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铁矿石产量还能够用多久

2.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是怎么回事?

3.高潮:弄潮黄金市场

4.紫金矿业如何起家的?

5.中国黄金的黄金首饰比国际金价溢价百分之58合理吗

世界铁矿石产量还能够用多久

国际金价波动为什么这么大_为什么国际金价猛增

未来20年世界矿物原料的保证程度看,大多数矿产不存在问题。从主要金属矿产的静态保证年限看,铁矿石储量可保证生产128年,铜矿储量可保证生产32 年,镍矿储量可保证生产49年,钨矿储量可保证生产47年,钾盐储量可保证生产276年。保证年限偏紧的有锌(24年)、锡(21年)、铅(21年)、金(19年)、银(15年)和锰(14年)。

在储量、储量基础和量分类中,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储量。但应看到,储量是个动态概念,市场价格的提高会使本来开无利可图的矿石变得有利可图,这部分储量基础会自动升级为储量,价格的提高还会使勘探投人不断增加,从而发现新的矿山,增加储量基础乃至储量。此外,依靠科技进步可以发现新的成矿带,提高低品位、难处理矿石的处理能力,从而增加矿石储量。

长期以来,世界主要矿产无论是储量、储量基础还是量都呈上升趋势。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铜储量为3.4亿吨,按当时年开量840.5万吨计算可供开40年。同期世界黄金的储量为39808吨,按当时年开量1582.9吨计算可供开25年。如今20多年过去了,铜储量反而增加到4.7 亿吨,开年限还有30多年。金储量还有4.2万吨,开年限有19年。

与年至1994年期间相比,世界多数矿产勘探储量的保证程度未出现大的变化,只有铁矿石的勘探储量保证程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由于世界矿产分布极不均匀,开发已知矿产需大量投资等原因,许多国家难以摆脱能源和矿物原料短缺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西欧、日本和美国(三者矿物原料消费量约占世界矿物原料消费量的2/3)的矿产保证程度都有所下降,他们大部分矿产的需求量大大超过国内的开量,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以美国为例,目前钢消费量是产量的2倍,铅为3.7倍,锌为1.3倍,锡、铝土矿和镍全部依靠进口。

随着矿产勘查、开和冶炼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主要工业国的矿产保证程度将进一步降低,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可能会持续增大。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许多重要矿产,在矿石质量和开发条件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并无竞争力,但原苏联在油气、金、铂族元素、钾盐和金刚石等矿产方面增产潜力巨大。需要指出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原苏联和东欧各国许多矿产储量保证程度正在不断下降,但目前他们的矿产产量下降速度低于矿产需求的下降速度。

发展中国家许多矿产的地质潜力优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而且开发程度低。这是近几年矿产勘查和开发向这些国家转移的重要原因。

很多业内专家认为,未来绝大多数矿产储量的增长速度仍将高于这些矿产的开速度,因为从世界范围看,发现新矿床的潜力还是很大的,许多地区的地质研究和地球物理研究程度还不够。目前,勘探储量与开量相比的静态保证年限,今后10年至20年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近几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矿产品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价格普遍上涨。

2004年世界经济全面增长。与上年相比,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美国4.3%、日本4.4%、英国4.4%、德国1.4%、法国 2.5%、欧元区2.2%。几个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中国9%,印度6.7%、俄罗斯7.3%、中南美4.6%、中东欧5.5%、非洲 4.5%。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2004年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都实现了同步增长,世界经济呈现出共同繁荣的发展势头,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

世界经济复苏,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加上受政治因素和投机资金炒作的影响,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供不应求,主要矿产品价格普遍攀升,矿产品价格创多年来最高记录是2004年世界矿业的一个明显特征。中国经济飞速增长致使需求量猛增被认为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原因。2004年价格提高的矿产品包括:钢铁、铜、镍、铝、镁、锡、铅、铂和金等。

据英国商品研究机构统计,2004年全球粗钢产量10.36亿吨,首次突破10亿吨,其中中国粗钢产量占亚洲一半,占世界的四分之一。2004年初,控制全球80%铁矿石贸易量的淡水河谷公司、里奥廷托公司和BHP比利顿公司宣布,把他们2004年至2005年生产的主要铁矿石产品价格提高 18.62%。这3家公司还相继把产量提高了9%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铁矿需求量猛增是上述3家公司提高产量和价格的主要因素。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据初步测算,2004年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总额达5.45亿吨,高于2003年的5.15亿吨,其中80%的增长是中国购买力增加所致。

2003年世界精炼铜产量为1524.49万吨,2004年为1574.35万吨,而同期的消费量分别为1536.55万吨和1635.54万吨。铜供应短缺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地铜库存量大幅减少。世界有色金属价格经过2002年的小幅回升后,2003年和2004年价格出现大幅走高。 2004年国际铜价格在振荡中攀升,年平均价格约为3200美元/吨,较2003年同期上涨40%,较2002年同期上涨110%。

此外,铂和金等贵金属价格的上涨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铂价在今年5月17日曾达1336美元/盎司,达到1980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5月13日金价最高达到730美元/盎司,创下25年来历史新高(此数据为编者所加)。受需求强劲增长、美元疲软、国际局势动荡、恐怖袭击不断和矿工罢工等因素的影响,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

来源:世界建材

世界铁矿石储量可保证生产128年

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是怎么回事?

