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转移支付?举个例子吧,

2.食用油排名前十

3.什么是黄磷?有什么用?

4.湖北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包括哪些?

5.汽车的机油用什么牌子的最好

6.湖北经济怎么样?

7.江汉盆地

什么是转移支付?举个例子吧,

湖北工业用电多少钱一度2020_湖北工业用基础油价格表

转移支付的概念

转移支付(transfer?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是指或企业的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为目的而作的支付,即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它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

转移支付是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补助金、农产品价格补贴、公债利息等与企业支出的一笔款项。这笔款项在西方国家是不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其原因在于这笔款项的支付不是为了购买商品和劳务,所以将其称作转移支付,有时也称转让性支付。

2. 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前,我国做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后才从西方引进了转移支付的概念。我国中央财政是从1995年开始正式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根据IMF《财政统计手册》中的支出分析框架,转移支付有两个层次,一是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包括对外捐赠、对外提供商品和劳务、向跨国组织交纳会费;二是国内的转移支付,既有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住房补贴等,又有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还有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

一般我们称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指间的财政资金转移,是中央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地方重要的预算收入。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分类就是分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3. 转移支付的类别

转移支付又分的转移支付、企业的转移支付和间的转移支付:

①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的转移支付。由于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所以有的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

举例:如资料一中图1的“税收返还”;资料二中的一之6、7项即为此类。

②企业的转移支付。通常是指企业对非赢利组织的赠款或捐款,以及非企业雇员的人身伤害赔偿等等。转移支付在客观上缩小了收入差距,对保持总需求水平稳定,减轻总需求摆动的幅度和强度,稳定社会经济有积极的作用。通常在萧条来临时,总收入下降,失业增加,拨付的社会支出也必然增加。这样,可以增强购买力,提高有效需求水平,从而可以抑制或缓解萧条。当经济中出现过度需求时,减少转移支付量,可以抑制总需求水平的升高。当然,对于过度膨胀的需求而言,这种抑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举例:

如企业从员工工资里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用来交保险费养老费等;

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

因为现在各国都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即上缴“转移支付”,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不可能用税后利润去对非盈利性组织进行捐款,那样会提高商品的价格,把多承担的成本(即承担的社会责任)转移给消费者,形成的差价就是“转移支付”。

③间的转移支付。一般是上一级对下级的补助。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一般是根据一些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口、面积等,以及一些由承担的社会经济活动,如教育、治安等的统一单位开支标准计算的。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收入的差距,以保证各地区的能够有效地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

举例:如资料二中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料一中对各省和单列市的转移支付即属此类。

有时,的某些支付不是从一些居民收入中征收上来的,如用增发货币、出卖债券所得来支付、救济金,它显然不带有从一些居民转移到另一些居民手中的特点。但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尽管它与前述支付款项的来源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同样不是直接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这种支付仍然被看做是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是财政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盈余等于税收减去在物品与劳务上的开支与转移支付之和后的余额。

注: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中央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地方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

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在我国一般指中央、省、市级)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目标,以及对委托下级代理的一些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专项补助资金。资金接受者需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

资料一:

2015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分布图

——哪些省份拿得多、哪些拿得少?

作者:?孙不熟

财政部首次披露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理分布图。2015年中央财政一共向31个省份拨付了总额5.5万亿元的财政资金。

5.5万亿是个什么概念?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15.43万亿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6.9万亿元。5.5万亿相当于中央财政收入的80%,全国财政收入的35.6%。

5.5万亿是怎么花出去的?分三个类别,第一类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这笔资金是2.8万亿。第二类是专项转移支付,大约是2.2万亿。第三类是税收返还,大约是5千亿元。

图1 ?转移支付类别比例

5.5万亿中央财政都花到哪些地方去了?来看看下面这个图表,哪些省拿得多,哪些省拿得少,一目了然。

图2 ?各省市转移支付规模

图4 ?单列市转移支付规模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5个单列市虽然享有省一级省级财政管理权限,但在享受中央转移支付上,还是与普通省份有很大差距的。

看总量,四川获得中央财政的拨款最多,其次是河南、湖南、湖北、云南、黑龙江、安徽、新疆、河北与贵州。前十名为什么是这些省份?

第一个标准是经济发展程度。很明显,前十名中没有一个来自发达的东部地区,全部来自中西部与东北地区。所以,决定中央财政往哪拨的第一个标准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哪里落后哪里就拨款多。

第二个标准是人口。可以看到,中部六省的拨款量,从高到低分别是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山西,这个排名与中部六省的人口总量排名完全一致。所以,决定中央财政往哪拨的第二个标准就是“人口数量”,哪里人多哪里的拨款就多,比如四川、河北两个人口大省,获得的拨款总量也比较大。

第三个标准是地区因素。可以看到,按人均拨款量,前几名分别是西藏、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甘肃、贵州、黑龙江、吉林、海南,这些省份大多处在边疆地区,获得的政治考量相对较多,其财政拨款也相对较多。

比较没有想到的是重庆、天津。一般认为这两个直辖市受到中央财政的极大支持,但看2015年的数据,两地获得财政拨款,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在全国都排在中下游水平。

略微有点吃亏的是江西、山西与辽宁三个省份。东三省中,辽宁的经济发展态势最差,人口最多,但获得的拨款量却最少;山西经济也差不多是负增长,但获得的拨款量却十分靠后。当然,山西与辽宁毕竟还算富过,江西却一直是落后地区,在中部六省中,江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倒数第一,但无论是拨款总量,还是人均拨款量,都少于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河南、湖南、湖北与安徽。

当然,本文只罗列了2015年的数据,此前的数据并不清楚,不能因此推断中央财政不偏爱这三个省份。更重要的是,中央财政向地方拨款,还要考虑到当地具体的经济发展需求。最近几年,河南、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份的经济发展搞得有声有色,其对资金的实际需求也相对较大,中央财政在拨款时酌情给予奖励也是可以理解的。

税收返还数据排名与GDP排名基本吻合,从高到低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GDP总量越大的地区,税收贡献也大,其返还数据也相对较多。

比起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更有意思的数据是各地对中央财政的贡献程度。比如,重庆2015年贡献的国税总额是1188.2亿元,比中央财政对重庆的转移支付(1319.91亿元)还少一点。除了重庆,至少还有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的国税总额也少于中央财政对他们的转移支付。而东部发达沿海省份则正好相反,江苏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创造的国税总额远远多于中央财政对当地的转移支付。关于这个问题的数据与分析,有机会我们再聊。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各地创造的国税总额并非全额上交中央财政,扣除给地方留成的那一部分后才是上交给中央财政的。

目前,中央财政占据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大概是44.8%,这一比例在全球属于中游水平,如果再算上地方的土地出让金,这个比例只会更低。在发达国家,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比中国还高,联邦制国家相对较低,但美国、德国的比例也分别达到56%与65%。

所以,有学者将中国的财政体制形容为“财政联邦主义”,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中国地方的财力其实也不算太低,此前有关分税制的各种批评存在矫枉过正的成份。

--------------------------------------------------------------------------------

资料二:

关于2016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 ?

2016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803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810.21亿元,增长5.1%。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066亿元,预算数为59096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

2016年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数为32017.8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492.05亿元,增长12.2%。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584亿元,预算数为32601.82亿元。其中:

1.均衡性转移支付预算数为20392.2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889.98亿元,增长10.2%。主要是按照改革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480亿元,预算数为20872.25亿元。

(1)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7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1亿元,增长12%。

(2)产粮大县奖励资金?预算数为392.7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2.04亿元,增长5.9%。

(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预算数为204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67亿元,增长15%。

(4)枯竭城市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86.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8.9亿元,增长5%。

(5)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数为1352.9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20.09亿元,增长9.7%。

(6)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预算数为338.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5亿元,增长4.6%。

2.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537.9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80.96亿元,增长22.4%。主要是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3.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预算数为770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主要是根据2016年成品油销量预计增长情况等因素测算。

4.体制结算补助预算数为1404.9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70.85亿元,增长35.9%。主要是2016年对“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加大支持力度。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4亿元,预算数为1408.93亿元。

5.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预算数为443.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9.65亿元,增长2.2%。主要是部分项目调整补助方式,由中央本级转列对地方转移支付。

6.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042.76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37.59亿元,增长14.5%。主要是从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领取人数增长。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00亿元,预算数为5142.76亿元。

