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期货即将推出,这些知识你必须了解!

2.常规油气发现概况

3.用炼油厂造句(大约30个左右)

4. 对中国油气安全战略的建议

5.怎么从重质产品向轻质产品的转化?

6.世界高酸值原油产状与分布

原油期货即将推出,这些知识你必须了解!

安哥拉油气_安哥拉出厂重油价格

据媒体报道,中国原油期货预计在1月18日上市,部分期货公司已经收到上市时间信息,正在让有交易需求的客户尽快,以在原油期货上市前完成交易编码申请。此前已经多次测试确保原油期货的顺利推出。原油期货已酝酿多年,期间几经推迟。上海期货旗下的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将以INE为缩写,并允许国内买家以人民币进行期货交易。此外,境外投资者也被允许投资,这在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尚属首例。

相对于其它品种有何特殊之处

原油期货是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平台建设、市场参与主体、计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与国内现行期货品种有所不同。原油期货合约设计方案最大的亮点和创新可以用十七字概括,即“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

国际平台:即交易国际化、交割国际化和结算环节国际化,以方便境内外交易者自由、高效、便捷地参与,并依托国际原油现货市场,引入境内外交易者参与,包括跨国石油公司、原油贸易商、投资银行等,推动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时区原油市场供求关系的基准价格。

净价交易:就是计价为不含关税、增值税的净价,区别于国内目前期货交易价格均为含税价格的现状,方便与国际市场的不含税价格直接对比,同时避免税收政策变化对交易价格的影响。

保税交割:就是依托保税油库,进行实物交割,主要是考虑保税现货贸易的计价为不含税的净价,保税贸易对参与主体的限制少,保税油库又可以作为联系国内外原油市场的纽带,有利于国际原油现货、期货交易者参与交易和交割。

人民币计价:就是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交割,接受美元等外汇资金作为保证金使用。

下面是上海能源交易中心公布的原油期货标准合约,交易单位1000桶/手,最小变动价位是0.1元人民币/桶,最小涨跌停板幅度是4%,交易时间是上午9:00到11:30,下午1:30到3:00。

原油期货标准合约

交易品种

中质含硫原油

交易单位

1000桶/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桶

(交易报价为不含税价格)

最小变动价位

0.1元(人民币)/桶

涨跌停板幅度

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

合约交割月份

最近1-12个月为连续月份以及随后八个季月

交易时间

上午9:00-11:30,下午1:30-3:00以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规定的其他交易时间。

最后交易日

交割月份前第一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有权根据国家法定节日调整最后交易日

交割日期

最后交易日后连续五个交易日

交割品质

中质含硫原油,基准品质为API度32.0,硫含量1.5%,具体可交割油种及升贴水由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另行规定。

交割地点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SC

上市机构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

国际主要原油期货

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为芝加哥商品集团(CME)旗下的纽约商业(NYMEX)、以及洲际(ICE),对应的WTI、布伦特两种原油期货分别扮演着美国和欧洲基准原油合约的角色。其他国家(或地区)上市的原油期货合约影响力较小,包括迪拜商品(DME)上市的阿曼(Oman)原油期货;印度大宗商品(MCX)的原油期货及布伦特原油期货;日本的东京工业品(TOCOM)的中东原油期货;莫斯科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圣彼得堡国际商品的乌拉尔(Urals)原油期货等。

与国外原油期货的区别

我国的原油期货方案和目前国际上几个主要的原油期货品种在交割等级、合约大小、报价单位、交易时间、挂牌月份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下面是之间的对比图。

参与原油期货交易的条件

参与条件:个人50万,机构100万

据了解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可用资金:个人投资者50万人民币或者等值的外币,机构投资者100万人民币或等值的外币。

2、知识测试:本人必须参加机构安排的期货交易考试并且合格。

3、交易经验:本人必须拥有10个交易日且参与10笔以上的境内期货仿真交易记录,或者近三年具有10笔以上境外期货交易记录。

境外客户参与原油交易的四种模式

1、境内期货公司会员直接代理境外客户参与原油期货;

2、境外中介机构接受境外客户委托后,委托境内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境外特殊经纪参与者(一户)参与原油期货;

3、境外特殊经纪参与者接受境外客户委托参与原油期货(直接入场交易,结算、交割委托期货公司会员进行);

4、作为能源中心境外特殊非经纪参与者,参与原油期货。

推出原油期货的意义

1、为石油石化及相关企业提供保值避险工具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目前进口占比超过55%,进口原油的保值和价格锁定需求显得十分强烈。根据我国入世协议,外国企业获得与国内石油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外国企业带着价格制定优先权和石油套期保值的双重优势进入国内石油市场。如国内企业无法通过石油期货交易进行避险,就会处于更加被动和不利的境地。

其他的石油石化企业,比如一些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中没有定价权,急需在原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生产经营成本或预期利润,增强抵御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

2、争取原油定价权,增强国际竞争力

由于亚太地区还没有权威的原油基准价格,“亚洲升水”使我国进口原油每年要多支出约20亿美元。近二十年来,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无定价权,在不考虑运费差别的情况下,亚洲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对中东石油生产国支付的价格,比从同地区进口原油的欧美国家的价格每桶要高出1—1.5美元。

亚太范围来看,近年各国对亚太石油定价中心的争夺日益激烈,我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亚洲最大的两个能源期货市场是日本石油期货市场和新加坡石油期货市场。我国大庆生产的原油挂靠印尼米纳斯原油(Minas)定价,胜利、大港原油挂靠印尼辛塔中质原油(Cinta)定价,渤海原油挂靠印尼杜里原油(Duri)定价。推出原油期货,无疑将有助于中国争夺国际定价权,稳定国内经济运行。

原油小知识

原油种类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标准,原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相对密度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三类。

原油为何以桶来计量?桶和吨有什么关系?

世界上最早两处打出工业油流的地方都盛产葡萄酒,而且在本国都很有名气。打出工业油流的人们不约而同用葡萄酒桶盛放刚打出来的原油。

1870年,洛克菲勒成立标准石油公司,他们使用的是自己家族生产的葡萄酒木桶并且自立交货规格,1桶为42加仑。美国取了英国商人和美国商人能共同接受的标准,即沿用洛克菲勒家族标准石油公司自行制定的标准,规定42加仑为1桶。这个标准的原油计量单位“桶”(每加仑为3.7854L(美),故1桶约

159升)就成为至今全世界普遍用的原油交易单位。

然而,“桶”主要还是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常用的原油计量单位,是以体积计量的。在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则是以重量计量的,使用“吨”作为原油计量单位。因为各地出产的原油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原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大约在128-142公斤之间。1吨原油大约等于7.0至7.8桶。

全球每天的原油产量、消费量有多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16年全球每天的原油总需求为9645万桶/天(1236-1378万吨/天)。总供给为9690万桶/天

(1242-1384万吨/天)。其中,中国每天的原油总需求量为155万吨/天,产量为55万吨/天,相当于每天需求1190万桶,每天供应400万桶。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2016年全球每天的原油消费量为9656万桶(约1210万吨),同比增长156万桶/天,消费量为2011年以来最高。产量增长创下2011年以来的新高,为

9215万桶/天(约1201万吨/天),同比增长45万桶/天。其中,中国每天的原油消费量为159万吨/天,产量为55万吨/天,相当于每天消费1238万桶,每天生产400万桶。

世界上的原油还能开多少年?

世界原油能开多少年,一般用储比来衡量,即当年的剩余探明经济可储量与当年产量的比例。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7067亿桶,原油消费量352亿桶/年,那么世界原油还可开48年。

当然,世界原油到底还能开多少年,取决于每年新发现的经济可储量,如果新发现的储量大于年开量,储比还会增加。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原油的可年限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在增加。

世界重要的原油生产、消费国家有哪些?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主要的原油生产国家有沙特12349千桶/日,俄罗斯11227千桶/日,美国12354千桶/日,伊朗4600千桶/日,中国3999千桶/日,加拿大4460千桶/日。

主要的原油消费国家有美国19631千桶/日,中国12381千桶/日,日本4037千桶/日,印度4489千桶/日,俄罗斯3203千桶/日,沙特3906千桶/日。

OPEC参考的一揽子原油价什格体系?

OPEC参考的一揽子原油包括12种原油,分别为: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混合油、安哥拉的Girassol、厄瓜多尔Oriente原油、伊朗重油、巴士拉轻油、科威特出口原油、利比亚的EsSider、尼日利亚邦尼轻油、卡塔尔马林、拉伯轻油、穆尔本原油和委内瑞拉的Merey。

一揽子原油价格体系主要讲欧佩克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为使石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证,欧佩克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为防止石油价格飚升,欧佩克可依据市场形势增加其石油产量;为阻止石油价格下滑,欧佩克则可依据市场形势减少其石油产量。

为什么中东地区动荡对原油市场的影响大?