本周一(7月27日)盘初,黄金价格从1900美元/盎司附近一路走高,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目前最高至1945美元/盎司附近,创百年以来新高。从今年3月20日以来,金价已经上涨约490美元,涨幅接近34%。

此前,特朗普抨击美联储要求进一步降息,强化了全球央行进一步货币宽松的预期,美元指数一度创下近二年新低至93.8附近。本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将公布7月利率决议,2点30分美联储鲍威尔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此外美国国会还会对一万亿美元财政刺激激烈争论,全球疫情相关的进展也需重点留意。

扩展资料:

黄金白银持仓猛增地位直追美元

全球降息潮来临,黄金白银ETF持续增仓,投资看多情绪浓重,全球27家央行继续大肆购买黄金。值得一提的是,各国央行的买盘也增加了对金价涨势的进一步支撑。

纵观全球,众多因素对黄金形成重大利多,数十国央行对黄金大幅增持间接地说明了美元已经走在了逐渐的被抛弃的道路上,各国不约而同的开始用黄金来替代美元,黄金的牛市已然正式启动,操作上继续保持多头思路,黄金价格有望冲2000美元/盎司。

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后打开了上行的空间,上方已经没有任何的压力,只有整数关口的心理压力。本周四的利率决议可能是行情一个转折的关键,但是也未必会改变趋势上涨的走势,后市黄金还将继续上涨。

金价强势上涨不言顶,欧盘1928-30区域内继续进场多即可,上方目标先看1945的压力,突破后还将继续上涨,目前看向2000美元/盎司大关。

东方财富网-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 后市看涨至2000?

高潮:弄潮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的历史演变——黄金行业的大变革:从矿权拍卖到金交所开张——百姓又见“小黄鱼”——证明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造就世界名牌——“紫金9999”金锭的出彩

随着货币制度的发展,黄金虽然已经逐渐丧失了交易媒介和价值衡量尺度的货币职能,但仍然在国际贸易、国际间债权债务清算以及国际储备方面保持着一定的货币特性。

所谓黄金市场,就是确定黄金价格、体现黄金供求的具体形式,是集中进行黄金和以黄金为标的物的金融工具买卖的交易场所和运营网络。

回顾一下世界黄金市场的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19世纪初,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市场首先在伦敦产生。在伦敦市场上,黄金可以自由买卖,金币可以自由兑换。属于英联邦产金国的大部分黄金都运往伦敦集中,然后通过贸易再运往世界各地,黄金市场逐渐形成。

1941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外汇管制,规定黄金一般要售给官方外汇管理机构或指定的国家银行。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同意以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将本国货币与之挂钩,保持固定汇率制,而美国则向各国承担按每盎司35美元的价格无限制地兑换黄金的义务,这就是所谓的“金汇兑制”。由于金兑换制的实施,黄金的自由交易受到很大限制,伦敦黄金市场因此曾关闭了1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对黄金的管制有所放松,瑞士的苏黎世率先进入国际黄金市场行列。直到1954年3月,英格兰银行才宣布重新开放伦敦黄金市场。

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国际收支出现逆转,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动摇,纷纷将手中所持美元转换为黄金,美国黄金储备急速下降。1968年3月“黄金总库”被迫解体,七国中央银行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即各国中央银行仍可按官方价格兑换黄金,但私人黄金交易则须在自由市场进行,由供求情况决定价格,于是黄金便有了官价与市价的区别。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际收入状况继续恶化,终于在1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与外国中央银行兑换黄金,“金兑换制”遂告瓦解。13年11月,巴塞尔会议宣布正式取消“双价制”,不再维持美元与黄金官价,而改为自由浮动,黄金自此便直接受供求规律支配,世界黄金市场成为自由交易市场。

随着官价制度的瓦解,黄金遂不再担当货币的功能,逐步恢复一般商品的地位,同时,完整意义上的黄金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纽约、芝加哥、香港都先后成为重要的国际黄金市场,连同伦敦、苏黎世一起组成了国际黄金市场的统一整体,世界各国可以在24小时内连续进行交易。目前世界上约有40多个黄金市场,遍布于四大洲,绝大部分是区域性的。伦敦、苏黎世、纽约和香港成为了世界四大主要黄金市场。

建国以来,由于黄金的货币职能,加之我国又处于艰苦创业时期,需要用黄金换汇和还债,这极大地推动了国内黄金生产的发展,但同时也形成了黄金由国家高度垄断、实行严格供应的局面。

解放初期,我国金银饰品市场还比较活跃。但1963年1月,国家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停止了对金银饰品用金的原料供应,银行收购的金银饰品也不再对外销售。直到1982年9月,中国国内才恢复出售黄金饰品。

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一直未曾开放黄金市场。无论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均不准在我国境内从事黄金交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在我国境内,国家对黄金的生产和使用统一管理,统购统配,不允许以黄金计价进行商品交换,禁止私相买卖和借贷抵押。只有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才可参与国际黄金市场的交易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黄金市场开放的滞后已经显得与这种局面格格不入。在从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规范的黄金市场,我国黄金交易呈现出了统收专营的流通体制、随行就市的地下交易以及合法与非法交织的民营市场并存的复杂多样的形态。黄金市场名义上是高度统一的,但实际上明暗并存。统收专营的交易受国家严格控制,影响黄金市场按价值规律运转,约束了生产者和交易者的积极性;地下活动又违反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和法规,破坏黄金,损害了国家利益,应予以取缔。我国黄金交易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有识之士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黄金市场的开放是必然的趋势。