7.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预算数为2426.2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03.03亿元,增长14.3%。主要是从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二、专项转移支付

2016年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20923.6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688.43亿元,下降3.2%。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482亿元,预算数为21405.61亿元。其中:

1.国家重点档案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91亿元,增长102.2%。主要是增加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资金。

2.监狱和强制隔离戒毒补助资金预算数为38.76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3.补助贫困地区法律援助办案经费预算数为3.0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1亿元,增长3.3%。主要是法律援助范围扩大,案件量大幅度增加。

4.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数为149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5.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预算数为327.5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6.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预算数为39.7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7.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资金预算数为19.85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8.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预算数为9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3亿元,增长0.3%。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3亿元,预算数为94亿元。

9.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76.6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8.75亿元,增长19.4%。主要是支持各地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等支出增加。

10.特殊教育补助经费预算数为4.1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11.学生资助补助经费预算数为379.9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5.46亿元,增长4.2%。主要是按学生人数和标准据实结算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贴息等增加。

12.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奖补资金预算数为252.7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13.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0.5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25亿元,增长13.4%。主要是部分项目调整补助方式,由中央本级转列对地方转移支付。

14.中央财政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预算数为14.16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3.55亿元,下降48.9%。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

15.基层科普行动专项资金预算数为3.98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16.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29.6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35亿元。

17.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预算数为66.5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7.12亿元,下降9.7%。主要是根据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库储备情况,2016年适当压减。

1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预算数为6.61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19.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数为25.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6.8亿元,下降21.2%。主要是根据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要求,2016年压减了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数额。

20.就业补助资金预算数为438.78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21.优抚对象补助经费预算数为409.3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7.55亿元,增长19.8%。主要是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增加支出。

22.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预算数为13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7.83亿元,增长41%,与2015年预算数持平。

23.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预算数为20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24.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预算数为2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38亿元,增长11.6%,与2015年预算数持平。

25.优抚事业单位补助经费预算数为7.3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0.73亿元,下降9%,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

26.退役安置补助经费预算数为3.7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44.85亿元,增长12.7%。主要是提高移交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及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人数增加、离退休费标准提高,相应增加支出。

27.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预算数为12.75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28.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预算数为1370.1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73.55亿元,增长5.7%。主要是支持提高低保补助水平增加支出。

29.公立医院补助资金预算数为95.2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0.39亿元,下降0.4%。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56亿元,预算数为151.21亿元。

30.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算数为541.2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43.6亿元,增长8.8%。主要是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45元,相应增加支出。

31.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预算数为90.96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32.生育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数为85.6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8.48亿元,增长11%,主要是据实结算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补助等项目增加支出。

33.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经费预算数为23.72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基本持平。

34.医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数为141.1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1.92亿元,增长9.2%。主要是增加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医疗救助补助支出。

35.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预算数为7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7.33亿元,减少18.8%。主要是金太阳工程清算资金预计减少,相应减少资金安排。

36.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数为111.8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4.5亿元,增长4.2%。主要是增加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支出。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5亿元,预算数为116.88亿元。

37.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数为14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8.49亿元,增长15.2%。主要是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要求,加大支持力度。

43.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经费预算数为166.2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6.15亿元,下降3.6%。主要是原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经费安排的森林管护费补助,改为通过林业补助资金安排。

44.退耕还林工程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数为268.56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39.59亿元,下降12.8%。主要是原退耕还林政策粮食和现金补助部分面积到期,相应补助资金减少。

45.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62.74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5亿元,增长3.2%。主要是增加了PPP以奖代补资金。

46.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数为16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7.7亿元,增长30.1%。主要是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相应增加补贴。

47.目标价格补贴预算数为430.2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73.44亿元,增长20.6%。主要是根据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安排。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28亿元,预算数为558.28亿元。

48.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预算数为182.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06.06亿元,下降36.7%。主要是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

49.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预算数为38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8亿元,增长4.9%。主要是增加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走出去”项目等支出。

5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补助资金预算数为6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4.2亿元,增长31%。主要是中央财政按照每亩10元标准安排确权登记颁证支出,根据工作进度分年度安排。

51.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数为198.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3.2亿元,下降1.6%,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

56.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预算数为60.0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8亿元,增长1.3%。主要是部分项目调整补助方式,由中央本级转列对地方转移支付。

57.林业补助资金预算数为418.3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7.82亿元,增长19.3%。主要是提高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以及增加非天保工程区停伐补助、森林管护费补助。

58.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预算数为14.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26.56亿元,下降64.7%。主要是部分省份“十二五”期间的项目进展较慢,适当压减支出规模。

59.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预算数为392.4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43.63亿元,下降10%。主要是调减2015年一次性安排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支出。

60.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预算数为3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9.4亿元,增长32.9%。主要是进一步加大对防汛抗旱的支持力度。

61.农业生产救灾资金预算数为3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33亿元,增长1%,与2015年预算数持平。

62.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预算数为36.4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63.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预算数为1960.0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969.83亿元,下降33.1%。主要是2016年车辆购置税收入预计减少,相应减少支出。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39亿元,预算数为1999.05亿元。

64.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补助资金预算数为29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03亿元,下降0.3%。主要是涉及新疆兵团补助资金上划中央本级预算。

65.成品油价格改革对特殊行业的补助预算数为347.9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78.54亿元,下降18.4%。主要是根据成品油价格和各行业用油量预计情况安排。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28亿元,预算数为475.93亿元。

66.?船舶报废拆解和船型标准化补贴预算数为55.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3.66亿元,下降6.2%。主要是根据老旧船舶预计拆解数量安排。

67.界河维护经费预算数为1.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25亿元,增长20%。主要是支持将部分界河航道纳入养护范围。

68.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预算数为3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24.75亿元,下降41.4%。主要是部分项目调整补助方式,由对地方转移支付转列中央本级。

69.工业转型升级资金预算数为11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00亿元。主要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增加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工程支出。

70.安全生产预防及应急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4亿元,为2016年新增项目。主要是为调动地方开展安全预防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地方予以综合奖补。

71.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数为85.3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1.25亿元,下降11.6%。主要是根据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要求,2016年压减了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数额。

72.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贴息预算数为3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8.18亿元,下降35.5%。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

73.服务业发展资金预算数为112.3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2.15亿元,下降9.8%。主要是根据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要求,2016年压减了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数额。

74.?外经贸发展资金预算数为110.1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6.79亿元,下降5.8%。主要是部分项目调整补助方式,由对地方转移支付转列中央本级。

75.海岛及海域保护资金预算数为22.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35亿元,增长17.1%。主要是加大对海岛及海域保护支持力度。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9亿元,预算数为31.9亿元。

76.公益性地质工作专项资金预算数为7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01.71亿元,下降58.6%。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08亿元,预算数为180亿元。

77.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经费预算数为55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78.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预算数为1.99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79.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预算数为263.3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59亿元,增长1.4%。主要是完成的危房改造任务量增加。

80.中央补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21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9.61亿元,增长0.8%。主要是增加棚户区改造和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租赁补贴资金。

81.重要物资储备贴息资金预算数为14.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18亿元,增长72.5%。主要是据实结算的物资储备贴息资金需求增加。

82.粮食风险基金预算数为179.81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83.“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专项资金预算数为2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9.71亿元,下降30.6%。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

84.粮油市场调控专项资金预算数为30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85.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专项补助经费预算数为0.2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0.03亿元,下降10%。主要是根据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要求,2016年压减了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数额。

86.统借统还外国和国际金融组织项目预算数为19.44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05亿元,增长11.8%。主要是根据项目额度增加。

87.基建支出预算数为3876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99.87亿元,增长5.4%。

三、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

2016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预算数为5088.5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59亿元,增长0.1%。其中:

1.增值税税收返还预算数为298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3.53亿元,下降0.5%。主要根据2016年增值税收入预计增长情况测算。

2.消费税税收返还预算数为1010.92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3.所得税基数返还预算数为910.19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4.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预算数为1531.1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5.地方上解预算数为1350.64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20.12亿元,下降1.5%。主要是停止征收津贴补贴调节基金,相应减少地方上解。

食用油排名前十

食用油排名前十:

1、金龙鱼。

“金龙鱼”是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隶属郭兄弟集团下的粮油集团的旗舰公司。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下属的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全额投资的营销策划及管理公司。

2、福临门。

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其前身是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