中东地区动荡对原油市场的影响大,主要是因为:

首先,中东地区的原油储量巨大。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储量高达266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高达15.7%,其日均产量目前约1200万桶。其次,伊拉克、伊朗和科威特的储量也分别高达1431亿桶、1578亿桶和1015亿桶。

其次,该地区的原油产量和出口量也很大,全球各大原油消费国对其依赖程度很高。据欧佩克2017年1月份月报的数据显示,欧佩克成员中中东产油国的日均产量为2485万桶,占欧佩克产量的近77.7%,占世界总供应量的25.8%以上。

第三,该地区剩余产能很大,因此对油价调控能力很强。沙特阿拉伯是目前拥有剩余生产能力最大的国家,拥有对世界市场进行调控的能力,因此有人将沙特誉为“世界油市的中央银行”。正因为如此,中东产油国国内局势一旦发生动荡和出现社会,对世界原油市场就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例如2012年初欧盟宣布将对伊朗实施制裁,立即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飙升。再如,2011年利比亚战乱导致利比亚原来日产160万桶的原油供应一度几近停止,给世界油市带来冲击并导致油价飙升。为此,沙特迅速提高产量以弥补利比亚供应中断造成的空缺,对遏制世界油价进一步飙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对原油市场的影响为什么那么大?

美国对原油市场影响大主要因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国原油消耗量十分庞大,2016年达到1963.1万桶/日即71.65亿桶/年,位居世界第一。二是美国进口量很大,日进口达945.0万桶,对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影响格局很强1。三是美国综合国力强,有能力且有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油价,在世界能源政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四是北美近期的页岩气技术发展有望飞速增加美国本土能源供给,实现美国能源的自给自足,甚至到2020年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能源生产及出口大国。

美国有什么渠道能影响国际原油价格?

美国影响国际油价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个:

第一,美国建立了完善的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以及库存数据的定期发布机制,同时依托国际能源署建立了战略储备的联合动用机制。

第二,美国建立了发达的能源金融市场体系,其石油期货价格成为了世界石油市场的风向标。

第三,美国有实力雄厚的跨国石油公司以及数量众多的中小石油公司,为石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禾网研究中心翁建平编辑整理

七禾网研究中心合作、咨询电话:0571-88212938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七禾网公众号!

常规油气发现概况

许多油气勘查地区虽然不断“成熟”,工作程度越来越高,但可探区并没有消失,新的未经勘查或勘查程度很低的地区也仍然存在,如世界上一些陆上或海区的偏远盆地。最近几年国外油气勘查工作范围较广,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主要的勘查和油气发现地区有中东的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和也门等,主要在陆区,也有部分在海区;里海地区(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阿塞拜疆等);墨西哥湾;非洲西部的安哥拉、刚果、加蓬、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以及西北非的毛里塔尼亚,主要工作在海区;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和埃及(前两国目前主要在陆区工作,埃及在陆、海区工作都不少);加勒比海地区的特立尼达-多巴哥和古巴,海区工作;委内瑞拉除陆区工作外,这几年海区工作也不少;南美其他国家主要是巴西的海区工作,哥伦比亚、阿根廷目前以陆区工作为主,此外还有厄瓜多尔、秘鲁等;欧洲主要是北海及其邻近其他海域(英国、挪威、荷兰、丹麦等)以及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西班牙等国;南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原来在陆区工作,巴基斯坦即将开展海区工作,印度海区和陆区均在工作,孟加拉湾海区(包括东侧缅甸)已逐渐成为重要勘查地;东南亚地区主要是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等国的海区;大洋洲主要是澳大利亚海区(尤其是西北陆架)。

据IHS Energy研究,2000~2005年共发现油气1200亿桶油当量(660亿桶油和327万亿立方英尺气),共有2400多个发现,其中大于1亿桶油当量的237个,大于5亿桶油当量的39个,大于10亿桶油当量的11个。1980~1985年发现数量最多,超过3000个。1980~2004年平均每一发现规模为4900万~8000万桶油当量,而1950~1980年为2.4亿~3亿桶油当量,1925~1950年为8亿~9亿桶油当量。

据IHS Energy统计,2000~2002年全球约有30个油气发现超过5亿桶油当量,合计约734亿桶油当量。主要是:①哈萨克斯坦约140亿桶油当量;②中国70亿桶油当量;③澳大利亚约60亿桶油当量;④巴西50亿桶油当量;⑤安哥拉略低于50亿桶油当量;⑥尼日利亚40亿桶油当量;⑦印尼30多亿桶油当量;⑧伊朗30多亿桶油当量;⑨美国墨西哥湾超过30亿桶油当量。一些发现是成群的,如里海北部(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中东(伊朗、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西北陆架(主要是气),尼日尔河三角洲和安哥拉海区以及巴西。

2000年最现是里海北部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大油田,这些年在继续勘查评价,准备开发,预计2008年正式开。目前一般报道认为可储量有130亿桶油,伴生气有4250亿立方米。油气藏产在泥盆石炭纪岩层中,深4000~5000米。关于其发现情况,2001年我们已有专文介绍。2000年大的发现还有伊朗西南部胡泽斯坦省的Kushk油田(14.07亿桶),沙特阿拉伯Al Gazal气田(3万亿立方英尺气,4.3亿桶凝析油),特立尼达-多巴哥海域BP(英国石油公司)发现的两个气田(Manakin 2万亿立方英尺、Red Mango 3万亿立方英尺气和9000万桶凝析油),安哥拉西部海域第14、15、17、18等区块各有2~3个油田发现,埃及尼罗河三角洲西部深海区蓝宝石1号气田(2.9万亿立方英尺)。澳大利亚2000年在西北卡那封盆地深水发现的Jansz气田,在Karratha岸外201公里处,后来查明有20万亿立方英尺气。印尼东加里曼丹深水Ranggas油气田有3.5亿~6.5亿桶油当量。还有BP在美国墨西哥湾深水最重要的发现、可储量超过10亿桶的惊马(Thunder Horse)油田(原称“狂马”(Crazy Horse)油田,后改名,其发现概况见后专门介绍)。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2年8月报道,2001年北美以外的油气田发现数估计为:新油田173个,新气田162个,总数比2000年少53个。2001年新油气田普查井为980口,比2000年多73口,成功率为35%(2000年为43%)。美国2001年为1166口。2001年拉美发现油14亿桶,气4万亿立方英尺;欧洲8亿桶油,2.7万亿立方英尺气;非洲26亿桶油,5.2万亿立方英尺气;中东14亿桶油,6.7万亿立方英尺气;远东-大洋洲20亿桶油,22.8万亿立方英尺气,独联体国家7亿桶油,0.8万亿立方英尺气。以上合计89亿桶油,42.2万亿立方英尺气。其中≥5亿桶油当量的发现有:澳大利亚的Io气田,Tintanichthys气-凝析油田;伊朗的Marun Khami气凝析油田(凝析油6.18亿桶),Day气-凝析油田,Duryaie气田(3.6万亿立方英尺);尼日利亚的Bonga西南油气田,OPL219 B区块的Bolia深水油田发现;阿曼Khazzan油气田和俄罗斯Rakushechnoye气田。2001年PanCanada公司发现的英国北海巴扎德(Buzzard)油田位于阿伯丁东北100公里,水深约100米,产在上侏罗统中,属地层圈闭,深2378~2717米,经几年工作,查明其原地油储量有12亿桶,可达5.5亿桶,是10年来英国北海地区最大油气发现(发现经过见第四章简介)。壳牌公司在挪威近海发现Provident油气田,可能有10亿桶油当量。储量大于1亿桶油当量的重要发现,如安哥拉的海区油田,毛里塔尼亚的Chinguetti油气田(水深800米,可1亿~1.5亿桶,2005年底或2006年初投产),阿根廷Macuete气田(2万亿~3万亿立方英尺)等。美国墨西哥湾的惊马北油田和Trident油田的储量均超过1亿桶油当量。刚果(布)陆区距海岸约25公里的Mboundi油田,是近20年西非最大的陆区油田发现。2001年发现后,初期认为有可储量2.58亿桶,并含大量天然气。油产自下白垩统,39.6°API。2004年10月报道可油储量(包括证实和概略储量)已从2004年3月的8.85亿桶增至2004年9月的13亿桶,当时已完成18口井,16口在生产,日产3万桶,2008年要达日产8万桶。