考察世界上现有的黄金市场,按照的规制程度,可以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均可以自由买卖、不限制进出口的自由黄金市场;只允许非居民买卖、限制进出口的管制黄金市场;只允许居民买卖、禁止进出口的国内黄金市场。按照黄金交易的期限,可以分为现货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按照黄金交易的形式,可以分为有固定交易场所的有形市场、无固定交易场所的无形市场。按照黄金交易的范围,可以分为国际性市场和区域性市场。

根据国际黄金市场的格局和我国实际,我国已经确立了建立黄金市场的目标模式:

以国内市场为主,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并行,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共存的区域性黄金市场。既建立有形的黄金,也允许以无形的方式进行交易;黄金既允许进行现货交易,也可以进行期货和期权交易;完全放开黄金进口,但适当限制黄金出口;交易者主要是国内各机构、居民和非居民。

由于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建立黄金市场的必要条件,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我国将按照先法人、后居民,先现货、后期货,先国内、后国外的步骤,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黄金市场的目标模式。具体将实施三步走的战略:

1)准备过渡阶段:2002年前。由于黄金的市场机制和法律保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难以立即取消指令性、定价和统收专营,但应当抓紧进行建立黄金市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尽早确立黄金交易市场的首选城市,逐步进行有管理的过渡。加速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行业管理,收购价格进一步向世界价格靠拢。

2)初步开放阶段:2002年进入初步开放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由于国内黄金供给远不能满足黄金消费需求,导致非法开和非法交易盛行,因此应当首先开放国内黄金批发市场,由产金企业和用金企业以人民币计价进行即期和远期现货交易,并限制进口,即对法人不对居民,对现货不对期货,对国内不对国外。本期将指令性改为指导性,用政策引导黄金企业进场交易,同时仍由人民银行收购部分产品。国家的黄金储备,既可以直接向黄金企业收购,也可以通过黄金市场进行吞吐。

3)全面开放阶段:根据初步放开阶段的实际进程,争取2005年开始逐步走向目标模式。当人民币完全可以自由兑换的时候,便可以对外开放,并开展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届时,上海黄金市场以国内为主,香港黄金市场以东南亚为主,两者比翼齐飞,将形成亚洲的黄金中心。

考察我国黄金市场开放的进程,2002年在中国黄金行业的发展史上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1.矿权拍卖

2002年8月18日上午,上饶县应家磁坞金矿矿权拍卖由江西南昌国土厅组办。这是中国首次举行的金矿矿权的拍卖。

整个拍卖现场气氛热烈。几个回合下来,私营企业——南方机械化工工程公司的代表最终以200万元的价格竞拍成功,成为中国首个公开拍卖金矿得主。

长期以来,我国金矿的开者以中央直属企业和省属企业为主。但随着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黄金市场的放开是早晚的事。金矿开权的拍卖将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推动黄金产业的发展。

根据2002年3月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新目录》,黄金等贵金属的勘查和开由以前的“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调整到了“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国黄金产业开始谨慎、有条件地向国外资本开放。虽然此次矿权拍卖得主为私营企业,但是参与竞拍的企业中也出现了港资企业的代表,这也成为了本次矿权拍卖的一大亮点。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拍卖标志着中国黄金行业改革的坚冰从上游被打破了。

2.金交所开张

江西的拍卖槌音刚落,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以下简称金交所)又在外滩华俄道胜银行原址鸣锣开张了。

开业当天,在短短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金交所的黄金交易量就达到了540公斤,交易金额4508.655万元。

一个多月过后,上海黄金运行平稳,成交量逐步放大。到2002年12月6日,金交所成交量已达930公斤,金价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

金交所的开张,黄金行业流通领域开闸放水,将对我国金饰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金饰品行业是我国国内黄金消费的“大户”,2001年我国270吨黄金消费量中,金饰品消费占230吨。金交所的开张,使得零售用金单位感到了“一种真正被松绑的感觉”。在以前的“统购统销”制度下,黄金生产企业的所有产品都卖给中国人民银行并由其定价,黄金加工企业因无法自主定价而缺乏推广黄金产品的动力,产品价格竞争又导致企业利润微薄,无力用高档的首饰加工工艺。随着金交所的开张,零售用金单位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购买黄金,买多买少可以因需而定。另外,金交所黄金价格直接与国际金价接轨,更加合理、公道。商家提金、用金、买金将更加方便。

但是,业内人士预言,随着国内金饰品消费量的持续增加,金饰品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黄金市场全面放开后,对黄金加工企业而言,金饰品生产用金将不复存在。以前,金饰品企业只关注款式、品种等,现在则要从原材料开始全过程关注,并时刻关注交易行情。同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今后直接向消费者出售金条、金块,也会与金店形成竞争。另外,黄金交易的完全放开,也必将吸引海外资金和企业在行业准入条件放宽后蜂拥而来,进一步加剧金饰品行业的竞争。