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是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投资方在国内生产的“福临门”,“四海”,“滋彩”等系列厨房食品的营销推广和品牌运作等事务。其旗下品牌“福临门”系列食用油产品的销量位居行业前茅,该品牌已经成为国内食用油行业的顶尖品牌之一。

3、鲁花。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花生油专业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花生油年生产能力60万吨,葵花仁油生产能力10万吨。现拥有职工6000多人,辖设莱阳鲁花花生油公司、莱阳姜疃鲁花花生油公司、山东定陶鲁花花生油公司、河南周口鲁花花生油公司、湖北襄阳鲁花花生油公司、内蒙古鲁花葵花仁油公司等17个子公司。

4、多力MIGHTY。

多力葵花油是佳格集团的旗舰品牌。佳格集团源于美国著名的食品品牌——桂格,是国际著名的专业食品制造商。集团成立20年来,旗下的“多力”葵花油系列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已经发展成为华人世界葵花油产品第一品牌。

5、海狮。

上海良友海狮油脂实业有限公司是由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油脂公司共同投资的一家专门从事食用植物油生产、销售、储运、内外贸为一体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各种精炼食用油,拥有年加工能力达18万吨的油脂精炼设备、15万吨的小包装灌装设备、8万吨的散装油脂储存罐、3千吨的小包装油脂成品仓库。

6、香满园。

香满园食用油由新加坡世界级的粮油企业——嘉里粮油公司投资出品,该油健康与风味并重,在保证健康的基础上又很好体现了不同产品的风味特点,做到“健康十分香”。无论是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还是高档食用油,香满园在每一个产品系列、产品品种上均用来自世界范围的优质原料,配合先进的生产和调配工艺,严格保证产品的营养、纯净和健康。7、胡姬花。

胡姬花是世界500强丰益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益海嘉里旗下的花生油品牌。2015年,胡姬花古法榨油技艺被列入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之作,自显不凡。胡姬花传承一九一八年古法精髓,唯选山东青岛上品花生,复以精细小榨、全烘炒、低温滤取、古法储藏等技,只取初榨花生油精华,而后得古法小榨花生油,其精、香、纯,均为世上难觅。

8、长寿花。

作为国内较早的一家玉米油生产企业,山东三星集团在中国玉米油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19年,了解到国内玉米油的空缺和市场潜力,在当时中国还没有玉米油生产企业的情况下,山东三星集团敢为人先,开创了研发生产玉米油的先河,投资兴建了玉米油生产企业,率先在国内食用油市场擎起了“玉米油健康油”的大旗。

9、西王食品。

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现有职工2100余人,主产品为西王牌玉米胚芽油及鲜胚玉米胚芽油,产品涉及葵花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花生油等多个健康油种,2010年8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冠名“中国玉米油城”,2011年2月在深圳A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0639),成为登录国内A股主板的玉米油企业。

10、刀唛Knife。

南顺食用油立足香港超过四十年,旗下品牌琳琅满目,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品牌「刀唛」、「红灯牌」早已深入民心,成为家传户晓的名字。其它品牌如青岛大利、维康、福星、紫荆等,品质优良,价钱实惠,务求迎合消费者不同的需要。根据AC Nielsen市场调查,南旗下之食油品牌多年来高占近百分之四十的全港零售市场。

什么是黄磷?有什么用?

黄磷是一种极重要的基础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化工、农药等多个领域。

黄磷是无色蜡样结晶体,有大蒜样臭味。英文名:Phosphorus,yellow,分子式P4。分子量124.08。相对密度1.82(20℃)。熔点44.1℃。沸点280℃。蒸气相对密度4.3。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及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室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易氧化成三氧化二磷及五氧化二磷,故常在水中保存。黄磷蒸气遇湿空气可氧化为次磷酸和磷酸。在黑暗中可见淡绿色荧光。目前我国的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共有黄磷生产厂上百家,生产装置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四省,云、贵、川三省黄磷生产能力超过全国80%。由于黄磷的生产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对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影响,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所以发达国家将黄磷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黄磷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将磷矿石、硅石和焦炭按一定比例和粒度放入电炉里,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发生分解、还原反应,磷蒸汽与炉尘一起被冷却、漂洗后得到产品,高温炉渣则直接从电炉中排出。

黄磷主要用作制赤磷、磷酸及磷化合物原料,还用于农药、灭鼠药等。

我国主要的黄磷厂家:贵阳浩杰工贸,云南五矿新化,嘉兴嘉化物流,丹江口磷化工,中德磷业出,葛洲坝磷化工,湖北荆湘化工集团公司,襄樊高隆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兴发,四川林辰集团,川投电冶,麟山黄磷厂,安达磷化工,开阳县磷城磷化工,息烽磷矿,贵州开磷,白马黄磷厂,黔能天和。

大力开发黄磷为原料的精细磷酸盐产品:磷酸盐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谁赢得了市场,谁就赢得主动。磷酸盐很多产品是一种产品多种用途,而且在实践中还可以不断地开发出新的用途。如有的产品按杂质含量的多少,分饲料级、食品级和电子级,随着产品级别的提高,效益可以大幅度提高,有的甚至翻番。磷酸盐产品属于精细化工范畴,其生产技术保密性很强,我国虽然在这方面做出了些成果,但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产品有待开发,还有许多领域是空白。今后要在精和深的磷酸盐产品技术上下功夫,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如国外黄磷精细产品中,用磷化氢进行黄磷精制后产出的黄磷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其销售价格是国内现有黄磷市场价格的十倍。我国精细磷化工的发展相对落后,产品品种少,质量规格不全,标准也相对较低,在品种选择、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都很薄弱,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用途的不同规格产品很缺乏,用于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精密机械,日用化工,石油化工,环保涂料和功能材料。

湖北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包括哪些?

昌宏保武汉工业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武汉着眼长远,谋划工业发展的长远大计,需要科学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

工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受制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去一些人们习以为常、沾沾自喜的若干“优势”。

一是区位。在新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中,武汉的区位优势正在淡化。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不仅沿海地区继续保持区位优势,西南地区已在着手构建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北也开始谋划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从国内区域发展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凸现龙头地位,珠江三角洲正在积极扩张,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推动下,辽中南、成渝、福厦、长株潭、关中等城市圈群雄并起,争扛“第四增长极”的大旗。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以国内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市场为基础的。在内需不足,中西部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武汉区位优势的含金量并不高。但随着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内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武汉的区位优势将会重显威力。

二是科教实力。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科教实力与经济发展并不构成因果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是可以自由流动的,技术是商品,可以买卖,人才也可以流动,教育也只是众多产业中的一个,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由此看来,寄希望武汉的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就应该创造“转化”的条件,降低“转化”的成本,营造“转化”的环境。

三是产业基础。20多年来,武汉新发展起来的现代工业,总体规模在全国尚不具备像武汉五六十年代那样的优势,还支撑不起武汉在全国形成产业优势。正在扩张和筹划的汽车产业、化工产业、光电子产业和烟草行业,有可能形成产业优势,是武汉新的希望。

四是水。早在20世纪90年代,水的重要性已为世界不少战略家所关注和认识,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其重要程度将超过石油。在水价值陡升的有利条件下,武汉的水虽可为未来的发展确立重要的优势,但从目前来看,水优势尚未如同石油那样构成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是经济发展环境。从发展的结构上分析,在代表改革开放和发展方向的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武汉处于相对落后状况,发展起点相对较低。职能转变还不是很到位,公共服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长期经济的影响和单纯依靠国有经济发展的惯性还存在,战略重点从国有经济转到非国有经济还有一定难度和一个过程。武汉工业的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金融业、物流业的支撑力度还不强,配套能力还需加强。武汉就业压力大,老工业基地的社会保障包袱沉重,在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地方财力还难以支撑社保、养老等公共职能。武汉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既需要通过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快自身的发展,又需要国家和湖北省的大力支持。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时期。国际、国内经验表明,在这一时期某一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其工业发展的速度。武汉市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确立了壮大、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应该说,这一思路代表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但是经过测算,这一思路只能保证武汉实现常规的发展。而从目前态势来看,武汉要实现赶超任务,就必须走出一条超常规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体制改革与体制创新可以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体制是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决条件。