据2004年7月美国《油气杂志》报道,1996~2000年世界新油气田油气储量发现量为年平均150亿~300亿桶油当量,2001年以来降至约100亿桶油当量。

2002年油气发现数目较少,但较重要,其中印度东海岸孟加拉湾安得拉邦海区克里希纳-哥达瓦里盆地深水区块D-6-1井发现的提鲁派(Dhirubhai)大气田,当时估计有可储量5万亿立方英尺,是2002年世界最大的气发现之一,经最近两三年勘查已查明有储量14万亿立方英尺(近4000亿立方米),其发现经过及孟加拉湾地区近年一些有关油气勘查发现情况见后专门介绍。2002年在安哥拉深水及超深水区继续有若干重要油田发现。墨西哥东部沿墨西哥湾的塔毛里帕斯州和韦腊克鲁斯州的海区陆架浅部发现重要气田(Lankakuasa),开辟了新的油气勘查带。美国墨西哥湾海区仍有不少发现,如640区块的塔希提(Tahiti)油田,水深4017英尺,有储量4亿~5亿桶油当量,是经盐下三维成像和地质解释发现的。特立尼达-多巴哥东部海区哥伦布盆地估计有93万亿立方英尺气,2002年钻的铁马IST-1井发现了一1.2万亿立方英尺气田,且有2000万桶凝析油,它与附近一些探区组成一个有15万亿立方英尺气的气田群。哥伦比亚东科迪勒拉逆冲带山麓丘陵区发现直布罗陀气-凝析油田,可储量>2亿桶油当量。委内瑞拉2002年10月在马拉开波湖区发现的Tomoporo油田,可储量>5亿桶(20°~24°API)。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海区桑托斯(Santos)盆地还发现8亿~10亿桶重油。挪威北海33/12-8A井有不大的油气发现。爱尔兰西部海域也有发现。北非阿尔及利亚陆区的Berkine盆地据2003年4月报道已发现100亿桶油当量油气,大部是过去10年发现的(主要储量在三叠系中,往下更老的地层中也有发现),且仍有>5亿桶油当量的油气田发现的机会。该盆地20世纪70年代的地震勘探质量不高,通过经典的油气系统评价与二维和三维地震数据收集综合,今后还会有大的发现。尼日利亚2002年在OPL222区块发现的Usan油田,发现井水深750米,试井流量5000桶/日,经后来继续评价,可储量至少有5亿桶油当量,2010年投产。

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2003年新油气田发现增加的合计有139亿桶油,68万亿立方英尺气。≥1亿桶油当量的发现有46个,比2002年多5个,共95亿桶油当量,比2002年多20余亿桶油当量。最大的是伊朗波斯湾南部Lan气田,在Lan岛早古生代储层中(据《阿拉伯油气》杂志报道是2002年发现的),储量为6万亿立方英尺气、5300万桶凝析油(后报道有7万亿立方英尺气)。另外8个>5亿桶油当量的发现有3个在巴西,安哥拉、中国、马来西亚、苏丹、越南各1个(其中中国和越南主要是天然气及凝析油),70%的重要发现水深超过200米。≥1亿桶油当量的发现有64%来自深水区。据《AAPGExplorer》2004年2月号报道,总的说来,2003年大的发现较少,但成功率平均超过40%。这说明更注意钻探选区,三维地震工作更多,同时在已确定的油气区发现多。列出的主要发现有:①安哥拉约10个深水发现,其中较重要的是32区块深水Gindingo 1井,从2层分别试得油7400桶/日和5700桶/日,水深1445米;②尼日利亚深水OPL249区块谢夫隆-德士古公司的Nsiko 1井打到多层油,其中一层试井得6500桶/日,估计有油超过3亿桶;③BHPB公司在澳大利亚卡那封盆地有3个发现,合计可储量>1.2亿桶;④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海区BS-400区块(桑托斯盆地)发现14.8万亿立方英尺的Maxilheo气田(1-SPS-035与1-SPS-37A井)为巴西已知最大气田,距圣保罗137公里,水深485米,可能在2007年投产。在Sergipe/Alagoas盆地1-SES-147井找到1.5亿桶油(42°API)。在Espirito Santos盆地BES-100区块1-ESS-123井发现4.5亿桶油(40 °API)。在坎波斯盆地还找到29.5亿桶重油(包括过去两年找到的Jubarte和Cochalate油田9.5亿桶);⑤特立尼达-多巴哥BHPBHowier 1井在上白垩统发现气和凝析油,试井得气1800万立方英尺/日和凝析油137桶/日;⑥委内瑞拉在Maturin次级盆地Tacata 2井发现油气田,有2.36亿桶轻—中质油和3万亿立方英尺气;⑦印度最重要发现是扩展了2002年发现的提鲁派气田;⑧印尼东加里曼丹望加锡海峡Papak区块Ranggas Selatan 1井的油气发现,望加锡海峡Ganal区块Gehem探区的油气发现,深水,2万亿~3万亿立方英尺气当量(含凝析油);⑨哈萨克斯坦里海区Aktote 1井在石炭系中试得油1550桶/日,卡沙甘大油田发现后,ENI公司又发现了Kalamkas、卡沙甘西南和Aktote(2004年ENI在该区又发现Kairan);⑩俄罗斯里海“北部”区块Sarmat1井在侏罗系试得3段油气,钻前估计储量可有8.79亿桶油当量。在俄罗斯北方亚马尔半岛的Okskaya 1井在白垩系储层发现1.7万亿立方英尺气。此外,在挪威和波兰(气)也有发现。美国墨西哥湾海区仍有多个油气田发现。毛里塔尼亚海区2003年起又发现Tiof/Tiof西油气田,与盐底辟相伴,储量有3亿~4亿桶。埃及陆区西部沙漠2003年发现的Qasr气田产自侏罗系中的气层,可储量超过2万亿立方英尺,还有4500万桶凝析油。据伊朗石油部2003年7月宣布,在该国南部布什尔省发现3个大油田,初步估计原地储量:Kouh Mond有66亿桶,Zageh 13亿桶,Ferdoss 306亿桶,合计近390亿桶,相当于有可储量50亿~100亿桶,但均为含硫重油。

