1项。化学驱主要进行室内研究,没有什么矿场试验。这主要是因为加拿大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其原油性质又适合混相驱之故。

(四)国外提高采收率发展分析

1.地质特点是选择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基础

三次采油与二次采油或一次采油的明显不同之处就是前者的适应范围有限。热采中的注蒸汽,它要求油藏比较浅、油层比较厚、原油密度和粘度较高;而注气混相驱则与之恰恰相反,它要求油层比较深,以满足混相压力,油层比较薄,以减少粘性指进和重力超覆,原油密度和粘度小,以易于混相。前二者都要求油藏相对均质,而聚合物驱则对中度和较严重非均质更为有效,粘度要求介于二者之间。美国,特别是二叠盆地,属于海相沉积,原油密度很小,非常适合二氧化碳混相驱,从而注二氧化碳得到很快的发展。

2.材料来源决定提高采收率发展的方向

美国二叠盆地由于有丰富的二氧化碳供应,这些油藏主要发展二氧化碳混相驱或非混相驱。而阿拉斯加由于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并且在近处又无销路,因此与加拿大相同,主要采用注烃混相驱。俄罗斯有些油田从地质条件看也适合二氧化碳混相驱,但由于无天然二氧化碳来源,因此二氧化碳混相驱并未得到发展。

3.油价决定提高采收率的规模和时机

三次采油是一个投资大、成本高、风险大、见效慢的采油方法,其方法不同,风险程度也不同。因此油价是对三次采油技术发展最为敏感的问题。1976年阿拉伯石油禁运使油价大涨,美国政府极力鼓励三次采油,使三次采油迅速发展,三次采油项目数在1986年达到高峰。从1986年以后油价开始下跌,除因在高油价下已铺好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前期投资已经花费,使二氧化碳驱还在继续增长外,其他方法都在萎缩。在低油价下,只能进行技术相对成熟、投资较少、风险较小的方法,如聚合物驱、调剖等所谓先进的二次采油方法。复合驱,特别是三元复合驱目前技术还不成熟,风险也比较大,只有在油价高的时候才能采用。

4.地质、油藏工程研究是提高采收率技术成败的关键

尽管在目前低油价下三次采油矿场试验和应用大幅度减少,但美国在地质、油藏工程方面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并且国家给予大量资助。这是人们认识到,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油藏描述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因此美国一直把油藏描述作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并且主要为三次采油服务。三次采油是个极端复杂的采油方法,它需要化学家、地质家、油藏工程师、测井、数值模拟等各方面专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现在许多矿场试验之所以失败,有许多主要是对地下地质情况认识不清。因此地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以及测井、试井等监测手段的研究非常重要。

(五)国家鼓励政策

国外三次采油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鼓励政策,比如美国,为推动二次采油的发展,曾先后执行成本分担、不控制油价、暴利税优惠等鼓励政策,使1986年三次采油矿场试验项目最高达到512项。1986年后,一方面由于油价下跌,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取消了优惠政策,使得矿场试验项目急剧下降。特别是成本较高的化学驱,由1986年的206项降至1998年的11项。目前美国政府已不再资助矿场试验项目,仅资助室内机理性研究。加拿大也有类似情况,曾在税率上对三次采油给予特殊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三次采油的迅速发展。

二、我国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现状与展望

由于三次采油(EOR)主要包括化学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及物理采油技术三大方面,而根据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与需要,目前逐步形成了以化学采油为主体,以微生物采油和物理采油研究为两翼的综合性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而化学采油包括聚合物驱油技术、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等方法,而微生物采油则以微生物驱油技术为主。

(一)我国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现状

目前,我国各主力油田已先后进人开发后期,含水率迅速上升,含水率高达80%以上,现有的注水技术已难以满足油田的需要;同时,在未动用和新发现的储量中,低渗透、稠油、深层凝析气藏和挥发性油藏等复杂类型所占的比例较大,如利用现有的注水技术进行开发,提高采收率的难度相当大。根据提高采收率法筛选、潜力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结果,我国注水开发油田(其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主要为化学驱(碱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等)方法。该方法覆盖地质储量达60×108t以上,可增加可采储量10×108t,是我国提高采收率研究的主攻方向。

1.注水开发技术

我国油田以陆相沉积储层为主,储层天然能量较小,需要早期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我国油田砂岩单层厚度一般在5m以下,砂体展布面积有限。这类油藏天然能量较小,很难出现强天然水驱或气驱。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和采收率,普遍采用早期注水开发方式,我国注水开采油田的产量和储量都占总量的85%以上,在主要开发阶段的油田地质储量采油速度,中高渗透油田一般保持在2%以上,甚至高达3%~5%,低渗透油藏可达0.8%~1.2%。

我国原油粘度普遍较高,储层非均质比较严重,需要采取逐步强化注水开采的措施。强化措施一是加密注采井网,提高注采井数比例。二是采用细分层系和分层注水工艺,控制油井层间非均质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差油层的开采速度。三是提高排液量,不断提高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采取这些措施,我国油田在稳产期,大部分油田的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可以达到50%~60%。