武汉要实现工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在体制改革和创新上领先一步。首先,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变。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体制改革和创新、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坚持企业优先,坚决打破部门利益和行业垄断,切实履行好公共职责,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创造各所有制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主动性和创造性地为企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绩效,不断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第二,建立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当前,影响武汉工业自主增长的关键在于增长动力的结构性缺陷和增长机制的体制性障碍,尤其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形成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优化配置作用,创新商务发展环境,有效引导和聚集经济活动的经济自主增长机制。

第三,要加快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坚持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转向民营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建立有产业特色的民营工业小区,扩大民营经济的聚集效应,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吸引更多的民营制造业企业聚集武汉,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体现了明显的区域性块状经济特征,其好处有二。一是产业集中度高,容易形成规模优势。以乐清市柳市镇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为龙头的低压电器产业年产值达180多亿,占领了全国40%的市场。二是分工细化,合作紧密。仅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一家,就有几百家企业与其合作为其加工零部件,构成严密的生产链。专业化生产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第四要制定全球化发展战略。鼓励、支持和引导有比较优势和经济实力的国内企业,注重经营战略全球化、经营目标多元化、融资国际化、生产营销全球化、技术创新全球化,把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空间扩大到全球范围,培育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

武汉要实现工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突出重点,强化支柱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要发展在全国工业发展格局中具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产业。目前,武汉市委、市提出的“钢车机,烟酒药”、"五大产业基地"、“十大优势产业”、“十五个产业链”体现了抓住重点、带动一般的思路。在实施这一思路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不懈,又要开阔眼界。因为在开放的大格局下,要振兴武汉制造业,关键是在全球制造业的坐标中认准武汉的位置,进而不断突出武汉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提高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根据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地区形成某个产业优势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和两个条件,即相关的优势、合适的企业组织结构、较强的配套能力、人文传统以及发展的契机、的支持。从这六个方面分析,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武汉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从方面来看,湖北及武汉的水、能、粮、棉、林和人才、劳动力丰富,有利于发展钢铁及金属冶炼、高新技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等产业。从企业构成方面来看,武汉钢铁冶炼和汽车制造有很多大型企业,光电子产业有希望产生更多大型企业,其他产业基本是中小企业,对钢铁冶炼、汽车制造、光电子、精品服装及其他加工业和都市工业的发展有利。从配套能力来看,武汉的机械制造仍有一定基础,在钢铁、服装等方面的配套能力较强,在光电子、汽车、纺织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配套能力。从人文传统来看,钢铁、机械、纺织、食品是武汉的传统优势,汽车是湖北的传统优势,科技是武汉的长期优势。

从发展契机来看,中国加入WTO有利于纺织服装、钢铁产业中低附加值部分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转移有利于加工业的发展,汽车产业面临轿车进入家庭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过渡期的时间压力。从支持的角度看,光谷的建设有力地支撑着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其他有优势的产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和支持。

总体而言,武汉的钢铁冶炼和纺织服装最具比较优势,其次是光电子、食品加工和汽车制造业。当然,由于武汉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之中,特别是武汉的区位优势对谋求中国市场的国内外投资公司有特别的吸引力,不排除全球性的跨国公司以巨额投资打造其他优势产业的可能。因此,我们要在认识武汉比较优势的同时,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及产业发展的规律,动态性、前瞻性地对待重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给国内外投资者更多的发展空间,比较容易形成特色,最终形成具有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优势产业。

武汉要实现工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将武汉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在产业布局及分工方面,重点规划发展三大产业带:一是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光电子信息、钢材制造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产业集群,建设黄石、鄂州、黄冈、咸宁产业带;二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产业集群,建设仙桃、潜江、天门产业聚集带;三是以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区为龙头,推进汽车零配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及盐、磷化工等产业集群,建设孝感产业带。从经济理论上分析,武汉城市群目前的经济布局是一个以武汉为核心,存在多层次发展梯度的典型点轴发展格局,客观上存在由点轴带动的梯度发展态势。因此,选择这一主导发展模式,实质是要选择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包括二层涵义: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武汉这个华中地区惟一特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中心功能,重点推进武汉国际性城市的建设,使武汉进一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中心。二是在重点加强武汉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武汉、江汉平原、鄂东、环洞庭湖、环鄱阳湖五大城市群及周边辐射区域的发展。突破行政区划,按照市场规律,加快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融合和联动发展,使其在空间形态上实现一体化,武汉城市群的起步建设和最终成型就有良好的基础。在促进产业联动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共同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圈生态建设,促进城市圈的产业联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汽车的机油用什么牌子的最好

机油的好坏和品牌没什么太大关系,因为中国的加机油太多了,牌子越大机油真的就越少。所以选机油最重要的是品质和成分而不是品牌。

以上上的品牌都是著名品牌,但是能不能买到真的就看你个人的运气了。

虽然现在机油货泛滥,但是货中有些质量还是可以的,虽然比不了真货,但是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所以车主不会有太大的感受。

中国的货实在是太猖狂了,就连所谓的鉴别方法,都有可能是各种各样甚至连货都出了自己的鉴别方式了,很多人都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了。

个人建议最好在大的快保店或者4S店里购买或者保养,因为大点的店购货前都是要自己先试用,以保证客户的权益。有点条件的可以在4S店保养,虽然贵点的,但是心里踏实。

湖北经济怎么样?

2017年中国大陆经济总量为827122亿人民币,其中国内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GDP如下,湖北省2017年经济总量为36522.95亿元,在国内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位居第七,约占全国的4.4%。

湖北省的经济总量与广东、江苏、山东这些省份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经济总量仅次于河南,位居第二。而且2017年湖北省的人均GDP约6.18万人民币,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笔者认为,湖北算得上是一个区域性经济大省。

要说我国的经济大省,非广东、江苏和山东三个省份莫属。这三个省份都是我国的沿海经济大省,经济发达,而且它们的经济总量已经多年位居国内前三甲。其中2017年广东、江苏和山东三个省份的GDP分别为89879亿元、85900亿元和72678亿元。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在6 7万亿人民币的省份仍然空白,而我国经济总量第四大省份——浙江,其GDP在2017年也仅首次突破5万亿大关。所以广东、江苏和山东三个省份的经济规模都大幅领先国内的其它省份。

以美元计算,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份的经济总量都超过1万亿美元,放眼全球,这三个省份的经济实力都不弱,目前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GDP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只有16个,所以广东、江苏和山东三个省份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

当然,以美元汇率计算,湖北省的经济实力也不弱,2017年湖北省GDP折合成美元为5409亿美元,放眼全球,其经济总量与世界第23大经济体瑞典相当,由此可见,湖北省的经济实力不俗。

湖北当然是经济大省,湖北更是中国少有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这点还是中西部唯一!要知道 一个内陆的还有六千万人口的大省要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湖北省不仅经济体量庞大,而且经济质量也非常不错,技术含量高,效益高,竞争力强。中国的现代制造业,现代流通业,还有现代物流业,现代农业,湖北省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先进制造业,第二产业,这是湖北最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湖北的钢铁, 汽车 ,光学,通信,水电,无论产业规模还是技术含量都是全球第一!还有湖北的石化,成套装备,轨道交通,建材,建筑业,造船,水电装备,等产业都非常发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武汉是内陆唯一工业立省,而且不借助粗放的掘行业而取得重大产业规模质量的省。这点,和广东省和内蒙古相比,优势尤为明显。内蒙古除了产业,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产业。而广东,除了轻工业消费工业,服装,皮鞋皮具,玩具等,也是乏善可陈。

现代交通,湖北也有先天的优势。武汉,十二省通衢!湖北是内陆少有的万吨巨轮直达,高铁铁路海运民航完美汇聚的城市,武汉是世界少有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国的内陆物流,高度依赖湖北。

现代流通业,湖北也是处于中国领先的位置!货到汉。汉正街,中华第一街,中国商品批发流通看武汉的脸色。因为武汉交通方便,物流发达,腹地广袤,内陆省份无不都以武汉作为他们的商品流通中心,就算沿海省份,也必须以武汉为平台,推广他们的商品。

现代农业,这个更不用说。湖北的自然条件,水热条件,特别适合发展现代规模化农业。南北作物,都可以在湖北得以大规模种植。无论水稻,大豆,棉花,瓜果,林木,湖北的产量都非常高。

总的来说,湖北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省份,而且发展均衡,行业门类齐全,相对没有短板的省份。

湖北作为发达省份的基础,无疑从古代就已经奠定,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也使得在湖北建立起中国的第一批现代工业,培养了第一批的产业工人。