2004年没有特别大的油气田发现,但也有些重要发现。阿尔及利亚陆区Berkine盆地Ledjmet南1井试井油高达13515桶/日、气3090万立方英尺/日。哈西莫萨乌德盆地Sonstract和Mya干河盆地BKP2均发现油气,试井结果良好。该国在2004年1~9月就发现7个油气田。利比亚有6个发现,包括Repsol YPF公司在Murzug盆地的油田发现。安哥拉刚果河沉积扇深水区有4个油田发现。在安哥拉与刚果共享带的Lianzi 1井发现重要油田,试井得油5000桶/日(40°API),水深909米。埃及有27个发现,苏伊士湾、陆区及尼罗河三角洲海区都有油气发现。在赤道几内亚下刚果盆地陆架Avouma探区Eom 1井试井得原油6600桶/日,37°~38°API。尼日利亚深水(如OPL246区块Egine油田)、毛里塔尼亚海区(油气)、突尼斯Ghadaman盆地(油)也有较重要发现。谢夫隆-德士古公司在澳大利亚北卡那封盆地海区的Wheatstone 1井(水深700英尺)发现有不少万亿立方英尺气的气田,且可能与Gorgon相连,甚至与澳“西北陆架”相连,有53.34米净含气砂岩(在侏罗和三叠系中),试井得气5400万立方英尺/日。BHPB在海区卡那封盆地也发现一些油田。新西兰Amokura 1井和Pateka 2井是该国近年首次发现油。2004年初加拿大Oilexco公司在英国北海发现的属于地层圈闭的布伦达(Brenda)油田,可能有2亿桶可储量,是英国北海巴扎德油田发现后最大的油田发现。波兰前苏台德和外喀尔巴阡前缘发现气田,印度海区几个盆地继续有多个发现。孟加拉国的Bangora 1井可能是一巨大的气田发现,在2580~3285米段有几层气藏,下部3段合计试得气1.2亿立方英尺/日。还在试一400公里长背斜端部的气藏。印尼东爪哇盆地Jeruk 1井在更新世碳酸盐沉积中发现>1.7亿桶油当量的气田,北巴厘1井有油远景5.5亿桶。ENI公司完成的Aster 1井为一重要的新油气田发现,且开辟了勘查东加里曼丹北部苏拉威西海区打拉根盆地新的深水成藏组合的远景。越南09-R-23井在南部海区09区块南部发现基底中的石油,试井得1100桶/日,35°API。2004年宣布越南在北部湾海区,海防东约70公里的102、106区块有一重要油田发现,称为Yen Tu油(气)田,估计有7亿~8亿桶储量,非常值得注意。此外在南部海域的15-1区块白狮油气田的ST1井在第三系中见多层油气,试井合计得油8682桶/日和气6960万立方英尺/日。白狮油气田位于胡志明市东135公里,在产基底油气藏的黑狮油田(已于2003年晚期投产)南26公里,附近还有金狮油田。越南2005年初已有油65亿~85亿桶,气75万亿~100万亿立方英尺。古巴北部哈瓦那东33海里深水Santa Cruz 100井试得重油1300桶/日,18°API,但低硫,可储量约1亿桶(1400万吨),是古巴1999年以来首次的油发现。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2004年有21个发现,其中7个在海区,包括墨西哥湾盆地Itla 1井油气发现(试得油1350桶/日及一些气),坦皮科-米桑特拉盆地Kosmi 1井发现的气(试得2940万立方英尺/日)。委内瑞拉Tri Este构造打了2口成功的普查井,发现220米净产油气层,估计该构造原地有6.7亿桶油和2.6万亿立方英尺气。谢夫隆-德士古公司在该国的Loran 2井据认为找到4万亿~6万亿立方英尺气储量。特立尼达-多巴哥海域BP又发现Chachalaca气田,有约2万亿立方英尺气,近海2C区还发现重要油田。沙特阿拉伯东部Shaybah700有重要发现,有深部气3万亿立方英尺、凝析油1亿桶。在东部省Mudrikah 1井(利雅得东南270公里)试井得气3800万立方英尺/日、凝析油1650桶/日。科威特Mutriba 12井在下三叠统发现非伴生气。也门43区块Nabrajah 2井打到基底产气及凝析油,试井得3000桶油当量/日,附近14和10区块基底也有油。阿塞拜疆里海Azeri-Chirag-Gunachli油田组(432平方公里)有54亿桶可油储量,距巴库100公里,水深100~400米,第3期开发于2008年中开始,包括深水的Gunachli油田,2009年产量将超过110万桶/日。美国墨西哥湾海区Jack井和St.Malo井在老第三系中发现油气,而以前绝大部分是在新第三系中发现的。2004年1~6月该区有8个深水发现,在“密西西比峡谷”734区块发现的Thunder Hawk油田有1.5亿桶油当量。Jack油田位于新奥尔良西南430公里,水深约2100米,埋深超过6000米,经2006年上半年试井,认为该始新统含油带可有90亿~150亿桶油当量可储量,是美国1968年发现普鲁德霍湾大油田以来最大油田发现。

F.Robertson提出2005年油气勘查最佳目标国为:①利比亚;②阿尔及利亚;③埃及;④英国;⑤澳大利亚;⑥毛里塔尼亚;⑦阿曼;⑧印度尼西亚;⑨赤道几内亚;⑩巴西。2005年国外油气勘查投资增长,工作增多,一些主要地区继续有不少新发现或原有油气田的扩大。据IHS Energy报告,2005年共有320个发现,合计45亿桶油,32万亿立方英尺气,其中37%在深水,28%在陆架,35%在陆区。沙特阿拉伯东部省Halfa油田发现丰富的超轻油及天然气。在该国中部,利雅得东南125公里处的Du'eiban 1井发现一轻质油田,并含天然气。该国以前的伴生气均被放空烧掉,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展一项收集利用,至80年代中期,伴生气产量下降,于是开始一项非伴生气勘查。据2004年报道,在过去10年,该为沙特阿拉伯增添了54万亿立方英尺多的非伴生气储量,使非伴生气储量翻番至约万亿立方英尺。加上现有伴生气储量138万亿立方英尺,合计气储量为235万亿立方英尺,占世界第4位。该国过去20年气消费量平均年增7.2%,在该国能源消费中,气的比例已从1990年的35%增至2003年41%,预计2008年占到51%。伊朗在西南部胡泽斯坦省分别于2000和2002年发现的Kushk和Hosseinieh油田(原认为可储量分别为14.07亿桶和3.052亿桶)经工作后认为两者是一个单一的含油构造,称为Yadaran,原地含油170亿桶,可储量估计能有30亿桶,可日产30万~40万桶油。伊朗Anaran探区Azar构造很大,最近Azar 2井试井得油1000桶/日,据信Anaran可有10亿~26亿桶油。科威特北部有重要油气田发现。阿曼在陆上44区块有一气田(含凝析油)和一油气田发现,印度一公司将勘查阿曼深水区。也门43区块Nabrajah 5井试得丰富的优质油,在9区块Hiswah 4井打到油气。印度东海岸外的克里希纳-哥达瓦里盆地KG-D6区块,印度私营RIL公司发现了更多天然气。该公司连续第15口成功的勘查井还首次在中新统中发现油气(RIL2004年还在加尔各答海区发现4万亿~5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在该盆地的浅水发现一气田,在KG-OS-DW-Ⅳ区块深水也有2个天然气发现,其中Vashistha可能有储量4万亿立方英尺。在奥里萨邦海区马哈纳迪盆地,RIL公司最近在浅水区发现约2.5万亿立方英尺的气田。在印度西部海区,已知的“孟买高地”油田附近最近也有油气发现。坎贝盆地的海区和陆区已发现一些气田,有的已在开,最近又发现油。古吉拉特邦坎贝盆地CB-ONN-200/1区块(陆上)发现的油田可有1000万~5000万桶油。英国的Cairn能源公司若干年来在印度西部拉贾斯坦盆地勘查,迄今已发现12个油田,合计有油原地储量25亿多桶,其北部2004年发现的Mangala油田有可储量3亿桶(北部另有2油田,3者合计有原地储量16.4亿桶,可3.8亿~7亿桶),是印度近22年来最大的油田发现,在2007年投产。缅甸海区最西北部(接近与孟加拉边界)的西若开盆地陆架A1区块,2003年韩国大宇国际公司和韩国天然气公司发现了Shwe(意为“黄金”)气田,目前已知有6万亿立方英尺可储量(见后面与印度东部海区大气田发现的专门介绍)。2005年4月报道在A1区块又发现5.5万亿立方英尺的Shwe Phyu气田。目前大宇公司又与印度ONGC一起在A1区块南的A3区块进行勘查。缅甸南部海区莫塔马(马达班)湾德林达依省海区也在继续勘查,该海区已有雅达纳气田(5.7万亿立方英尺可储量)在开。马来西亚的沙巴、沙捞越海区,壳牌等公司2004和2005年在深水区都有几个油田或油气田发现,有的规模较大。澳大利亚西部陆架2005年4月发现的Pluto气田,估计开储量有3万亿立方英尺。同年发现的Caldita气田储量有1.5万亿立方英尺。非洲安哥拉海区各区块自勘查以来至2005年中期已发现的油田大致是:深水的14区块9个,15区块17个,17区块15个,18区块8个;超深水的31区块8个(2005年10月已达9个),32区块3个。其中有些区块在2005年的前三季度已有1~2个发现。15区块在2004年初(当时累计发现14个)时已有合计可储量45亿桶。在尼日利亚“前沿”带,壳牌公司2005年已有3个重要油田(含伴生气)发现(Bobo,Etan等)。在海区的尼日利亚-圣多美普林西比联合开发带,已查明有17个构造,推测合计可有可储量远景144亿桶。埃及在陆区和海区继续有油气发现,如阿帕奇公司陆上Tanzanite 1井和2井均打到丰富的油和一些伴生气。埃及2004年底证实的气储量为66万亿立方英尺,预计2005年可增5万亿~6万亿立方英尺。非洲苏丹、乍得、尼日尔以及马里与毛里塔尼亚的内陆盆地、纳米比亚海区、南非奥兰治河近海盆地这两年都在工作,且有所发现。对东非海域(包括马达加斯加西北海区、莫桑比克海区)也引起了注意。巴西海区坎波斯盆地最近EnCan公司在BM-C-7区块发现重油(Chinook油田,距岸75公里,水深350英尺,1.5亿~2.5亿桶)。谢夫隆-德士古公司最近在委内瑞拉海区Macuira 1井发现一气田,位于此前发现的Loran气田东南24公里。据2003年底报道,委内瑞拉能源矿山部称当时该国海区已有油证实储量200亿桶,气100万亿立方英尺。秘鲁2005年有3个重要发现。一个是在海区Sechura盆地古生界中,可能有5亿桶油,另2个在Maranon盆地,为重油。玻利维亚19年时气证实储量为1060亿立方米,到2002年达到7750亿立方米,另有概略储量21850亿立方米,在5年中有现,成为拉美干气储量最大的国家。当时主要是由Petrobras,TotalFinaElf和RepsoIYPF等公司共发现4个大气田,这4个气田2002年1月1日的证实和概略储量是:San Alberto气田3380亿立方米,San Antonio气田2440亿立方米,Caipipendi气田3840亿立方米,Tarija Oeste气田2960亿立方米。最近几年则进展不大。挪威海Draugen西40公里最近发现“Onyx西南”气田,估计有2.1万亿立方英尺。挪威2004年底的证实储量为245亿桶油当量,比上年减少3%,2004年只发现4个不大的油田,勘查降至低点。2005年美国墨西哥湾海区深水有9个油气发现,其中Knotty Head油田约有2.5亿桶。在阿拉斯加北坡及其海区最近有几个重油(16°~17°API)发现,产在北坡大油田普鲁德霍和库帕拉克的主要产层之上,估计其原地油储量有360亿桶。最近还在阿拉斯加西北海区Burger构造钻井(楚科奇井)打到丰富的天然气和凝析油。其实这是前已发现气田的重新发现。壳牌公司曾在1989~1991年在该地钻探,发现了天然气田(估计5万亿立方英尺),但当时无人要在此区找气,故未予多少注意。经最近重新工作,认为可能有14万亿立方英尺气、3.71亿~14亿(最可能7.24亿)桶凝析油。加拿大马更些河谷Summit Creek探区B-44井(2004年钻),2005年一季度试井得轻油3000桶/日,气1000万立方英尺/日。俄罗斯里海北部2005年在南拉库什构造上发现的费拉诺夫油气田,可能有储量6亿桶油、1.2万亿立方英尺气。