随着黄金市场的全面开放,地下黄金交易也将进入合法渠道,虽然黄金交易量的官方统计数字可能会迅速提高,但实际交易量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3.业界面临整合

上海黄金的开张将加速黄金生产企业的整合,强者愈强,弱者淘汰。金交所正式营业后,中国人民银行将放开收购,取双轨过渡的办法,给黄金企业确定一个收购比例,比例之外的产品则进入市场。待黄金发展成熟后,央行将全面停止对黄金生产企业产品的收购,黄金生产企业的产品可以全部进入市场。

上海黄金开业后,规模较大的黄金生产企业率先获得会员资格并进场交易,通过市场竞价可能获得比原来更高的收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迫使这些企业加强管理,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这样,一批优秀黄金生产企业将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树立自有品牌,并利用品牌优势在扩大自营业务的基础上向代理销售环节渗透。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由于没有直接进场交易的机会,只能选择将黄金出售给人民银行,或者制成标金由会员代理通过黄金进行交易。央行为发展黄金市场,鼓励更多黄金企业进场交易,势必参照黄金的交易价格降低收购价格;而制成标金代理销售,一方面企业要为冶炼黄金支付大量的冶炼和运输费用,另一方面又需向会员支付代理交易费用,这将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因此,黄金市场放开后,一批中小黄金生产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2002年10月中旬,上海黄金指定了10家制作金锭的精炼企业。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上海金交所规定,凡进场交易的黄金都必须就近送至指定的黄金精炼厂制作金锭,这样,10家精炼企业会自然形成一个垄断性的市场,而其他的黄金精炼企业则将面临被整合、吞并的命运。

4.“小黄鱼”露脸

开业初期,金交所更多地是在扮演一个商品经营市场的角色,只能进行实物交易,购金者购买黄金大多是出于用金的需求。要真正使黄金发挥出投资价值、让金交所成为一个金融投资市场,还有待期货交易、个人投资等业务的放开。个人投资者将可以进行实物和“纸面”(即黄金存折)两种交易方式。另一种选择是直接买条“小黄鱼”回家。个人投资黄金市场放开后,投资者将可通过商场的专业柜台和银行购买到小克金条,用以投资、收藏。

2002年11月27日,俗称“小黄鱼”的小克金条在“2002北京黄金珠宝展”上刚一露面,即迎来个人投资者的急切询问。时隔50年,“小黄鱼”又逐渐回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

目前,央行正在加紧制定有关个人投资黄金的细则。

回顾2002年,可以说2002年是黄金产业从上游矿、中间流通环节乃至终端个人投资领域渐次开放的一年。

2002年10月30日,则是中国黄金市场建设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

外滩,华俄道胜银行原址,备受黄金业界关注、经过长期酝酿的上海黄金鸣锣开张了。

上海黄金开张的那短短的锣声,敲开了中国黄金市场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短短两个半小时,金交所的黄金交易量就达到了540公斤,交易金额4508.655万元。

上海黄金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黄金市场真正走向全面开放。黄金市场的开放将使我国黄金产业格局面临重大改变。

上海黄金一开张,紫金矿业生产的福建名牌产品“9999”金锭便在上海黄金中成为了主角。

紫金网站(://.zjky)对紫金矿业参与上海黄金交易的情况作了如下报道:

“今天是上海黄金正式开业交易的第一天,我

公司为此做好了充分准备,尽管由于远程交易的限制,没能抢到前十笔进行交易,但在99.99%金交易中,我公司交易量的优势非常明显,一天的成交量为190公斤,占金交所99.99%金总成交量的近53.98%(总成交量为352公斤)。”

由于中国黄金市场在几十年之后才刚刚恢复,因此市场交易中出现了一些意外的情况,如黄金品位与价格的不相配,但是市场的不健全并没有影响紫金对于自己产品生产与营销战略的决心。对此,紫金矿业网站作了以下报道:

“整个交易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99.95%金的平均成交价格为83.58元/克,高出99.99%金的平均成交价格83.447元/克。上午的交易中,99.95%金的成交量一度大于99.99%金0.133元/克。由于99.99%金与99.95%金成交价格相近,下午99.99%金的购买量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可以据此推测,多数买方(首饰商)原先出于价格因素,选择购买99.95%金做首饰原材料,所以一直活跃在99.95%金的交易市场中,当他们了解到99.99%金价接近于99.95%金后,才惊醒地开始改购99.99%金。

面对这种现象,股份公司领导表示,无论今后会否再出现这种反差,我公司都将坚持生产和销售99.99%金。”

紫金矿业网站对上海黄金开业第二天本企业的销售状况进行了跟踪报道:

“上海黄金开业的第二天,我公司仍保持了良好的销售势头,继昨天成交190公斤后,今日继续成交57公斤,占金交所总成交量的51.818%;在99.99%金的成交中独占鳌头,是总成交量的83.36%。金交所今日总成交量为110公斤,其中99.99%金成交66公斤,平均成交价为83.90元/克;99.95%金成交44公斤,平均成交价为83.64元/克。两个交易品种平均成交价相差0.26元/克。而今晨,美国黄金信息网公布的‘人民币折算价格’为84.01元/克。可以说,金交所成交价格已逐渐与国际价格接近。