湖北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 这个省的名字的意思是“湖北”,指的是它在洞庭湖以北的位置。省会武汉是中国中部的主要交通干道和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湖北通常被称为“鱼米之乡”。湖北重要农产品包括棉花,大米,小麦和茶叶,而工业包括 汽车 ,冶金,机械,发电,纺织,食品和高 科技 商品。

在湖北可以发现的大量矿产包括硼砂,红石矿,硅灰石,石榴石,泥灰岩,铁,磷,铜,石膏,金红石,岩盐,金汞合金,锰和钒。 全省煤炭可储量为5.48亿吨,与其他中国省份相比,幅度不大。 湖北因其绿松石和绿色faustite的矿山而闻名。

鄂西三峡大坝建成后将提供充足的水电,预计年发电量84,700吉瓦时。现有的水电站包括葛洲坝,丹江口,隔河岩,汉江,杜河,黄龙潭,白莲河,泸水,涪水等。

湖北荆州城南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经湖北省人民批准成立。 三大产业包括纺织,石油和化学加工,合计产量占总产量的90%。 该区还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 - 距机场6公里,距火车站4公里。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电子,电信,装备制造是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ELHTZ)的核心产业,同时也鼓励软件外包和电子产品。 ELHTZ是中国最大的光电产品生产中心,主要厂商有长飞光纤(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商),烽火通信和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通信领域最大的研究机构 在中国)。 武汉ELHTZ代表着中国激光行业的发展中心,HUST Technologies和楚天激光等关键厂商位于该地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注册成立的国家级工业区。它的规模约为10-25平方公里,并扩大到25-50平方公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的产业包括 汽车 生产/装配,生物技术/制药,化学品生产和加工,食品/饮料加工,重工业和电信设备。

武汉出口加工区成立于2000年,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第一个0.7平方公里的地区已经启动。

武汉光谷(光谷)软件园位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光谷软件园由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连软件园有限公司共同开发[18]规划面积0.67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距离316国道8.5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46.7公里。

再全国34省市区中来说,湖北经济属于中等偏强的省份。为什么这样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规模

2017年湖北省GDP36523亿元,占全国比重约为4.2%。排名全国34省市区第8位,大陆地区第7位。湖北这个经济规模在全国省份中来说开可以,尤其是明显大于西部省份。但相较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几个经济大省来说,还是有不小差距的。比如,2017年湖北GDP仅相当于浙江省的70%、江苏省的43%、广东省的40%。在我国的经济版图中,只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浙四个省份才称的上经济大省,河南、四川、湖北都不算是。

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湖北也是排在中等位置。2015年,湖北人均GDP5.2万元,排名大陆13位,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左右。

500强企业

500强是目前衡量一省企业强弱,乃至产业强弱的重要指标。在2017年中国500强企业榜单中,湖北省有11家企业入围。11家,这个数量不算多,但也不会少,排在全国第12位。这个排名低于其GDP在全国的排位。11家入围企业的营业收入11149亿元,占全国500强总营收的1.74%,明显低于其4.2%的GDP比重。这说明,湖北的企业、产业发展和他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匹配。

百强县

百强县是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县域经济、民营企业发展较好的地方,一般百强县的数量就多,比如江苏、浙江、山东。根据2018县域经济100强榜单,有4个县市来自湖北。他们分别是,第80位宜都市、第84位的大冶市、第85位的仙桃市以及第95的潜江市。

4个县市入围,还算不错。临近的湖南也是4家。但湖南入围的县市排名较前,长沙县排名第7位,排名中西部第1;浏阳第14位;宁乡第16位;醴陵第81位。

总的来说,湖北综合经济实力应该可以排到全国10位以前,属于中等偏强的水平吧。湖北省会武汉市为全省经济增色不少。2017年武汉GDP13410亿元,位列中部地区第一,同时亦是全国14座GDP过了万亿的城市之一。武汉的光谷在全国颇有名气,为全省产业增色不少。

湖北算得上经济大省吗?

根据《2017年全国34个省级政区GDP排行榜》数据显示,湖北排第第八名,中西部地区第三名,中部崛起战略区人均经济排名第一位。省内的武汉是全国十强城市,襄阳、宜昌均是中西部地区同类城市经济十强,由此可见湖北省不仅算得上全国经济大省,还是区域性发达省份。

延伸阅读:湖北省相比同区域经济怎样?

该省所处的区域是中部崛起战略区,也就是俗称的中部地区。本地区共有六个省份,分别是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

在这个地区里,虽然湖北省经济总量排名第二位,但是人均GDP却是中部地区NO.1。

除此之外,全省工业城市较多,如省会武汉、十堰、襄阳、随州、孝感、宜昌工业化名城,还有荆门、黄石等型城市。

是湖北人,湖北当然不能算是经济大省。按公开发布数据。

湖北省在绝对经济总量方面排名内陆第七,3.65万亿,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4%,绝对值并不高。再看下,前后几名的差距不大,比四川略少,比湖南河北差距也很小,这几个省份基本占比也接近4% 4.5%左右。并没有拉开差距,如果湖北也算大省,那这几家也应该列入了。这样全国所谓经济大省就有10个了,再加上经济强劲的第11位上海和第十二位北京。总计12个经济大省市,占全国省市自治区的38%以上,绝对人口甚至超过全国的55%以上。湖北不能称得上大。如果湖北算大,前面的江浙广山怎么形容,经济巨大省还是经济超级大省。

另外,湖北总人口5885万,占全国总人口4.2%。人口占比和经济占比基本持续平,经济发展基本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体现经济发展的大优势。

目前湖北经济发展不均衡,谈不上大,更谈不上强省,武汉占湖北经济总量的37%。

除了武汉外,其他地市州感觉都要差很多,未来湖北的发展后劲在非武汉区域,重点在荆州宜昌板块和襄阳十堰板块能够快速突破形成西部支撑。如果两个板块能提升经济权重,按目前经济总量定可以突破4万亿,并且拉开四川湖南差距的话,才能成为经济大省的。

湖北省,作为一个中部省份,经济实力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沿海地区比肯定是相差甚远,但是如果和西部省份比还有有一些优势的。

上面是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GDP和增长速度。湖北省2017年的GDP总量为36522亿元,未来全国第七位,属于上游水平。GDP增速为7.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9%,位居全国增速第12位,属于中上游水平。

上面是2017年,全国各省市区人均收入。2017年湖北省的人均收入为23757元,位居全国第12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有待提高啊!

总的来说,湖北省目前的经济水平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和西部一些省份比是占据着一点优势,但和沿海省份,则差距较大。希望未来湖北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顺便问一句,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被平均了呢?

湖北省2017年GDP总量达到3.65万亿元,在全国的排名稳定在第七位;全省投资总量3.19万亿元,居中部第二位,全国第六位;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预计达到1066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近5000家,电子商务交易额1.7万亿元,均居中部首位、全国前列。综合实力明显上升、投资支撑更加夯实、区域发展更加平衡。

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湖北省已经跻身于全国经济大省的行列,向着经济强省阔步迈进!

江汉盆地

一、前言

(一)评价区概况

江汉盆地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宜昌市及荆州市的江陵、监利、洪湖、公安、松滋等市(县)境内,面积3.635×104km2,属于江汉平原。区内河网交织,湖泊星罗棋布;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植被繁殖,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阔叶林过渡的地带;交通便利,东距武汉170余千米,西邻宜昌180余千米,武汉至宜昌高速公路、襄樊至岳阳一级公路交汇于此。

(二)勘探概况

江汉盆地自1958年大规模开展油气勘探至2003年底,江汉盆地共有367口井获工业油气流,共发现新近系广华寺组、古近系潜江组、荆沙组、新沟咀组和白垩系渔洋组等五套含油层系。盆地内共找到油田26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2463.6×104t,控制石油地质储量2344×104t。17年原油生产能力达到100×104t,并连续稳产百万吨13年,累积生产原油2746.4×104t,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

盆内各凹陷勘探程度差异很大,勘探主要集中在江陵、潜江、沔阳三凹陷,截至2003年底,江汉盆地共完成二维地震39348.742km,三维地震3050.929km2;平均二维地震覆盖率为1.08km/km2,三维地震覆盖率为0.08km2/km2;钻探井1395口,进尺295.7491×104m。