用炼油厂造句(大约30个左右)

1)由于在炼油厂的问题上出现分歧,安哥拉曾一度将一家中国国有石油公司赶出了市场。

2)这意味着 *** 将在主要油田、输油管道、炼油厂和港口处加强警护。

3)油品调合是炼油厂重要的生产工序,对油品调合进行优化可以给炼油厂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4)提出了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半干式常压塔的设计方法,用侧线汽提塔再沸器代替汽提水蒸汽。

5)炼油厂所使用的主要分离方法是分馏,不过分馏所得一般都需要一步加工才能成为可供销售的石油制品。

6)所以

炼油厂的厂址总在远离人口集中的地方.

7)对某炼油厂的断裂活塞杆进行了失效分析.

8)本研究结果可使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炼油厂汽油产品实现无铅化、系列化,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9)石油生产国开发重质原油油田的动作,比新炼油厂的增加速度更快,上周沙特阿拉伯的行动就说明了这一点。

10)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对锦西炼油厂生产的直馏柴油进行了脱酸精制试验,并考察了精制过程中的最佳试验条件。

11)由于炼油厂和油库被封锁,法国已经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加油站发生供油短缺,lishixinzhi/8050763导致一些民众进行恐慌性抢购。

12)中俄联合炼油厂将于下半年开工建设。

13)新**山子炼油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马依市独山子区,该项目是对现有的炼油厂和石油化工装置进行更新改造。

14)结合吉化炼油厂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了催化装置的“火炬”气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

15)BSTCC以技术为依托,为苏丹喀土穆炼油厂、亦庄开发区、中石化、松下、王府井东方广场等提供战略决策和技术咨询,为科技型企业服务。

16)以某炼油厂的催化重整装置为对象,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套仿集散型催化重整全流程仿真培训系统。

17)随着炼油厂规模的扩大,为降低能耗,蒸汽参数越来越高,对蒸汽品质的要求更加严格。

18)一些FUP成员在罢工期间仍然继续在瓦加斯热图总统炼油厂工作,这是管理方与巴拉那和圣卡塔琳娜的当地FUP达成的一部分协议。

19)本周多家美国炼油厂失火导致停产的,也为价格提供了支撑,推高了纽约市场现金价格和美国墨西哥湾原油价格。

20)炼油厂,电厂,化学工厂。

21)休斯顿的炼油厂虽然在暴风雨中只受到轻微损害,但还无法恢复全面运作,因为他们使用的是紧急发电机。

22)研究了某炼油厂常压塔三线柴油凝点的软测量建模问题.

23)对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高压空冷器的结垢原因进行了分析,垢物剖析表明该系统结垢物主要由稠环芳烃组成。

24)柴油所带来的利润不足以冲抵燃油的损失,造成一些重油炼油厂无利可图。

25)去年一年,棕榈油等原材料价格暴涨,降低了生物燃料生产商的利润,并迫使部分生产商闲置炼油厂或是取消建新厂的。

26)炼厂气的分析、产量、变异性及如何得到最好地利用

在每一个炼油厂大不相同.

27)相关官员表示,这是挽救密西西比河沿岸人口密集区的唯一的办法,包括,城市,炼油厂,发电厂和新奥尔良港。

28)虽然上个星期反对派已经控制了港口东部的居民区,但是卡扎菲仍然控制它的石油终端、炼油厂和港口。

29)但是,伊朗的石油是重质原油和我们只有一个重质原油的炼油厂在我国。

30)通过对省煤器泄漏原因的分析,总结出在余热锅炉设计中和炼油厂实际运行中取的防护对策和经验。

 对中国油气安全战略的建议

由上节分析可看出,当前我国油气形势使外部环境趋于宽松,内部供求状况偏紧,总体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但需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必须对我国油气安全予以高度重视。

一、世界各主要国家油气安全战略概述

从四到八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世界上各主要工业国家都高度重视能源战略,尤其是制定了本国油气安全战略,归纳如下:

1.加强国内石油勘探开发

保障油气安全的最佳选择是本国的油气消费完全由本国提供,所以美国、俄罗斯等国在油气比较成本允许的范围内,强化国内的油气勘探开发,确保从国内最大限度供应油气。

2.加强国际贸易,实行进口来源多元化

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均取分散石油进口国的办法,以降低从一国或一地区进口石油的潜在危险。

3.大力开发境外石油天然气

为确保油气供应安全,美、日、韩、英等国实施优惠政策或提供经济支持,鼓励本国油气企业购买外国石油公司股份,参与开发,以获得股份油,或直接投资勘探开发境外油气田等。

4.抑制消费,鼓励节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美、日、韩、法、英等国均从本国实际出发,优化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抑制不合理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5.积极寻找开发新的替代能源

为了减少对油气的消费,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各国纷纷开展对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的研究开发。

6.加强区域和国际能源合作,建立世界石油安全体系

美、日、韩、法、英等国积极开展能源外交,稳定并强化与产油国的关系。各国还在一定程度上寻求地区油气需求国的合作,共同防范石油风险,联合起来一致对付能源危机。

7.实施并增加战略石油储备

美、日、韩、法、英、加拿大等国际能源组织机构(IEA)成员国,纷纷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实施或国家或企业或二者共同储备的方式,并保持相当于90天石油进口的应急储备量。

二、对我国油气安全战略的建议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专家们的研究意见,现对我国油气安全战略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保障国家安全

石油既是一种蕴含着巨大财富的商品,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它常被某些国家当作武器使用,以威胁或制约他国以达到某种经济的或政治的目的,所以石油关系一个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大局。

人们还记得,一战结束时,石油每桶的价格仅2美元,而且一直保持到10年。但是到了13年,因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产油国家同仇敌忾,以石油为武器,削减石油产量,实行石油禁运,使石油价格从每桶5美元涨到40美元,主要石油消费国经济因此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少工厂倒闭,经济陷入衰退之中。此后,西方工业国为应对石油危机带来的影响纷纷做出了能源政策调整,决定建立石油战略储备。

据报道,到1992年的3月底,经合组织(OECD)共有战略石油储备40640万吨,可供消费93天。这一庞大的石油储备大约相当于世界石油消费量的1/6,经合组织消费量的1/4,或进口量的1/2。其中美国储备20170万吨,可消费107天;日本储备8000万吨,可消费111天;瑞典540万吨,可消费107天;法国储备4230万吨,可消费116天。另据报道,上述国家还在增加战略石油储备量,以增加可供使用天数。足见发达国家对石油储备十分重视。

石油战略储备的功能主要有:①应对石油和其他能源供应突然出现中断的风险,保障供给,使国民经济重要部门特别是军队能够正常运作;②应对石油国际市场暴涨的风险,稳定油价,一旦出现石油危机或油价暴涨,便将储备石油,向市场抛售,以遏制石油价格的上涨;③应对地区冲突战争及各种政治风险等,在紧急时刻起威胁作用,以减轻和限制石油武器或石油危机的冲击力。

显然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应当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以保证国家安全,宜用如下措施:

1)必须按照“要储备,先立法”的原则,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因为石油储备关系国家安全问题,是的职责,是企业和公民的义务;储备油品的种类及数量,战略储备的主体及经费来源,战略储备油品动用机制等,都应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

2)以为主,多渠道筹集石油战略储备资金。石油战略储备关系国计民生,必须承担起责任。比如美国至1999年已为战略石油储备拨款190亿美元,其中160亿美元用于购买原油,其余30亿美元用于设施建设。我国十五规划已明确提出,中国要建立600万~700万吨的石油储备,并争取到2010年全国的石油储备量达到1500万吨。据有关部门披露,实施顺利的话,到2005年,我国石油储备能力将达到800万吨,相当于目前我国全年进口量的1/10,在特殊情况进口石油中断可保障供给36天。尽管离IEA规定的90天保障量有不少差距,但毕竟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其实在国家储备方式中,建议国家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筹集资金,以建设国家储备粮和储备粮库的方式来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这样从经济承载力上可行性较大。我国石油消费目前的对外依存度为30%,到2005年将达42%。石油消费总量约为2.6亿~2.7亿吨,需进口石油9600万~1亿吨。按90天储备量计,则需储备2500万吨左右。若按20美元一桶的油价计算,总共需要资金350亿元人民币。配套工程约需262.5亿元人民币,总共约需612.5亿元。按为主占70%,企业为辅占30%,用三年时间实现储备90天的目标,每年国家则需约143亿元,是有可能的。三大石油公司三年共筹约184亿元也是能够实现的。国家亦可向其提供低息或贴息的方式来解决。

3)战略石油储备应以原油为主。战略石油储备,主要目的是为了国家安全。而原油比其他任何油品及天然气都易于储存和运输。另外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较强,且大部分在北方,多进口并储备一些原油在国内加工,发挥石油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亦有较好经济效益。

4)战略石油储存方式应多样化,布局应分散。出于安全和经济上的考虑,战略石油储存不易集中而应分散布局,方式多样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引发的破坏和损失。在储备方式上实行实物储备和产地储备相结合。在布局上,可以利用现有油田和石油加工企业的有利区位进行储备。这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既有产业依托,又有城镇聚集效应,方便安全管理,也可大幅降低成本。同时便于石油加工企业必要时有原油加工来源,便于调用和使用。储存方式上,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在山区可建岩洞储存,沙漠可建地下或地面罐池储存,沿海可建浮动式船罐储存。显然分散布局,多样化储存既有利于安全,具有可靠性,同时经济性也好。

2.建立稳定的国内油气供应体系

中国油气供应安全的根本立足点是建立稳定的国内油气供应体系。为此应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增加可拥有量;二是优化能源消费与供应结构;三是发挥区域优势,实行全国油气配套供应;四是开源与节流并重。

首先,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增加探明可量。前已述及,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增加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使本国拥有更多的储量。如英国和挪威扩大北海石油勘探规模。美国极力鼓励其石油企业增加石油勘探开发投资,其投资地区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还将大量资本投向诸如加拿大和北海等一些石油前景良好的地区和国家。显然,我国要建立稳定的国内油气供应体系,必须立足于加大自身的石油勘探开发,增加拥有量。据国土部领导披露,我国石油地质总量为1068亿吨,可石油量为135亿~160亿吨,探明可石油储量为63.95亿立方米。可天然气为10万亿~20万亿立方米,探明可天然气储量为2.56万亿立方米。目前我国陆上石油探明程度为28%,天然气探明程度为6%,均低于世界石油探明程度的45.6%和天然气探明程度的22.45%。可见,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只要制定正确的政策,实行东部挖潜,发展西部,开发海域,海陆并进的方针;坚持综合勘察,综合评价,综合利用的原则;国家投资主要用于开展新一轮全国能源大调查和油气战略选区的深入调查上。在此基础上,国家主要改善投资环境,设立石油和天然气投资基金和风险勘查基金等,多渠道吸引国内外资金勘探开发我国的油气。在美国“9·11”后,其经济和投资环境逐渐恶化,中东等国家投资逐渐从美国市场撤出,中国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这些国家的“石油美元”,为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

其次,优化能源消费与供应结构,大力节约使用石油天然气。我国煤炭和水能十分丰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能源结构仍是以煤炭为主。问题是应该尽可能减轻煤对大气和环境造成的污染,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将利用燃煤动力尽可能集中,尽可能将其变成电力,并使周围企业可利用其余热废渣,使被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以达节能目的。还应大力度推广洁净煤技术,以使能够用煤的企业或设备尽量减少对用油的压力。在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上,由于天然气属洁净能源,可开年限长于石油,所以凡能用天然气作替代能源的尽可能使用天然气。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足3%,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0%。此外,我国水电十分丰富,国家正大力兴建水电站,并制定了西电东送战略,这对增加水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减轻对石油的压力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发挥区域优势,实行全国油气配套供应。与水分布不均衡一样,我国油气分布也不均衡。而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没有能力也没有机制约束他们承担石油短缺引起的风险。这就要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应建立规范的市场操作,以产业政策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促进石油市场发展,发挥市场对优化配置的作用,协调油气的配套供应,以确保国内油气供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四,开发与节约并重。我国石油不足,解决石油供需之间的矛盾已不能单纯依靠发展石油生产,而应特别强调节约。多年来我国石油供应紧张,资金短缺,有限,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在石油的加工和使用上又存在着极大的浪费,石油消费是粗放型的,经济效益低。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弹性系数已接近1.0,高于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发达国家的数值。1992年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石油消耗尽管已由80年代初的一吨多下降到0.6吨,但仍未摆脱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0%。而一般世界先进国家的能源利用率均在30%~60%以上,差距很大。所以,不能只重视生产发展战略,忽视节约发展战略。要把节约发展战略提高到与生产发展战略并重的高度,来解决我国石油问题。今后10年到20年内,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石油消费弹性系数必须控制在0.5~0.6,石油投入系数应在2000年的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石油0.4639吨的基础上,下降到2010年的0.3559吨,年均节油率20世纪90年代为3.08%,21世纪应为2.67%。

其措施包括:通过立法完善有关节油的法令和规定。抑制油气消费增长;放开石油价格,确立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油价申报制;对用油机具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石油利用效率,降低油耗。加强石油开,运输及加工的管理,减少损耗;限制不合理烧油;淘汰小炼油厂,实行规模效益经营,提高原油加工利用深度和石油利用经济效益。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节油的重点应放在终端消费上。我国的石油终端消费可分为: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运输、远程运输、渔业、农垦、农机、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十几种,还有三大石油公司自用油消费。这些终端消费应大力提倡节约,更新技术,降低油耗。国家应尽快颁布新的油耗标准和燃油税政策,健全监督检查机制,防止超标新车新设备进入市场。铁路应加快电气化建设,淘汰燃油机车。冶金建材等耗油行业都应尽量用新技术,使单位产值耗油标准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3.石油进口应该“多源化”和“多样化”

我国现有剩余探明石油储量相对不足,不宜大规模开,每年稳定在1.6亿~1.8亿吨之间为宜。因此国内石油供给量与消费量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从国外大量进口油气已成定局。目前我国原油主要来自伊朗、沙特、伊拉克、卡塔尔、安哥拉、阿曼、印尼等国家,其中一半来自中东地区且多依靠海运。中东各国虽与我关系较好,但该地区历来为多事之地。为了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保证石油供给安全,油气进口应“多源化”和“多样化”。

石油进口“多源化”即在稳定中东地区进口原油的同时,尽量扩大其他可能的石油供应来源。当前应特别重视与俄罗斯在石油进口方面的合作,要成立专门班子,加强攻关,尽快促成俄罗斯—中国石油管线的铺设和运营,使俄罗斯的石油成为与中东石油互为补充的,稳定的石油供应来源。即使在中东地区,也要实行“多源化”,在积极发展与沙特、科威特等国的石油合作关系时,要不失时机地开展与伊朗、伊拉克的石油外交,建立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关系。

石油进口“多样化”即在进口原油的同时,也要多进口成品油。原油进口价格低,可以发挥我国炼油潜能,但也有环境污染问题。应充分利用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大量剩余炼油能力,进口相当的成品油,形成石油安全共享的利益格局。还可以通过购并、参股的方式直接利用周边国家的炼油能力,分享利益,共担风险。(周大地等,2002)

4.优化能源结构,发挥煤炭基础能源作用,开发可再生能源

农业经济时代的能源是地上的柴薪,工业经济时代的能源是地下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这些传统的能源大多是不可再生,除越开越少外,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因此,应优化能源结构,发挥煤炭基础性能源作用,大力研制开发可再生的替代能源。