从交易量来看,今日金交所成交人气明显比昨天清淡,但99.99%金、99.95%金平均成交价均比昨天高,显然,买卖双方交易焦点已从昨天的交易量上转移到了交易价格上。分析今日的成交情况,99.99%金成交价格与99.95%金成交价格已经拉开了一定距离,我公司预计这个距离在交易价格的波动调整下可以进一步提升到合理的价值差位上。”

心理学家曾经做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生存的目的是为了两种需要的满足,一是生活得更为舒适,二是成就一番事业。世界经济生活的发展表明,前者已经转化为名牌的消费;后者已转化为名牌的造就。企业界的成功者多为名牌的创造者,最成功的企业多为那些驰名全球的企业。一位经济学家如是说“你想证明自己的成功吗?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造就出世界名牌来。”

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名牌经济,企业要发展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创造名牌和发展名牌。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除了产品优质和品牌独特以外,还要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作为实力基础,以保障较高的市场份额,从而产生规模效益。

许多人认为,黄金行业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只要能生产出黄金就能挣钱。但是紫金矿业创业伊始,就确立了强烈的品牌意识,确立了“以质量树品牌,以标准认证保质量”的紫金品牌战略。

紫金领导层认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黄金企业也将和其他企业一样面临着同一的市场。随着黄金市场的开放,新的黄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黄金企业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黄金走向市场,首先是黄金企业必须走向市场,这要求黄金企业必须建立起适应市场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此,紫金进行了三次企业的改制,特别是2000年9月的第二次企业改制,完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的改造,民营资本进入了企业。2001年11月,加拿大大使馆和澳大利亚大使馆官员率两国矿业公司代表对紫金进行考察以后表示,紫金矿业在市场经济上走得比较超前,是国外黄金企业寻找合作伙伴的首选。

此外,紫金人认为,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质量、品牌和营销都是相当重要的三个环节。紫金在这三个环节上都做了大量工作。

2002年12月23日,紫金矿业黄金冶炼厂先后接到中国方圆认证委员会颁发的金锭生产国际标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1:96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了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家通过ISO14001:96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填补了福建省和国内在此方面的空白,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了紫金黄金的品牌地位。

从名不见经传到成为上海黄金首批确认的可提供一级品的10家合格黄金精炼厂之一,紫金矿业活跃在上海金交所的交易活动之中,成为中国黄金市场的佼佼者,“紫金”黄金的品牌之路,就是一条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奋进之路:

1)1999年,紫金矿业黄金冶炼厂自行研制的无氰高温高压解吸电积设备运行成功,“紫金”金锭成为福建省人民银行指定的免检产品,紫金黄金受到福建省内外用户的青睐,与此同时,紫金矿业冶炼厂导入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应用于黄金冶炼生产。

2)2000年12月,紫金金锭生产线获得中国方圆认证委员会ISO9002:1994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金锭产品通过国标Au-1质量认证,成为当时国内惟一率先通过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双认证”的黄金企业。

3)2001年,随着国内黄金市场放开的脚步渐近,紫金黄金以其高纯品质和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顺利通过上海黄金考评,成为上海黄金首批可提供标准金锭认证的企业,“紫金”金锭获准直接进入上海黄金交易。

4)2002年初,紫金黄金冶炼厂结合ISO9000转换2000版的契机,一并导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一体化国际标准认证。2002年2月,“紫金”Au-1金锭获得福建省人民授予的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首开金锭产品成为省名牌产品的先河。按照国际惯例,通过ISO9000认证是使企业产品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钥匙,通过ISO14000认证则使企业产品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由此,紫金黄金进入了与国际接轨的快车道。

5)福建紫金矿业黄金冶炼厂在2002年5月份对金盐产品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已生产出六批金盐产品。作为一种广泛用于电镀、电铸、电子、工艺产品的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国内金盐年需求量达10吨(折合为黄金计量),但由于国内生产的金盐未达到国外生产(BS5658-19)的水平,只能依靠瑞典进口,每年需付外汇14亿元人民币。紫金矿业成功地填补了这一空白,紫金产金盐产品可以替代进口。

6)2002年底,紫金矿业突破了高纯度金99.999-的提炼工艺。

7)2003年,紫金山金矿进一步推行标准化管理,导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职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制定出台了《一体化管理手册》和49个《程序文件》,一体化管理体系进入了实质性的运行阶段;紫金黄金冶炼厂继续巩固和提高以质量树品牌的成果,制定了严于上海黄金的质量内控标准,对产品重量、成色、外观进行严格把关,对重点工序进行重点质量控制,进一步巩固“紫金”金锭的信誉和品牌,同时紫金还积极申报英国伦敦黄金市场协会(LBMA)认证的前期工作;紫金实验室按照ISO/IEC17025-1999完成了质量体系的转版,保持着与国际实验室认可发展的同步和持续有效运行。紫金实验室还开展了与长春国家金银质检中心以及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公司化验室的金锭的“室间比对”工作,结果表明,紫金实验室主持的主要项目的检测质量持续稳定。