(三)评价方法、思路、原则及组织实施

此次评价由江汉油田分公司组织实施,以类比法、统计法为重点预测油气,最后通过特尔菲法综合预测江汉盆地油气量。从预测结果看,总体上符合客观实际。

对于江陵、潜江、沔阳凹陷钟潭、习家口、王广、荆州等较高勘探程度油气聚集区,在“三次资评”盆地模拟基础上,用盆地模拟、油藏规模序列、广义帕莱托、发现过程、地质模型和统计模型、沉积体积速率法、勘探效率及趋势预测等方法,测算了远景量和地质量。对于江陵、潜江、沔阳凹陷公安、陵北等较低勘探程度油气聚集区,在“三次资评”盆地模拟基础上,用类比法。以凹陷和区带为单元,建立了一个凹陷、四个区带类比标准区,同时对类比标准区地质风险进行了分析解剖;以凹陷和区带为单元,选择了四个凹陷、九个区带类比评价区,同时对类比评价区地质风险进行了分析解剖。江汉盆地的特殊段———盐间段,由于勘探程度很低,主要用盆地模拟法,辅以统计法或沥青“A”法。

(四)主要成果

建立了江汉盆地油气序列。其中预测远景量为5.7862×108t、地质量为4.7224×108t,可量为1.0880×108t,平均丰度1.30×104t/km2。

查明了江汉盆地油气分布。从各凹陷分布看,潜江凹陷量最大、丰度最高,地质量为2.9420×108t,占盆地总地质量的62.3%,丰度9.08×104t/km2;其次为江陵凹陷,地质量1.0361×108t,占江汉盆地的21.9%,丰度1.4×104t/km2;凹陷的量相对较小。从各区带的分布来看,以王广油气聚集区最大,地质量0.9244×108t;从分布层位看,潜江组量最大,地质量达2.4985×108t,占盆地总量的52.9%。

预测了江汉盆地品位、深度分布。预测表明,江汉盆地常规油、低渗油占的比例较大。常规油地质量2.3461×108t,占总的49.7%,低渗油地质量为2.2512×108t,占总的47.7%,重油占的比例最小。深度分布预测表明,江汉盆地油气主要分布于中、浅层,小于2000m的地质量为2.5051×108t,占总的53%,2000~3500m的地质量为1.34×108t,占总的41.8%。

勘探效率及趋势法预测江汉盆地未来15年砂岩段油气发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6~2010年为1177×104t、2011~2015年为1003×104t、2016~2020年为861×104t。

根据凹陷、区带评价结果,对江汉盆地近期及中长期的油气勘探提出了如下建议:滚动勘探潜江凹陷潜江组砂岩油藏,展开勘探新沟咀组,战略突破新层系、新领域,即潜江凹陷潜江组深层、白垩系次生油气藏、潜江组鲕粒灰岩、盐间非砂岩特殊油气藏和古潜山。

二、油气地质条件

(一)地质概况

1.评价单元

(1)评价单元。

江汉盆地油气运移聚集总体上受二级构造单元控制,且成为相对独立的成油气系统。根据成油气条件及成油气系统特征,江汉盆地可划分江陵、潜江、沔阳、小板、陈沱口等10个油气聚集单元,其中勘探、研究程度较高的潜江、江陵、沔阳凹陷,根据排烃槽理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5个次一级的油气聚区。因此,凹陷级的评价单元为10个,区带级的评价单元为15个。

(2)评价的层系。

砂岩段:江汉盆地古近系潜江组(Eq)、新沟咀组(Ex)、沙市组(Es)和白垩系渔洋组(Ky),重点评价潜江组和新沟咀组的潜力。

盐间段:古近系潜江组潜1+2、潜3、潜4段,重点评价潜1+2、潜4段潜力。

2.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基底结构和构造特征、白垩—古近—新近系构造和沉积演化、现今构造格局等综合因素,将江汉盆地划分为十一个凹陷和四个凸起(图8-6-1,表8-6-1)。

图8-6-1 江汉盆地构造单元与评价单元划分图

表8-6-1 江汉盆地构造单元划分表

3.地层

该盆地是我国陆相盆地中典型的盐湖含油盆地,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白垩系—古近—新近系盆地。上白垩—古近—新近系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上白垩统渔洋组(K2y);古近系沙市组(E1s)、新沟咀组(E2x)、荆沙组(E2j)、潜江组和荆河镇组(E1jh);新近系广华寺组(N1g)(图8-6-2)。盆地岩性以暗色砂泥岩,膏岩、芒膏为主,广华寺组偶有灰岩沉积。渔洋组与下伏下白垩统潭口组呈整合接触或与前白垩系呈不整合接触。广华寺组与下伏荆河镇组为不整合接触。

盆地发育两个成盐期,形成了古近系新沟咀组下段、潜江组两套主力生油、成藏及勘探层系。

(二)烃源岩

1.烃源岩发育特征

江汉盆地存在四套烃源层,即古近系潜江组、新沟咀下段、沙市组上段和白垩系渔洋组。油源对比研究认为,江汉盆地主要油源层为潜江组潜三段、潜四段、新沟咀组下段,次要油源层为潜江组潜一段、潜二段、沙市组上段,可能油源层为白垩系渔洋组。

潜江凹陷潜江组烃源岩厚度一般200~1500m,蚌湖一带为继承性沉降中心,烃源岩最发育,蚌湖向斜带厚度可达1200~2000m。另外,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烃源岩也较发育,厚度一般200~800m,而在蚌湖向斜带为800~1000m,潜南地区稍薄,为600~800m。

新沟咀组下段烃源岩以潜江、江陵凹陷分布最广、厚度最大,一般50~200m,烃源岩具北薄南厚的特点。主力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资福寺向斜、总口向斜和潘场向斜带;新沟咀组烃源岩较集中,主要发育于新沟咀组下段Ⅱ油组及泥隔层段。

沙市组上段烃源岩在江汉盆地江陵、潜江、沔阳凹陷厚度大、分布广,一般50~175m,分布面积分别为3351km2、2450km2和1706km2,主要分布于资福寺向斜、总口向斜、潘场向斜和白庙向斜带。

江汉盆地潜江、沔阳、小板凹陷白垩系渔洋组烃源岩厚度较小,一般为10~70m,主要生油中心位于总口、潘场等向斜带。

2.烃源岩地化特征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烃源岩具有:①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氯仿沥青“A”和烃含量分别为1.06%,0.3327%和1138mg/L;②生油母质好,以偏腐泥型为主,Ⅰ型、ⅡA型、ⅡB型和Ⅲ型分别占56%、25.5%、16.2%和2.3%;③主要生油中心位于蚌湖向斜带;④凹陷北部烃源岩由盐间段和砂泥岩段两部分组成,砂泥岩段烃源层位主要为潜三、潜四段;盐间段烃源层位主要为潜一、潜二段、潜四下段,其中潜一、潜二段主要为未熟烃源岩;凹陷南部虽然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但是这些烃源岩都位于无砂岩分布区,属于盐间段烃源岩,且处于未熟—低熟热演化阶段。

图8-6-2 江汉盆地白垩—古近—新近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新沟咀组下段主力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碳、氯仿沥青“A”和烃含量分别为1%、0.0731%和431mg/L;生油母质较好,Ⅰ型、ⅡA型、ⅡB型和Ⅲ型分别占14.3%,23.9%、29%和2.8%;烃源岩主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Ro一般为0.8%~1.5%。

沙市组上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有机碳、氯仿沥青“A”和烃含量分别为0.6%、0.0380%和173mg/L;生油母质较差,以偏腐植型为主,ⅡA型、ⅡB型和Ⅲ型分别占30.2%、14.0%和55.8%。

白垩系渔洋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有机碳、氯仿沥青“A”和烃含量分别为0.58%、0.0385%和218mg/L;生油母质较好,Ⅰ型、ⅡA型、ⅡB型和Ⅲ型分别占11.9%、16.7%,30.9%和40.5%。

3.生烃潜力

生烃模拟显示,江汉盆地四套烃源岩生油总量为101.06×108t,其中潜江组生油总量为70.4616×108t,占全盆总量的69.7%,新沟咀组下段生油总量为20.3176×108t,占全盆总量的20.1%。盆地潜江组盐间烃源岩生油量达43.0385×108t,约占潜江组生油总量(砂岩段+盐间段)的3/4,反映出盐间烃源岩巨大的生烃潜力和良好的勘探前景。