首先,应发挥煤炭的主导型能源作用。我国煤炭量达5.3万亿吨,探明储量为9800亿吨,目前年产量约11亿~13亿吨,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65%以上。所以,煤炭作为基本能源,将长期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但是,煤炭在燃烧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及其粉尘对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所以我们必须解决煤炭的“绿色燃烧”问题,这与“建立世界级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的目标相辅相成。应积极开发“煤变油”技术,“煤变油”就是通过化学加工,改变煤的性状,把固体的煤变成液态石油或化工产品的洁净利用煤炭的技术。国际上已达到工业化生产规模。我国神华集团公司已成立煤炼油公司,预计2005年可实现产品油100万吨,发展下去,可以大大缓解我国石油供应不足的矛盾,同时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出的以煤、煤层甲烷、天然气、缔合气、重油残渣为原料的二甲醚,是一种清洁的柴油发动机燃料(无黑烟),经试验证明燃用二甲醚后可使原柴油发动功率提高10%~15%,热效率提高2%~3%,燃烧噪音降低5~10分贝,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比一般柴油机低60%~70%,是一种极好的柴油替代液体燃料。目前二甲醚技术在我国已受到高度重视,一个投资40亿元、年产量达100万吨的世界规模的最大的二甲醚生产线正在筹划中。推广使用二甲醚技术及其他洁净煤技术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缓解石油供应压力,改善环境起重大作用。

其次,大力开发利用水能。我国水利十分丰富,而且是可再生。我国水理论量为6.79亿千瓦。可开发水能为3.95亿千瓦。目前全国平均开发程度仅为19%,而西部开发程度更低,为8%,大大低于世界22%的水平。目前水电在能源总结构中仅为8%。所以我国决定并开始实施的“西电东送”工程。其中相当比重为水电。经过“十五”及以后的建设,可望水电在能源总结构中达10%以上。这对缓解油气的不足,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加大勘探开发天然气和煤层气。天然气和煤层气是清洁能源。我国天然气和煤层气与石油相比相对丰富。1995年产气180亿立方米,至2002年产气313亿立方米。预计2005年和2015产量将分别达到500亿立方米和1000亿立方米,在能源结构中将上升到10%以上。目前实施的“西气东输”、俄罗斯东输管线的建设,我国东部天然气的开发,印尼液化天然气的进口等,都将是很好的石油替代品,大大缓解石油供应的压力。

第四,开发和利用生物能源也是缓解石油供应压力,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生物能源开发,首先要重视沼气,国外已利用沼气发电,实现废物利用;其次是发酵,如用玉米发酵制酒精,生产配合油等;三是生物柴油。由于生物能源利用的是某些含油分的植物或肥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又是废物的再利用,符合循环经济概念和原则,极有利于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利用太阳能。目前,太阳能利用的主要障碍是成本偏高。日本的“阳光”指出,当太阳能电力价格降到10日元/千瓦小时的时候,就可以与火电或水争了,以目前发展速度,专家们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可达世界总发电量的20%~30%。我国应加快对太阳能的开发研究,争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到时对缓解我国石油供应压力,优化能源结构该是何等美好的前景。

第六,大力发展利用风能(目前难度也是成本偏高)、潮汐能、地热能等。特别是应加大受控热核聚变研究,使之尽快投入商用,实现真正的“水变油”的梦想。还应发展宇宙空间技术,到其他星球上去寻找新的能源。

5.实行大集团战略,应对突发石油价格波动

我国石油剩余可储量十分有限。从全球状况看,现已探明的石油基本上被世界上少数跨国石油公司所控制,全球前20家石油公司拥有石油剩余可储量1138亿吨左右,年产量21亿吨左右,分别占全球的80%和60%。跨国公司也控制着世界1/3的石油和化工总值、2/3的石油化工贸易、70%以上的投资、80%以上的技术开发与转让。在这种格局下,中国的石油企业应该实行大集团战略,积极“走出去”,尽快将自己打造成跨国公司,使我国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市场拥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和权益,对石油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使国家石油供应安全保障力也越来越强。

6.注重接替,迅速增加产量

目前我国拥有的边际油井8000多口,难以动用的边缘储量几十亿吨。总体来说,边缘储量的石油品位低,渗透率低,丰度低。为了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努力提高探明储量的收率,提高对低渗透率和低品位原油的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建议国家能取税收优惠政策或风险基金的办法,减轻企业因开发边缘储量石油高成本的压力,调动石油企业的勘探开发积极性。据专家估计,开边缘储量,平均每年可增加300万吨的产量,相当于开发了一个中型油田。这对延长一些油田的开发寿命,增加原油产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不失为可行之捷径。

可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必须有足够的油气保障。因此,应该加快实施石油战略储备;建立稳定的油气供应体系;“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油气;节约使用有限能源,开发可再生替代;国家油气企业走出去,融进大的跨国油气公司;开发边缘油气,寻找接替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怎么从重质产品向轻质产品的转化?

炼油过程还需要一些设备,以便将重质产品转化(转变)为轻质产品。人们似乎用多种炼制技术来从事此项工作,这就是重质原油重质原油或超重质原油是指不易流动的原油。由于它们的相对密度要比轻质原油大,故名“重质原油”。重质原油的定义为API密度小于20°的液体石油,即它的相对密度大于0.933。与轻质原油相比,重质原油的生产运输和炼制的难度更大。世界上最大的重质原油分布在委内瑞拉的Orinoco河流北部,可与沙特阿拉伯的常规石油量媲美,已知全球有30多个国家拥有重油。的价格要比轻质原油轻质原油是一种低蜡石油。“轻”与“重”不易准确而清晰的区分,原因很简单,这种分类主要来自实践而不是理论定义。石油中蜡含量较少的称为“轻质油”,而蜡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重质油”。低的原因。重质原油的转化还需要对炼油厂进行调整,使它适应石油产品的消费市场,这样就可以解释全世界各地炼油厂地理布局的原因。如果你看看炼油厂的位置,就会发现它们绝大多数都建在发达国家——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者,即使有些发达国家本身并不出产石油,但通过在本国境内建造炼油厂,可以保证自己独立的炼油方针与政策的实施,并转化为组分固定的石油产品,以满足自己的用户需求。当今世界,公路与航空运输已经加速,人们对轻质石油产品的需求更为高涨。与此同时,还以大量较轻质的石油产品为燃料供发电或加热使用。在全球的石油产品需求量中,约40%为轻质产品(汽车燃料),40%为中质产品(锅炉燃料、柴油等),20%为重质产品。符合这种需求比例的有来源于安哥拉和撒哈拉沙漠的轻质原油,全球绝大部分原油的主要组分为重质的。炼油厂内大多使用性能相当的独立的蒸馏塔,所以以往的炼油厂效率并不高。为了将重质产品转化(转换)为轻质产品,就需要多个多种炼油工艺。

世界高酸值原油产状与分布

全球生产和交易160多种原油,其价格变化很大,从147美元/桶到29.美元/桶。巨大的价格差不仅是由于原油的密度和含硫量所造成,原油的酸值也是造成原油价值大大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世界高酸值原油产状与分布

在国际石油地质学和石油地球化学文献中,有关高酸值原油的报道始于20世纪中叶,但对于高酸值原油的关注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长远利益出发,在继续勘探和开发常规油气的同时,开始重视潜力巨大的非常规油气,高酸值稠油就是一种潜力巨大的非常规油气,世界上高酸值稠油约有9000×108t,可开量约为1800×108t。

图8-16 世界高酸值原油分布图

全球范围内高酸值原油的分布比较广泛(图8-16;表8-3)。根据大量文献调研,全球高酸值原油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两大构造背景地区:一是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的前陆盆地海相来源的重油和沥青砂分布区,如委内瑞拉的Orinoco重油带的Cerro和Negro油田的TAN达到3.3mgKOH/g,加拿大的Athabasca沥青的TAN达到3.5mgKOH/g(Crandall,2002);二是大西洋两岸和东南亚的一系列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陆相油田。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高酸值原油产地有西非、中非、南北美洲、中国和西北欧,如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的重油和沥青;西非的尼日利亚、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刚果、安哥拉、乍得、苏丹、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英国和挪威的北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澳大利亚吉普斯兰盆地、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等。

表8-3 国外已知高酸值原油油气产状与物理化学性质

近年来西非和中非重油的开发,导致世界原油市场中高酸值油的比重在逐渐增加。1998年到2003年酸值TAN>1.0mgKOH/g的原油比例从7.5%上升到9.5%,而西非地区2001年TAN>1.0mgKOH/g的原油产量占总产量的5%,预计到2006年将增加到13%(Anne等,2003)。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酸值原油的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Babaian-Kibala等,1998)。图8-17显示了高酸值原油产量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酸值原油的产量近些年发展很快,2005年预计高酸值原油的日产量达到5百万桶,尤其是远东和西非地区。