2003年,紫金矿业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第二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被福建省授予“2001~2002年度福建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为应对中国黄金市场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国内黄金市场开放的前景日渐明朗、国内黄金收购价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金价随国际价格呈现灵活多变的趋势,紫金矿业在2002年便专门设立了销售信息部,负责金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以分散价格风险,把握销售时机。紫金委派了公司的一名副总经理专门负责黄金市场的销售。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成效显著,为企业赢得了上千万元的利润。

如果说紫金金锭品牌的确立、紫金黄金冶炼厂入围上海黄金十大黄金精炼厂为紫金进军上海黄金取得了通行证,那么紫金黄金市场意识的确立、紫金企业信誉的建立,则为紫金成为中国黄金市场的弄潮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紫金人一再强调,他们姓“矿”不姓“金”,他们说,看看他们公司的名称就清楚了,他们是“矿业公司”,不是“黄金公司”。紫金人做的不仅仅是黄金,他们做的是有色金属矿,现在,除了黄金,他们还做“铜”、做“铁”,如果可能,他们还会做“铝土”矿。

目前,紫金矿业销售的产品除了黄金之外,还有阴极铜。据公司市场部资料,紫金矿业从2002年6月开始销售阴极铜。到2003年,紫金矿业生产阴极铜839吨,销售收入1488万元。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经济内参》,2003年全球铜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势头,铜的平均价上升6.2%,升到每磅75美分,而我国仍保持着全球铜工业的亮点,铜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国家统计部门的最新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铜消费量达到了250万吨,占世界铜总量1520万吨的16.4%,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铜精矿等原料的持续紧缺,将是制约国内铜业生产的瓶颈。一方面是铜需求带来的市场机遇,一方面是国内铜短缺面临的挑战。紫金决定抢抓这次机遇。

2002年底至2003年一季度,世界大部分地区精铜需求都低迷不振,但亚洲除外。预计2003年全球的精铜需求将增长4%,其动力主要来自于亚洲。我国近两年由于经济建设迅速发展,铜需求保持了每年超过15%的消费量,成为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致使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因为社会库存有较多的下降,国际铜价又有新的回升,国内铜价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是一个利好。

2003年一季度,我国铜新增量72.53万吨,与上年同期大体持平,其中,3月份新增量25.45万吨,比去年下降1.3%;进口铜31.1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9.3%;同期,国内整体经济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高增长局面,增长速度突破9%,多数耗铜产品也大幅度增长,从而带动了铜消费量近30万吨,增幅为23%。4月份,铜消费量31万吨,比2002年同期增长15%,1~4月份,累计消费铜110万吨,增长25%。总体看,2003年前4个月,铜市场明显供小于求,缺口部分主要依赖库存解决。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精铜消费平均增长率是世界精铜消费平均增长率的2.4倍。近两年,平均每年增加35万吨,由2000年消费量180万吨,猛增到2002年的250万吨,增幅高达38.9%,主要消费领域集中在发电项目、建筑工程等方面,如国内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汽车业、电网改造等。

面对这种大好的市场机遇,在中国黄金业界异军突起、成效显著的紫金人又一次显出了其市场意识,他们决定借助延伸链来延伸企业的产业链。紫金矿业目前正在加大生物提铜技术的工业化,正在加紧紫金山铜矿的开发,并加紧研究生物提铜的一些技术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企业阴极铜的质量。

紫金***说,黄金市场放开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紫金矿业与其他黄金企业一样面临着新的发展局势。但他们认为,中国黄金行业走向国际市场还需要一个“过渡”。在这个过渡期中,企业应该进一步理清思路,选择好自己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为最终迎来黄金市场的全面开放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紫金矿业希望能够和广大同行加强联系,增进合作,共同实现平稳过渡。

未雨绸缪,和衷共济。

紫金矿业如何起家的?

陈景河和紫金矿业的故事完全可以浓缩为一句话:“不可思议”——作为国内最大的黄金生产商,紫金矿业在过去的15年中几乎每一年都实现利润翻番。从1993年公司创建到2007年,它的销售收入从592万元猛增到140亿元,增长2362倍;净利润从55.4万元猛增到38亿元,增长6859倍。

不过,对于陈景河如何做到这一点,人们存在尖锐分歧。他是趁人之危的资产掠夺者,还是他发现了金业的炼丹术,能变废为宝,把国有的垃圾变成大把的现金?

从厦门搭乘长途巴士,沿武夷山脉向西奔驰,在崇山迤逦的高速公路上行驶3个小时,你就会遇到一个名叫紫金山的金矿,站在已经风化的矿坑边缘向下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一层层“梯田”组成的露天大坑,这个深两百多米的大坑有 1公里宽、1.5公里长。数十台铲车像甲壳虫一样在斜坡上环绕着爬上爬下,在爆破之后,机械铲把含有金子的石块运送到一辆辆巨型装卸车中。通过这种规模宏大的露天开,紫金山1138米的海拔已经降低了300多米。当地一位官员自豪地说,以时日,“移山填海”的神话或能实现。

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单体露天金矿,紫金山金矿今年上半年产金8.1吨,预计全年产金超过17吨。在紫金矿业,它的地位显赫无比——它大概每年为该公司贡献将近三分之一的黄金产量。