全盆各凹陷以潜江凹陷生油量最大,为65.8521×108t,占总量的65.1%,其次为江陵凹陷达22.2955×108t,占总量的22.1%。潜江凹陷蚌湖向斜带生油强度最大,为50×104~650×104t/km2,为盆地潜江组主要生油区;江汉盆地潜江组主要生油期位于潜一、二段沉积期到荆河镇组沉积末期;新沟咀组下段—沙市组上段主要生油期位于荆沙组沉积期到潜江组沉积末期。

(三)其他成藏条件

1.储集条件

江汉盆地储集层主要由砂岩、碳酸盐岩、火山岩、裂缝性泥岩等构成,其中砂岩储集层是主要类型。潜江组主要为砂岩储集层,新沟咀组目的层则仅有砂岩及火山岩两种类型。

潜江组砂岩主要分布于潜江、江陵凹陷,其中潜江凹陷物源来自北部,砂岩呈北厚南薄趋势,近物源的钟市、潭口、渔薪地区等砂岩最发育,钟市地区最厚达500m以上,江陵凹陷以近物源的大路口砂岩最发育,达300m以上,向东逐渐减薄,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

新沟咀组砂岩主要分布于江陵、潜江、沔阳三个凹陷,具有北厚南薄、西厚东薄的特点。纵向上,砂岩主要集中于新沟咀组下段。总的看来,沉积相带控制了砂岩的发育,并对物性有一定影响。

2.保存条件

江汉盆地发育两套区域性泥质岩和泥岩—盐岩盖层,即新沟咀组上段泥岩和潜江组一、二段泥岩—盐岩层。

新沟咀组上段泥岩一般厚300~400m,全区稳定分布,以滨浅湖泥质沉积为主。该套泥岩与下伏的新沟咀组砂岩构成了区内重要的储盖组合。潜江组泥岩—盐岩盖层,特别是潜江组一、二段的泥岩和盐岩层,形成于半深湖和盐湖环境,在潜北地区分布广泛,厚度达1000~2000m,是盆内一套良好的盖层,这套盖层与下伏的潜二、三、四段的砂岩构成盆内最重要的储盖组合。

另外,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湖沉积,发育多韵律膏盐层,其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

潜江凹陷发现的上百条大大小小正断层,不论其落差数十、数百甚至上千米,只要形成圈闭,对油气都具有较好的封堵、遮挡作用。

3.生储盖组合

根据烃源岩、储层与盖层的配置关系,江汉盆地可划分四套生储盖组合,即潜江组生储盖组合、新沟咀组生储盖组合、沙市组生储盖组合、白垩系生储盖组合,其中潜江组一、二段的泥岩和盐岩盖层与下伏的潜二、三、四段的砂岩构成盆内最重要的储盖组合。

(四)油气运聚规律

邻近生烃洼陷的继承性古隆起和斜坡是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和汇集区,潜江凹陷的王广中央古隆起带是油气最富集的地区。有利生烃中心控制油气田平面上分布,潜江凹陷蚌湖(Eq)、吊堤口、沔阳凹陷白庙及江陵凹陷梅槐桥—资福寺(Ex)洼陷是江汉盆地有利的生、排烃中心,受其控制,其周缘已发现了26个油田。主力烃源层系控制油气纵向富集。江汉盆地有四个含油气系统,其中潜江组、新沟咀组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生油母质类型好,是江汉盆地两套主力烃源层,受主力生烃层控制,油气主要分布富集于潜江组、新沟咀组。

三、评价方法与参数体系

(一)方法体系

本次油气评价方法的选择强调多种方法的配套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在高勘探程度的潜江凹陷,以统计法、成因法为主,在低—中勘探程度的江陵等地以成因法、类比法为主,而在低勘探程度枝江、云应、荆门、汉水、河溶凹陷,以类比法为主(表8-6-2)。

(二)关键参数取值

1.统计法

主要用油田规模序列法,发现过程模型法,广义帕莱托法,地质模型与统计模型综合法。

油田规模序列法预测油气的参数设置主要是评价区最大、最小油藏规模选取及合理的油藏分段排序。本次油气预测各评价区最小油藏规模取1×104t,而最大油藏规模的取值主要根据评价区已探明的最大油藏并结合其勘探程度来合理取值。油藏规模序列法在合理设置最大、最小油藏规模的基础上,预测的地质总体可信度较高。

表8-6-2 江汉盆地各凹陷评评价方法选择表

发现过程法预测油气,最主要的设置参数是预测区最小、最大油藏规模,勘探效率系数β、帕莱托分布系数k。其中最小、最大油藏规模设置原则在前面油藏规模序列法中已叙述,而勘探效率系数β、帕莱托分布系数k选择则是通过计算、拟合得出的。发现过程法预测总地质与已探明的储量接近,探明率大多>90%,可信度差,说明该方法在江汉盆地不适用。

广义帕莱托法预测油气,要求评价区已探明油藏最好要达25个以上,最主要的设置参数是评价区最小、最大油藏规模及寻找合理的分组点,从而使油藏规模中位数呈下降趋势,其中油藏分组要达5个以上。广义帕莱托分布法受油藏个数及中位数的限制,满足条件的评价区不多,总体看有的评价区预测的效果好,有的偏差一些。

地质模型与统计模型综合法预测油气最主要参数是设置评价区最小、最大和众数油藏规模及合理给定评价区的最少、最多和众数油藏规模数。评价区最小、最大油藏规模设置原则前面已述,而众数油藏规模和油藏个数主要在实际探明众数油藏规模的基础上减小,油藏规模分布模型、个数概率模型均选择正态分布。地质模型及统计模型法总体在合理设置了众数规模基础上,预测的效果较好,可信度较高;沉积岩体积速度法由于受方法的限制,预测结果粗略,可信度较差。

2.类比法

类比法预测油气最主要参数是标准区油气丰度概率分布、标准区地质风险评价总分、类比区地质风险评价总分。其中地质风险评价是通过对盆地油源条件、储层条件等五大类及其包含的27个子项成油气地质参数分析,考虑各参数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性是不同的,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从中优选出21个子项影响重要的参数,该评分标准体系来源于新一轮资评项目办;油气丰度预测主要利用油藏规模序列法、广义帕莱托法、地质模型与统计模型综合法预测,该三类方法参数选取前已叙述。

类比法预测油气标准区选择在盆地的“三高”地区,而待评价类比区总体勘探程度低、其21项地质条件认识程度粗略,加之标准区与待评价类比区的成油气条件往往差异较大,因此预测的可信度一般。

江汉盆地选择勘探程度较高的潜江凹陷作为类比标准区,根据含油层系分布的不同,潜江凹陷又分为潜北(Eq)与潜南(Ex)地区,潜北地区具作为江汉盆地潜江组凹陷类比标准区,潜南地区作为江汉盆地新沟咀组凹陷类比标准区。区带级标准区选择了潜江凹陷内钟潭、王广、习家口和拖市油气聚集区。

3.成因法

本次油气评价成因法重点为盆地模拟法,它包括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运聚史五个模型,各模型的参数通过实际测试、研究分析和大量数据统计三类方法获取的。

江汉盆地三次资评盆地模拟预测系统为北京勘探院和美国Plata公司研制的盆地模拟系统软件(BASIMS、BasMod)。盆地模拟基础工作较扎实,预测结果基本反映了各凹陷、层系的勘探潜力且与其勘探程度及探明率相一致,因此较可信。

江汉盆地四套烃源层演化程度不一,未熟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值定为0.60%;新沟咀组下段成熟主力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定为0.6%,潜江组成熟主力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定为0.4%;一般成熟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值定为0.4%。

产油能力依据江汉盆地四种类型的未熟和低熟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得出的结果为主。

江汉盐湖盆地油气藏聚集效率分砂岩常规油气藏、盐间非砂岩特殊油气藏两种。砂岩段油藏,用网格统计、油藏规模序列、圈闭发现、探井成功率等多种方法进行重点解剖,然后用地质类比的方法类推低勘探程度区(非标准区)的油气聚集系数;盐间非砂岩油气藏,选取勘探程度较高、油气富集最好的王广地区作为标准区,用热模拟与氯仿沥青“A”结合法、烃含量浓度差法、效孔喉体积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法、毛管压力曲线法等方法对排聚系数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然后用地质类比法确定其他地区的排聚系数。