2.聚合物驱油技术

我国东部地区除了二氧化碳和天然气比较贫乏之外,其油藏主要是河流相沉积,非均质比较严重,并且原油密度和粘度较大,与天然气很难达到混相。聚合物驱油是东部地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导技术,经过较长时间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目前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矿场应用阶段,在大庆、胜利、大港、南阳等大中型油田,均获得了明显增油效果。该技术对处于中、高含水期的油田开发持续稳产,具有决定性意义和指导性作用,在三次采油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聚合物驱是近年来采用的主要三次采油方法,2002年聚合物驱产量占中油股份公司三次采油产量的93.5%。大庆油田从2001年开始,聚合物驱产量每年均超过了1000×104t;胜利油田已在27个油藏实施了化学驱油,动用储量2.94×108t,年增产原油160×104t。

3.复合驱技术

近十几年来,复合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复合)从化学驱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这一方面是由我国的特殊油藏条件及各种技术的适应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复合驱综合发挥了不同化学剂的协同效应,从而成为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据专家预测,如果化学复合驱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可望在实施地区提高石油采收率5%~10%。

三元复合驱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石油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植物羧酸盐和烷基苯磺酸盐等三大类产品。根据石油磺酸盐示范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表明,每吨石油磺酸盐可以提高原油产量超过130t;可以将高渗油藏原油采收率提高20%至30%。根据在胜利油田孤东油区的工业试验,使用石油磺酸盐示范提高采收率技术四个月后,注水上升势头得到控制;6个月后,参与试验的16口油井的每日注水量减少了156t,产油量每天上升了20t。运用这一技术,我国大庆、胜利、辽河、华北等多数油田的采收率可以大幅上升,将对我国原油供给和能源安全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稠油热采技术

辽河、胜利、新疆、河南等油田有丰富的稠油资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了稠油蒸汽吞吐和注蒸汽驱技术,提高了石油资源的采出程度。目前全国稠油热采产量达到1200×104t以上。

5.二氧化碳吞吐技术

二氧化碳吞吐工艺,是指通过向地层原油中注入二氧化碳气,使原油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改进油藏性质,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型技术。2002年3月,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引进二氧化碳吞吐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推广,累计施工16口井,18井次,措施成功率为83.3%,累计增油14695.3t。当年10月,井下作业公司在东辛、桩西、孤岛等采油厂连续施工11口井,累计增油6000t,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桩西采油厂在桩19-Ⅹ4实施二氧化碳吞吐配套带泵酸洗井解堵工艺,获日增油16t的高水平。

6.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就是将特殊的微生物体系、生物催化剂与营养物系统接种到生产井或注水井中,从而将其大量植入含油区的孔隙介质中,并通过控制酶在含油层油水界面上的反应,改变原油的流动性,产生短链的分子与生物表面活性剂。从而使原油的性质,如低的原油体积系数、高的API等级、油水界面张力,岩石与原油的相互影响(润湿性)等得到改善。

与目前通常采用的外源微生物采油技术相比,本源微生物采油不存在菌种适应性、变异退化等问题,减少了菌种的开发、生产等步骤。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大庆油田、吉林油田、河南油田、青海油田、新疆油田和胜利油田本源微生物资源丰富,完全具备开展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条件,正在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并准备矿场应用试验。

(二)我国提高采收率技术前景展望

我国已投入开发的石油储量中,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东部陆地油田多处于高含水期,注水采油效果明显变差,三次采油技术已成为保证持续稳产的主导手段。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推广聚合物驱油、复合驱油、微生物驱油、物理法采油等已基本掌握的工艺技术的同时,加速这些工艺所需注入设备、物理法采油设备等成套设备的规模化生产,形成从设计、设备制造、建设到运行管理的整体能力。

(1)聚合物驱将会稳定发展,并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矿场中工业化应用的主要提高采收率技术,将在保持东部老油区产量的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聚合物驱产油规模将超过1.0×107t。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是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开发一些能够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相关技术。

(2)复合驱尽管在中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并且在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中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与聚合物驱相比技术更加复杂,还有一些机理有待于进一步加深认识,更重要的是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和矿场试验力度,尽快使复合驱成为接替水驱的另一种提高采收率技术。

(3)随着气源的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国西部油气田的发现,气体混相或非混相驱技术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可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成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4)热采方面需进一步改善蒸汽吞吐效果,同时大力加强蒸汽驱等技术研究,尽快形成热力采油接替技术。

(5)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是二次采油向三次采油的过渡技术。该项技术在胜利油田、华北油田、新疆油田等试验区进行矿场试验,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4.93,增产原油8×104t,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润湿性反转方法促进低渗透气田增产技术。润湿性反转方法是通过改变井底附近岩石的润湿性及压裂支撑剂的润湿性(从液相润湿变成中等润湿或者气润湿)来提高产量及改善压裂效果的新方法。采用这一新方法,一方面由于改变了岩石的润湿性,反转凝析的液体以及压入的前置液便可以很容易地产出,而不至于挡住气体的流动;另一方面,由于大幅度提高了压裂后液体的返排率,气体的相对渗透率增加,从而显著提高气井的产能。

三、提高采收率技术对可采系数研究的影响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与逐步应用,使已发现油气资源的采出程度不断提高,并将使未发现资源可采系数不断增加。同时,为体现国家层面对我国可采油气资源潜力需求更偏重于技术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本次研究要求在确定我国油气资源技术可采系数时,陆上要考虑到强化(三次)采油技术;海上条件比较恶劣,我国的勘探开发水平偏低,要求考虑二次采油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