图8-17 世界高酸值原油产量变化趋势图(据JanSkippins,2000)

国外已知高酸值原油的分布以及产状比较零散,但仍然可以看出高酸值原油的TAN值可以达到16mgKOH/g之高,原油的密度多数都大于0.9g/cm3,但也有小于0.9g/cm3(表8-3),这说明高酸值原油并不一定是重质原油。高酸值原油的埋藏深度较浅,大都集中在1500m以内,这可能与其生物降解成因有关。

二、世界高酸值原油量十分丰富

高酸值原油除极少部分为原生未降解油外,主要为生物降解原油,有密度小于0.934g/cm3的常规油,更多的是密度超过0.934g/cm3的重油。由于无法精确统计TAN>0.5mgKOH/g或1.0mgKOH/g原油的量,因此,这里以重油来粗略地反映高酸值原油的量(表8-4)。

表8-4 世界主要重油生产国重油及沥青

(一)重油、超重油

重油和超重原油的总约为1200Gb(1Gb=109桶),其中22%或270Gb是可开的。它们分布于四个地区:Machete(225Gb)、Zuata(500Gb)、Hamaca(214Gb)和Cerro Negro(213Gb)。其中略低于1/4或290Gb,在技术上是可的,但不太经济。大约42Gb超重油储量已得到证实。

超重原油的特点是密度比水低,常富含硫和重金属如镍和钒。它们大多储藏于砂质储层,但在碳酸盐岩储层中也有发现,通常是靠近露头的浅层油藏中轻质原油降解的产物。最大的超重原油油藏为东委内瑞拉的Orinoco石油带。

1.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Orinoco石油带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重原油油藏,位于Maturin盆地的南边缘(或东委内瑞拉),覆盖面积54000km2,主产区覆盖面积为13600km2。油藏主要储存在中新统碎屑沉积物中。这些砂岩的渗透率为1~2D,孔隙度为19%~25%,甚至更高。

古近-新近系砂岩的油藏深度的分布范围为小于600m到大于1200m,但大部分位于小于900m的深度。油藏的平均温度在800m处的50℃和1100m处的60℃之间变动。

高温下,超重原油在油藏中是可以移动的,但注气后黏度会迅速下降。生产速度可达到600桶/天,使用水平井可达到更高。

Maracaibo盆地BolivarCoastal油田的露头区,拥有十分丰富的具有沥青盖层的油气,其中的一个油田-Bachequero,具有8Gb储量,其API重度为8。

2.加拿大

加拿大在Lloydminsteer拥有38Gb,API重度为15.7的现有原油地下储量。截至1993年底,加拿大已经出了2.6Gb的重油和超重油。确定储量为1Gb,另外1.9Gb具有不确定经济可性。据估计,即将探明的原油储量可达到1.6Gb,例如:在PeralLake,Mobil公司投资10亿美元,到2003年将一个拥有2.6Gb地下原始储量的油气藏的产量提高到100000桶/天。

3.俄罗斯

俄罗斯由于未将重油、超重油和沥青区分开,但在俄罗斯有三个地区可能蕴藏丰富的。Melekess地区,在Tatar穹隆的南边,拥有约125Gb的原油和未确定数量的沥青,主要储集在二叠系储层中,其中有10Gb被认定是可以出的。Olenek位于东西伯利亚的Anabar隆起的东边,拥有约175Gb(若包含沥青达到600Gb),主要在文德系和寒武系中,其中27Gb为可储量。Siligir(或者称为Arga-Sala和Markha)位于东西伯里亚的Anabar隆起的南边,在寒武-奥陶系地层中拥有25Gb的地下原油储量,其中22Gb可能是可的。Timan-Pechora盆地中蕴藏有十分可观的重油。

总体上说FSU估计拥有将近900Gb的重油和超重油原始储量(包括未确定数量的沥青),其中100Gb左右的储量可能为可储量。但是数据并不可靠,因为不同作者引用的数据完全不同。蒸汽驱油的主要产物来自于中密度原油,只有10%来自于重油,而超重油完全没有贡献。

4.美国

美国重油的现有地下储量为1000Gb,探明储量约为6~7Gb,可能的产量为700000桶/天。

5.马达加斯加

在Tsimiroro约有5~6Gb现有地下原油储量。

(二)天然沥青或沥青砂

沥青砂或多或少地固结在沉积岩中,包括沥青和其他重质石油产物。具有非常高的黏度(超过10000mPa·s)和非常大的密度(>1g/cm3),它们为在相似的地质背景中找到的非常粘的重油和超重油。

1.加拿大

尽管在70多个国家中发现了沥青砂,但最主要的储层还是集中在加拿大的四个地区:Athacasca/Wabasca、ColdLake、PeaceRiver和CarbonateTriangle(碳酸盐三角带),总覆盖面积为77000km2。这些巨大的沥青油藏蕴藏在多种圈闭中,最简单的是Athabasca穹隆,为一个巨大的向斜,长240km,宽110km,具有世界上最大的蕴藏量,具990Gb原始储量。Athabasca轴线的油气是由沿一个东西向走向海岸线的向北尖灭的巨大点砂坝聚集的,位于它南部的ColdLake的储量为270Gb。而PeaceRiver油气藏拥有90Gb的储量,它为砂、页岩下石炭统部分的典型楔状体,其中下石炭统上覆于一古生代古隆起之上。

最近的勘探表明,这些油藏来自于一个长达500km的区域内,埋深小于30~50m深处砂岩储量为1200Gb的连续油藏。在估计的1700~2500Gb现有地下原油储量中,虽然只有不超过4Gb的储量是在当前技术下经济可的,但是大约有280~300Gb的储量是未来技术可的。

据加拿大Syncrude公司预测,所有油砂的潜在产量在2020年可望达到1.2百万桶/天。据加拿大国家能源局(NEB)资料,从沥青砂和重油开发中得到的总产量,在2002年已经超过加拿大原油产量的50%。1995年IEA报告了大约300Gb的沥青储量,其中大约有4Gb被认为在当前开条件下可。目前加拿大沥青产量为365000桶/天。

2.俄罗斯

在前苏联时期,重油与固体沥青的区分十分困难。这些无显著区别的大型油藏主要蕴藏在俄罗斯(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台地,探明储量至少有700Gb,预计整个FSU的总储量为1000Gb,甚至更多。西伯利亚台地的沥青油藏居世界第三。

该地区的大部分油藏形成于古生代和元古宙,而世界其他地方的油藏大部分则形成于中生代和古近-新近纪。此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占主导地位,而不像其他地区的典型的浅滩碎屑环境。沥青油藏的分布主要受流体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俄罗斯南部TatarArch的Melekess地区、东西伯利亚的Anabar Arch周围的Olenek和ArgaSala-Aykhal(Siligir)地区。重油和超重原油的储量超过了天然沥青总储量的一半。

第一个地区,在Tatar Arch和Melekess Depression的南面,尤其在二叠系中,天然沥青的储量非常大,现有地下原始体积约为110Gb。这些二叠系沉积物中沥青油藏的形成,与来自于东南地区与俄罗斯台地原油横向的逐步运移有关,以及下伏泥盆系沉积的垂向运移有关。

在东西伯利亚,几乎有元古宇和古生界岩层露头的地方就有重油和天然沥青,最主要的烃源岩是Riphean和Vendian的黑色有机页岩。据报道,Olenek的油藏可能有像Athabasca油藏一样的巨大规模,地下原始沥青大约有100~270Gb。Anabar Shield南部的Arga-Sala-Aykhal地区的寒武—志留系碳酸盐岩中可能存储了225~450Gb的地下原始沥青。面积为6000km2。

在前苏联的下列地区也蕴藏有沥青油藏:

高酸值油藏的形成与分布

FSU天然沥青的现有地下原始储量总计可达到780Gb,主体位于东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仍在开发常规油藏,但是有理由相信非常规油藏的开发也为时不远了。

3.美国

约有54Gb的地下原始沥青砂储量。它们主要分布在Alaska和Utah。在Utah被称作二叠系沥青三角的地方大约有16Gb的沥青,它们形成于拉拉米变形之前,来自富含有机质的Phosphona组,经过前陆坡达160km的长距离运移。Utah中部绿河组的古新统砂岩中也蕴藏了约6Gb的沥青。但是,美国的大部分沥青砂油藏,都因为埋藏过深而没有经济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