4.特尔菲法

新一轮江汉盆地地质量预测,主要通过专家对不同预测方法、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进行评价打分加权,最后利用特尔菲法把不同方法预测的量综合加权而成。其预测参数主要包括:统计法(油田规模序列法、发现过程模型法、广义帕莱托法、地质模型与统计模型综合法)、类比法(沉积速率法、面积丰度法)、成因法(盆地模拟法、氯仿沥青“A”法)预测的不同概率量。专家对不同预测方法、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进行评价打分权值。

特尔菲法预测油气综合利用了各种方法预测成果,同时充分发挥了专家的经验和主观对地质规律的认识,因此,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

四、评价结果

(一)油气评价结果

1.远景量

盆地模拟、氯仿沥青“A”法、沉积速率法综合预测江汉盆地远景量为5.7862×108t,其中潜江凹陷远景量较高达3.8334×108t,占盆地远景量的66.3%,纵向上潜江组远景量较高,为3.4032×108t,占盆地远景量的58.8%,各凹陷、层系远景量预测结果见表8-6-3。

2.地质量

江汉盆地各层系、各地区勘探程度不同、资料参数不一,统计法、类比法并非适用于江汉盆地所有层系、地区,因此,本次地质量预测是统计法、类比法、成因法与特尔菲法的综合成果(表8-6-4)。

3.可量

江汉盆地可量预测结果见表8-6-5。其中江陵凹陷地质量为1.0361×108t,可量为0.2695×108t;沔阳凹陷地质量为0.2407×108t,可量为0.0518×108t;潜江地质量为2.942×108t,可量为0.9424×108t;小板地质量为0.1187×108t,可量为0.0259×108t。

表8-6-3 江汉盆地远景量预测数据表 单位:108t

备注:除特殊注明外,远景都为盆地模拟法预测。

表8-6-4 特尔菲法预测江汉盆地总地质量汇总表 单位:108t

备注:凹陷K-E暂归K统计。

表8-6-5 江汉盆地白垩—古近—新近系石油可预测表 单位:108t

(二)油气地质分布

1.油气平面、纵向分布

江汉盆地总地质量为4.7224×108t,从各凹陷分布来看,潜江凹陷量最大、丰度最高,地质量2.9420×108t,占盆地总量的62.3%,丰度9.08×104t/km2;其次为江陵凹陷,地质量1.0361×108t,占江汉盆地的21.9%,丰度1.91×104t/km2;凹陷的量相对较小。

从分布的层位来看,潜江组量最大,地质量达2.4985×108t,占盆地总量的52.9%;其次为新沟咀组下段,地质量1.4871×108t,占总的31.5%,渔洋组、沙市组上段量较小。

2.品位特征分布

已探明石油品位特征分析统计显示,江汉盆地油气主要为常规油、低渗油,约占全部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93.6%。重油(密度大于0.934g/cm3)主要分布盆地较浅的广华寺组、潜江组;低渗油(储层渗透率小于50×10-3μm2)主要分布于新沟咀组,该油组埋深相对较大,储层物性相对较差,该油组探明石油中有56.8%为低渗油,潜江组介于两组之间,埋藏适中,油气主要为常规油,该油组探明石油中有76.5%为常规油。

江汉盆地重油与埋深关系分析显示,油层深度大于980m时,石油主要为常规油,小于980m时,预测时小于此深度的石油主要为重油。江汉盆地储层渗透率与埋深关系,潜江组深度大于2870m,新沟咀组深度大于2150m,储层渗透率小于50×10-3μm2,因此,大于该深度的油气都预测为低渗油。

江汉盆地油气品位特征,综合利用了已探明石油特征、石油品位特征与深度关系、现今探明圈闭深度分布及勘探层系构造图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江汉盆地油气品位主要为常规油、低渗油,达.4%,其中常规油地质量2.3461×108t,占总的49.7%,低渗油地质量为2.2512×108t,占总的47.7%,重油占的比例最小,小于5%。不同层位油气品位特征不同,其中白垩系、沙市组、新沟咀组主要是低渗油、常规油为主;潜江组砂岩段主要以常规油为主,达83%,潜江组盐间油气全为低渗油,随着埋藏深度的减小,全盆重油较少,但随深度变浅,含量呈逐渐增大趋势(表8-6-6)。

3.深度、地理分布

江汉盆地内油气基本分布于平原地理环境。

综合利用已探明石油深度分布、现今探明圈闭深度分布及勘探层系构造图,江汉盆地油气深度分布预测结果表明(表8-6-7),江汉盆地的油气深度分布主要为中浅层,其中小于2000m的地质量为2.5051×108t,分别占总的53%,2000~3500m的地质量为1.34×108t,占总的41.8%;不同层位深度分布特征不同,白垩系、沙市组深度分布延伸范围广,在深层大于3500m上也有分布,而潜江组、新沟咀组的油气主要分布在<3500m深度范围内。

表8-6-6 江汉盆地白垩—古近—新近系油气品位预测表 单位:108t

表8-6-7 江汉盆地白垩—古近—新近系油气深度分布预测表 单位:108t

五、勘探建议

(一)油气潜力

江汉盆地勘探效率及趋势法预测主要利用三种地质模型进行预测,单井发现率法、进尺发现率法、年发现率法。综合预测江汉盆地未来十五年的勘探趋势2004~2020年可发现地质储量3535×104t,平均每5年可发现地质储量1040×104t(表8-6-8)。滚动勘探潜江凹陷潜江组砂岩油藏,其剩余量仍达6511×104t,是目前增储上产的重点勘探层系。要进一步深化王广、钟潭油气聚集区的勘探。在习家口油气聚集区寻找“三小”构造油藏。在张港、周矶油气聚集区寻找以岩性为主的油气藏。

表8-6-8 江汉盆地油气潜力分析表 单位:108t

续表

江汉盆地新沟咀组目前发现油田10个,探明储量31.4×104t,地质量14871×104t,剩余地质量10899×104t,探明率仅26.7%(图8-6-3),具有较大勘探潜力,是发现含油新区带和新区块的有利层系。

图8-6-3 江汉盆地油气评价成果图

近期重点应对江陵凹陷梅槐桥生烃洼陷周缘的荆州、陵西油气聚集区东部加强地震勘探,落实有利目标。主攻荆州、马王庙油气聚集区勘探。深入坚持公安、拖市、新沟老新、杨林尾油气聚集区的勘探。

(二)勘探方向和建议

战略突破新层系、新领域,是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

(1)区内白垩系具有一定的成藏条件,其勘探程度较低,地质认识深度不够,是值得探索的勘探新领域。

(2)江汉盆地潜江、小板凹陷潜江组地层鲕粒灰岩发育,先后在潜江凹陷的丫2、浩52井和小板凹陷板1井获得工业油流,其中板1井获控制石油地质储量52×104t,显示了潜江组鲕粒灰岩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3)潜江凹陷潜江组深层目前勘探的重点是蚌湖生油洼陷及周缘,面积约140km2,具有很好的生油条件,而蚌湖生油洼陷邻近物源方向的区域砂体相对发育,具有形成岩性油藏的条件。

(4)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非砂岩内烃源岩发育,受盐层阻隔,生成油气滞留其中,形成自生自储式特殊盐间非砂岩油藏,盐间非砂岩油气丰富,地质量达8410×104t,且分布区域、层系清楚,目前仅获探明储量155×104t,探明率很低,因此勘探潜力较大。目前的工作重点是针对盐间特殊的低孔低渗塑性储层开展攻关,认识渗流机理,改善钻工艺。

(5)江汉盆地古潜山较发育,均为受大断裂控制的断块山,主控断裂前缘为盆内各凹陷古近系不同层组的生油洼陷,具有较好的侧向近距油源,具有一定的潜力。

六、小结

江汉盆地新一轮油气评价建立了本区油气评价体系,选取了适用于本区的评价方法,计算了油气量,江汉盆地总地质量为4.7224×108t,从各凹陷分布来看,潜江凹陷量最大、丰度最高,地质量2.9420×108t,占盆地总量的62.3%,丰度9.08×104t/km2;其次为江陵凹陷,地质量1.0361×108t,占江汉盆地的21.9%,丰度1.91×104t/km2;凹陷的量相对较小。并分析了油气分布,预测了品位特征及本区未来15年砂岩段油气发现趋势。预测结果表明,江汉盆地虽经四十余年勘探,但仍具一定的勘探潜力。