然而,十多年前,紫金山金矿在当时只被评价为一个中小型矿床。从-1995年,国家地质部对紫金山金铜矿进行历时11年的地质勘查后,国家经贸委黄金管理局批准紫金山金矿的表内工业储量仅为5.45吨,平均品位是3.24克/吨。作为一个开价值并不高的贫矿,紫金山金矿几乎被国家地质部、中国黄金协会判了。

然而,技术出身的陈景河对这个官方数据显然不太相信。凭着多年来在紫金山从事矿床勘查积累的丰富经验,陈景河运用新的工艺路线和评价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补勘增储,他随之断定在现有市场价格和矿山技术条件下,紫金山金矿可利用的金矿储量达200吨以上,达到超大型规模。另外,根据他此前提出的“上金下铜”的大胆推断,这里还发现了储量超过250万吨的铜矿。

这次重新发现让紫金矿业开始了飞跃式的发展历程,价值上百亿元的金和铜源源不断被开出来。据中国黄金协会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矿产金总量为178.556吨,其中紫金矿业就占去了8.55%,位居全国第一;全国黄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40.362亿元,其中紫金矿业就占去了22.39%。

紫金矿业之所以能在业内做到效益第一的原因正是处处从细节着手,精打细算以降低成本。目前,紫金山第1、2、3矿区选矿石品位平均在0.6g/吨、0.5g/吨、0.3g/吨左右,如此低的品位,一般黄金公司视为鸡肋,但在陈景河眼里,却是座不折不扣的“富矿”。

陈景河从低品位金矿“淘金”的本钱是他的超常规开技术。在国内,金矿常规的开流程是,购买大型的研磨机器,把矿石磨成粉末,逐步分离出汞金和金精粉,再进行冶炼。但陈景河在反复考量之后,选择了在南方并不常用的堆浸工艺:把大量经过研磨的矿石堆拢在一起,用化学溶液把矿石中的金子稀释出来。

紫金山金矿的技术秘诀被源源不绝地应用到陈景河后来收购其他金矿的开当中。目前,国内黄金企业综合成本在80元/g以上,紫金矿业的黄金综合成本一直控制在60元/g以下——成本如此低廉,是紫金矿业高利润的法宝之一。

高速扩张

1982年,陈景河还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当年,福州大学地质系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上杭县一家矿业公司。上杭县是一个距厦门200公里的闽西小县。1993年,当地获准开发紫金山金矿,陈景河被邀请来担任新组建的上杭县矿产公司总经理。这家当时仅靠300万元起家的县级国有小企业就是后来紫金矿业的雏形。当时中国的矿业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落后,被看作“夕阳产业”。

紫金矿业副董事长蓝福生说,陈景河当时之所以敢于接手,是因为他能找到低成本开发的手段,而且,他坚信,紫金山金矿真实储量被严重低估了。

当时,国际黄金价格跌到了每盎司300美元的低谷,但按照陈景河的观点,黄金的大规模复苏不仅无法阻挡,而且风头正劲。紫金矿业日后的发展证明他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在塔吉克斯坦一处废旧的金冶炼基地,高炉旁是一副转型时期前苏联的旧工厂景象。矿区随处可见被遗弃的轨道车厢,锈迹斑斑的轮子的一半被埋没在灰尘之中,洞口的通风设备已经损坏。这就是塔吉克斯坦最大黄金生产企业——泽拉夫尚金矿核心生产区域的破败景象。

不过,陈景河的出现,给这个深陷破产泥沼的老型矿山带来了希望。2007年10月,紫金矿业获得了独家购买泽拉夫尚金矿的大部分股份的权利。今年1月,陈景河完成了这笔交易,以支付8000万美元并承担债务为代价,获得了该工厂100%的控制权。

北京博泰国际能源公司总经理盛锦曾去过塔吉克斯坦的那个金矿,在她的印象里,当地气候恶劣,夏天的气温通常热浪炙人,草地上沙尘飞扬,“我们派了7个专家在泽拉夫尚金矿考察了三个月,迟迟不敢拍板,可紫金过来之后很快就签订了合同。”盛锦说。

专业出身的陈景河收购项目的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他通晓自己的金矿能把多少矿石转变为成品金,并对此感到自豪。目前,经过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改造之后,泽拉夫尚金矿这家已经濒临倒闭的国有矿山迅速盈利,估计2008年利润超过了1亿元。

熟悉紫金矿业的中国矿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益康说,陈景河经营方式的关键是独特的评价眼光。“他擅长收购那些低品位的矿山,而且运用经济地质理论评估矿山,往往能发现常人难以看到的开价值。”

不断的收购,使得紫金矿业到2007年年底,成为一个年产矿产金60吨、储量 618亿吨的庞然大物,产量比排名第二的中国黄金高出17吨,成为不折不扣的“中国黄金第一股”,目前,紫金矿业来自金矿业务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占到六成以上。除黄金外,紫金矿业还拓展了铜、锌等其他有色金属领域,是国内第五大铜精矿生产商及七大锌生产商之一。

可是,要约访陈景河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在矿业资本异常活跃的福建,这个生于福建南部山区的客家人知名度并不高,但他可能是某类稀有品种的最后一个存活者,他几乎具备所有作为一个黄金掘业者的优点——低调、性格强悍,擅长进攻,而且手段高明。

自去年以来,陈景河高调出席了一系列国际签约仪式,目的是完成紫金矿业从模糊的第三世界矿业集团向羽翼丰满的国际矿业公司的转型。去年7月,他与俄罗斯签订了一个合同,收购该国一家大型铅锌矿业公司的股份;几个月后,他还与蒙古国一个矿业公司达成协议,收购该公司位于中央省一个大型金矿70%的股权。总部位于香港的道亨证券分析师袁咏怡说,在众多的收购中,光消化最近在中亚和蒙古国的金矿项目,将使紫金每年增加10亿元利润,并且助推它的股票价格不断上涨。

目前,紫金矿业的战略版图已突破亚欧,扩展到了南美洲和非洲。在陈景河位于厦门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张全新的非洲地质矿产分布图。在国内和中亚拥有二十几处大型金矿之后,他将目光投向了那里。

能走多远?

长期以来,紫金矿业一直是上市公司和家族企业的奇妙混合体。它拥有一个大型矿业公司所必须的专业团队——董事长陈景河、副董事长罗映南、刘晓初和蓝福生4名执行董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均来自福州大学,其中,刘晓初是资本运作高手,罗映南擅长管理,蓝福生则擅长矿产。

但真正控制紫金矿业的人并不是他们,以陈发树、柯希平和胡月生三个家族为代表的福建上杭县本地民营资本如果联起手来,将拥有这家公司的绝对控股权。目前,他们三个家族一共持有紫金矿业36.1%的股份,这个比例超过紫金矿业目前的第一大股东——闽西兴杭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尽管这几个家族的联系极其紧密,但他们是如何通过资本纽带控制这家声名显赫的矿业公司的,一直鲜为人知。

也许正因为如此,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陈景河显得小心谨慎,以至于他甚至不告诉你下一站他将飞向哪里——对于陈景河而言,眼前的任务可称得上是一个艰难的平衡,时至今日,他的许多购买行为被同行称为恶意收购,并夹杂着许多不太光彩的行为,比如对云南麻栗坡钨矿的收购,因为涉及受贿和当地群众械斗,至今仍被资本市场质疑。

但陈景河却并不为此感到内疚。他在业绩发布会上对投资者代表说,他只关注股东价值和利润。事实上,尽管紫金矿业成为社会上和资本市场的矛头指向,但陈景河完全有本钱在行业中摆出与众不同甚至是超然非凡的姿态,因为,正是凭借着大胆的并购、娴熟的管理、圆滑的公关,他将紫金矿业置于国内黄金掘业令人艳羡的地位。

最近一段时间,每当陈景河向境外投资者吹嘘紫金近些年来的业绩,总会提到公司的一个新目标——到2020年,使紫金矿业的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从而跻身于全球矿业顶级玩家之列。

要实现这一目标,这就向这个已经拥有618吨可储量的黄金生产企业提出了一个难题:到哪儿去找足够多的可开储量?

目前,包括中国黄金集团在内的中国四大黄金生产企业一直在疯狂找矿,并已经展开了对储量仅为数吨左右的地方小金矿的收购。要知道,前些年金价低迷的时候这类矿山很不被看好。

而放眼国外,在金价达到历史高位后,全球最大的三家黄金开商——位于加拿大的巴力克(Barrick Gold)、南非的安格鲁阿山帝(AngloGold Ashanti)、美国的纽蒙特(Newmont Mining)——正在加大力度搜寻有生产价值的矿土。

矿业巨头的大肆扩张,让许多金矿的收购代价越来越大。刘益康说,紫金矿业今后几年的增长可能会放缓,其依据是黄金价格中长期来看不容乐观,而紫金矿业国际化在短期内也难以取得巨大突破。

目前,紫金矿业在伊朗SariGunay金矿、菲律宾Lepanto项目、巴布亚新几内亚神秘谷金银矿和瓦菲戈尔普金铜矿项目均是已经终止或者前景不明朗,这均降低了资本市场对公司未来的预期。

而在7月底,紫金矿业在对亚洲最大金矿——甘肃文县阳山金矿矿权的争夺中,也遭遇出局,原来呼声不高的中国黄金集团出人意料地胜出。目前,在国内黄金企业的储量排行榜上,拥有660 吨储量的中国黄金(600489.SH)暂时性领先,这种结果,也许让冒着酷暑奔波数千里参与竞标的陈景河感到失落无比。

中国黄金的黄金首饰比国际金价溢价百分之58合理吗

合理的。

研究表明,驱动境内外现货黄金价差的主要因素包括:

黄金的进口成本,

中国进出口黄金的管控,

中国自身的黄金供需状况,

自2002年中国黄金市场开放以来,投资者们对黄金的需求迅速猛增,国内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逐渐显现,2015年-2019年,平均每年中国黄金总供应量有62%来自进口黄金。

黄金从进口到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成本费用,包括空运、保险、转换或制造成本(将99.5%纯度的400盎司金条转换为99.5%和99.99%的公斤金条)、海关清关和上海黄金的出入库成本。

因此,理论上中国本地金价会稍高到足以支付进口商的以上成本费用。

与此同时,为维护市场稳定,我国的黄金进口有一定的管控,而这令国内黄金的“稀缺性”相对于其他市场更高,加上进口成本影响,黄金溢价相应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